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水陆画中“三界值符使者”的形象与表征

2022-04-23梁晔

艺术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法会三界水陆

梁晔

摘要:三界值符使者是道教神仙谱系中的关键人物,在斋醮法会科仪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在天、地、人三界之间代为传送一切文牒关的功能。本文以法国吉美博物馆所藏水陆画为研究对象,聚焦三界值符使者在明朝中期水陆画中呈现的具体形象,通过其头饰、服饰、配饰、坐骑等特定符号分析其所代表的功能特征。

关键词:吉美博物馆水陆画三界值符使者

水陆画是我国古代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一种宗教画,是水陆法会不可或缺的圣物之一。一堂完整的水陆画少则几十幅,多则上百幅,其所描绘的内容包罗万象,包含了天堂、人间、冥府三界,儒、釋、道三教中的神、佛、仙,以及民间诸神和人间世俗生活。在道教神仙谱系中,三界值符使者职位不高,但却是承担关键职能的角色,因此在水陆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以法国吉美博物馆所藏明代水陆画为中心,研究三界值符使者的形象及其符号涵义。

一、吉美博物馆所藏明清水陆画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150多件明清水陆画,这批藏品大部分来自保罗·伯希和。1899—1901年,受法兰西远东学院派遣,伯希和远赴越南、中国各地考察游历。1900年,伯希和在北京得到了这批带有皇家印迹的水陆画,但如何得到在他的日记中并无确切的记录。1901年,这批水陆画经由法国驻北京公使馆交付给远东考古研究所,随后于1904年4月由法兰西远东学院移交巴黎卢浮宫。后来,在伯希和与法国东方考古学家约瑟夫·哈金(Joseph  Hackin)的建议下,通过1922年9月的部长令,卢浮宫将这批藏品转交给吉美博物馆,珍藏至今。

据法国东方艺术学者 Caroline  Gyss-Vermande的研究,这批藏品分为三个系列。其中, A 系列为15世纪明代水陆画,共33件①; B 系列为19世纪清代水陆画,共有74件; C 系列共有6件,年代未定。 A 系列33件水陆画均为立轴作品,立轴右上方统一有题款“大明景泰五年八月初三日施”并钤印“广运之宝”,左下方统一落款“御用监太监尚义王勤等奉命提督监造”,右边中间位置题本立轴之画名,如“佛会持符使者”“中界持符使者”等不一。由此可知这批这些水陆画制作年代可追溯到1454年,由于是宫廷御制,因而制作精美、形象生动、用彩考究、富丽堂皇。《明实录》景泰五年条载:“八月壬午(初三),万寿圣节,出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郡臣及四夷朝使”。万寿圣节即皇帝的生日,结合落款和钤印的信息推测,这批水陆画应为景泰五年明代宗朱祁钰生日时命御用监太监监造,赐给某个寺庙用于水陆法会。

卷轴式水陆画通常由多幅画轴组成一套,俗称“一堂”。“一堂”的数量不等,如山西右玉宝宁寺原藏明代水陆画一堂共有139幅。遗憾的是,吉美藏明代水陆画不是完整的一堂,伯希和也没有留下与此相关的其它信息。1990年,通过考古学家莫罗·戈巴尔(Moreau-Gobard)的牵线,吉美博物馆购入了同一堂水陆画的两件类似立轴。此后,吉美博物馆在还试图通过拍卖会买入该系列中的一幅立轴,但因价昂而铩羽而归。据了解,该堂水陆画至少有4件立轴散落在美国:一件是“北斗中斗本命星君众”,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②;一件是“毗卢遮那佛”,收藏在堪萨斯大学艺术博物馆;另两件分别是“等觉位十地菩萨”③和“天龙八部罗叉女众”④,收藏在克利夫兰美术馆。此外,还有数量不详的私人藏品,其中一件“释迦牟尼佛”2020年2月曾出现在比利时 Rob  Mich- iels公司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成交价为26.77万欧元(含佣金)⑤。

二、道教神系中的“三界值符使者”

在道教神仙谱系中的十个层级中,三界值符使者职位不

高,通常居于第九层,与各种功曹、金童、玉女、香官、役官等并列,但却是承担关键职能的角色,因此在水陆画中成为常见的角色。在吉美藏明代水陆画中,有六幅描绘三界值符使者的形象,其中三幅直接以值符使者为主题,分别是“佛会持符使者”(馆藏编号 EO659,见图1)、“中界持符使者”(馆藏编号 EO696,见图2)和“下界持符使者”(馆藏编号EO681,见图3),其余三幅包含了值符使者的形象(馆藏编号为 EO678, EO685, EO687)。三界值符使者中的“三界”是佛教和道教的共有概念,但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在佛教世界中,“三界”从低到高分别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在道教和中国民间信仰中,“三界”是指天、地、水。从画面和题款看,显然6件吉美藏明代水陆画中“三界值符使者”画的是道教“三界”。

三界值符使者又称奏事功曹或护表官吏,在道教斋醮法会的送神科仪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职能是代为传送一切文牒关至四值功曹手中。在斋醮法事科仪中有规定的步虚程序,即送圣赞,又称送化赞或焚化赞:“三界值符使,云御驾浮空,渐别人间远,须臾上九重;玄府宫殿下,传言奏善功,群仙来赴会,醮罢返瑶宫”。这是赞赏三界奏事值符使之功劳,感谢他们为人间传奏之功德。然而,无论是形象还是功能,三界值符使者常常与四值功曹使者混淆起来。四值功曹授命于金阙,主要职责为录簿兼而呈送文牒关等文件至金阙内。而三界奏事值符使行跑于三界之中,代为接、收、查、递及回一切神与人的文书、文件等等。在道教科仪文化中有着许多召功曹符,其实多半是召三界奏事值符使而非四值功曹。在中国北方明代水陆画中,四值功曹的形象似乎更为常见,比如保存完整的山西右玉宝宁寺水陆画、河北石家庄毗庐寺水陆画中均绘有四值功曹,但未见三界值符使者的形象。

三、吉美藏明代水陆画中“三界值符使者”的图像表征

在吉美博物馆藏明代水陆画中,三界值符使者呈现出男性青年武将的形象,通常手持或背负“方函”,下跨骏马,佩戴令牌,这些形象符号以及所描绘的画面场景清晰地反映出使者作为道教特定人物的身份及其角色功能。

(一)场景。吉美藏 EO659、 EO696和 EO681这三件水陆画中,每件立轴上三界持符使者的图象均出现了两次,其中一次图象较大,占据画面中心,表现场景为使者从官吏手中郑重接过疏文;另一次图象较小,位于画面上方或下方,表现场景为使者接受使命后策马奔赴上、中或下界。前往上界和中界的使者乘骑下有祥云环绕,而下界的目的地是水界或地狱,因此乘骑下绘有水浪波纹。

(二)服饰。在道教神谱中,“使者”是指道家以仙真所遣之神将,具有广大的神通。《道法会元》载:符官使者,神之最灵,升天入地,出幽入冥。吉美藏水陆画中,三界值符使者皆相貌英俊,英姿飒爽,一身武将行头,留八字胡,头戴红巾方帽,身着蓝袍,外罩红批,腰束软带,下身着紧口裤,足蹬如意战靴,有的使者,如“佛会持符使者”还佩戴长剑。水陆画中持符使者的形象生动体现了明朝中叶的宗教和绘画特征,也深刻影响了后代民间人物绘画的风格。比如,晚明著名画家陈洪绶白描《水浒叶子》中神行太保戴宗就与持符使者的形象相当接近。

(三)方函。吉美藏水陆画中,三界值符使者手持或背负长方形的“方函”。“方函”是重要的道教物件。道家建醮道场,书具疏文通达于神明、祈请申吿之物件,名曰“方函”;因其封套,迭成四方长函,内缄文书,故谓“方函”。明正统年间道教经典文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载:方函诚悃,上御聪听。“方函”内所装的文书通常称为“疏表”。道教科仪文化中的疏表,最早可追溯至商周,盛行于汉代,到宋朝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其中,“疏”是凡人对神明疏通之文,内容计载了举行法事的信众、目的、祈求事项等,是最常见的一种道教公文。“表”是向至高神报告之文,其对象为三清道祖、玉皇上帝等最尊贵的神明,是上行公文中最重要的一种。因此,在 EO659、 EO696和 EO681的画中,世间官吏均双手捧着疏表递呈使者,目不斜视,神态恭敬,以示慎重。

(四)令牌。令牌是道教斋醮科仪中的常用法器,起源於古代军队发号施令用的虎符,有召神役将、驱邪镇魔等多种功能。在吉美藏 EO685和 EO687画中,三界值符使者腰间佩戴令牌,上书护符文字,是使者前往三界的通行证明。

(五)坐乘。在吉美藏 EO659、 EO696和 EO681画

中,三界值符使者骑高头骏马,马或白或黄或黑,这是由于前往三界的路途遥远。这种骑马形象在民间广泛流传后被固化,因此三界值符使者俗称马官。道教斋醮科仪后,需要将绘有马官图象的符纸焚化,以示送其前往三界。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纸马”一词,泛指祭祀时所用的各种神像纸,祭毕随即焚化。

四、结语

法国吉美博物馆所藏明代水陆画生动地描绘了三界值符使者的形象,并通过其形象特征和所处场景表现出人物身份和角色功能。金元以后,中国北方佛教寺院举办的水陆法会,在超度亡灵,普济水陆鬼神时广泛地借助了水陆画这一重要媒介,大规模地将道教、儒教以及民间众神、历史人物纳入各种水陆画中,体现出宗教世俗化的趋向,为现代人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宗教提供了直观生动的形象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注释:

① https://www.photo.rmn.fr/C.aspx?  VP3=SearchResult&VBID=2CMFCIZE3FLZ

②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44698

③https://www.clevelandart.org/art/1973.70

④https://www.clevelandart.org/art/1973.70.2

⑤ https://www.rm- auctions.com/en/asian- arts- feb-2020/16594- chinese- school- dated-1454- ink- and- colour- on- silk- portrait- of- shakyamuni-buddha

參考文献:

[1] Caroline  Gyss- Vermande.Démons  et  merveilles: vision  de la  nature  dans  la  liturgiechinoise, Arts  Asiatiques  XLIII [J].1988: 106-122.

[2] Caroline  Gyss-Vermande.Lesmessagersdivins  et  leuriconog- raphie, Arts  Asiatiques  XLIII [J].1991:96-110.

[3] Jean- FranoisJarrige.PaulPelliot  et  le  MuséeGuimet,Comptesrendus  des  séances  de  l'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152e  année, N.3 [C].2008:1091-1095.    [4]明陈洪绶水浒叶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5]明实录之景泰附录(卷62)[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6]王树村.中国民间纸马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7]天皇至道太清玉册[M].上海:涵芬楼,1926.

[8]萧菁.伯希和北京日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9]张继禹.道法会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0]曾召南,石衍丰.道教基础知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法会三界水陆
汉传佛教“水陆法会”梵呗概述
普光寺水陆画的内容与作者考辨
镜子
卷轴:法会
水陆双降四轴无人机
沉浮作品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大部件完成对接开铆
陈水扁“悲情奔丧”
人分三界
水陆两栖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