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深层次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2022-05-30杨大忠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阅读现状能力提升红楼梦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鉴于有些教师阅读《红楼梦》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研究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教师《红楼梦》的深层次阅读能力:依据目录提示,掌握整体情节;确立专题任务,解析经典事件;比较相关人物,发现共性与个性。

【关键词】《红楼梦》;阅读现状;深层次阅读;能力提升

自统编教材推行后,《红楼梦》整本書阅读就成为教学的硬性要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可见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与意义。作为古典小说的巅峰和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走进整本书阅读视野对于广大师生而言,可谓适得其所。

黄厚江老师说:要引导学生读好整本书,教师自己首先要真正会读整本书。它不仅是一门课程的开发,还应该是一种阅读方式的示范,同时又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发现。[2]毫无疑问,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引导者、指导者,教师是否会读《红楼梦》,关系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顺利推进,也影响着教学效果的达成。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相当多的教师对此应有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加上初次开展这项工作缺乏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效果不容乐观,尤其是相当多的教师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已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突出问题[3]38。现实也确实如此,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群体,在中学与大学阶段没有按照要求完整、细致地阅读《红楼梦》,走向工作岗位后又忙于教学,应付各类检查,致使他们对《红楼梦》全书基本情节的掌握比较模糊,从而一直游离在《红楼梦》的门槛之外。也就是说,在阅读深度上,很多教师远没有达到对情节推进、事件发展或人物关系了然于胸的要求,更不要说对小说中的完整事件或相关人物进行过统筹归类,更加无法做出触类旁通的解析与论断。教师全面熟悉、正确认识并透彻理解《红楼梦》,是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前提和保证[3]40,这就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

鉴于教师的阅读现状以及《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严格要求,教师应当在充分阅读《红楼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内涵、主题思想和艺术特征的总体把握,辅以对小说中各类细节的精准了解,才能形成从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能力。笔者依据自己阅读《红楼梦》的经验与体会,从三个维度就如何提高教师对《红楼梦》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探讨。

一、依据目录提示,掌握整体情节

通行本《红楼梦》总计一百二十回,按照传统说法,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属实,有一个事实是确实存在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目录,对全书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概述总结的作用。

《红楼梦》的内容博大精深,反映的社会层面极其多样而繁复,上至朝廷巨宦的国家治理,下至城镇乡间的世态人情与家长里短,可谓面面俱到,的确是一部全面呈现封建社会情状与态势的百科全书。过于复杂的内容给阅读带来了巨大挑战。在繁重的教学之余,一些对《红楼梦》内容不甚熟悉的教师能够忙里偷闲地展开阅读,已属难得。但是,一两遍读下来,大部分教师对小说内容,尤其一些典型情节与场景仍旧感到模糊,甚至完全陌生,根本回忆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依据小说章回目录回顾《红楼梦》的大致情节,是一种不错的阅读方式。

就内容而言,《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目录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非常清晰地概述了章节内容,这是目录的主体部分。只要我们认真阅读了这些章节的内容,依据目录的提示,就可以较为完整地回顾相关事件及其情节。如开篇第一回目录为“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从目录就可推断内容:甄士隐梦中遇见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通过僧道谈话知晓了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前世来历,获悉了还泪之说的来由,并见到了由神瑛侍者和青埂峰顽石合二为一的“通灵宝玉”。这就为宝玉(神瑛侍者和青埂峰顽石的今世合体)和黛玉(绛珠仙草的今生)的人间恋情奠定了基础。“梦幻”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甄士隐梦中之事,又为甄士隐因为女儿失踪和家道中落最终看破红尘之事做好铺垫。“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又可拓展出以下内容:“风尘”即落魄之意,落魄的贾雨村因为和甄士隐交往才得到进京赶考的资助,并看上了甄家丫鬟娇杏。如此,第一回的目录内容就很好地概述了本章的故事情节、相关人物经历,同时也暗示了未来事态的发展。

第二类目录,从字面上不容易看出小说的内容。如果能依据这类目录简要复述相关章节的故事梗概,那么教师对其内容就掌握得相当娴熟了。如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音”,读者都知道“蘅芜君”“潇湘子”分别指宝钗和黛玉,但“兰言解疑癖”“雅谑补余音”分别指什么事件,则是初读《红楼梦》的人较为陌生的。唯有精读、熟读,才能领会目录的原意:前者指宝钗因黛玉在贾母畅游大观园行酒令时无意中说出《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之艳句一事,对黛玉进行了一番说教,引起黛玉叹服,从中可见宝钗的庄重自持和对封建礼教的恪守;后者则指黛玉针对惜春遵照贾母嘱托准备绘制大观园之景一事发表自己的议论,嘲讽刘姥姥的村俗并嘲谑宝钗为惜春筹划绘画之事过于烦琐,反映了黛玉的目无下尘和孤标自傲。再如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从目录上也很难看出事件原委:“情切切”“意绵绵”的主语是谁?“良宵”“静日”究竟指什么时辰、什么日子?“花解语”“玉生香”所为何事?这些疑惑,如果教师能联系具体情节对目录进行解释,故事梗概就明晰了。

《红楼梦》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对贾府中宏大事件的真实描绘——呈现了封建社会无法逃避的没落趋势,还体现在它对贾府下层人物毫不起眼的琐碎事件的细致描写,反映出世态人情的复杂和凉薄。如果没有细致阅读,则难以完整概述出整个事件。教师若是能够通过目录的提示再现章节的大致内容,则可进一步巩固对相关情节的理解与把握。如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叱燕,绛芸轩里召将飞符”,如果单看目录不细看原文,根本不知道“嗔莺叱燕”的原委;至于“召将飞符”,更是让人云山雾罩,初看《红楼梦》者根本想不到是宝玉让人通知平儿处罚春燕娘一事。这些事件看上去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表现了大观园内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宝玉呵护女孩的真诚。

还有一类数量极少的目录,这类目录在现有版本的内容中没有提示。《红楼梦》前八十回出自曹雪芹之手,后四十回内容为高鹗所续,但高鹗承续的一些内容与曹雪芹制定的目录提示不吻合。如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目录中的“伏白首双星”究竟何指?正文中根本看不出答案。这也是《红楼梦》的谜团之一。据周汝昌的探佚研究,宝玉大约在宝钗难产死后,与史湘云在旅途中偶遇并结为夫妻,所谓“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即为此伏笔。教师依据这类目录回顾正文内容,可以不必过分计较目录与情节的吻合度。

大致了解与掌握全书情节,是教师从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通读《红楼梦》数遍后,为强化记忆,教师可依据目录提示大致回顾每一章节的故事情节,直至小说的最后一回,这是疏通全书情节非常有效的方法。面对一些目录提示,教师如果对相关章节的情节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就要继续苦读、深读,这种阅读要反复进行,直至对全书主要情节的发生缘起、发展推进、最终结局与后续影响都了然于胸,才能形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步的执教能力。

二、确立专题任务,解析经典事件

掌握全书大致情节后,教师就要将阅读的重点转向对小说中经典事件的全面解析上。这种解析既要有宏观审视,也要追求细致通透;既要横向比较各类人物在事件推进中的作用,也要纵向辨析该事件对全书主题的前后连接与影响。《红楼梦》中的经典事件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受到其他各类小事件的叠加影响。因此,对经典事件的全面剖析,往往要虑及各类因素:人物形象的特质体现、主题思想的深刻揭示、情节设计的高明手法、艺术特征的或现或隐、社会环境的有效说明等。所以说,解析《红楼梦》中的经典事件,既是对教师阅读、鉴赏、归纳、判断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检验,也是对教师能否熟练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力判断;而经典事件的解析,往往要通过专题任务的确立来完成。

就拿人人熟知的“宝玉挨打”事件来说,表面上看是贾政和宝玉父子矛盾的激化,实则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全面认识这一事件,可通过确立相关专题任务的形式进行(见表1)。

表1中的见解仅仅是笔者对“宝玉挨打”事件的一孔之见,教师还可以从其他视角推断出更丰富的内涵与结论。这种专题任务的解决就是建立在熟读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辨析、对比、剖析与归纳。《红楼梦》中的事件,往往都是种种矛盾逐渐积累直至最终爆发的必然结果。曹雪芹对这些事件的叙述煞费苦心,因为这牵扯到诸多人物、事件与环境的综合影响,小事件往往透露出人世百态的大乾坤。有时,即便是极小的事件,也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如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王夫人问凤姐月钱是否发放的问题,王熙凤回答:“已放完了。刚才带了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日也没见昨儿太太说的那个,想必太太记错了。”王夫人又说到给黛玉裁衣裳,王熙凤又回答:“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文中这些小小细节,起码透露出以下多重信息。

1.贾府的财政权归王熙凤掌管,这是她之后独断专横且谋取私利的主要条件。

2.月钱按时发放且不等王夫人吩咐,反映了王熙凤做事的利索、及时,这是王夫人放心将贾府财政大权托付给她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为黛玉裁衣裳的事先安排与王夫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说明王熙凤善于揣测王夫人心理,并能使王夫人感到满意。

4.从《红楼梦》全书情节来看,此处突出了王熙凤对王夫人的迎合以及王夫人对王熙凤行事的满意,暗示了宝黛爱情最终夭折固然与王夫人的反对有关,但深得王夫人信任与器重的王熙凤之出谋划策更起着直接作用。

解析《红楼梦》中的经典事件,分析人物形象,必然要以熟读原著为基础。在通晓全书情节的情况下,围绕相关专题任务对小说内容进行筛选、解读、辨析、决断直至总结归纳,小中见大、触类旁通,在盘根错节的各类关系中深挖内涵,翻出全新境界,才能切实解决专题任务。这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的第二个阅读要求。

三、比较相关人物,发现共性与个性

对学生而言,阅读《红楼梦》不能纠缠于细枝末节,但对教师来说,教学的高要求决定了教师的阅读与解析绝不能浮于表面。教师不仅要从宏观层面全面掌握小说情节的发展脉络,还要从千头万绪的微小事件中发现人物的共性与个性,对不同的人物与事件进行比较,得出客观结论。对相关人物进行比较,必须关注比较对象方方面面的因素:既要熟悉比较对象在全书中的动态轨迹,又要对其性格特征有独到的看法,同时还要能在性格特征的差异中发现共性,通过共性揭示《红楼梦》主题的深刻性。相对而言,解析小说中的经典事件要略显粗疏,只要掌握了事件的具体经过与影响因素,就可以揭示其实质。而进行人物比较,则要兼顾所有相关细节,从中发现细微的差异,然后对其进行综合概述与归纳,从相异之处发现作者塑造人物的独特匠心。如果说“确立专题任务,解析经典事件”是从小事件中发现大乾坤,对人物进行比较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这种人物比较,可以从毫不起眼的极小事件入手,发现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如《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说到宝钗无意中偷听到小红和坠儿的谈话,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也说到黛玉无意中偷听到宝玉对史湘云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同样都是“偷听”,但两相比较,“我们看到了表里不一、不乏心机的宝钗与超然洒脱、爱情至上的黛玉”[4]。类似小事件的比较,却表现出人物性格的不同特征。这反映了《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明之处。

如果放大比较范围,将人物的言行举止与《红楼梦》的主题联系起来进行解读,对教师的要求又提高了一步,也更有价值:“让宏观的主题和微观的言语细节品评互为补益,整本书阅读才能摒弃浮泛化、表浅化、印象化的伪阅读,走向深度学习。”[5]如贾宝玉和甄宝玉的比较,两人的共性有相貌相同、性格相似、爱好一致、社会地位等同等。何以游历太虚幻境后,一个“痛改前非”,深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精髓;另一个仍旧一如既往坚守本心。是什么因素导致两人变得截然不同?原因在于:“甄寶玉的变化和贾宝玉的不变,必然会牵涉到封建王朝与仕宦大族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改造与影响。上述问题的设计就管中窥豹地透视出小说主题的深刻性。离开了小说主题,学生就无法回答以上问题。”[6]两位宝玉言行举止的变与不变,是后来两人思想迥异霄壤的主因,他们的变与不变,又与小说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联系主题对人物进行比较的问题尚有很多,如贾政和贾雨村的比较、贾珍和贾琏的比较、贾环和贾兰的比较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教师阅读《红楼梦》提出了很高要求。当然,这些问题未必有确定的标准答案,更没有一统天下、排斥异己的绝对结论。如果教师能够围绕小说的具体情节合理地解析人物的多元性格特征,并且从比较中发现人物的特质与共性,形成自己的论断,甚至能够就此完成一篇学术论文,那就具备了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与其他古典名著相比,《红楼梦》实在是一部无法轻易读懂的作品,要想全面深刻地理解《红楼梦》,非下苦功夫不可。笔者按照自己阅读的经验心得,提出了以上三种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通读全书、掌握全书具体情节是从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解析经典事件、比较人物异同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提高与深化。三个步骤逐层推进,对教师深刻理解《红楼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呈逐步进阶的状态。如果能切实推进以上三个阅读步骤,教师也就具备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合格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黄厚江.整本书阅读教师要先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7(10):17-19.

[3]张黎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2(3):38-42.

[4]余党绪.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点,构建与核心素养培育相适应的学习方式[J].语文教学通讯,2022(13):4-11.

[5]刘冬梅.把握三个维度,走向师生真读:评连中国老师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22(5):33-36.

[6]杨大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的策略探析[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2(4):20-24.

(责任编辑:蒋素利)

猜你喜欢

阅读现状能力提升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浅析农村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初中学生读书类课程开发思路
理工科研究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