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男性乳腺发育症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05-21沈滨杰杨一飞姚海明赵宝喜诸云华张秀侠

浙江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红肉乳腺年龄

沈滨杰 杨一飞 姚海明 赵宝喜 诸云华 张秀侠

男性乳腺发育症(gynecomastia,GYN)又称男性乳腺增生症或男子女性型乳腺,是指因雌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平衡失调或无明显临床病因而出现的男性乳腺组织及其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可伴随乳腺增大、溢液及肿块形成等症状体征的临床综合征[1]。根据相关研究报道,GYN约占男性乳腺疾病的80%,约三分之一以上的男性经历过乳腺增生,以新生儿、青少年及老年阶段多见,其中青少年时期为发病高峰期[2-3]。青少年时期是儿童转变成人角色的过渡时期,是人体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身心发育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一旦发生GYN,可能导致男性乳腺形态异常及心理压力增加,容易引起焦虑、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问题[4]。随着社会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因素变化,近年GYN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5-6]。探讨GYN临床特点及其发病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群体及其家属对该疾病防治意识,也可帮助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发病风险作出更为准确评估及判断,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及治疗。基于此,本研究纳入近年在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36例男性青少年GYN患者,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其发病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36例青少年GYN患者设为观察组,年龄 10~17 岁,平均(13.64±1.77)岁。纳入标准:(1)患者乳腺有增生肥大、肿块或结节形成、疼痛不适等临床表现;(2)B超检查证实增生的乳腺组织存在,符合GYN诊断标准[7];(3)纳入对象观察指标及临床资料完善,愿意配合研究指标收集。排除标准:(1)已经明确诊断乳腺其他疾病,或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基础疾病者;(2)侏儒症、巨人症、认知障碍等智力体格发育异常者;(3)近3年内有生长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用药史者,或其他药物源性乳腺增生者。另外选取同地区同年龄段的健康体检者中正常男性青少年236名纳入对照组,年龄 10~17岁,平均(13.68±1.80)岁。两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统计GYN患者发病时间在各年龄段分布情况,记录结节或肿块、弥漫性增大、乳头乳晕增大、疼痛不适、乳头溢液等症状体征发生情况。收集两组研究对象及其家属相关资料的一般资料、相关病史、饮食生活等相关指标,包括:年龄、肥胖、城市居民、单亲家庭、住校学习、主要抚养人文化程度(最高学历)、祖/外祖父母抚养、亲属GYN病史、睾丸病变史、肝脏疾病史、喜食油炸烧烤类食物、低水果蔬菜摄入、高红肉摄入(猪牛羊肉等及其肉制品)、喝饮料习惯、吃零食习惯、滋补品摄入习惯(燕窝、蜂蜜及滋补类中药药膳等)、生活作息规律、经常运动这18个可能影响青少年GYN发病的因素。

1.3 研究指标定义 肥胖定义为体重>同年龄身高标准体重的120%;喝饮料习惯、滋补品摄入习惯、喜食油炸烧烤类食物、吃零食习惯、经常运动均定义为每周发生频次≥3次,且每个月达到该频次不少于3周;滋补品摄入习惯定义为每月发生频次≥1次,且每年达到该频次不少于9个月;平均每日水果蔬菜摄入<500 g定义为低水果蔬菜摄入;平均每日红肉摄入>100 g定义为高红肉摄入[8-9]。上述研究指标来源于病案记录及调查记录,指标由2名调查人员收集完成,对研究指标有缺失或不一致者,需通过双方和家属或研究对象再次确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或构成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发病相关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236例GYN临床特点分析 见表1。

表1 观察组GYN临床特点分析

由表1可见,观察组发病年龄分布位居前三的年龄阶段分别是13周岁(13岁≤年龄<14岁,22.88%)、14周岁(14岁≤年龄<15岁,18.22%)、12周岁(12岁≤年龄<13岁,16.95%)。乳腺双侧发病者171例(72.46%),左侧发病者36例(15.25%),右侧发病者29例(12.29%)。临床表现位居前三的分别是乳腺疼痛不适(79.24%)、结节或肿块(73.31%)、弥漫性增大(34.75%)。

2.2 两组18个指标单因素分析结果 见表2。

表2 两组18个指标单因素分析

由表2可见,两组在肥胖、主要抚养人文化程度、祖/外祖父母抚养、亲属GYN病史、睾丸病变史、肝脏疾病史、低水果蔬菜摄入、高红肉摄入、喝饮料习惯、吃零食习惯、滋补品摄入习惯、经常运动这12个指标上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两组多因素分析结果 以是否发生GYN为应变量,参考单因素分析结果分别赋值,将差异有统计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多因素分析结果

由表3可见,肥胖、祖/外祖父母抚养、亲属GYN病史、睾丸病变史、高红肉摄入、喝饮料习惯、吃零食习惯、滋补品摄入习惯、经常运动这9个指标是GYN发病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经常运动是发病的保护因素。

3 讨论

GYN是儿科及乳腺外科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病理性和特发性3种类型,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认为与性激素平衡关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睾丸及垂体内分泌等因素相关[10]。大多数青少年患者属于一过性生理性乳腺增大,发病较早者可从10岁开始出现乳腺发育,14岁左右达到发病高峰期,疾病持续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少数可成为持续性GYN患者[11]。青少年患者绝大部分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药物辅助治疗,或给予心理疏导、行为干预,帮助其自行缓解,预后较好,但临床不可忽视该疾病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压力及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本研究中初步分析了236例青少年GYN患者临床特点,结果表明:青少年群体发病以双侧同时发病居多(72.46%),左右单侧发病率基本接近;发病年龄以 13周岁(22.88%)、14周岁(18.22%)、12周岁(16.95%)3个年龄段居多;临床症状体征以乳腺疼痛不适(79.24%)、结节或肿块(73.31%)、弥漫性增大(34.75%)最多见。既往有学者开展了类似研究,关于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分布的结果大部分相似。不同的是,刘振中等[12]通过调查某学校男性学生发现乳腺发育以乳腺结节最为多见(76.1%),也有研究发现GYN发病年龄以11周岁达到高峰期[13]。本研究中,乳腺疼痛不适最为常见,发病年龄以13周岁年龄段为高峰期,纳入对象多为本地区医院主动就诊患者,而非通过学校调查获得的研究数据。因此,疼痛不适感是就诊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这种差异与研究对象数据获得方式及地区间差异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肥胖、祖/外祖父母抚养、亲属GYN病史、睾丸病变史、高红肉摄入、喝饮料习惯、吃零食习惯、滋补品摄入习惯、经常运动这9个指标是GYN发病的显著影响因素。肥胖的男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再加上肥胖男性多伴有脂肪肝,肝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体内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出现男性乳腺发育表现[14]。祖/外祖父母抚养时多存在“隔辈亲”现象,过度溺爱被抚养人及过度满足被抚养人诉求,容易导致被抚养人形成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既往虽未发现有相关研究直接报道亲属GYN病史是GYN危险因素,但有类似研究发现母亲初潮年龄早,子女出现乳腺早期发育的风险越大[15],亲属GYN病史反映了家族遗传易感性,临床应重视其参考价值。睾丸病变史可导致雄激素合成障碍,或引起雄激素/雌激素平衡紊乱,雌激素分泌过多或雄激素分泌过少,均可诱发乳腺发育[16]。高红肉摄入、喝饮料习惯、爱吃零食习惯、滋补品摄入习惯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膳食结构不良,导致肥胖及营养失平衡,而肥胖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血脂、血糖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增加GYN发病风险[17]。另外,零食及饮料多含食品着色剂及防腐剂,且零食热量及含盐量均较高,包装又多采用塑料制品,可能存在双酚A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污染,摄入过多则容易引起肥胖及GYN[18]。滋补类食材及药物本身含有天然激素或类激素成分,加工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富集,不当滋补品摄入可干扰人体内分泌功能,导致男性乳腺发育[19-20]。经常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共识,也是GYN发病的保护性因素。经常运动不但可减少肥胖的发生,也有利于自律及规律饮食生活习惯形成,有利于降低GYN的发病风险。

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开展了类似研究,大多数研究对于肥胖、睾丸病变史、喝饮料习惯、吃零食习惯、滋补品摄入习惯、经常运动等因素的观点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之处。陈达丰等[21]发现雌二醇、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阳性等因素是GYN显著影响因素。本研究大部分患者未检测上述激素水平,未能有效分析上述指标对GYN影响,但上述激素水平与GYN直接相关,临床中发现激素水平异常者,就应重视GYN发病风险。Zhang等[22]研究发现过量鸡蛋摄入会导致男性儿童乳腺过早发育,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推测与过量鸡蛋摄入导致的营养过剩有关,也可能是饲料中的激素或类激素添加剂污染导致。上述这种差异应与地区差异、病例选择偏倚、指标设定等原因有关。本研究纳入对象多为同地区常住青少年群体,未能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差异等因素对GYN发病的影响。另外,由于缺乏青少年年龄界定的金标准,青少年在心理生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领域的年龄界定均有差异,本研究纳入的是10~17周岁人群,属于GYN第二个高发年龄阶段,研究对象多为青春期的初高中在校学生,关于婴幼儿及老年人GYN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仍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青少年GYN患者中,发病年龄以13周岁年龄段最为多见,乳腺双侧同时发病者居多,通常表现为乳腺疼痛不适、结节或肿块形成,发病受到亲属、家庭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抚养人家庭因素对青少年GYN的影响,引导青少年群体合理开展运动并控制体重,重视高红肉摄入、喝饮料习惯、吃零食习惯、滋补品摄入习惯及亲属病史等相关风险因素的警示作用,针对性进行干预,以降低青少年GYN发病率。

猜你喜欢

红肉乳腺年龄
伊朗红肉月产量增长11%
变小的年龄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
张惠灏:乳腺肿瘤重在预防
吃红肉真的致癌吗?
年龄歧视
常吃红肉的人患肠癌风险低吗?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