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4-18谢锋灿

考试与评价 2022年3期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教学模式课堂

谢锋灿

地理的主题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地理学习的特点,为学生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主题式教学,帮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投入到地理课堂当中去,更好地实现主题式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

一、初中地理运用“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的意义

1. 拓宽知识体系

主题式的地理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为地理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明确方向;使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案的设计,可以紧紧围绕着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这一主题的学习来展开;帮助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可以牢牢地把握教学重点,让学生围绕着教学主题展开学习和讨论。在实际的教学和讨论当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之间对这一主题的探讨,可以擦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对与地理教学主题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还可以根据大家的讨论,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地对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查漏补缺,构建更加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以此来服务于自己日后地理知识的学习。

2. 培养学生兴趣

在主题式的地理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主题的学习和思考,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和相关的教学活动,使主题式地理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课堂中,可以更加投入、更加主动地去探讨相关的地理主题,帮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教学主题中培养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对地理知识相关问题的思考习惯,将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对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产生思考,并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解答,和学生之间互相探讨。使地理知识的学习,在主题式地理教学的模式下“活”起来。这样地理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氛围会越来越好,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3. 提升学生能力

运用主题式的地理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去根据相关的地理主题进行有效地课前预习和相关知识的课外学习。学生在正式的相关主题的地理课程学习之前,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和预习,对这一主题的地理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提出的地理问题和讲解的地理知识可以在自己已有的预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思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通过主题式的地理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地理知识的思维能力、地理主题的课前预习能力,以及相关资料和知识的查找能力。

二、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的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1. 教学模式固化

初中地理知识是初中知识学习的重点科目,通过地理知识的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地球、认识中国。因此,地理这门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范围较广,学生学习起来的难度也相对比较大,如果没有较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学习会很困难。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更加关注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来改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教学。很多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学生地理知识,没有做到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没有把地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味地只靠教师采用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来为学生灌输地理知识,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

2. 知识体系单一

由于地理知识涉及到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涉及地势形态、山川河流、温度气候、人口分布等各个方面。对这些地理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局限于地理教材,而没有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那么对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局限性,也不利于通过地理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由于太拘泥于地理教材内容会相对比较死板,不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新旧地理知识前后融会贯通起来。而对于实际的地理教学现状而言,教学知识体系单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这也是现在的地理教学中面临的很大挑战。每个地理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而服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的问题,积极主动地设计更好的地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升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课程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拓展相关地理知识的内容,引导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三、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1. 结合具体情况,设计教学主题

主题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可以准确地为每节课设定一个教学主题。教学主题的设置要结合教材知识,另外还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更容易让学生突破重难点的地理知识,更容易让学生融入和投入到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主題中。教师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还要把地理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性的加工、整理和归纳,使主题式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七年级地理《地图和地球》《陆地和海洋》的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认识地球”作为这两章地理内容学习的主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考虑到学生刚上初一,学习的方法和意识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学习的过程相对被动。依据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以认识地球为基础,设计更加有趣的教学环节,带动更多的学生主动地思考地理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学习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自转和公转的知识,找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角色,然后以转圈的形式来演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情况,让学生彻底地融入并参与进去。在有趣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对这一知识可以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喜爱,更加有利于学生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教师地理教学目标的完成。

2. 构建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效率

构建教学情境是主题式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深入地融入课堂当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积极开动脑筋、讨论问题,使主题式的地理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展开,学生对特定课堂的学习主题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入,可以从不同层面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师主题式教学的课堂效率。

例如: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从世界看中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建立地理教学情境来进行主题式教学。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国的地理知识,教师可以把本课的主题设置为“我眼中的中国”。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利用地理教材和其他课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主动地收集一些关于中国的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包括我国的人口分布、地形地貌、世界之最以及我国有哪些邻国等。教师在正式上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学生之间共同分享学习成果,集思广益,可以在无形之间增加整个班级关于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当中,通过接触和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内容,可以在无形间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增加学生对中国的相关地理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3. 利用分组教学,加强知识探讨

主题式地理教学的教学工作,可以将分组教学有效地融入进去,通过分组教学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之间的知识探讨和互相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让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小组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自己负责的相关内容,在小组分享地理知识时,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主题式地理教学的环境下,可以在小组间的配合下增加学习探讨的主动性。还可以带动对地理知识缺乏兴趣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和小组成员配合,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八年级地理《人口》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之间探讨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地理知识,包括我国人口的特点是什么?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是怎么样的?我国的人口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一个国家人口的数量对于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努力地思考,在小组间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后让小组间将答案进行归纳和整理。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分享,每组派一个学生代表来阐述自己组内的观点,教师根据小组的回答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价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且相对全面的答案,供学生思考和学习。通过进行分组讨论,可以加强学生对这一主题知识探讨的深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地理问题,在思考中积累经验,拓宽思维的广度,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人口”主题的地理知识体系,让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更加体系化、更加全面。

4. 设计教学活动,增加课堂体验

主题式地理教学的教学过程,为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助推器。教师在设计具体的地理教学活动时,需要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关的地理教学主题以及学生地理学习的情况和心理特点来完成相关的地理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以活动的形式来增加地理课堂的乐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就可以掌握地理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感。

例如:在学习完认识地球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作富有特色的地球仪。学生需要在地球仪上明确地表示出地球的经线和纬线、地球上大洲和大洋的划分以及南北极圈、赤道和南北归回归线的划分等重要内容。然后其他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在小组间讨论设计方案,自己动手制作出属于自己小組的地球仪。在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评选活动,学生共同投票选出最佳的地球仪。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动手和动脑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手脑结合能力,让主题式地理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结束语:

要想发挥出主题式地理教学的优越性,教师需要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创建教学情景、设计教学活动,促使更多的学生更加热爱和投入地理课堂,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加有趣、更加高效。

*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中学地理“主题式教学”的实践探究  课题编号:NG1451—036

猜你喜欢

主题式教学教学模式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方法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