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 射线在诊断肺结核疾病中的有效性及价值分析

2022-05-05

人人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射线肺结核影像学

高 振

(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甘肃 白银 730799)

前言

结核疾病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其感染源主要为结核杆菌。随着该致病菌侵犯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肺结核(发病率最高,在所有结核疾病中占比约4/5)、胃结核、肝结核、肠结核等[1-2]。普通X 射线检查是当前临床诊断各类疾病中最常用也是经济效益最高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利用X 线独有的穿透性、感光作用、荧光作用、电离作用等性质来达到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目的,具有操作简易、快速成像且费用低廉等优点,可给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提供一个相对准确、快捷的依据[3]。DR(数字X 射线摄影技术)属于近些年影像学发展的成果之一,它也是X 射线检查,但属于数字化的X 射线检查,主要利用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将透过人体的X 线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并经由计算机重建图像与实施图像储存、传递等一系列图像后处理。因此,相较于普通X 射线检查,DR 检查所得图像准确性与清晰性更高,但相对检查费用也有所增加[4]。我院属于基层医院,一直以来均应用普通X 射线诊断肺结核等疾病。但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大病患的就诊便利性与满意度,医院于近几年内引进了DR 机,经临床投入使用后获得了不错的反馈。本次研究共纳入2018 年2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50 个肺结核病例进行研究,以观察普通X 射线及DR 对此病的实际应用价值,具体研究结果已阐述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纳入50 个肺结核病例,研究的最初及最末时间分别为2018 年2 月~2021 年3 月。所选病例中男性26 例,女性24 例;年龄32~68 岁,年龄均值(50.33±5.63)岁;病程1~12 个月,均值(6.45±2.13)个月。

入组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5]内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经X 射线检查、痰菌培养、手术病理学等检查确诊;(2)所选患者均临床资料完备,且病程均≥1 个月;(3)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详知并自愿配合检查。

剔除标准:(1)合并患有严重肺炎、肺癌等其他肺部疾病、其他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2)合并存在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双相情感障碍、语言表达障碍等疾病的患者;(3)检查依从性极低或存在X 射线检查相关禁忌证的患者。

1.2 方法

50 个肺结核病例均接受了普通X 射线检查和DR 检查。

普通X 射线检查:应用F78-ⅢB 型X 射线机(生产企业: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指导患者采取站立体位,并分别对其胸部正面及侧面进行普通平片拍摄。

DR 检查:应用DigiEye280 数字化医用X 射线摄影系统(生产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查,仍旧采取站立体位,并分别拍摄患者胸部正面及侧面的DR 照片。

两种检查所得医学影像,均由科室2 名具备5年以上影像学诊断及阅片经验的医师共同进行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大小、性质等信息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1.3 评定指标

指标1: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

指标2:影像学表现检出率对比,包括病灶内小钙化、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膜增厚、支气管播散。

1.4 统计学

此次研究所有数据均为计数资料,(%)属于其表现形式并通过卡方检验。所有数据经由SPSS25.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处理,若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比较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结核诊断情况

表1 可见,普通X 射线与DR 的肺结核检出准确率及误诊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肺结核诊断情况[n(%)]

2.2 两种X 射线的影像学表现检出率

表2 可见,普通X 射线与DR 对各影像学表现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影像学表现检出率[n(%)]

3 讨论

作为青中年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缓慢传染性疾病,肺结核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经相关调查资料可知,我国肺结核发病率在全球占据第2 位,是一种对国民身体健康威胁极大的重要社会公共卫生问题[6]。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气候的异常改变及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肺结核的发病率也随着与日俱增。与其他传染性疾病不同的是,肺结核患者属于间断性排出致病菌,它在感染结核分歧杆菌后不一定会立即发病。而是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出现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性增高现象时方会发病,此时若其他健康人群接触到患者,则很大概率会被感染,进而传播疾病[7]。一般来说,肺结核可分为I-IV 种类型,分别为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根据病灶进展程度则可分为进展期、好转期与稳定期3 种。患者在发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的体温升高(37℃~38℃)、全身消瘦、乏力、夜间盗汗、月经不调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明显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症状。但若能尽早确诊并接受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则有极大程度可获临床治愈。

以往临床对于肺结核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为痰菌培养,但受到患者间断性排菌特性的影响,难以通过一次痰菌培养确诊,但若多次进行痰菌检查又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并且也会增加患者的诊疗费用。X射线属于当前临床诊断肺结核最为便捷、经济的一种检查方法,它主要包括普通X 射线和DR 两种类型,二者均利用X 射线进行病灶确定。不同的是DR 增加了计算机影像处理功能,可对影像边缘进行增强处理,去除不必要的杂波信号,且可经合理操作而避免生成胸腰椎等器官、组织与病灶之间相互重叠的图像,因而所得图像密度与清晰度更高,更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此外,DR 机器所占空间小,可根据拍摄需求进行移动,并且拍摄快速,有助于减少患者X 射线的照射量,提高其检查安全性[8-9]。

表1-2 数据显示,普通X 射线与DR 的肺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0%和96.00%,且在肺结核病灶具体情况的鉴别检出率对比方面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检查方法均可获得比较高的疾病检出率。分析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可知,许多患者存在病灶内小钙化、胸腔积液情况[10-11]。但从表1可知,普通X 射线有4 例患者出现误诊,其中有2例误诊为肺癌,另外2 例分别误诊为肺炎球菌肺炎和肺脓肿;DR 则有2 例患者误诊为肺癌。这是因为肺部病变复杂多样,肺结核(尤其是非典型肺结核)与炎症、肺脓肿、肺癌等疾病的影像学图像相似度很高,肺结核和肺癌均可出现肺部慢性纤维空洞现象。而胸腔积液≤300ml 的非典型肺结核又常未表现出X 射线阳性特点,发病部位呈现多边性,因而很容易出现误诊,需要对病灶的周围、边缘及内部等情况进行仔细鉴别,并结合其他临床诊断方法综合进行判断。

总而言之,普通X 射线与DR 均能够为临床诊断肺结核提供准确的判断信息,二者均具备操作便捷、用时短等优点,且均可在基层医院中应用,因此均值得推广。当然条件许可下建议优先应用DR 检查,它相较于普通X 射线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且更利于缩短患者照射X 射线的时间。

猜你喜欢

射线肺结核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