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找上年轻人,需要积极预防起来

2022-05-05■张

人人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血症硬化缺血性

■张 默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最常见的是存在血栓阻碍血流而导致脑部缺血的脑梗死,发病率占70%。另一类则是脑出血,多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血管破裂所致。

卒中可引起多种脑功能障碍,如偏瘫、吞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感觉障碍、平衡障碍等。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病例330 万人,每年脑血管病死亡154 万人。卒中存活者中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脑卒中普遍被认为是老年人才患的疾病,近年来,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年轻人脑卒中发病以男性为主,多数为缺血性卒中;在18~44 岁的年龄段卒中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年龄在40~44 岁的患者占整个青年卒中患者的半数以上;半数以上的青年卒中患者具有脑血管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而且对这些危险因素缺乏规范化的治疗;青年卒中患者临床过程相对良好,死亡率较低(预后良好);偏头痛、吸烟及口服避孕药是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最主要的三大危险因素。年轻人脑卒中病因复杂,及时发现卒中病因可有效进行预防和治疗。那么,年轻人脑卒中有哪些具体的危险因素呢?

1.高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的首位危险因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增高,都会增加卒中发生率。

2.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

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约占青年脑梗死病因的20%~30%,平均年龄多在35 岁以上。其危险因素以高血压最多见,其次为高脂血症、吸烟和糖尿病。

3.炎症性和非炎症性脑血管病变

动脉夹层和各种性质的脑动脉炎均可导致局灶性脑缺血或出血。动脉炎引起的脑卒中约占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20%。包括大动脉炎、变态反应性疾病和特异性感染(如梅毒、带状疱疹、疟疾、钩端螺旋体)、非特异性感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4.心脏疾病

心源性脑栓塞(CCE)是由于心源性栓子经循环系统致脑血管栓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心源性卒中与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病、病窦综合征、卵圆孔未闭、心房黏液瘤及心脏手术等相关。

5.糖尿病

作为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糖尿病与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高脂血症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6.血液高凝状态

包括高凝血症(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口服避孕药、妊娠及产褥期、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蛋白C 和蛋白S 缺乏症、高脂血症、抗磷脂综合征等。

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认为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一旦发现体检指标异常,应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

8.其他

脑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畸形、偏头痛、吸烟和酗酒、药物滥用等原因。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千万别忽视,可能是中风前兆: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说话表达不好,俗称“大舌头”;突然间头晕、眩晕;走路不稳;突然一只眼睛看不见。如果你突然出现这些症状,且症状过一段时间能恢复正常,那么你可能发生了短暂的脑缺血症状,这是脑卒中发病前的早期信号。

这些早期信号是脑卒中最佳的干预时期,千万不可忽视,请及时就医。识别中风,请牢记“120 口诀”:1 看、2 查、0(聆)听。

1 看一张脸是否不对称、口角歪;

2 查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不能抬;

0(聆)听口齿是否清楚。

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种症状突然发生,请立刻拨打急救电话,以最快速度将患者送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抢救。在急性中风的救治中,每缺血1分钟就有190 万个脑细胞死亡;在4.5 小时黄金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和24 小时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启动取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救治关键,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当然,不管哪种方式治疗越早越好。

如今,年轻人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应当加强对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认识,积极行动起来,在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摒弃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是导致血管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研究发现,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饮酒尤其是酗酒可损伤血管,产生血管营养、神经营养障碍以及代谢紊乱。

2.喝足量的水

多饮水有利于稀释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

3.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搭配均衡合理,忌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四高”饮食。

4.改善房颤

房颤是导致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4~5 倍。

5.改善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多数研究发现总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呈正相关。

6.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会增加脑卒中事件的风险。每周适当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改善血液循环。

7.控降高血压

服用药物控制高血压,比如强化降压治疗,将收缩压控制到小于130 毫米汞柱。

8.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数倍,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脑卒中。

9.女性偏头痛和口服避孕药要尽早干预

研究显示,偏头痛和吃避孕药与脑卒中有相关性,应对这两件事引起重视。

10.调整心态

研究表明,情绪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密切相关。

脑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十分严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如果大家能清楚地认识它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病率一定会有所下降。建议大家定期做专项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年轻人发生脑卒中不仅有可能,而且正在发生着,我们呼吁“正视卒中,可防可治”的同时,也希望年轻人能够重视起来,全民行动起来,战胜卒中。

猜你喜欢

血症硬化缺血性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