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肿瘤,消除误区

2022-05-05陈一竹

人人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密封胶癌细胞癌症

■陈一竹

全国癌症报告时隔3 年再更新:每天超过1 万人被诊断出癌症!

“消除癌症误区”是2022 年世界抗癌日主题。

每年的2 月4 日是世界抗癌日,今年的主题旨在倡议消除人们对于癌症的一些成见、误解,如忌讳谈论癌症,认为面对癌症我们束手无策,癌症得不到有效治疗等。通过消除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知,逐步实现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推进癌症防控事业的发展。

据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院士介绍,世界抗癌联盟(UICC)在全世界42 个国家所做的社会民众对“得了癌症等于死亡”的观点认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社会43%的人认为该观点正确,而在西方国家,只有13%的人认为此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我们对肿瘤尚存在着众多认识误区。

从癌症误区谈起

郝希山院士强调,中国人口占到全世界的五分之一,而中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占到全球新增的20%以上。在中国,肿瘤问题不仅仅是健康问题,肿瘤防治工作也不仅仅是一项医疗卫生工作,而是一项全社会的任务。只有通过消除民众对癌症的误区,积极科学地面对肿瘤,肿瘤防控现状才能实现较大改善。

癌症误区大致包括4 个方面:

首先是避免谈论癌症。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不愿意谈及癌症这个话题,尤其是当这个话题涉及到自身时,三缄其口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其实,科学、健康地谈论、了解癌症相关知识,无论对于癌症患者自身、家庭,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更有效地改善癌症防控现状都十分有益。

其次,大部分民众认为癌症没有明显症状,难以早期发现。其实,许多肿瘤都有自己独特的“信号”,知悉和掌握这些预警症状,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明显益处。以哈医大四院生物治疗中心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为例,早期发现的乳腺癌(0 期、Ⅰ期)90%以上可以治愈,而中晚期效果就稍差,治愈率降至70%和50%左右。早期发现肿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再次,许多患者和家属,面对癌症时显得束手无策。目前,最有效降低肿瘤发病率的办法是病因预防,即一级预防。通过主动积极的预防和干预,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少40%的肿瘤可以预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治愈,三分之一可以治疗。

最后,癌症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肿瘤学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以往认为“不治之症”的肿瘤,通过合理有效的规范诊治,可以使很多患者治愈,即使是不能治愈的患者,其生存质量也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中国最新癌症报告出台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在自有外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国家癌症中心杂志)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报告。这是自2019 年国家癌症中心在《中国肿瘤》杂志公布2015 年的发病数据后,首次权威更新公布全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率。

由于癌症数据统计通常会延迟2~5 年,因此,这份《2016 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是目前关于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的最新、最具代表性的报告之一。

报告共纳入了487 个癌症登记处的数据,覆盖了约3.8 亿人,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27.6%。

根据报告显示,2016 年我国共新发约406.4万恶性肿瘤病例,241.35 万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病例。相当于每小时有464 人新患癌症、276 人因癌症而死亡。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天有1 万多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 人确诊。

新发癌症中,最常见的是肺癌(82.81 万例),占到了新发癌症总人数的20%以上;其次是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这五大高发癌症的患者,占到了新发癌症总人数的57.4%。

“谈癌色变”是现实,医院里那些面容沉重、眼圈红红的人,手里拿着的一定是不好的诊断报告。人都说,得了癌就意味着被判了死刑,治到最后都逃不过人财两空。到底什么是癌?癌的真面目你见过吗?

正常细胞,如何会变成癌细胞?

我们知道,人体是由各种各样的细胞组成。在经过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细胞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比如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那么恶性肿瘤,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癌症,是身体上某个器官或部位生长出的一种异常肿块或赘生物。

与正常细胞相比,组成恶性肿瘤的细胞,具有不断、且不受控制地分裂、增殖的特点。这种突变既有可能是先天的,比如遗传因素,也有可能源于后天环境对细胞DNA 的损伤等。

组成人体的细胞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它们像是一个企业中的各种岗位,各司其职,完美运转,人体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它们中有些负责记忆储存、信息传递,有的帮助我们完成食物的吞咽、消化。不仅如此,细胞们还会增殖、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来代替死去的细胞。

当这些兢兢业业的细胞遭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时,很可能出现受伤情形。如有些人处于长期不健康的生活状态、突然暴露在辐射下或是受病毒感染等,都会使细胞DNA 受到损伤。损伤后的细胞就有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了。一个或一组基因突变,会导致某些细胞获得生长优势,使得分裂、增殖不受控制,长得越来越快,这就代表着传说中的癌细胞出现了。

那么癌细胞出现就等同于癌症吗?

答案是否定的。癌细胞不一定等同于癌症。要知道,人体每天会产生上千个癌细胞,却鲜有变成癌症的。这是为什么呢?

可不要小看人体的防御机制,比如免疫系统。它们每日巡逻,抵御着那些入侵风险。当免疫细胞发现癌细胞时就会发动“攻击”,在癌细胞进一步分裂、增殖之前将它们消灭掉。一般来说,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能够清除掉99.9%的突变癌细胞。

从癌细胞到恶性肿瘤

发生了免疫逃逸的癌细胞,通常还需要一系列的过程和漫长时间,才有可能演变成恶性肿瘤。当然,癌症类型不同,所需的时间也不同。

有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来说,肿瘤在被发现前大约10 年就已经开始生长。对于前列腺癌,肿瘤生长的历史可能长达几十年。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像“癌症之王”胰腺癌不就是典型的发展迅速的癌症吗?其实,人们之所以看到胰腺癌进展迅速,只是发生在胰腺癌出现症状,被检测、诊断出来以后。实际上,在胰腺癌出现症状、被发现之前,可能早就在人体中存在了。有研究显示,正常胰腺细胞从出现第一个致癌突变到完全转变为癌细胞需要10 年以上,而从第一个癌细胞到形成癌性肿块,平均需要7 年。

当然对于恶性肿瘤形成的时间并不那么绝对,有些癌症生长的速度确实比较快。比如,患有炎症性肠病的人,不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而且进展更迅速。今天的肿瘤筛查技术已得到飞速发展,筛查出肿瘤时,医生会从中取出一部分进行进一步检查,确定该肿瘤属于哪种类型:良性肿瘤(非癌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癌性肿瘤)。

良性肿瘤是指那些停留在原发部位,不侵入周围组织或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不会转移、扩散到局部结构或身体远处的部位。良性肿瘤往往生长缓慢,边界清楚。拿结直肠癌筛查为例,如果在筛查过程中,发现筛查者患有被称为腺瘤的早期肿瘤,其中一些人会发展成结直肠癌,一些人不会发展成癌症。在乳腺癌中也有类似趋势,筛查过程中发现的约四分之一的乳腺肿瘤并不会发展成乳腺癌。

通常,良性肿瘤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危害。不过,有时候良性肿瘤可能会生长得很大,从而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引起疼痛或其他并发症。良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而且切除后复发的可能性不大。不过,特殊类型的良性肿瘤可以转变为恶性肿瘤,需要密切监测,及时手术切除。例如,结直肠息肉是可以发展为恶性肿瘤的。

而恶性肿瘤就是癌症的一种类型。恶性肿瘤的边界不规则,细胞生长迅速且不受控制,可入侵周围组织,并可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扩散、转移部位是肝脏、肺部、大脑和骨骼。也有些癌症,如白血病不会形成肿瘤,它们在人体的血细胞或其他细胞中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SPU密封胶、MS密封胶、PU密封胶、SR密封胶均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密封施工中有着较为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建议国内尽快制定预制装配式建筑密封胶行业标准,该标准需明确具体部位或节点是否应使用密封胶以及使用密封胶的种类,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研发新型密封胶施工质量现场检测工具同样需要得到重点关注[3]。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在确诊癌症后,许多患者对病理诊断报告上看到肿瘤的分级分期抱有一定的疑问。

肿瘤分级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肿瘤细胞和组织,相比于正常细胞和组织的异常程度,是反映肿瘤生长和扩散速度的指标之一,可以理解为肿瘤的恶性程度。如果肿瘤细胞和组织的组织学特征,看起来更像、更接近正常的细胞和组织,那表示肿瘤“分化良好”;反之则表示肿瘤“低分化”或“未分化”。

一般来说,与正常细胞和组织越像、越接近的肿瘤,往往侵袭性越小,生长和扩散速度越慢,恶性程度越低,预后越好;反之就侵袭性越强,生长和扩散速度越快,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医学上一般将肿瘤分为1-4 级(有些分级系统是分为1-3 级),分别用G1、G2、G3 和G4 表示。

G1:肿瘤细胞和组织看起来最像健康细胞和组织,称为分化良好的肿瘤,被认为是低级别的,恶性程度低。G2:肿瘤细胞和组织有些异常,比正常细胞生长更快,称为中度分化的肿瘤,被认为是中等级别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G3:肿瘤细胞和组织看起来非常异常,称为低分化肿瘤,被认为是高等级的,恶性程度更高。G4:肿瘤细胞和组织看起来最异常,称为未分化的肿瘤,被认为是最高等级的,恶性程度最高,生长和扩散更快。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等级——GX,表示医生无法评估等级,也称为未定等级。

再来说说肿瘤分期:主要指原发性肿瘤的大小,累及范围,以及肿瘤细胞在患者体内的扩散程度。通俗讲,就是指肿瘤的发展阶段是早期还是晚期。

虽然用于肿瘤分期的系统有多种,不过,TNM 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也是临床上进行恶性肿瘤分期的标准方法,可用于大多数类型肿瘤。

在TNM 分期系统中:“T”(Tumor,肿瘤)表示原发肿瘤分期,用来描述原发肿瘤的范围和大小。“N”(Node,淋巴结)表示淋巴区域结分期,用以描述肿瘤扩散到附近淋巴结的情况。“M”(Metastasis,转移)表示远处转移分期,用以描述肿瘤扩散、转移至身体其他器官的情况。

“T”“N”“M”后可加一个字母或数字,用来表示各自描述情况的严重程度。

TX 表示没有原发肿瘤信息或无法测量;T0表示没有原发性肿瘤证据(无法找到);Tis 表示原位癌;Tia(mis)表示微浸润性腺癌;T1-T4 表示肿瘤大小和/或向附近组织扩散侵袭的数量,T 后面数字越高,表明肿瘤越大和/或长入附近组织的越多。

NX 表示没有关于附近淋巴结的信息,或无法评估;N0 表示附近淋巴结中不包含肿瘤,未受影响;N1-N3 表示淋巴结受肿瘤影响的大小、位置和/或附近淋巴结的数量。N 后面的数字越高,表示肿瘤向附近淋巴结扩散的程度越高。

MX 表示无法测量转移。M0 表示没有发现远处转移;M1 表示已发现肿瘤转移到远处器官或组织,当有M1 时,无论T、N 情况如何,均为IV 期。

如何预防肿瘤的出现?

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肿瘤出现绝对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您想开始健康的生活,可以参照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这份预防癌症建议,以此来开启崭新的生活状态。

1.保持健康体重

超重或肥胖与13 种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包括绝经后乳腺癌、结直肠癌、肾癌、肝癌、卵巢癌以及胰腺癌等。

2.积极参加体力活动

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300 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75~150 分钟的高强度体力活动。在一天时间里,每个小时都要匀出几分钟起来走走。

有研究显示,经常运动与7 种癌症风险降低有关,其中包括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和肝癌等。

3.吃富含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的饮食

日常饮食以富含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为主,可以降低癌症的风险。

4.限制摄入“快餐”和其他高脂、高淀粉或高糖的加工食品。

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有助于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

5.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有研究显示,过量食用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有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周食用畜禽肉280 克~525 克。加工肉类(火腿、熏肉、萨拉米香肠、热狗及香肠等)即使要吃,也只能吃很少。

6.限制含糖饮料

有研究显示,摄入含糖饮料会引起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而肥胖与多种癌症风险增加有关。

7.限制饮酒吸烟

有研究显示,饮酒没有适量一说,即使少量或中度饮酒也会增加患癌风险。饮酒会增加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关于吸烟带来的危害更是众所周知的。

8.不要使用补充剂来预防癌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健康饮食完全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对某些特定人群,如育龄女性和老年人,使用维生素制剂或特定补充剂可能对健康有益。

9.对于母亲,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助于母亲预防乳腺癌。

目前,通过筛查,人们可以早期发现部分癌症,并通过手术切除、化疗等方式治愈,使人体回归正常状态。对于晚期癌症,也已经出现许多先进的治疗手段,比如基因疗法等。相信在未来,随着对癌症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更好、更早地发现癌细胞,并利用更加先进的医疗技术提高癌症生存率。我们期盼着,未来医学的进步。

猜你喜欢

密封胶癌细胞癌症
建筑用硅酮密封胶及其市场观察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新型圆珠笔笔头密封胶应用研究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正常细胞为何会“叛变”? 一管血可测出早期癌细胞
一种高强度耐强酸强碱环氧树脂密封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