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健康信念的医学院校肥胖大学生健康行为干预研究

2022-05-19孙黎曼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腰围医学生信念

张 超,孙黎曼,耿 岳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通识教育部,山东 济南 250117)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不仅限于营养状况问题,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1]。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肥胖患病率正以迅猛的速度上升。肥胖症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糖脂代谢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或紊乱,极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是治疗肥胖症重要的途径[2]。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该理论模式认为,一个人能否实施某种特殊的健康行为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个体感觉健康威胁的程度,以及对于某种健康行为是否将会有效地减轻这种威胁的感知程度。该信念模式从加强健康信念入手,利用各种健康教育方法促进健康,常被用来预测人的预防性健康行为或实施健康教育[3]。本研究以单纯性肥胖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教育实验为干预手段,以期帮助被试建立积极的健康行为,有效控制肥胖的发展。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内科学》第7版肥胖的诊断标准[2]:(1)体质指数≥28;(2)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并排除以下对象:有慢性严重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行动不便等影响日常规律运动者及不愿参加者。

根据选取标准,确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安校区)护理学院、放射学院、基础医学院2017、2018级在读大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人。实验组男、女各30人,平均年龄(19.6±1.7)岁;对照组男、女各30人,平均年龄(18.9±1.4)岁。

(二)研究方法。

1.干预方法。首先,对两组医学生被试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为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行动方式)、体质指数、腰围和健康行为。其次,对实验组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教育干预,干预内容:(1)健康教育。根据评估结果,对被试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重点讲解肥胖的易感因素、危害性以及采取何种措施加以预防和改变等,使被试切实意识到肥胖对健康威胁的严重性以及采取健康行为的迫切性;同时对被试采取健康行为所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做深入了解,并予以帮助和克服,以强化他们的健康信念,培养他们建立健康行为的信心;帮助被试制定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饮食和锻炼计划。健康教育共16学时,每两周进行1次,每次2学时。(2)监督与反馈。每周至少与被试约谈1次,监督被试执行计划的情况以及在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3)阶段性评价。计划每实施1个月后进行1次健康行为评估,对于进步明显的被试加以鼓励,对于进步不明显者,帮助其找寻原因,适时地对计划加以调整。对照组采取普通的健康教育。教育形式和教育时间与实验组相同,教育内容包括与肥胖有关的知识、常用减肥方法(如节食、锻炼)等。

2.评价方法。采用陈静敏的健康形态自我测试量表[4]中与肥胖相关的饮食习惯、健康体能部分题目对被试的健康行为进行评定,每题所对应的得分含义:2分代表几乎总是,1分代表有时,0几乎从不。总分为9~10分为优秀;6~8分为良好;3~5分表示健康危险因子已出现;0~2分表示有一系列的或不必要的危险因子。

3.统计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两组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与分析

干预前,两组的健康行为得分、体质指数和腰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干预后,两组的健康行为评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质指数、腰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1 被试干预前健康行为评分、体质指数和腰围比较

表2 被试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体质指数和腰围比较

实验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得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质指数、腰围腰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得分、体质指数及腰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三、讨论与建议

健康信念模式的教育原理:动机的激发→建立改变行为的信心→健康行为的产生→取得预期的效果。本研究根据上述原理,对单纯性肥胖医学生的内在动机加以激发,建立改变危险行为的信心并加以坚持,并取得了预期结果。两组被试教育干预前的健康行为得分、体质指数、腰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健康行为评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质指数、腰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可见,实验组原有的不健康行为得以明显改变,由原来的2~3得分区间升高到7~8得分区间,而对照组在接受了常规教育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虽有一定提高,但仍处于3~4分的健康危险因子得分区间。实验组干预后的体质指数和腰围呈现趋于正常值的态势,干预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体质指数和腰围虽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健康信念模式是一种理想的针对单纯性肥胖医学生的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不健康行为,而且还可以帮助其有效地控制肥胖。健康信念模式尽管是一种理想的健康教育模式,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模式存在不足之处,如被试按照该模式接受干预后未取得预期效果时,会将大部分责任归于被试,使他们再一次成为受害者[4]。本干预研究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采取了如下措施:(1)在干预实验中鼓励被试互相监督、互相帮助;(2)成立健康行为社团,请具有良好锻炼和健康行为的学生介绍体会,加深被试对健康行为认识的深刻性,并交流心得体会,强化管理和社会支持系统来帮助患者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健康行为。

高校管理者在重视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更好地发展[5]。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对于医学生的良好教育功效,教育管理者需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性的教育大环境,激发他们追求健康的内部动机,提高其执行健康行为的信心,从而达到控制肥胖、促进体质健康的目的。

猜你喜欢

腰围医学生信念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为了信念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腰围佩戴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