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法”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探究

2022-05-30聂文彦

师道·教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比率高中英语

聂文彦

一、引言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

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根据中国外语教学的现状,带领其研究团队经过十余年探索而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该理论主要针对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提出建议。其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技能)是外语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文秋芳2008,2018)。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面简称《新课标》)提出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四项核心素养上,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教育部2018)。这说明POA理论与《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关性。笔者认为POA不仅仅适用于高校外语教学,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也同样具有研究意义。

二、POA与高中英语教学

最新修订的POA理论体系(POA 3.0版)由三部分构成: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其教学步骤由“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评价(assessing)”组成,并形成若干循环链。同时,POA强调教师主导下师生合作共建的教学过程(文秋芳2015,2017,2018)。此外,POA研究者重视高校外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的对接,其基于《新课标》提出的高中英语学科四项核心素养,明确了外语教育的六种关键能力,并指出“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基础。笔者任教的广州市执信中学为广东省重点中学,英语教学水平高,学生英语高考平均分常年在130分以上,连续十余年在广州市各级各类学校中位列前茅。鉴于学生较高的英语语言素质和我校的教学水平,以及POA理论体系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衔接性,下面尝试将这一理论与高中英语教学相结合,对如何加强课堂的有效产出,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探究,旨在改变目前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运用”的现象,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POA理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一)明确师生定位,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在POA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重要工作在于提供支持与引导。在“驱动”与“促成”环节,教师通过提出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与学生水平匹配的、可操作性强的产出任务,辅以课外的相关语篇输入材料,加强听、说、读、写的输入力度,丰富单元话题与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对输入材料进行选择,讨论并完成产出任务,对任务进行展示与分享,丰富知识贮备,逐步提升语言能力。“驱动”与“促成”环节由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两者相辅相成。具体在高一年级可操作的产出任务与输出材料。高一下學期,在组建学习小组和完成初高中过渡衔接学习的前提下,教师提出每周进行一次小组演讲的任务,让学生基于单元主题查找更多的主题信息,以加强单元话题与词汇的拓展以及文化背景的输入(朱苑苑2018)。例如,在人教版教材Module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单元,学生可基于话题的背景知识,挑选某一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享。展示时学生要先做话题分享,再发表感想,最后与台下同学互动。

(二)师生形成合力,进行有效评价

POA的评价方式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种(文秋芳2015)。即时评价针对促成阶段,教师对于学生的产出成果应该即时给予反馈,如上文提到的课堂演讲、模仿朗读、小组竞赛等,学生可以开展自评或互评,教师亦可以当场给出分数并予以记录,计入平时成绩;延时评价则针对课后练习,对学生完成的产出成果进行评价,如上文提到的阅读报告、配音作品、过程性写作等。对于即时评价,教师必须事先阐明任务具体的、可参照的评价标准,如可以按语音语调、形式内容、感情内涵等各个方面确定好得分比例。对于延时评价,教师可以针对个人的成果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点评,或者精选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一对多的点评,以点带面,亦可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把教师评价后的成果修改后二次提交。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与修正,循环递进,依次增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师的主导下,评价已深化为学习知识的助推剂,打破了“学习”与“评价”的界限(文秋芳2017)。同时,通过多轮评价反馈,学生的产出表现不断进步,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产出的信心不断提升,也越来越愿意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形成正向循环。

四、总结与反思

在高一课程结束后,本人对任教的两个班(3班为重点班、14班为平行班)共103名学生(3班52人,14班51人)针对语言能力培养的目标完成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七个项目中“同意”或“完全同意”所占比率最高一项为第二项(3班77%,14班70%)和第七项(3班73%,14班72.5%),最低一项3班为第五项,占比率46%;14班为第三项,占比率53%。除3班第五项(提升学习兴趣)之外,其余所有项目占比率均大于50%。七个项目中“不同意”所占的比率最高一项,3班为第五项,占比率19%,其余项目占比率均小于15%;14班为第四项,占比率为11.7%,其余项目占比率均小于10%。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POA教学理论的应用整体上有助于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尤其在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的发展上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占比率均高于70%)收获较大。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POA在提升学习兴趣方面效果较好(3班为46%,14班为59%);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POA则在培养提升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效果较好(第三项3班为61.5%,14班为53%;第四项3班69%,14班57%)。而每项选择“不确定”的比率在两个班中都在30%左右,这意味着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进一步了解和接受POA相关课程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学生对于如何更好地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和用英语表达的信心仍有不少困惑。总体而言,POA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五、结语

POA理论作为中国本土化的外语教育理论,对语言教学所提出的板块和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都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相关,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数据显示,这种指向性主要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可以与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机结合,对英语水平处于中高级的学术型高中学生效果明显,对他们的语言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关于这一理论如何进一步与高中英语教学相契合,丰富高中英语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其他核心素养,值得高中英语教师进一步思考与探究。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比率高中英语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比率和比例的区别
比率和比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