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太极健身跑对大学生运动前后血压的影响

2022-05-19蒋书奇王文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被试者收缩压有氧

蒋书奇 王文军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21)

高血压是世界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患病率高达10%~20%[1]。目前,美国约有1/3 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中国约有3 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并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和发病率不断上升。2014 年,美国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发表的第8 次关于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的报告中再次指出,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压,长期坚持能取得好的降压效果[3]。有氧运动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降低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血压水平。同时,发现急性有氧耐力运动或长期耐力运动干预对血压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迄今为止,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运动对降低高血压的积极意义。20 世纪90 年代,Kenney 和Seal将动力性运动后血压即刻或持续降低的现象称为运动性低血压[4]。有关研究表明,一次性有氧运动所引起的运动性低血压,持续时间最长可达22h[5]。目前,对高血压进行运动干预的传统和常用的运动方法是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6]。有氧运动对降低血压有显著的作用,常采用的运动有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游泳、骑自行车等[7]。

该研究所采用“太极健身跑”运动方式,由香港体育学院运动生物力学和科技中心主任张百鸣教授自2002 年提出,是一种将中国传统太极理念融入跑步的健身运动。太极健身跑共分为2~10 级,随着级别的升高,总运动负荷逐渐增大,2~4 级适合老年和几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5~7 级适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8~10 级适合运动水平较高的人群,运动者可依照自身的体能,选择不同强度的“太极健身跑”运动。基于目前现有的研究发现,关于一次性太极健身跑对大学生血压的影响鲜有报道。该研究以147 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一次性太极健身跑后血压的反应,观察被试者是否会出现血压降低的现象,从而为今后太极健身跑对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干预提供理论指导,为大众健身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苏州大学147 名大学生(男68 人,女79人)为受试者,年龄18~25 岁,身体健康,无吸烟史,能够完成长时间有氧运动,受试者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受试者基本情况(xˉ±s)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运动后低血压”“高血压”“有氧运动”“运动疗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查阅和分析大量与之相关的文献,并研读近5 年的相关文献,有选择性地吸收作者的观点与结论,为论文设计提供依据。

1.2.2 实验法

(1)试验仪器

该实验以WS-321 型泰尔茂数字式电子血压计进行运动前后血压的测量,以意大利太空牌人体运动测试跑台进行太极健身跑运动负荷工具。

被试者测试前要求:①测试前2h 内禁止剧烈运动、进食、酗酒、吸烟等行为,保证良好的机能状态;②测试时应穿着运动服以及运动鞋;③阅读试验的目的、具体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配合完成整个测试。

(2)试验步骤

①运动前安静坐位血压的测量:测量前要求被试者取坐位至少静息5min,双足置于地板,测量时主机内侧向上并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测试血压值并记录数据。②太极健身跑运动测试:根据被试者的体力活动水平及健康状况选择太极健身跑强度等级,按照其速度配置进行运动,由专业人员在一旁指导运动并询问受试者是否出现胸痛、胸闷、眩晕的症状,通过患者应答的语气来判断患者的情况及时察觉危险情况。③运动后即刻坐位血压的测量:测试方法同步骤1 并记录数值。

1.2.3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4.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测量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M±SD)表示。运动干预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前后对大学生血压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一次性太极健身跑干预前,女大学生的收缩压为116.75±8.471mmHg,舒张压为78.67±7.750mmHg。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后,女大学生的收缩压为114.62±7.458mmHg,舒张压为74.48±7.683mmHg。在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后,女大学生的舒张压较运动前下降明显,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收缩压较运动前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前后女大学生的血压比较(mmHg)

由表3可以看出,在运动干预前,男大学生的收缩压为 117.41±9.195mmHg,舒张压为 80.22±7.554mmHg。运动干预后,男大学生的收缩压为115.28±8.327mmHg,舒张压为74.56±6.548mmHg。在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后,男大学生的收缩压较运动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较运动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表3 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前后男大学生血压比较(mmHg)

在动力性运动之后,会出现血压即刻或持续下降的效应,据此效应可以对高血压等相关心血管疾病进行运动干预,改善心血管机能。在该研究中,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后,被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呈下降的趋势且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说明太极健身跑对高血压等相关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具有一定意义。太极健身跑的运动负荷可以分为运动负荷的上升支和运动负荷的下降支。在太极健身跑运动负荷的上升支中,运动负荷以一种小幅度的方式增加,逐渐递增至中等强度运动。在此过程中,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升高了体温,增强了机体氧运输系统的机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血流的速度,从而使心血管系统等内脏器官和运动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协同一致,克服了心肺惰性。在太极健身跑运动负荷的下降支中,运动负荷逐渐递减至运动前的负荷。在运动负荷逐渐下降的过程中,机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过渡到静息状态,可加速血液循环和乳酸等代谢废物的消除与利用,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痛和硬度,加速肌肉机能的恢复。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后被试者的舒张压明显下降。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即在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后被试者的外周阻力减小。在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运动后外周阻力降低的原因与运动后交感神经抑制和运动后血管反应性的变化有关[1]。人体的大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血管收缩神经的单一支配[8],当机体进行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之后,交感神经缩血管活动受到抑制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内皮素等其他缩血管活性肽分泌被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等其他舒血管活性肽合成增强,从而使小动脉和微动脉舒张,外周阻力降低,舒张压表现下降。

在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之后,被试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体温升高,增强了机体氧运输系统的机能,增强血流速度,改善血管弹性,外周毛细血管扩张从而使血流的外周阻力减小;在太极健身跑运动负荷的下降支,被试者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过渡到静息状态,在此期间参与运动的大肌群由持续紧张收缩逐渐放松,肌肉的弹性增加,血管顺应性增大,血流速度增加;从而使血液流动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减小,肌肉对血管震动吸收能力增强表现出被试者的运动后即刻收缩压下降。

2.2 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后大学生血压下降幅度的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运动干预后,女大学生的收缩压下降幅度为2.13±1.013mmHg,男大学生的收缩压下降幅度为2.13±0.868mmHg,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运动干预后,女大学生的舒张压下降幅度为4.19±0.067mmHg,男大学生的舒张压下降幅度为5.66±1.006mmHg,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结果可看出,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对血压的影响并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但在同性别中,一次性太极健身跑对舒张压和收缩压的下降幅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能的原因是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对外周阻力的影响要大于对每搏输出量的影响。

表4 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后大学生血压变化的比较(mmHg)

2.3 一般有氧运动和一次性太极健身跑对血压影响的比较

王圣明等[9]将56名正常血压年轻人随机分为缓步行走组(32人),快步行走组(24人)经过3km步行后,缓步行走被试者的即刻收缩压下降3~6mmHg(P<0.01),即刻舒张压下降4~9mmHg(P<0.01),且运动后5min,运动后10min 的血压都显著下降(P<0.01)。快步行走受试者的即刻收缩压显著升高,运动5min 后收缩压较运动前下降,即刻舒张压升高但不显著,运动10min 后舒张压较运动前下降。王晨[10]依据体力活动水平,将被试者分为低体力活动组(10人),中体力活动组(12人)和高体力活动组(42 人),对其进行运动负荷递增试验后发现,3组被试者的即刻舒张压较安静血压显著下降(P<0.05),低体力活动组的即刻收缩压略微上升(P>0.05),中体力和高体力活动组的即刻收缩压显著上升(P<0.05);潘思京等[11]学者将40 例血压正常或者轻中度高血压的中老年男性受试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进行运动量为30min 45%VO2peak、30min 65%VO2peak、60min 45%VO2peak的单次步行训练。与运动前相比,3种运动量结束后的即刻收缩压都显著下降(P<0.05)。孙庆等人[12]选取健康男青年36名,按运动强度将其分为大强度组,中等强度组,小强度组和对照组,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运动后与运动前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现下降趋势;Chan 等[13]选取3 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为太极拳组、快步走组和对照组,太极拳组与快步走组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中等强度太极拳运动和快步走。结果表明,太极拳在减少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和改善心理社会健康方面比快步走更有效。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相关研究可以得出,通过一次性或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以使健康人群的运动后,即刻舒张压显著下降(P<0.05),此结果与该研究相一致。然而,上述研究中发现,并非所有的一般有氧运动都会使运动后即刻收缩压下降,只有小强度的一般有氧运动才会出现与该研究相同的结果,大强度和多数中等强度的一般有氧运动会使运动后即刻收缩压上升。研究表明,长期有氧运动产生的降压效果是单一训练效应的积累,单次运动所产生的降压效果可以间接反映长期运动降血压的效果,因而提示,长期进行太极健身跑既可以降低舒张压,也可以降低收缩压,更适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后,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

(2)在经过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后,男、女大学生血压下降幅度差异并没有显著性,P>0.05。但在同性别中,一次性太极健身跑对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可能的原因是一次性太极健身跑运动干预对外周阻力的影响要大于对每搏输出量的影响。

(3)小强度的一般有氧运动干预后,出现与一次性太极健身跑相同的结果,大强度和多数中等强度的一般有氧运动会使运动后即刻收缩压上升,从而提示,太极健身跑更适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

3.2 建议

该研究仅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一次性太极健身跑后血压反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今后对不同人群进行研究,观察一次或长期的太极健身跑对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和心肺功能的影响,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被试者收缩压有氧
叶酸治疗配合有氧运动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别把有氧运动“神化”了
个性处方显科学 库珀有氧助健康——专访库珀有氧大健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为众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增肌要做有氧运动吗?如何保证增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