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湾陶塑瓦脊的地域技术特征探析

2022-04-19姚素媛

陶瓷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石湾泥料

刘 妹,姚素媛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东佛山,528041)

0 引言

石湾陶塑瓦脊又称“花脊”,是石湾艺术陶瓷中别具特色的陶塑,是安装在建筑瓦面脊梁上或墙头上的建筑装饰构件。题材为人物、花卉、鸟兽虫鱼、亭台楼阁等,有陶塑人像的称为“人物脊”、“公仔脊”;而脊上的陶塑人物叫“瓦脊公仔”。石湾陶塑瓦脊多以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借鉴粤剧艺术的表现程式,巧妙地利用空间透视的变化,通过夸张变形,糅和石湾陶塑的各种工艺技术,创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成为岭南建筑上一道永不褪色的美丽风景线。《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2]《考工记》是中国已知的第一部系统的手工业著作,是中国古代造物思想的重要原则。认为手工业应该顺应天时,适应地气,材料上佳,工艺精巧,合此四项条件才能制造出精良的器物。自唐以来,石湾制陶业一直窑火不绝,一直保持着柴烧窑的传统,延续到现在。石湾窑题材广泛、造型多样、釉色古朴,工艺独特,是国内民窑陶艺的精华。石湾陶塑瓦脊作为石湾陶塑的集大成者,它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域特色、材料与工艺等有着莫大的关系。依据文化地域性格理论我们发现,石湾陶塑瓦脊的地域技术特征鲜明,社会时代精神厚重,人文艺术品格独特,三者共同作用形成了石湾陶塑瓦脊的文化地域性格,呈现出高度的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凝练出石湾陶塑瓦脊的审美文化特征,文章基于自然适应性原理,从气候地理适应性特征、用材地域性特征和工艺独特性特征分析石湾陶塑瓦脊的地域技术特征。

1 气候、地理适应性特征

1.1 气候适应性

石湾陶塑瓦脊主要分布于岭南地区,岭南一般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三省二区,亦即是当今华南区域范围。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太阳辐射量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气温高,热量足,年平均气温 21.8℃,全年日最高气温大于30℃的日数有约120天,夏日中午屋面温度可达55~60℃。由于濒临南海,无高山阻挡,直接承受自南海吹来的季候风,同时带来大量的雨水。年降雨量达到 1645毫米左右。4月至9月雨量充沛,占全年80%,[3]空气中的水蒸气多,湿度大,热能消耗慢;同时,岭南是冷暖气团强烈交绥之地,常伴有台风暴雨袭击,因此,“湿、热、雨、风”是岭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石湾陶塑瓦脊高耸于岭南地域建筑屋脊,就瓦脊材料本身来说,具有自带的、天然的防腐、隔热、防污等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一,岭南地区濒临南海,海风与空气带有一定的腐蚀性,湿度大,持续时间长。陶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硬度大多在1500HV抗拉,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很差,在高温下不易氧化,并对酸、碱、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其二,陶塑瓦脊大多都经过1200-1300左右的高温烧成,在正常的气温下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陶的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属性。岭南地区日照时间长,温度高、辐射大,热量高,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明清时代,岭南建筑运用陶质装饰材料,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因为瓦脊有釉色的保护,釉面光泽,靓丽,在雨水的冲刷下,能带走部分灰尘,具有明显的防污功能。瓦脊矗立于屋顶,其装饰性和艺术性不言而喻,从实用方面分析,瓦脊设计应对地区气候进行了适应性处理,具有一定的防水、防漏、防风等作用。传统岭南建筑以木料为主要构架材料,木材怕雨淋,在雨水较多的岭南地区,防水防漏成为瓦脊的首要功能。正脊是屋顶两个坡面相交的地方,在脊的位置用砖瓦线脚封口,这种线脚后来演变成自然的瓦脊浮雕装饰,垂脊的作用是使雨水快速排出,人物脊饰和动物脊饰的重要作用是压住瓦片和屋脊收口位置,防止漏水到建筑承重木构件。此外,岭南地区时有台风袭击,为缓解大风对脊饰的侵袭,在脊饰的设计上做了一些相应的处理,如博古脊饰基本要做许多镂空处理,使两边通透,正脊的凤凰衔书、跑龙、麒麟等同样也做了适当的镂空处理,能适当减轻风压,保护瓦脊尽量少受台风侵袭。如图1,为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山门陶塑正脊,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由33块陶塑构件拼接而成,前后很多地方通透,特别是房屋,做了特别的处理,能有效减少风压,起到稳定的作用。

图1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山门陶塑正脊

1.2 地理环境适应性

陶窑窑口的地理位置是一个恒定的外部条件,它对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的生活习性,传统习俗和谋生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石湾陶的发展与所处的外部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地理环境来看,石湾地区河网密集,水上交通便利,且水质、水量都适宜陶业生产,这些对石湾陶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石湾地处西、北江下游的珠三角腹地,全镇面积约6平方公里,石湾东、西、北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南部与佛山顺德毗邻,环抱佛山市禅城区,离城区6公里,东北距离广州20公里,距香港177.8公里(水路),距澳门155公里,石湾的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都非常便利。

从远古时代起,西江、北江以及东南流到古石湾与澜石的河道已先后形成,秦汉时期,西江和北江已经成为南北交通和东西往来的要道,唐代开始,南海境内兴起了石湾、奇石、官窑等窑址,佛山的河涌逐渐成为西江和北江人入广州的主要通道,石湾兼得内河外海航运之利,陶瓷业迅速兴起,宋代,珠三角农业和交通、商业及城镇日趋兴盛繁荣,东平河逐渐形成,它是一条往东南,经石湾、澜石、取道佛山南部地往广州的支流,宋以后,南海其他各窑相继衰落,唯独石湾窑得河涌航运之便利,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陶瓷基地,成为南方各窑所宗,并延续至今。

东平河为广东省内水上交通主干道之一,是石湾与省内外各地联系的交通纽带,河面宽阔,水位深广,河床岩质坚硬,河水含沙量甚微,水质、水量都适宜陶业生产,作为石湾的大动脉,东平河水运便利,从上游运来木材,从下游运来陶土,同时利用东平河的出口贸易补偿了不断增大的制作成本,由于有巨大的外销市场,石湾窑得以壮大,发展。因此,东平河对石湾陶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自古石湾制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此外,石湾镇内纵横交错的河涌,是石湾地理环境的一大特色,它们形成河运网,是石湾陶业繁荣的重要因素,其一是确保了陶业生产用水,制陶需要耗费相当的水量,陶泥的洗练、釉料的配置都离不开水,因此,当时的陶窑和寮场大多都设置在河涌旁边。其二是提供了方便的水上运输,镇内小型船只穿梭自如,非常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装卸和运输,陶烧制后是易碎之物,陆路运输容易破损,故石湾的陶器运输方式多采用水运,而木船的载量既大又安全,还节省了运费。[4]

石湾陶塑瓦脊的不断发展有赖于石湾的水路交通,除了岭南地区,还远销东南亚等诸多国家,而石湾瓦脊在原料供给、龙窑大量兴建等方面都体现了地理条件和环境的适应性发展。

2 用材的地域性特征

适用的原料是陶瓷生产的首要条件。中国著名的瓷区都依托优质的瓷土资源,如江西景德镇依靠东埠高岭山的高岭土,广东枫溪依靠飞天燕瓷土矿。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紫陶和重庆荣昌釉陶,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陶”。这些产区陶器之所以各具特色,皆源于当地有着性能独特的陶土资源。

石湾陶塑瓦脊,石湾地区古时制陶的主要原料是陶泥、岗砂、釉料等,古时石湾,以陶业为生的从业者众多,据清代《三院严革私抽缸瓦税饷示约》碑刻讲道:“南海石湾一隅,前际大江,后枕岗阜、无沃土可耕,无货物贸易,居民以陶为业。陶成则运于四方,易粟以糊口。”[5]有文献记载:“石湾陶业全盛时代,共有陶窑一百零七座,容纳男女工人六万有奇……”。[6]

2.1 陶泥

陶业是石湾人们赖以生存的行业,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这里在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制陶资源,就陶泥来说,本地陶泥质地优良,黏性大,可塑性强,一千多年来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石湾地区有近百个高矮不等、大小不一的山岗,从东南至西北,沿着东平河北岸的狭长地带,连绵相续约十数里之遥,这些低丘岗地大多为第三纪、四纪的地壳构造运动中,火山喷出的大量浆体构成,岗体由粗面岩、火山角砾、凝灰岩、石英砂岩等构成,受日炙雨淋很容易风化蚀变,土质疏松,极适宜烧制各类艺术陶瓷,此外,石湾地区几乎所有的坡地、水田中也都蕴藏着大量的陶土,如河宕、塘头、沙岗围等乡村所产的白泥、黑泥、灰泥、花斑泥等都非常适宜烧制各类陶器。唐宋以来,石湾的山岗、坡地等提供了制陶生产所需的大部分陶泥,是石湾创造灿烂陶文化的物质基础。石湾陶塑瓦脊的烧制历史非常久远,据资料记载,瓦脊在唐末时期已有生产,到明清更趋兴盛。社会需求量增加,陶塑瓦脊成为岭南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装饰艺术,除运用在岭南地域,甚至还出口越南、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成为石湾陶塑集大成的艺术形态。[7]

2.2 岗砂

与江西的瓷土相比,石湾的陶泥硅含量较高,但铝含量低,受火度不及瓷土,须在1000度到1050度左右烧成,火候过高则容易烧歪变形,但若掺入适当当地的岗砂,受火力则可增加,胎骨亦能受得起高温,温度可达1300度,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成型率。[8]因此,石湾制陶业一直用本地岗砂作为陶泥的配搭原料。岗砂又称为陶砂,主要成分是氧化硅,石湾地区大部分山岗都蕴藏着丰富的岗砂,开采加工运输容易,蕴藏量较大的有大雾岗、大帽岗、小帽岗、莲子岗、显庙岗、千秋岗等。尤其是大雾岗,一直是岗砂的主要采挖地。颜色呈金黄色,烧成后成白色,此外,当地的岗砂颗粒粗大,能够经得起热胀冷缩,多以之制成砂砖,砂砖是石湾龙窑窑体的耐火材料,石湾陶业鼎盛时期,有龙窑一百多座,这些龙窑里的砂砖就来源于本地的岗砂,使用砂砖因地制宜,成本低廉,节约原料,窑内温度可以控制,各种气氛能够形成等优点,从而使陶塑瓦脊能够迅速发展,得到市场的认可,岗砂在其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今,近距离欣赏瓦脊,能从素胎处看到部分地方有微微隆起,甚至有直接外露的岗砂痕迹。正是由于有陶泥和岗砂的正确的配比,烧成温度得到提高,石湾陶塑瓦脊变得更加坚韧,烧成质量得到保证,千百年来经过暴雨、暑闷、台风、热浪等自然灾害仍然坚挺如初,述说着划时代的故事。

2.3 釉料

石湾陶塑瓦脊艺术之所以享誉于世,釉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釉是施于陶坯表面上的一层极薄的玻璃体。陶塑瓦脊坯体表面粗糙,无光泽,易于沾污和吸入灰尘,影响美观。通过施釉,使表面变得平滑、光亮、不吸湿、不透气。同时,釉层还能保护画面,掩盖坯体不良的颜色,使之经久耐用。这就是石湾陶塑瓦脊经过几百年仍然历久弥新的部分原因所在。

瓦脊釉彩主要有蓝、绿、黄、褐、白釉,釉料的使用也体现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的特点。石湾陶塑瓦脊所用的釉料原料主要分三类:灰、熔融填充剂和呈色剂。明代以前,灰大多以普通植物灰,呈色剂是河道里的淤泥。植物灰有桑枝灰、稻草灰、松木灰、杂草灰等,植物灰的不同比例制成基础陶釉“水白釉”,其氧化钙含量高,乳浊效果好,成本低廉,烧成后对粗糙的瓦脊陶胎有较强的遮盖能力。中国陶瓷釉历来都采用植物灰做主要原料。清代朱琰在《陶说》中称“釉无灰不成”。[9]珠江三角洲农业发达,独创的“桑基鱼塘”生态养殖系统先进合理,桑树的大量种植使本地有大量的桑枝灰。民众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稻草灰、桑枝灰、杂柴灰等都是本地制釉的好材料。此外,东平河的淤泥也是制釉的必备材料,淤泥中的金属成分以氧化铁为主,泥配上灰便成了黑釉、酱黄釉、黄褐釉。

3 工艺的独特性

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各种选择方式,但它们都是潜在的,除非是用各种技术将它们发掘出来,技术系统使人与自然环境连接起来。人与物之间发生联系的渠道,无非是技术、手艺和经验等,因此,自古以来,技术是造物文化的关键。陶艺是人类造物文化的传统行业,陶艺技术的提高是其不断进步重要原因,石湾窑是制陶民窑,虽然没有景德镇瓷那样显赫的名声,但也从唐宋至今千年窑火不绝。没有原料化学成分分析,没有精确计量,没有窑炉升温曲线,工匠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看似原始的手工技艺,却也蕴含了精确的科技原理和纯朴的审美情趣。石湾陶塑瓦脊亦是如此,正是由于工艺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才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自然资源的特性,并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优秀的陶塑瓦脊作品来。

石湾陶塑瓦脊的制作工艺与其他陶瓷的工艺基本相同,都包括了选土、练泥、制坯、上釉和煅烧等几个基本的环节,不同的是在泥料的炼制、釉料的配置、成型手法以及煅烧技术上有着独特的工艺,充满地方特色。

3.1 泥料炼制

石湾陶业鼎盛时期有36行,其中28行主营生产不同的品类的产品,产品尺寸多达上千种,配泥师傅会根据各类产品特点配置不同的坯料。明清时期,石湾陶塑瓦脊市场需求量大,长期大量的采挖已经破坏了当地的田园环境,因此,到了清代,政府采取了保护性采挖的措施,陶业所需陶泥主要从其他地方购进,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采购的泥料产地不同,成色、成分、耐火度、收缩度各 不一样,化学成分差异大,采购的陶泥主要有东莞、南海、肇庆的白黏土,中山的黑黏土,清远的瓷土,花都的赤泥以及本地的岗砂,东莞的泥为上等泥,番禺和清远的泥为中等泥,石湾大帽山的泥为下等泥,石湾陶塑配泥师傅在工作中练就了一套配置陶塑泥料的技艺,使各种不同等级的泥料优势互补,从而得到适合于生产需要的陶泥原料。新的泥场的开发,都需要配泥师傅将不同的泥料用不同的比例搭配,并经过反复试验,直到配置到合适的,符合塑造要求的泥料。

石湾陶塑瓦脊所用陶泥主要为东莞白黏土、本地红泥及岗砂混合。这是其区别于其他产地的重要标志。经过石湾艺人炼制的陶泥,黏力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特别适合塑造瓦脊中的人物和动物。瓦脊人物用泥一般呈棕红色,烧制出来表现出肌肤的健康及结实,其泥料配置配方为白泥30%,红泥30%,岗砂40%。人物的身体一般为三七泥或者二八泥,三七泥指岗砂30%泥料70%,二八泥指岗砂20%泥料80%。泥多为白泥与红泥的混合,岗砂均为细岗砂。曾广亿先生曾在《古代石湾陶器》中说过,石湾经过配方提炼的陶泥,黏性强。[10]泥与砂含铁量不同,配比不同,煅烧后呈色也会有差异,泥多胎色暗灰,砂多胎色偏红,配比恰好则胎色呈白色。瓦脊应为泥沙配比不尽相同,因而也呈现出一定的色差。如佛山祖庙瓦脊前殿和正殿正脊的绝大多数人物造型胎色偏白,而三门瓦脊的个别人物造型则胎色偏红。[11]此外,为了能炼制优质的泥料,还有用捶打漂洗的方法加工泥料,具体方法是将泥料配制好以后,放在碓臼中捶打12小时左右,之后将捶打好的泥料放在水池中漂洗,释放出表面的白色泥浆,泥料干燥后即可使用。这样炼制的泥料能揉搓自如,可塑性好,能搓很细的泥条,甚至头发丝那么细。

这样的泥料配制和练泥工艺无疑给石湾陶塑瓦脊的塑造、成型和烧制等工序奠定的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为作品能完美的呈现把握住了第一道关。

3.2 釉料配置

石湾窑具有丰富多彩的釉色,这些釉色的配置都经过了上千年不断摸索和积累创造出来的,考古发现石湾窑釉色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增多,唐代有青釉和黄釉,到了宋代,有黑釉、酱褐釉、酱黄釉、白釉和青釉等,增加到了五种,元代最早出现窑变釉。现今留存下来的石湾陶塑瓦脊作品多为明清时期实物,从明代开始,石湾陶瓷釉料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人们经过逐步试验开发出大量的颜色釉,正如范端昂在《粤中见闻》中记载:“南海之石湾善陶,其瓦器有黑、白、青、黄、红、绿各色,备极工巧,通行两广”釉色至此变得斑斓多姿。[12]

陶塑瓦脊靠釉色来体现色彩效果,瓦脊因为加入了一定量岗砂的原因,表面粗糙,因此必须覆盖一定厚度的釉才会起到保护的作用,因此,釉料配置中使用的釉基不再是几种植物灰,而增加了砚売、蚝売、贝売等高钙成分的动物灰,还有玉石皮粉、龙江石、狮山灰、石英粉、长石粉、玻璃粉等熔融填充剂,使釉基具有一定的厚度和一定的流动性。

陶塑瓦脊使用的釉主要有蓝、绿、黄、褐、白五色,以蓝釉、绿釉为主调,与北方建筑琉璃的低温釉不同的是,石湾陶塑瓦脊均属高温钙系釉,特点是温度必须高至1200度以上才能烧熟烧透,质地坚硬,耐高温、耐腐蚀,釉色饱满清丽,历久弥新。各种釉色成分不一、首先是用植物灰配成所有釉的基础—水白釉,然后再以水白釉为基础加入其他成分调配出各种釉色。[13]蓝釉以水白釉、氧化钴、玻璃粉制成;绿釉成分为稻草灰水白釉、玻璃粉、铜屑调配,乳绿釉加入玉石皮粉;黄釉以松柴灰、河底泥、稻草灰水白釉、星硃、玻璃粉制成;褐釉以稻草灰、玻璃粉、铜屑等炼制而成;白釉以水白釉为基釉,加入适量石灰和玻璃粉。各种釉色穿插交融,整体显现出清新明快,典雅古朴的审美意境。[14]

釉色主要靠金属呈色剂呈现,石湾陶呈色剂主要以河底淤泥和不同的矿石为主,淤泥氧化铁含量达6%-8%,还含有少量氧化钾、氧化钠,成为简便高效的着色剂。常见的金属呈色剂为铁、铜、钴等元素,铁元素除了淤泥含量高,还有星硃、黄石、石墨及各种成分不同的铁矿石,在氧化气氛中,铁使釉发黄,因此烧出了象牙黄、鳝鱼黄、铁锈等精美釉色;铜能烧出透明绿釉、不透明的乳绿、蟹甲青瓜皮绿等;钴能烧出蓝釉。还有一种是矿物釉,它是用玉石皮、玛瑙、五金石或灰蚬壳等磨研后配合其它矿物质和颜料制成,俗称石釉。所有这些材料除钴外,都来自本地区。佛山冶铁业在明清是佛山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手工业,铜铁粉末等原料是冶铁生产的一些废料加工而成,因此,冶铁业的发展也影响到了陶瓷釉料的持续供应和陶业的发展。

此外,为提高瓦脊釉面的硬度、光洁度,减少釉面的裂纹,配釉时的成分中会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锌,防止雨水渗入,持续保持瓦脊的釉面色彩鲜艳,耐高温、抗腐蚀、不怕热胀冷缩,日晒雨淋后更加艳丽的色彩效果。

3.3 成型手法

在石湾陶塑瓦脊的塑造中,造型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它对于形成产区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直观的形象显示作用。石湾陶塑瓦脊是以圆雕和高浮雕为主的艺术形态,在创作上以手工为主,造型技法多姿多彩,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经过近千年的实践与提炼,艺人们开创了成套的手工技法,形成了贴塑、捏塑、捺塑、刻塑、胎毛等石湾陶塑独有的表现手法。陶塑瓦脊中运用最多的是贴塑和捏塑。

贴塑是石湾陶塑传统技法,也称为“瓦脊式”技法,[15]多用于塑制与建筑结合的陶脊人物、动物和植物,主要是在艺术形象基本完成后,先用模具引出配饰或局部内容,如人物的腰饰、带饰、帽饰、头饰、动物的羽毛、角、鳞片、花卉的叶、花瓣等,[16]再根据造型需要黏贴到人物、动物或者植物上,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这种技法的好处就是在大型的瓦脊陶塑人物众生相中,人物的躯体基本造型可以统一或近似,然而通过贴塑装饰之后,使每一个身躯变成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而所粘塑的每一件精细完整部件,有些还可以用模印的方式如戏曲人物的袍胄,在一定相同的动作中是完全可以采用统一造型和纹饰的,如冠、胄、靠(甲)等。[17]以贴塑方法塑造的陶塑瓦脊人物因其圆雕有明朗的体面和空间感,且线条粗简朴拙,置放于高处屋脊之上,人物形象清晰,特征明显,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显示出良好远视效果。因此,采用贴塑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还能提高效率,创造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瓦脊名人文如璧、均玉,美玉等作者均深谙此法,其中文如壁店造的组合式陶塑瓦脊——《牛郎织女》《穆桂英挂帅》及《天官赐福》(如图2)中陶塑人物中的衣裙花边与亭台楼阁装饰便采用了贴塑造型技法,正中的主体部分运用了双重堆叠粘贴花饰的高难技巧,更使主题突出、形象丰满。该作品集圆雕、透雕、浅浮雕以及高浮雕多种形式于体,以贴塑的艺术语言统一画面,做到了工艺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8]

图2 佛山祖庙岭南圣域展厅陶塑瓦脊《天官赐福》局部

捏塑,顾名思义,是直接用手捏的方法塑造形象的一种方法,用捏塑主要塑造瓦脊中的人物、动物、花鸟等,造型方法以泥条为主,加以手捏,较少使用工具雕琢。主要体现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追求随意性和趣味性,具有深远的想象空间,达到意想不到的塑造效果,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欲,作品多为围泥和卷简塑制的空心原作,手法类似于中国画的大写意,以突出神韵为主,因此,捏塑又称为“意塑”。[19]特色是造型质朴,艺术风格豪放,线条浑厚。如百色粤东会馆中殿的左厢陶塑看脊,其作品名称为《仙人弈棋》,(如图3)整体造型非常意象,背景的山、树基本都是用大的块面,高浮雕形式,表现浑厚,苍劲的风格,中间的人物神情专注,无过多细致的刻画,写意的捏塑手法使陶塑整体灵动,有生活情趣。

图3 百色粤东会馆看脊陶塑瓦脊《仙人弈棋》

此外,捺塑、刀塑也在石湾陶塑瓦脊中有所体现,捺塑技法介于捏塑、贴塑之间,与捏塑同属写意手法,其大多数是在造型的大平面上捺上各种浮雕,对泥性掌握自如,气韵洋溢,写意中又不乏工整。琉璃陶塑、花卉鸟兽等多用捺塑进行创作,处理手法简练,线条流畅、富有质感,远视有立体感。刀塑多为使用雕塑刀之类的工具来进行雕、刻、划、挑等手法的雕琢,这种技法刻画细腻,有刀锋味,常用与瓦脊塑造中手无法准确表现的地方。

总的来说,石湾陶塑瓦脊的创作,是各种技法的交替使用,显示出艺术家独到的艺术修养、生活基础和创作经验。

3.4 煅烧工艺

煅烧是石湾陶塑瓦脊制作成成品的一道关键工序。瓦脊是经过成型、上釉后的半成品,必须通过高温烧制才能获得陶的一切特性。石湾陶塑瓦脊作品一般都用龙窑烧制,明清时期,石湾有107座龙窑,窑身为长方形,一般建在上岗的斜坡上,由下而上,顺应火势,犹如一条斜卧的火龙,故名龙窑。建于明朝的南风古灶是石湾最古老的龙窑,至今仍在使用,现今的南风古灶是在元代“文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从长度到投柴孔都进行了变革,从而适合烧制大宗的瓦脊作品,清代,瓦脊作品体量越来越大,烧制难度也有了相应的增加,也最能体现烧窑师傅的技术水平,瓦脊因为较长,一般分几部分来烧,每一部分长度约80厘米,高则视作品内容而定,有的高至1米多,瓦脊上面的内容复杂,颜色多样,放于窑内煅烧,要求烧熟,颜色深浅基本一致,投柴不能碰坏作品,所以师傅掌握火候很重要。

南风古灶窑身的上、中、下三部分,有高、中、低三种温度的火力,南风古灶历来是以木柴为燃料,烧一窑约需燃烧木柴2500公斤至5000公斤不等。煅烧从点火到烧成一般约需要16~18小时,烧制一窑陶塑屋脊等产品需时约三天,俗称“日火”。第一天是装窑,窑工师傅通过门,把陶塑屋脊等器物装进容内,不同规格、釉色的产品要放在相应不同的位置,屋脊则需要放在窑的中部,然后用砖封住窑门。烧窑多在下午或午夜点火,逐步加温,经过7~8小时的预温期,让器坯内的水分慢慢排除,第二天,陶工首先在灶头点火,用大的木柴不断燃烧,这个过程称为“挤火”,火勢会沿着龙窑的斜坡慢慢向上升。灶头的温度已经比较高,师傅就会转移到窑背上继续加柴。在窑背上是用小木柴来烧,师傅揭开“火眼”盖观测火色,如果火候不够,就把准备好的小木柴投放进去,继续增温,这个过程俗称“上火”,让窑温升至所需要的最高温度;需时约6-10个小时。“上火”工序完成后,煅烧师傅就会停止加柴,让内的高温继续酝酿,约30个小时后,窑温慢慢下降,待其自然冷却就可撬开窑门砖,搬出屋脊等产品。[20]

煅烧的每个步骤必须按照烧制操作规程来做,否则会影响整窑的产品质量。在科技不发达的明清时期,瓦脊煅烧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4 结语

石湾陶塑瓦脊作为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独特的装饰形态矗立于屋顶,显示出建筑的庄严与壮观,也有力表现出当地的经济实力。陶塑瓦脊是石湾陶艺集大成的艺术形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石湾陶塑瓦脊的地域技术特征是彰显瓦脊自然适应性特点的重要方面,属于审美属性的物质层面。也是石湾陶塑瓦脊所具有的审美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瓦脊适应岭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材料的地域气质。因此,文章主要从气候地理适应性、用材地域性、工艺独特性等三方面阐释石湾陶塑瓦脊的外貌特点及形成原因,旨在通过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了解特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石湾陶塑瓦脊所表现的特点与内涵,从而为推进陶瓷艺术的学科发展,陶瓷文化与美学研究以及石湾陶塑瓦脊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石湾泥料
关于石湾陶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形形色色 艺术人生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宁夏青龙山石湾沟南冶镁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石湾的遗产资源与特色小镇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
景德镇与石湾人物泥塑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