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为什么学习文言文

2022-05-30李凤英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后辈要学先人

李凤英

听一个国学公益讲座,在互动环节,我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内心是有一些答案的,但是我很想听一听讲座人作为国学专家的回答。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先人是怎样生活的,想要了解过去的真实情况,那么我们就要学习文言文。”讲座人是历史学方面的教授,所以很显然她是从历史的思维角度来回答的。

学生可能会反问:我不想了解先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也不想了解过去的真实情况,我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或者转换成更深的追问: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先人的生活,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过去呢?

讲座人的回答,我觉得留白太多了。

我们学习文言文,难道只是为了了解过去吗?

首先我们要把两个肤浅的回答扔掉 :一个是,因为教材里有文言文,所以我们要学;一个是,因为考试要考,所以我们要学。

说肤浅,其实是我肤浅,这两个回答实际上最现实也是直接原因。

接下来,我们要说说根本原因。

当我们的亲人还活着的时候,我们记着他们是我们生活的本能。但是,当他们离开之后,成为历史之后,我们为什么还要记着他们,为什么还要追忆他们活着时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带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后辈去祭拜他们,为什么还要和后辈讲述祖先的故事,甚至要写下家谱以防忘祖呢?

我们能解释这个现象吗?你觉得这样做有必要吗?

如果一个家庭是这样的,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最后一課》中韩麦尔先生说,不,应该是作者都德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一个国家的人民,倘若忘记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成了监狱里亡了国的奴隶。

文言文,是我们祖先的图腾。我们在这一图腾里追溯文字的演变、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融合、文化的兴替。它装载的是我们每个人,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

不是所有死亡的东西都失去了价值,死亡和新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慎终追远,常思既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文言文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一座桥梁、一把钥匙,是连接我们生命的筋脉。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把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工具,也要深入历史中去,学习积累一些诗词歌赋,更重要的是,文言文中驻扎的是我们的根,我们身体的根、思想的根、文化的根、情感的根——儒家的人与社会,道家的人与自然,佛家的人与生命;田园诗里的天人合一,边塞诗中的忠君报国,山水诗里的物我相忘;《易经》里最早的辩证法,《诗经》里最古老的美学……

人生三大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在我们的文言文里藏着大智慧,孕育着新生命的自信。

我们学习文言文,英国人学习莎士比亚,日本人学习俳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人都视自己古老的文字为珍宝。如果你不懂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就站在祖先的坟前去想一想吧。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文言文都被毁之一炬,从此,我们不再有学习文言文的负担,那么我们这些被斩断了根的人,被斩断了根的民族,也如同浮萍一样。

学习文言文,并不是让我们回到过去,而是更好地走向未来;不是让我们固步自封,而是更好地守正创新。

学习文言文,可以修身,可以养性,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文言文的旅程,就是寻根、扎根、生长。

猜你喜欢

后辈要学先人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观电视剧《毛岸英》感作
漫“话”抗疫·人与自然:生态保护这门“必修课”,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从门缝掬接月光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先 人
雪花
努力学,尽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