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黄的矿物组成及鉴别

2022-04-25汤德平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萝卜丝寿山石石种

汤德平

(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田黄是寿山石中的一个名贵品种,名扬四海,其开采和利用历史长达一千多年。以前,人们主要通过感观经验来识别田黄及寿山石。近30年来,许多科技工作者利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对田黄及寿山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为它们的鉴别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本文中,笔者全面收集了田黄及寿山石的研究资料,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讨论。

1 田黄的定义

本文所讨论的田黄指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附近的稻田及坡积层中的寿山石石种,因黄色且主要产于田中而得名。田黄是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被尊为“石帝”, 颜色有黄色、红色、白色和黑色等,以黄色为主,质地致密细腻,微透明-半透明,蜡状光泽;田黄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类和伊利石等粘土矿物;田黄为高山石等山坑石经过搬运、埋藏而形成,具有明显的次生特点,有卵状、石皮、红格和萝卜丝纹等特征。此外,人们认为它还应该具备“细、结、温、润、腻、凝”六德标准。

2 寿山石的矿物组成

矿物组成是鉴定宝玉石的主要依据,如翡翠由硬玉组成,和田玉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因此,弄清田黄的矿物组成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意义上,寿山石分为山坑石,水坑石和田坑石。所谓山坑石是直接从矿洞中开采的原矿,是寿山石中品种最多的一类。田黄属田坑石,是由山坑石经过搬运、埋藏而形成。为了解田黄的特征及其来源,应先了解寿山石的矿物组成及特征。

2.1 资料的收集与统计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寿山石中不同石种的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基本弄清了寿山石的矿物组成特点。为了让人们对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尽可能收集了这些研究成果资料[1-23],对寿山石不同石种的主要矿物组成进行统计与分析(表1)。这些资料主要选自公开发表的论文,包括文献23篇,田黄样品228个,涉及的石种27个。XRD是鉴别矿物组成比较准确的方法,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入的样品必须有XRD测试结果,大部分同时还有IR的测试结果。高岭石族矿物中经常存在一些过渡矿物,如地开石-高岭石过渡矿物等。此外,一些样品中除了主要矿物外,还常含有一些次要矿物,如有的样品以地开石为主,含有少量叶蜡石或伊利石等,根据主要矿物进行归类,如表1。

笔者认为,这些统计数据(表1)基本反映了寿山石中各个石种的矿物组成及比例。随着今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获得更多的分析数据,对寿山石的认识还会进一步加深和完善。图1为寿山地区的卫星影像及主要矿脉的分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主要矿脉及石种的空间关系。

表1 寿山石中不同石种的矿物组成统计

表1(续)

图2 寿山石的矿物组成分布Fig.2 Statistics of mineral component distributionof Shoushan stone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寿山石的主要组成矿物有高岭石族矿物、伊利石和叶蜡石。含不同矿物组成样品的比例分别为地开石(55.7%)、高岭石(12.7%)、珍珠陶石(7.5%)、伊利石(8.8%)和叶蜡石(15.4%)(图2)。由此可见,地开石在寿山石中最为常见,高岭石、珍珠陶石、伊利石和叶蜡石的比例较少,一般出现在某些特定的石种中。与巴林石、昌化石和老挝石等一些与寿山石相似的图章石相比,伊利石和叶蜡石是寿山石特有的矿物组成。

2.2 一些常见寿山石石种的特征

寿山石有100多个品种,从表1中可了解到常见的27个石种的矿物组成。同时还注意到,一些石种的矿物组成比较单一,如都成坑石由地开石组成,芙蓉石由叶蜡石组成,连江黄石由伊利石组成。但许多石种还可检测到2种矿物,如汶洋石含有伊利石质和叶蜡石质等。少数石种可检测到3种矿物,如大山石。田黄可检测到的矿物最多,达4种。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因为寿山石本身具有较为复杂的矿物组成。这种复杂性还体现在一些石种的同一样品由多种矿物组成,即复矿物型寿山石[2],如有些样品中除地开石外还含少量伊利石、叶蜡石等,这种现象在寿山石中是普遍存在的;二是可能与样品命名的准确性有关,如某一研究者称之为“大山石”的样品可能就不是大山石,这一点从文献中无法考证。

矿物组成应该是鉴别寿山石的基础。传统意义上,雕刻艺人或石农通常是通过观感、触感和刀感来识别不同的寿山石石种[24],他们的经验在寿山石品种的鉴别中起重要的作用。在以下讨论中,笔者试图探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1)坑头石、高山石、都成坑石、房栊岩石、二号矿、松柏岭石等,其主要矿物组成均为地开石,密度2.5~2.7 g/cm3,硬度2.5~2.6,一般透明度较高,光泽较强,颜色丰富,属一些品质较好的寿山石品种。由于它们的矿物组成相同,所以在感观和物理性质上不易区别。坑头石包括一些传统称之为水坑石的品种,如坑头冻、桃花冻,主要产于坑头一带。它们的特点是透明度高,色调较单一,以灰白色—灰黑色为主;高山石包括荔枝冻石、太极头石、鸡母窝石等,产于高山一带,是寿山石中数量和品种最多的种类。色泽丰富而鲜艳,有红色、白色、黄色、灰色、黑色等,透明度较好,谓之有“灵性”,纹理比较明显[24];都成坑石包括马背石等品种,产于都成坑山一带,颜色丰富,以白色、黄色、红色为主。相对高山石,都成坑石质地较硬,抛光后光泽较好。需要注意的是,珍珠陶石质山坑石主要见于坑头石和高山石中,这类石种的透明度都较高。

(2)善伯洞石、旗降石、焓红石以及枊坪石等,以含高岭石为主要特征,也有以地开石为主,这其中还包含许多地开石-高岭石的过渡矿物[2,11-13],密度2.5~2.7 g/cm3,硬度2.6。高岭石的存在使这类石种在外观、刀感等方面有别于其它石种,质感温柔滋润,色彩柔和,透明度稍逊。尤其是刀感上比较特别,雕刻师觉得,善伯洞石质地微坚而又带韧性,旗降石在寿山石中韧性最强,雕刻时刀下石粉会成片卷起,有如刨木卷起的木屑[24]。韧性强是含高岭石石种的明显特征。2014年,当老挝石进入中国市场时,雕刻师就明显感到它在外观和刀感上更接近于善伯石。后来研究发现,老挝石含有较多的高岭石。研究表明,高山石类寿山石中,含地开石的占2/3以上,而老挝石中含有高岭石的占2/3以上,是高山石类寿山石的3倍多,这是二者在矿物组成上的重要区别[25-26]。

(3)芙蓉石、峨眉石、月尾紫、老岭石、山秀园石等,其主要矿物组成为叶蜡石,在寿山石的品种中,它们的密度最大,为2.8~2.9 g/cm3,硬度最低,小于2.5,透明度差,蜡质感强。芙蓉石产自距离寿山大约8公里外的加良山矿脉,品质较好,凝结脂润、细腻,色艳多彩,具有红色、黄色、紫色、绿色等,以藕间白者为上品,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石种之一;峨眉石、老岭石产量大,质粗坚脆,颜色暗淡,呈淡青色、淡红色或淡黄色,透明度差;月尾石产于善伯-月尾山一带,分为紫色的月尾紫和绿色的月尾绿,月尾紫以叶蜡石为主。

(4)连江黄、山仔濑、月尾绿、汶洋石等,由伊利石组成,密度2.7~2.8 g/cm3,硬度2.9~3.1,为寿山石中硬度最大者,共同特点是容易产生裂纹。连江黄和山仔濑都产于金山顶-山仔濑一带,多呈黄色,质地较脆,微透明,多细小裂纹;月尾绿为淡绿色或绿中带黄,质地较松,有格纹,久之常出现多裂纹[24];汶洋石产于柳岭山一带,1998年开始开采,以附近的汶洋村命名。汶洋石比较特别,表1收集的6个汶洋石样品中没有一个纯矿物,都是伊利石和叶蜡石混合物,只是二者比例不同而已[6-7,12]。雕刻师认为,汶洋石与芙蓉石相似,但小裂纹多,含蜡质低于芙蓉石[24],可见它们在外观特征上同时具有伊利石和叶蜡石的特点,这与汶洋石的矿物组成特点是一致的。

(5)牛蛋石,又称牛蛋黄等,产于寿山溪流域,也属田坑石,是山坑石经搬运埋藏形成,呈卵形,有皮,内部多呈黄色,质地粗糙、不透明[24],主要矿物组成为叶蜡石,也发现有伊利石质的牛蛋石。

3 田黄的矿物组成

田黄是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人们对它的关注也最多。最早对田黄的矿物组成进行科学研究的是北京大学的任磊夫教授[19]。上个世纪90年代,福建省地矿局的高天钧教授[1]和笔者[2]等也对田黄的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的陈涛教授及其团队[18,20]对田黄的矿物组成及其萝卜丝纹等特征进行了较全面和深入研究。表2中收集了40个田黄的矿物组成分析结果,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的有27个,占67.5%;珍珠陶石8个,占20%;伊利石4个,占10%;高岭石1个,占2.5%(图3)。

表2 田黄矿物组成统计

图3 田黄的矿物组成分布Fig.3 Statistics of mineral components of Tianhuang

与大多数山坑石相比,田黄的矿物组成最为复杂多样。如果算上作为次要矿物的叶蜡石,寿山石中5种矿物都有发现存在于田黄中的。田黄是寿山溪周围的山坑石经过搬运、埋藏的形成的,其矿物组成的复杂性正反映了其次生成因的特点,并与山坑石的矿物组成有必然的联系。图4表示了田黄的分布和寿山溪周围山坑石的矿物组成分布。

图4 田黄的空间分布[1]及山坑石矿物组成分布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ianhuang and distribution of minerals compose Shoushan stone

3.1 地开石、珍珠陶石、高岭石

从表2、图2和图3可以看出,大部分田黄的主要矿物组成是地开石,与山坑石品种的矿物组成特点一致。有趣的是,以珍珠陶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田黄比例明显高于山坑石品种,田黄中珍珠陶石(20%)是其他寿山石中珍珠陶石(7.5%)的近3倍。笔者分析,一方面表明了田黄的原矿主要来源于坑头、高山一带。以珍珠陶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山坑石主要见于坑头石和高山石(表1和图4),说明了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一般认为,田黄主要采自上坂田,是坑头、高山一带的原矿经搬运、埋藏的形成的[1]。二者之间矿物组成的特点支持这一点观点;另一方面,可能是人为选择的结果。田黄在搬运过程中受自然力作用,一些质量差、容易破碎的原石被磨蚀殆尽,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笔者认为,可能还存在一种人为选择,优质田黄往往比较温润通透,有较高透明度。因此,人们开采田黄时会更偏爱透明度较好的石头,以珍珠陶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石头成了人们优先选择的对象。品质越好的田黄,越可能是珍珠陶石质的。

人们一直将不含高岭石作为田黄矿物组成的特征之一。陈涛等[27]认为,它是区别田黄与“昌化田黄”的特征之一;笔者对比田黄和“老挝田黄”的矿物组成时,也将田黄中未见高岭石而“老挝田黄”均含高岭石作为二者的重要区别[26];不过,李英搏等[23]的新近研究中报道了一个以高岭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田黄,虽然文中提供的XRD图谱不甚清楚,有点令人存疑。不含高岭石是否应是田黄矿物组成的特点,甚至是区别于其它相似图章石的鉴别特征呢?目前,从研究成果来看,以高岭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田黄样品很少,但是寿山溪两旁的一些山坑石(如善伯石)中的确含有高岭石(图4)。因此,存在高岭石质田黄是可能的。

3.2 伊利石

伊利石(也有鉴定为绢云母,白云母)是一些寿山石品种的主要矿物组成,如连江黄、山仔濑、月尾绿等。伊利石在田黄中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作为田黄的主要矿物,一种是作为次要矿物(表2)。

关于是否存在伊利石质田黄目前有不同意见。笔者发现了以伊利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田黄[2],刘云贵等[20]也检测到以伊利石为单一矿物组成的田黄,但有些研究者[28]认为田黄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和珍珠陶石,而不存在伊利石。笔者在参与寿山石地方标准制定的时,提交的送审稿中曾说明部分田黄由伊利石组成,但评审会上未能通过,最终版本删除了伊利石作为田黄的主要矿物组成之一。但后来的鉴定实践说明,这给田黄的鉴定带来一些麻烦。笔者曾用近红外光谱仪对某单位陈列的28个田黄样品进行现场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4个为伊利石,占14%;笔者曾在坑头一带实地采集到伊利石为主要成分的坑头石[2];此外,在月尾一带的月尾绿主要成分也是伊利石(图4)。因此,从来源的角度分析,存在伊利石质田黄是合理的。根据目前的统计结果,笔者估计,伊利石质田黄约占10%~15%,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种类。这类田黄一般透明度相对较差,可能质量不是太好,同样容易产生裂隙。

除了作为主要矿物组成,伊利石在田黄中作为次要矿物的存在更普遍。以地开石或珍珠陶石为主,含有少量伊利石的田黄样品有12个,占30.8%,比例较高(表2)。笔者曾推测这些微量伊利石或许与田黄形成过程中水的作用有关[2],但目前没有定论,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与田黄相似的图章石,如“昌化田黄”“老挝田黄”中都没有发现有伊利石。因此,不论作为主要矿物还是次要矿物,伊利石是田黄区别于“昌化田黄”和“老挝田黄”等相似品种的一个重要和可靠鉴别特征之一。

3.3 叶蜡石

叶蜡石在寿山地区作为一种非金属矿产大量存在。图章石中,它主要见于芙蓉石,月尾紫、老岭石等品种中。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以叶蜡石为主要矿物的田黄。寿山石溪北侧的善伯-月尾一带存在以叶蜡石为主要成分的原矿如月尾紫。为什么没有叶蜡石质的田黄呢?笔者认为,仍可能是人为选择的结果。主要成分为叶蜡石的石头透明度都较差。实际上,在寿山溪发现有以叶蜡石为主要成分的田坑石,但其质地粗糙、不透明,人们没有将其归入田黄,而称之为牛蛋石[17,24]。

虽然没有叶蜡石质田黄,但还是存在以叶蜡石为次要矿物组成的田黄样品(表1中的样品Y21)。实际上,在一些山坑石中,如坑头石、高山石、都成坑石,经常发现有以叶蜡石为次要矿物组成的样品[2,5,12,22],故在一些田黄中含少量叶蜡石不足为奇。

3.4 田黄中的次要矿物

除了地开石、叶蜡石和伊利石等这些层状硅酸盐矿物外,田黄中还发现有少量其它次要矿物,如石英、硬水铝石等[1]。一些学研究者认为,田黄中还含有黄铁矿,并将其作为田黄的鉴别特征之一[29-30]。

石英、硬水铝石等是寿山石及该区域叶蜡石矿中常见的次要矿物,也可能出现在田黄中。含黄铁矿的样品主要见于坑头一带,特别是黑色-灰色的坑头石中[2]。结晶较粗的黄铁矿呈金黄色,肉眼可见其较好的晶形。结晶细小的黄铁矿呈黑色,矿石中黄铁矿越多,颗粒越细,颜色越黑。黄铁矿是一种产于还原环境中的硫化物(FeS),在氧化环境下很不稳定,极易氧化成为褐铁矿(Fe2O3·H2O),它的存在通常标志着还原环境。众所周知,田黄是在地表氧化环境下经过搬运、埋藏而形成的,在该过程中黄铁矿一般是难以保存下来。因此,笔者认为,将黄铁矿作为田黄的鉴别特征并不合适,与田黄的形成环境相矛盾。事实上,田黄中存在的是已经氧化后的褐铁矿,有的可能保留了黄铁矿晶形。如果一定要将其作为田黄的鉴别特征之一,笔者建议称之为具有黄铁矿假象的褐铁矿。

4 萝卜丝纹特征

除了矿物组成外,萝卜丝纹、红格和石皮是田黄的三个重要鉴别特征,近年来人们对它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萝卜丝纹。萝卜丝纹是田黄中一些白色或浅黄色的丝状或条纹状物质,形态多样,有条带状、条纹状、细丝状或网状形等,相对田黄较透明的基体,萝卜丝纹的透明度较差。实际上,萝卜丝纹不仅存在田黄中,还见于一些山坑石中,特别是坑头石、高山石等。

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目前有两类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与田黄基体的矿物组成相同,另一种认为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不同于田黄基体的矿物组成。

王时麒[29]认为“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与主体成分相同,主要为地开石等;陈涛等[18]采用XRD、IR和SEM等方法研究了田黄中的萝卜丝纹,认为田黄基体与“萝卜丝纹”部分的矿物组成基本一样,均由地开石与珍珠陶石组成。既然基体与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相同,二者外观上(主要是透明度)的差异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根据一些相关研究表明,寿山石的透明度主要与其组成矿物(如地开石和珍珠陶石)的有序度或结晶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有序度越高,透明度越高[10-11,31]。虽然田黄中的萝卜丝纹与其基体的矿物组成相同,但可能由于矿物有序度、结晶状态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外观上的差异。

还有一些相关研究认为,田黄基体的主要成分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而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与其不同。李平[32]采用XRD和电子探针分析认为萝卜纹的组成矿物为伊利石;刘云贵等[33]采用SEM、EDS、显微拉曼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田黄中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等,认为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为硫磷铝锶石。这也是近期田黄研究取得的一个新的认识。有点令人遗憾的是,作为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该论文中仅有的2个萝卜丝纹的显微拉曼光谱结果中却有一个显示它与基体基本相同(文献[33] 图3中的谱线B),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作者的解释是由激光束微区分析位置的偏差造成的。然而,是不是存在另一种可能,即微区分析的位置和结果都没有问题,萝卜丝纹和基体的矿物组成属于同一种矿物呢?

由于田黄及萝卜丝纹的复杂性和样品的稀有性,目前分析数据还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就目前看,上述的几种可能性都存在,还不能完全排除其中的哪一种。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获得更充分的证据。

5 田黄的产地鉴别

除了寿山田黄外,在其他产地也发现与田黄相似的石种,如“昌化田黄”“老挝田黄”等。为了区别这些不同产地石种,研究者们从矿物组成、微形貌及微量元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试图寻找寿山田黄与其它产地“田黄”之间的差别,为其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5.1 田黄与“昌化田黄”的区别

“昌化田黄”主要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地区西北面的玉岩山一带,它与田黄具有相似的成因和特征,以黄色为主,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也具有石皮、萝卜丝纹、红格(格纹)等特征,偶见“鸡血”(辰砂)。

方飚等[34]研究了“昌化田黄”的特征,认为其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含微量明矾石,而田黄是以珍珠陶石为主或珍珠陶石与地开石的混合物。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昌化田黄”中的地开石呈细鳞片状和假六方板状有别于田黄的团粒状结构。

王长秋等[35]研究表明,“昌化田黄”与田黄有很多相同特征, 如颜色、萝卜丝纹、红格等,但两者仍有差异。例如,在石形上,田黄多呈卵蛋状,而“昌化田黄”磨圆度相对较差,可见次棱角状者;在大小上,田黄通常大小在百克量级,而“昌化田黄”可见较大块体,1 kg以上大小的不鲜见;在矿物组成上,田黄的主要矿物为地开石或珍珠陶石,而“昌化田黄”为地开石或高岭石,未见珍珠陶石,并可含次要矿物辰砂和明矾石。

陈涛等[27]研究了二者的矿物组成及微量元素等的特征。(1)矿物组成:田黄有地开石质、珍珠陶石质和伊利石质三种类型,而“昌化田黄”具有地开石质和高岭石质两种类型;(2)微形貌特征:“昌化田黄”中的地开石结晶程度好于田黄中的地开石,前者的晶体颗粒具有自形-半自形结构,集合体呈书本状叠置,田黄中的地开石大多为他形结构,晶体颗粒呈杂乱无章排列;(3)微量元素:田黄中P、V、Cr、Ga、Sr等元素的含量低于“昌化田黄”,而 Rb明显高于昌化田黄。陈涛认为,当主要矿物组成为非地开石,如珍珠陶石或者伊利石时,可能为田黄;如为高岭石时,可能为“昌化田黄”;当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时,两者皆有可能。通过矿物组成,结合微量元素和矿物的微形貌特征可对田黄和“昌化田黄”进行产地鉴别。

5.2 田黄与“老挝田黄”的区别

“老挝田黄”(老挝石)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石种,产自老挝阿速坡省,其颜色、质地与寿山石中一些品种极其相似,其中黄色老挝石的外观特征与田黄十分相近,市场上亦称之为“老挝田黄”。

汤德平等[26]研究表明,老挝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高岭石和珍珠陶石,没有叶蜡石和伊利石,且含高岭石的比例明显高于寿山石。“老挝田黄”矿物组成多为高岭石,而田黄中未见高岭石,这是二者的在矿物成分上的重要区别。

李英搏等[23]研究认为,田黄成分复杂,主要有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亦可能含有白云母(伊利石);而“老挝田黄”多由地开石、高岭石或地开石-高岭石混合矿物组成,未发现含有珍珠陶石、白云母(伊利石)等矿物,可作为两地田黄的产地识别特征。

徐文静等[36]对“老挝田黄”的矿物组成、微形貌特征、微量元素和REE元素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老挝田黄”的主要矿物组成以地开石为主,其Ga元素含量高于田黄的,而Co、Rb、Ni等元素明显低于田黄。因此,Co-Ga、Rb-Ga和Ni-Ga投点图可作为“老挝田黄”与田黄产地鉴别的重要证据。

5.3 讨论

综上所述,一般认为,在主要矿物组成上,只有田黄含有伊利石,而其它产地的“田黄”没有这种矿物组成。就高岭石族矿物而言,田黄及其它产地“田黄”中都存在地开石,但田黄中含有珍珠陶石,而不含高岭石,其它产地的“田黄”则相反,含有较多的高岭石而不含珍珠陶石。笔者认为,伊利石可以作为鉴别田黄的可靠特征之一。然而,是否含高岭石或珍珠陶石还不能作为产地鉴别的可靠依据。正如上文分析,田黄含有高岭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同样,在老挝石中含有珍珠陶石,甚至所含比例还高于寿山石[26]。因此,“老挝田黄”中含有珍珠陶石是完全可能的。

矿物的微形貌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田黄中矿物晶体的自形程度似乎不及其它产地中的。但笔者认为,石头中矿物晶体微形貌变化很大。不用说不同的样品,即使在同一标本上,不同区域矿物的晶体形态也会有变化,何况在电子显微镜下一个十分微小区域内看到的结果。因此,难以作为产地鉴别的依据。

从微量元素元素来看,田黄中Ga 等元素低于其它产地的“田黄”,而Rb等元素高于其它产地的“田黄”。但这还只是一个统计性的结果,不能得到绝对的结论。

产地鉴别一直是宝石鉴定的难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宝玉石可以进行可靠的产地鉴别,更何况田黄本身由多种矿物组成,是一个成分十分复杂的种类。虽然不少研究者对它的产地鉴别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得出可靠结论的程度。宝石鉴别需要得到的是肯定性的结论,非此即彼,而不是或此或彼,否则鉴定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6 结论

(1)不同寿山石石种中,含不同矿物组成样品的比例分别为地开石55.7%,高岭石12.7%,珍珠陶石 7.5%,伊利石8.8%,叶蜡石15.4%。地开石在寿山石中最为常见,高岭石、珍珠陶石、伊利石和叶蜡石比例较少,一般出现在某些特定的石种中,且常呈现出一些特有的性质:珍珠陶石质的石种透明度较好,高岭石质的石种韧性较强,伊利石质的石种容易产生裂纹,叶蜡石质的石种透明度差,蜡质感强。与一些相似的图章石相比,伊利石和叶蜡石是寿山石特有的矿物组成。

(2)田黄的矿物组成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地开石质、珍珠陶石质和伊利石质田黄,还可能存在高岭石质田黄。其中,地开石质占67.5%,珍珠陶石质占20%,高岭石质占2.5%,伊利石质占10%。相对山坑石,珍珠陶石质田黄比例较大,田黄中珍珠陶石含量是其他寿山石中珍珠陶石的近3倍。没有叶蜡石质的田黄。这些特点可能是自然和人为选择的结果。

(3)田黄中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与田黄基体的矿物组成相同,只是矿物的有序度或结晶状态有所不同;另一种认为它不同于田黄基体,可能是硫磷铝锶石或伊利石。目前还不能完全排除其中的哪一种可能性。同时,萝卜丝纹的成分对田黄的鉴定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不是每一个田黄都有萝卜丝纹,也不是只有田黄才有萝卜丝纹。

(4)目前,一些研究者从矿物组成、微形貌特征和微量元素等方面对田黄与相似石种的产地鉴别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发现了一些差别,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用来进行产地鉴别,得出可靠结论的程度。

猜你喜欢

萝卜丝寿山石石种
出山
寿山石雕刻的艺术性研究
谁是牛肚皮
爆炒“竹竿”
廖德良的寿山石缘
巷子口的美食
舌尖上的美食
骄阳
晚 暮
如日中天 彩云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