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

2022-05-30夏映芬

师道·教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监护人儿童家长

夏映芬

留守儿童问题是学校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学校和教师应该为他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倾注关爱,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做留守儿童思想行为的引导者、心理健康的疏导者、自信心的树立者,密切家校联系,构建关爱网络,形成合力,可促进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身心健康的发展、素质能力的提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倾注关爱,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信息档案

近年来,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不断攀升,如笔者学校今年统计有留守儿童117名,占全校人数的6%,所以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更有效地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针对性地给予关爱和帮助,学校每学年都要对全校留守儿童统一摸排,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完善档案:一是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二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三是监护人的基本情况。通过个人档案的建立,才能对留守儿童有全面的了解,才更有利于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并提供各种帮助。

二、倾注关爱,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育人功能

1.做留守儿童思想行为的引导者,促良好习惯养成

为进一步指导监管人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学校可专门制定“建议作息时间表”,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让监护人根据“建议作息时间表”和孩子共同制定切合孩子实际的作息时间,从早起整理内务、早读到下午锻炼时间的安排等,制定详细的作息计划,并在监护人的监督下严格执行。此外,还要重点让监护人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可根据儿童的动手能力,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完成家务劳动计划,每日坚持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期末结束时,学校结合监护人每周的评价进行评比,评选出一批“生活小主人”,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思想行为往往比一般孩子更容易出现偏差,更离不开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可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行为,开展感恩教育、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让他们理解父母的不易,学会感恩,并掌握一些生存常识和安全防患技能。此外,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用真爱对待他们,让他们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做到严慈相济,重视思想行为的引导,使他们学会自立,做到自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

2.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疏导者,促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要十分重视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要针对留守儿童开展问卷调查,从对父母外出工作的认识到留守在家的生活、思想及困惑的问题等一一进行调查了解。接着,针对问卷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疏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此外,学校要做到家校携手,争取留守儿童监管人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更多地关注、关爱、关心孩子们。

在个别心理存在较大问题的孩子的身上,要求班主任老师把爱作为教育的基石,更多地关注、呵护留守儿童,并突出“五个多”,即在安全上多提醒,生活上多提供帮助,思想上多观察沟通,学习上多关注指导,交往上多鼓励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心态。针对高年级个别特殊学生的问题,可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与他们座谈,进一步增强其遵纪守法的观念。

学校还可利用“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为留守儿童举行座谈会,送上节日的礼物的同时,开展交流互动活动,让他们敞开心扉谈体会、说感受,搭建留守儿童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鼓励的平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做留守儿童自信心的树立者,促素质能力提升

自信是前进的动力。留守儿童思想起伏较大,缺乏自信。作为教育者,除了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他们外,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因势利导。一是引导他们体会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和不易,理解父母对他们的不舍与牵挂。二是引导他们感悟作为“留守”更应该感到自豪,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我能行”,从而唤起他们内心的力量,继而唤起他们的自信。(下转第89页)(上接第26页)如:本着“表达亲情、锻炼自我、学会感恩”,在学校开展的“我留守,我坚强”为主题的留守儿童演讲比赛中,24位留守儿童代表真情讲述了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里自己是如何自立自强,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幼小的弟弟妹妹的事迹,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同时也让其他孩子心生敬佩。

留守的孩子更渴望得到教師的关注,更需要得到赏识教育。学校可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才艺展演、读书展示汇报、体育竞技、社团活动等,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

三、倾注关爱,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

班主任要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每月定期与家长通电话,尽可能地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学习上和生活中的表现,并且及时与家长沟通解决出现的问题。可利用长假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谈,并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使家长既能详细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又能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和亲情。还可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与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同时,办好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邀请有经验的教师给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授课,对他们进行育儿知识的集中培训。

关爱留守儿童,还需借助社会各方力量,要充分借助团县委、“关工委”和“五老”及社区、村委的作用,积极争取他们为留守儿童奉献爱心,通过与青年志愿者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如有些学校可充分利用团县委争取上级支持,为留守儿童建设“希望家园”这一温馨的场所,为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儿童搭建更好的心理咨询、情感交流、学习帮助、文体活动的平台,组织开展相关的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监护人儿童家长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