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5-05田永新

人人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极股骨颈置换术

田永新

(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甘肃 定西 743000)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严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其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提高。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是导致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1]。大多数患者是由于跌倒、摔伤造成的,其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肿胀,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差,往往还伴有基础疾病,所以骨折后愈合较慢,且增加股骨头坏死风险。故应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但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降低,且术后长期卧床导致高发压力性溃疡,造成患者预后不佳。有研究表明,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降低长期卧床导致的术后并发症[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植入相应人工假体的外科技术,包括全髋和半髋两种方法,其中半髋又包括单极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有研究指出,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本研究旨在分析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2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1 例,观察组21 例。其中对照组男9 例,女12例;年龄65~84 岁,平均(71.23±5.14)岁;致伤原因:跌倒伤7 例,车撞伤14 例;GardenⅢ型13 例,GardenⅣ型8 例。观察组男10 例,女11 例;年龄65~85岁,平均(72.41±5.42)岁;致伤原因:跌倒伤6 例,车撞伤15 例;GardenⅢ型11 例,GardenⅣ型10 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行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行8cm 切口于骨折外侧,然后将皮肤切开,阔筋膜张肌,使其骨折区域完全显露;切开关节囊,使髋臼全部暴露,用髋臼锉磨削髋臼的软骨面,保留软骨下骨板;然后选择髋臼假体,并使用骨水泥放置,然后将引流管置于假体部位,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抗炎、消肿等治疗方式。

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麻醉方式、切口及体位。髋臼全部暴露后,在小粗隆上大约1.5cm 处作切骨线,按切骨线使用电锯截断并取出股骨头,清理碎骨及软组织,然后使用髓腔锉敲击股骨皮质内面,并复位骨折部位,然后选择假体,用股水机枪注射骨水泥,放置假体然后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术后给予抗炎、消肿等治疗方式。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2)采用Harris评分方法评定患者术前、术后6 个月髋关节功能,共包括疼痛程度、功能、关节畸形及活动度,分值与肢体功能恢复成正比;(3)采用SF-36 量表评定患者术后6 个月的生活质量;(4)术后6 个月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5.0 处理数据。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描述,行检验。以()描述手术相关指标、Harris 评分等计量资料,行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失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对照组 21 335.46±22.81 117.74±15.62 25.19±2.35观察组 21 240.59±21.36 53.28±8.42 21.85±2.07 t - 13.912 16.647 4.887 P - 0.000 0.000 0.000

2.2 Harris 评分比较

术前、术后6 个月,两组Harri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Harris 评分比较(,分)

表2 Harris 评分比较(,分)

Harris 评分组别 例数t P术前 术后6 个月对照组 21 44.51±5.46 84.35±5.07 24.503 0.000观察组 21 43.29±4.86 86.27±5.11 27.929 0.000 t - 0.765 1.222 - -P - 0.449 0.229 - -

2.3 SF-36 评分比较

观察组SF-36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SF-36 评分比较(,分)

表3 SF-36 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活力 躯体疼痛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对照组 21 73.56±4.28 71.84±4.71 72.16±3.25 70.53±5.47观察组 21 77.91±5.2 2.956 1 76.32±5.14 78.20±5.04 75.49±4.09 t - 2.945 4.615 3.328 P - 0.005 0.005 0.000 0.002

续表3

2.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6 个月,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4.76%,对照组为38.1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头至股骨头基底部的骨折。因股骨颈区的解剖结构特殊使其承受的剪切力较大,且老年人骨质疏松,故轻微外力就可导致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4]。然而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即使老年股骨颈骨折后长期卧床未下地负重,也会出现骨折断端松动的现象[5]。股骨颈骨折会降低患者的步行能力,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在发生骨折的同时,股骨头的血供也遭到破坏,所以传统的牵引治疗和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不佳,预后较差,还常发生股骨头坏死。不正确的治疗方式容易导致患者不能早期下床锻炼,长期卧床引起压力性溃疡、心血管疾病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可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重大影响。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使患者能够早期下床锻炼,是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方式。有研究表明,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较好的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治疗手段,可使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下床锻炼,还能防止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尿路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对患者身体创伤小,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操作比较复杂,需要磨锉髋臼,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出血量。半髋关节置换术主要包括单极半髋节置换术和双极半髋节置换术。双极人工半髋关节是发生在金属头、金属帽与骨性髋臼之间的关节运动,故相对于单极人工半髋关节而言,造成的磨损减少。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可降低患者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原因为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风险较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故能够减少术中损伤,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术后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均可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分析原因为两种手术均能帮助患者替换人工股骨头,恢复其髋关节功能。另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观察组SF-36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在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使患者早期下床锻炼,恢复身体各项功能,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可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双极股骨颈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双极直觉模糊超图*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严重鼻出血的疗效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