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万物而不争

2022-05-30季小询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赵孟居图黄公望

季小询

时至元朝,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慷慨激愤和剑拔弩张渐渐消散于风中,专属于宋代的画风亦失去了依托。此时的文人墨客,将如何把玩手中的画笔呢?

一 看不够的神韵

开创元代新画风的赵孟

,在他的《水村图》中,画了空旷的江面、激荡的波浪、朦胧的远山,以及舟帆点点;野色桥边,树石掩映,露出茅屋草亭……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双松平远图》亦有类似的意趣:近处乱石堆中松树亭亭而立,河面宽阔,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好似蜻蜓轻点涟漪,又似一枝枯草随风散落,坠入心湖。技法上,双松以细笔双钩,简约古雅。画面布局简单,线条萧疏,笔墨轻淡,体现了景色的清远和心境的淡然。

山与树,花与草,亭台楼阁,一叶扁舟,这些是山水画的标配。神奇的是,每幅画都能绘出独特的神韵。或许,自然风景是一辈子都看不够的。

文学家徐复观曾说:道家思想是水墨山水画的思想。为什么这么说呢?《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是柔弱的,道也是柔弱的;水是不争的,道也是不争的;水是无拘无束的,道也是无拘无束的。水墨山水画正是“以形类道”,将画者恬淡自然的追求呈于纸上。

二 五色令人目盲

黄公望师从赵孟,对“萧疏浅淡”的画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扬。

黄公望原名陆坚,由于幼年父母双亡,十岁左右就出继给黄氏为子,并改姓黄。有些地方志中,则给他与继父的故事镀上了神话色彩,说他年少时遇见一位老翁,老翁名叫黄公,对这位可爱的小男孩说:黄公望子久矣。从那以后,陆坚改名为黄公望,字子久。

这似乎是一个少年英才偶遇神仙的故事,剧情的走向应该是天才神童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然后加官晋爵,光彩耀人。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黄公望长大后,做了一个小吏。他仕途并不顺利,后来甚至含冤入狱。

人生之惨淡,莫过于此。

出狱后的黄公望已经对世人与世界有了很深的理解。他开始寄情山水,50岁开始学画。也许50岁正是学画的最佳年龄,黄公望的画技进步神速,很快便小有所成。当一个富商前来讨画时,他爽快答应。当富商给他送钱时,他生气地夺回了那幅画。

黄公望一心作画,不求名利。著名的《富春山居图》便是出自他之手。此画中,“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宛然天成”“洒脱而颇具灵气”。从用墨技巧上看,整幅画极其讲究淡雅——山石之上罩染的墨色几近透明,轻轻浅浅;江邊沙碛、波影以及远山,则以稍深墨色染出;对浓墨的使用格外吝啬,仅以之点苔、点叶,醒目且自然。

所谓“登高必自卑”,高远的视觉会给人以卑下之感。《富春山居图》以平远的视觉诠释风景,给人的第一印象即是清静。《道德经》讲“五色令人目盲”,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如此看来,执着于“简单的线条、轻淡的着色”的《富春山居图》又一次对道家思想进行了呼应。

三 独元镇不可学

历代文人将平淡奉为文人画的最高境界。正如宋人苏东坡所言:笔势峥嵘,文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也。

艺术家淡泊名利,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求来世,只为途中能与风景相见。他们口中的清静无为,是更高标准的有为。他们的内心清高,对高逸和脱俗的追求达到了极致。所以他们并不是低调,只是他们的高调之处常人无法体会。

当画者的笔尖融入了一个人至尚的心性,那样的画作会是什么样子呢?

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的倪瓒,师法董源,亦受赵孟

影响。晚年时,他将“平淡天真”演绎到了极致。其画作强调“静水”与“淡山”,这正是画者空灵内心世界的写照。他用笔极简,用墨极淡,所营造的意境空旷、高远,予人极大的想象空间。他的山水画中没有人物出现,但有茅屋和亭子。如此清幽之境,想必有高洁雅士身居其中,望青山,抚清水。

倪瓒字元镇,明代王世贞如此评价他:“宋人易摹,元人难摹。元人犹可学,独元镇不可学也。”同为明代的董其昌则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了:“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淡。”他指出了诗文书画进益的阶段和步骤,即从年轻时期的工致,到渐老渐熟的平淡天真,如果没有追求工致之美的过程,就难以达到高古疏淡的极致之美。还有人解释说,倪瓒的画之所以不能学,是因为他的仙风道骨很难为一般人所模仿,他画中的神韵亦是如此。

四 看似漫不经心

美国有个脱口秀演员,模仿各个国家的人打架单挑时的反应——大多以叫嚣为主,气势凶,阵仗大。中国人却是一脸和气,只一个礼貌的抱拳,就已震慑人心。因为对手会意识到,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飞檐走壁,功夫了得。但是可以从侧面看出中国文化的一角,那就是低调。

越是高手,越是谦虚。道家的无为也好,画者的平淡也好,都不是刻意要彰显什么。他们的目的是修心,追求宏远,而表达的手法却是简单的山山水水。黑白两色,淡然疏离,笔法似乎漫不经心,直言不求形似,可就是有人能看懂,就是有人拍手叫好。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共鸣,是中国人的低调和内涵之所在。

猜你喜欢

赵孟居图黄公望
黄公望的人生
龙门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DYNAMICS FOR AN SIR EPIDEMIC MODEL WITH NONLOCAL DIFFUSION AND FREE BOUNDARIES∗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赵孟《陶渊明五言诗页》
浅析赵孟▌绘画对画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