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服务意识,厚植劳动情感

2022-05-30林国胜李灿泽黄焯莹王凤香

师道·教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黄人二中中山市

林国胜 李灿泽 黄焯莹 王凤香

目前,劳动教育存在场所受限、途径单一、内容匮乏等现实问题。中山市第二中学根据学校特点,积极进行《幸福小黄人志愿服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实践,探索志愿者服务对服务意识与劳动情感培养的作用,收到良好效果,其是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有益补充。

一、《幸福小黄人志愿服务》课程设计框架及内容

中山二中以“厚德立身,博学成才”校训为根本遵循,以“碎片时间为公益”为指导思想,以“微志愿·微公益”为服务理念,提倡“勿以善小而不为”,引导全校志愿者每日挤出十分钟或一周抽出一小时为班级、学校、社区服务。目前,中山二中已较为体系化地建构了《幸福小黄人志愿服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该校本课程包含两个子课程,一是“校内常态化志愿服务课程”,二是“校外拓展化志愿服务课程”,采取立足校园、社会参与双轨并行的模式。

二、《幸福小黄人志愿服务》校本课程的建设实践

立足校园、针对学生,常态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中山二中幸福小黄人志愿者开展形式丰富的志愿活动,提升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劳动教育的纵深发展。将“校文明督导队”“校迎宾礼仪服务”“课室节能减排”等示范岗和“家长会”“校运会”“艺术节”等流动岗,以有机融为一体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各类常规项目的志愿服务,包括高考考点志愿服务、成年礼、无偿献血、新生报名与入学、社团嘉年华、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迎新晚会、图书馆服务、公益伞点管理、饭堂志愿者、图书义卖、学校安全隐患检查、市级青年文明号创建等100多项内容。

辐射社区、面向社会,有效拓宽志愿服务阵地。志愿服务没有囿于校内,还关涉社会层面,积极整合社区资源,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中山二中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黄圃新地社区、永平社区、黄圃服务集市,中山开发区、小榄、板芙等多镇区敬老院,以及中山纪念图书馆、黄圃图书馆、三角图书馆等地。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敬老服务、网络文明、禁毒教育、应急救护、公共文化、脱贫攻坚、红色教育、环境保护等活动,积极投身于周边社区的服务中。

紧跟时代、不畏险情,积极承担战疫社会责任。疫情致志愿服务需求激增。小黄人主动作为,发挥志愿服务对疫情防控与救助的正向作用:成立广东团员青年文明号战疫队;于网络进行疫情防控宣传、知识测试;在线上平台举办为期十期的疫情防控团课;以手抄报、视频、诵读为形式,组织为一线医务人员加油的活动;参与村居社区体温测量、疫苗接种等服务;为学生邮寄书籍;自编心理防疫自助手册并积极向校内外推介;开放多个心理防护平台与服务通道,二十四小时线上答疑;以云直播形式,为居家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学习资源、学法指导。

此外,中山二中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实际状况纳入《中山市第二中学学生劳动教育记录本》,作为活动评价的考核内容。该记录本包括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三、《幸福小黄人志愿服务》校本课程的教育成效

1.项目建设,成果颇丰

《我们都是“节能侠”》《公交美丽人》《志愿敬老行,关爱传真情》《映山红计划》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竞相展开。“志愿服务+互联网”背景下,利用“i志愿”这一信息化、数字化平台成为省市一个亮点。目前,平台显示服务时数累积超25万小时。战疫时期,“小黄人”做了许多的务实举动,如组建广东团员突击队,进行线上、线下的防疫服务工作,为抵御疫情贡献二中力量。

2.经验推广,影响扩大

2018年,中山电教站拍摄的《孝心敬老——中山二中志愿者在路上》《二中小黄人》等志愿者宣传片于中山公共频道播放,并在中山教育视窗平台、腾讯网、省内外兄弟学校等媒体和行业中,引起良好反响;2019年,学校承办中山市志愿服务课程系列活动,并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以及各镇区学校的赞许;2019年,举办“阅分享,悦志愿”中山市青少年阅读分享会的第五期活动,受到团市委、市青少年宫领导的高度认可,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2020年,承办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志愿服务活动,省市对此格外重视;2021年,李灿泽老师以中山二中的志愿服务经验为蓝本,经改造、落地,在其支教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中,成功推出垃圾分类资源回收、节能减排、图书馆管理等多个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志愿服务的骨干人才,搭建起具备当地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受到全国媒体广泛关注。

3.团体奖项,硕果累累

2018年,志愿服务项目《绘制体验坊》荣获中山市“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活动优秀奖;2018年、2019年,幸福小黄人志愿服务队被评为中山市“我身边的榜样”集体;2019年,获“中山市青年文明号”荣誉;2019年,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20年,获评省第二批“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校”。近五年,小黄人服务队多次荣获“中山市逸仙杯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博爱100项目大赛”的金牌和银牌,并取得“中山市最佳志愿服务团队”和“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的荣誉称号。

4.个人成绩,榜样力量

近年来,中山市“最美志愿者”的桂冠连年花落幸福小黄人志愿服务队。中山二中每年都有近15名学生获此殊荣。李灿泽老师获市“最美志愿工作者”“广东好人”“第八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等奖项。其撰写的文章《微志愿,大情怀》《让团干部更像团干部》发表于《黄金时代》和《新时代中学共青团工作创新典型100例》;多篇志愿服务文章在省名团干工作室、省中学共青团培训会议上进行分享交流。

如今,中山二中幸福小黄人已成为省市特色品牌。其成功经验多次于省市志愿服务分享会上被推介,在中山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传播,展现二中学子勇担时代重任的历史使命、群体责任和公益品格。

四、《幸福小黄人志愿服务》课程实践总结

中山二中以《幸福小黄人志愿者服务》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化劳动教育的开展,形成了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志愿者队伍,为中山二中筑牢了志愿服务的根基、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大道,达到了培养服务意识、厚植劳动情感、发挥育人价值的效果。课程实践总结为三化、三性。

本土化。该课程诞生于以慈善万人行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为城市底蕴的广东中山,弘扬中山人团结友爱、热心助人的品质,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践行“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理念。开设志愿服务相关课程符合中山本土市情。

项目化。该课程以项目为载体,百花齐放,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个性特长、时代特点,广泛开展优质、多样、特色的项目式活动,注入新鲜活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参与性。

可操作化。该课程的志愿服务仅要求学生利用课余的碎片化时间。“微志愿”理念有效消除学生、家长、老师担心参加服务会占用时间、影响学业的担忧,为幸福小黄人志愿服务的长期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核心屬性——教育性。该课程遵循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地开展志愿服务。内容着眼于学生的劳动教育,并以此辐射和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为劳动而劳动”。

本质属性——实践性。该课程始终以“劳动教育目标的达成”为导向,依托于实践,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志愿服务实施、评价和激励机制,有效避免脱离实践或实践不足的情况。

生态属性——可持续性。该课程集合各方力量。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互相联动,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劳动者。志愿服务生态良好,呈现出可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黄人二中中山市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中山市威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庐江二中简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轮胎小黄人
当“闪电侠”遇上“小黄人”
关于小黄人,你不可不知的事实
小黄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