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课题实践中评价体系建设浅谈

2022-05-30罗文静

师道·教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奖章蚕宝宝农耕

罗文静

一、劳动教育课题实践中评价体系建设考量

在课题实践中,每一项劳动都基于真实情境而生,这样的劳动教育是具体的、真实的、充满张力的。评价方式犹如一根指挥棒,它与生俱来就带有不可忽视的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参赛者沉浸其中并为之倾倒是它的特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导向。

二、劳动教育课题实践项目及相应的评价方式案例分析

下面以龙田小学魅力四季劳动实践活动为例。

模块主题一:二十四节气的奥秘

(一)实践计划:1.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及二十四节气的名称;2.不同节气的特点;3.绘制节气图。

(二)计划实施意图:了解基本的劳动常识,为后续活动开展做好知识储备。

(三)评价标准:1.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2.绘制个性化节气图。

(四)评价方式:小组互评。

(五)奖励机制:完成此模块主题任务获得“自然笔记小作家”奖章一枚。

模块主题二:跟着节气学农耕

(一)实践计划:1.认识现代农具;2.诵读农耕诗词,定期开展农事谚语、诗词“擂台赛”;3.探究农耕与节气之间的关系。4.选取各节气1~2典型的植物制作书签,用自然笔记记录植物形态特点。

(二)计划实施意图:根据节气变化开展劳动,探究劳动与节气之间的奥秘,凸显劳动教育的人文性。

(三)评价标准:1.掌握三种现代农具的名称;2.举例说说农耕与节气的关系,在自然笔记中体现。3.自然笔记详实且有个人的发现。

(四)评价方式:自评+小组互评。

(五)奖励机制:完模块主题任务获得“自然笔记小作家”奖章一枚

模块主题三:跟着节气品美食

(一)实践计划:1.亲自采摘当季水果、蔬菜制作水果拼盘请家人品尝。2.制作节日美食,如冬至做饺子。

(二)计划实施意图:体会劳动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劳动、树立崇尚劳动的观念。

(三)评价标准:制作过程要亲自实践,家长可参与协助和指导。

(四)评价方式:自评+家长点评。

(五)奖励机制:完成此模块主题任务获得“勤劳小蜜蜂”奖章一枚。

模块主题四:跟着节气识动物

(一)实践计划:

1.蚕宝宝养成记;给蚕宝宝喂食、清理蚕宝宝“房间”,用自然笔记记录蚕宝宝生长过程。

2.遇见蜜蜂:

(1)让学生走进蜜蜂的生长过程,生动理解“蜜蜂从何而来”;

(2)养蜜蜂,小手大手动起来。在职业养蜂人和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学习制作蜂箱,分小组养蜜蜂;

(3)采蜂蜜;

(4)品尝蜂蜜水;

(5)制作蜂蜡润唇膏;

(6)用自然笔记方式记录养蜜蜂过程中最感兴趣的环节。

(二)设计实施意图:通过走進实践基地观察、养护小动物的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小动物生长历程,感知动物生长的妙趣,唤醒学生对生命的认知。

(三)评价标准

1.喂养记录要详实;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自然笔记;2.视频记录要完整、画面要清晰。

(四)评价方式:自评+师评。

(五)奖励机制:完成此模块任何一项任务可获得“城市小农夫”奖章一枚。

模块主题五:四季农耕书画家

(一)实践计划:用玉米、黄豆、绿豆、大米、蔬菜等农产品粘贴出创意作品,拍照留念并把照片贴在自然笔记中。

(二)设计实施意图:通过创意的植物拼图活动,让学生在勤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三)评价标准:1.构图清晰、完整、美观;2.颜色搭配合理。

(四)评价方式:自评+家长评。

(五)奖励机制:完成此模块主题任务获得“城市小农夫”奖章一枚。

在评价实施中每一活动评价标准都围绕基本劳动常识的知晓度、劳动情感的认同度、劳动意志和信念的内化度、劳动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四个维度展开劳动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结合的方式、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用辩证的、合理的方式去看待劳动教育的成效,克服评价的主观性、随意性,使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准确;其次,在评价中坚持了多主体评价结合、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准确。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奖章蚕宝宝农耕
黄科院多人次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农耕旧事十二韵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蚕宝宝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