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考工记》探究先秦时期制陶技术

2022-04-19韩光大郑乃章吴军明

陶瓷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考工制陶窑炉

韩光大,郑乃章,吴军明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403)

1 前言

今天所见《考工记》,是作为《周礼》的一部分。它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文中记录了大量先秦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技术成就和科学技术思想。

《考工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界长期以来有不同看法。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考工记》是齐国官书,是齐国政府制定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官府手工业、工匠劳动制度的书,作者为齐稷下学宫的学者。该书主体内容编纂于春秋末至战国初,部分内容补于战国中晚期。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考工记》中对于制陶技术的记述,也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详细记载制陶技术的文献资料。

现对文中描述制陶的文字摘录如下: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抟埴之工,陶、瓬。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

陶人为甗,实二鬴,厚半寸,唇寸。盆实二鬴,厚半寸,唇寸。甑实二鬴,厚半寸,唇寸,七穿。鬲实五觳,厚半寸,唇寸。庾实二觳,厚半寸,唇寸。

瓬人为簋,实一觳崇尺,厚半寸,唇寸。豆,实三而成觳,崇尺。凡陶、瓬之事,髺、垦、薜、暴不入市。器中䏝、豆中县。䏝崇四尺,方四寸。……

文中提到“凝土以为器”,是对制陶过程高度的科学概括。尔雅释曰:“土,田也。”说明制陶原料来自就地取材,从文中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有关陶类器物制作工艺的工匠有“陶人”和“瓬人”两种。即制作甗、盆、甑、鬲、庾等“陶器”的工匠,以及制作簋、豆等“瓬器”的工匠。“陶器”中,甗、盆、甑、鬲为炊具,庾为量器。“瓬器”中,簋和豆均为食器。陶器的制作分工明确,各种器型的制作须按照尺寸进行,并强调“陶器”、“瓬器”①中的次品不能进入交易市场。

为方便比较,列表(表1)如下:

表1 《考工记》陶器器型分类表Table 1 .Pottery Type Classification of“Kao Gong Ji”

2 制陶原料的精制

由于存在“陶器”与“瓬器”的制作分工,根据它们的不同使用特点,我们可以推测这两种器物在制作工艺上存在差异。首先,制作原料有所不同。从文中描述我们得知,“陶器”与“瓬器”的物理化学性能不甚相同,炊具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是坚固且能耐高温,具备较好承装能力,经得起温度范围和温差的较大变化;量器要求物理性能稳定,吸水或膨胀率较低;食器则相对要求较低,能耐受一般的高温。“陶器”较“瓬器”致密度、力学强度和耐热急变性能要好。因此,“陶器”用来制成炊具、盛器和量器,“瓬器”制成食器。

根据不同的使用特性,制作陶器时,必须对原料进行选择和精制。为改善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避免在火上加热时发生破裂,制陶工匠常常会在坯料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羼性料。用做炊具的“陶器”中,羼性料的加入量相当高,有时达到30%左右。“瓬器”中羼性料的添加量相当较少,黏土比例相对较高。

羼性料可调节坯泥的可塑性,在成型时增强坯体强度,减少坯泥的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防止开裂和变形;烧成时增强坯体结构强度,防止软化塌陷。羼性料一般是颗粒较粗的物料,除少量因黏土天然固有,大多是有意添加的。常见的羼性料有砂砾、石屑、碎陶末、贝壳屑、谷壳、植物枝叶等。

先秦时期,古人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和摸索,逐渐掌握了多种生产原料的性能及配比关系,对原料进行人工选择和组合使用,来满足特定的需要。这可以从《考工记》对青铜器制作的介绍中得到印证。“攻金·六齐”条中这样描述: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各半,谓之鉴燧之齐。

此处谈到了不同使用性能的器物应使用不同成分的合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铸造青铜器物所用合金成分比例的明确记载[1]。

先秦时期的冶金工匠,已经掌握冶炼青铜器所需原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在同时期,制陶工匠为了获得所需的成品性能,对制陶原料进行选择和精制,并掌握其特性和使用方法,应该是在情理之中。另外,“设色”篇也有对原料进行选择、配比、调和的描述。文中“画缋之事”条中这样描述:

“画缋之事,杂五色。……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

《考工记》“设色·画缋之事”条的描述,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体现了中国上古时代的色彩运用[2]。同时也反映了古人为寻求合适的颜色,对原料进行选择和调配的工艺技术思想。

因此,虽然《考工记》对先秦时期制陶原料的选择及使用并没有直接的文字描述,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测先秦时期制陶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的大致过程:1.根据使用性能的不同而存在的制作上的分工;2.文中对先秦时期青铜器制作的各种金属用量比的详细描述;3.古人对颜色原料的工艺选择和调和。进而,古人对原料进行选择、加工、配比的技术思想及其工艺,我们也可从书中略窥一二了。

3 陶坯成型的方法

文中“器中䏝,豆中县”一句是对成型工艺的记述。“䏝”为制陶时配合旋削的工具。陶坯放在陶车上时,用䏝量其高度、厚薄,起到校准的作用。“县”通“悬”,“豆中县”是说陶豆要垂直,并要和悬绳重合。整句话说明了陶器的制作要在陶车上成型,陶豆的器型要注意垂直。

早期制陶采用手工制作,利用陶泥的可塑性来成型,有捏塑、泥条盘筑等成型方法。一般小型陶器,多用手直接捏塑成各种器型,器型不规整,常留有指纹。泥条盘筑,是用泥片制底,后将搓好的泥条沿底部边缘螺旋上升黏结,并用工具将里外抹平,制成器型。

转轮制陶技术开始出现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仰邵文化时期也有了初级形式的慢陶轮,盛行于山东龙山文化。陶轮是一个装有直立转轴的水平圆盘工作台,坯料放置在台上中间位置,当陶轮转动时,用手捏或工具使陶泥成型,并使坯面光洁。从出土文物看,轮制技术的普遍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器型规整,器壁厚薄均匀。陶壁表面常留有密集螺旋的轮制痕,器底往往遗留有线切割纹。

先秦时期的陶器种类,除了文中所提到的几种,作为炊具的还有罐、釜等;作为盛器的还有瓮、缸、壶等;作为食器的还有缽、罐、碗等。另外,还有作为饮器的,例如斝、爵、盉、觚、杯等。

陶鬲的形制为敛口卷沿或沿端折起、深腹细腰、三袋状足。陶甑的形制为敞口卷沿、沿端折起、深腹略鼓,圜底,底部有四个或五个镂孔,可置于鬲上蒸煮,就像现在的蒸笼。陶簋的形制为敛口折沿、深腹圆鼓或深腹近直、圜底圈足。陶豆的形制为浅盘圜底高圈足。陶盆的形制分小口高领、凸圆肩、深腹平底盆三种。陶罐的形制为敛口卷沿、沿端折起、深腹圆鼓、底部为平底或圜底。陶斝的形制为敞口或敛口、细颈带鼻、鼓腹、三袋状足。爵的形制为敞口、有流有尾或有流无尾、细腰带鋬、三平底、三锥足状。陶觚为敞口、深腹细腰、平底。陶盉的形制为圆顶小口短嘴、细颈带鋬、三袋状足。陶杯的形制为大口、深腹带鋬、下附圈足。陶缽的形制为敞口或敛口浅腹圜底。陶瓮的形制分为小口高领、凸圆肩、深腹圆鼓圜底瓮和敛口折肩带鼻、深腹小平底瓮两种。陶壶的形制为小口长颈双鼻、深腹圆鼓圜底、下加圈足。陶缸的形制为大敞口、深腹圜底或附有矮圈足。陶釜的形制比较多样,深腹或浅腹,有敞口、敛口、直口几种。

文中还介绍了各种主要器型的尺寸大小以及器壁厚度,对制陶工具的尺寸大小也有介绍,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去进一步探究和了解先秦时期的制陶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4 陶器烧成及高温运用

根据现代陶瓷工艺学,烧成是陶瓷工艺最关键的工艺阶段,其难点是高温的获得和气氛、压力的控制。先秦时期制陶工艺对气氛和压力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获得足够的高温,并持续足够的时间,就能使坯胎致密而成陶器。

为了获得足够的温度,人们不断地摸索和改进烧成方法,由最初的平地堆烧发展到平地封泥烧,再逐渐发展到后来半地下式的横穴窑和竖穴窑,即开始出现固定的陶窑。

平地堆烧是在露天空地上堆放坯体,再置上柴草燃烧。后期,在柴草上涂覆一层稀泥,柴草在焖烧过程中烘烤黏土使其硬化、部分烧结,保温性能得以一定程度提高。窑床的不固定,导致燃烧温度难以提高,烧造质量不稳定。通过反复实践,人们认识到固定地点烧造的优点,将窑床固定,从而大幅提高烧成温度,并提高燃料使用效率。这个发展过程可以从对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原始制陶工艺的考察中得到证实。陶窑的出现和发展是衡量制陶工艺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陶窑结构逐渐改良进步,窑炉温度逐步提高,这对提高陶器的质量至关重要。

先秦时期,我国青铜器和陶瓷工艺的发展都因为对高温的需求而具有某些相似点,由于都涉及高温加工工艺,制陶窑炉和青铜器冶炼炉的发展与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依据现有的资料和出土文物,制陶窑炉为青铜器冶炼炉的创制提供了启示;同时,青铜器冶炼炉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为获得高温而不断改进窑炉技术,又为制陶窑炉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创造了条件。

《考工记》中对制陶的烧成工艺也没有直接进行描述,我们可以从其对青铜器制作的描述中寻得线索。“攻金”篇谈到了合金熔炼过程中如何依据火焰和烟气颜色来辨别熔炼的进程,“栗氏为量”条中这样描述: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这段话描述了冶铸时金属火候颜色的变化。金属在被加温过程中,发出可见光的波长不断变化,使肉眼观察到的金属颜色也在变化。温度由低到高颜色依次变化为:黑浊、黄白、青白、青。这段话的描写是世界上关于观察熔炼火候的最早记载[3],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在光测高温技术上的成就。

正是由于制陶窑炉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温陶窑的出现,产生的高温能够使金属融化,从而为冶金术的进步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铜在冶铸时所达到的温度为1200℃以上,先秦时期陶器制作所需的温度一般1000℃左右,由此可知,先秦时期制陶窑炉在温度上已有技术冗余。先秦时期窑炉技艺的进步,烧成温度的提高,为商周时期成功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成就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5 次品的管理

《考工记》与当时的“官府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官修”色彩,因此文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官府手工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制度,陶器这类相对奢侈物品的制作、销售和使用也该遵循一定的官府制度。文中记述制陶工艺的部分最后指出,烧成后形体歪斜、损伤、破裂、剥落的器物,一律不准投放市场出售。

陶瓷烧造自古以来长期属于技术资源密集型活动,需集中和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所生产的物品成本高昂,先秦时期,陶器同样属于比较奢侈的物品。从文中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陶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使用性能也不一。因相当比例的陶器被用于祭祀,或用作明器,对陶器品相的严格选择保证了其社会价值。对于烧成后的次品不准出售,这和后世的御器不准出售和使用有着一定的联系和渊源。由此可见,官用次色陶(瓷)器不出售、不使用的历史由来已久,这种状况直到清雍正时期允许落选御(官)用瓷器变价出卖[4]才有所改观。

6 结论

先秦时期制陶工艺有三大突破:1.原料的选择和精制;2.窑炉的改进和温度的提高;3.釉的发明和使用。《考工记》中对制陶技术的描写,间接地反映了先秦时期制陶原料的选择、成型工艺和高温工艺已经为当时的制陶工匠较好地掌握,三大主要工艺过程遵循了规范的方法,并对烧成品严格筛选,保证了产品质量。《考工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先秦时期的制陶工艺已初步具备迭代的技术基础,为研究先秦时期陶瓷技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注释

①本文“陶器”和“瓬器”都包含在现代意义陶器的概念范畴内。

猜你喜欢

考工制陶窑炉
双间歇窑之烟气余热互用
一种带二氧化碳回收的全制氧燃烧石油焦工业玻璃窑炉系统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考工记纂注》评述
河南荥阳市一碳素厂窑炉坍塌 致3人死亡3人受伤
考工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浅谈制陶的艺术魅力
《考工记.桃氏》中未记载剑格之原因初探
关于窑炉节能的答疑
大象的澡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