APP下载

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策略研究

2022-05-30胡雪琼杨希

师道·教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重难点圆柱表面积

胡雪琼 杨希

2022年初,深圳市受疫情影响,“云端课堂”再次启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再次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混合式教学作为教育界一种新型的产物,其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在课题组成员不断研讨和实践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模式。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大阶段,实行“获取知识-内化知识-巩固知识”三步曲的教学模式,接下来,下面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为教学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前阶段:线下——获取知识,产生问题

课前设计是进行线上教学的引擎,是确保线上学习顺利有效的保障,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清单以及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学,同时教师要精选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在《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教师设置了如下的问题清单:

1.表面积指什么?你能举例说一说吗?怎么理解圆柱的表面积?

2.你能想办法得到圆柱的侧面积吗?请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3.侧面展开图有几种不同的形状?它们与圆柱有什么联系?

4.你能尝试写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5.请你尝试用字母表示出圆柱表面积公式。

同时,教师设计本节课的课前任务:请你制作一个纸质圆柱模型。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内容,并独立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分享的网络教学视频,再次尝试解决问题,接着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通过预学产生的问题,形成“学生问题清单”。在这节课中,学生产生了如下问题清单:

1.圆柱侧面沿高展开图可以是正方形吗?

2.“圆柱侧面不管如何展开,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你同意吗?

3.一张长方形纸如何卷出最大的圆柱?

4.圆柱表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二、课中阶段:线上——内化知识,突破重难点

混合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课中互动,这个环节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课中教学了解和指导整个网络学习的实践和效果,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1.学生讲解。在这个环节,教师邀请学生连麦讲解部分基础问题,并提出新的疑惑和问题,以新的问题推动课堂。在这节课中,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之间的联系并得到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2.老师讲解。教师针对前面学生的汇报以及课前的问题生成单,挑选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主要强调知识点内容原理,知识点拓展延伸,以及答题的细节规范等。在《圆柱的表面积》这节课中,重难点是让学生明确侧面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而不是底面直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突出底面周长与长方形长的关系,从而得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3.成果检验。在检验环节,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及课堂时间,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设置针对性的小练习,并设置好答题时间,看学生能否在规定时间抢答成功,这样的检验方式符合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解决了个别学生练习拖拉的习惯。在《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课,可以通过平台中的答题卡功能,设置变式训练选择题进行简单的即兴小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充实了课堂练习量,增强学生的竞赛意识,丰盈了课堂教学。在集中讲评环节,同样邀请学生进来,完成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进行解题讲解,对重点题目,易错题目进行答题分析。

三、课后阶段:线下——整理加工,巩固知识

学生经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知识点,为了让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教師要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内化知识结构,巩固线上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发送上课的课件资料,学生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观看回放,整理出本节课的学习笔记,学生在学习小组里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教师组织每月评选,评出最优秀的学习笔记。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精选适量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知识漏洞,错误原因,总结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步调,适度进行线上答疑,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混合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重难点圆柱表面积
积木的表面积
巧算最小表面积
巧求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表面积是多少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