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情理相融助力思维爬坡

2022-04-18刘照晴

考试与评价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艇感性文本

刘照晴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老师教学《全神贯注》这篇课文时,出示了句子“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退后,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先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罗丹的动作与神态,圈一圈,写写批注;在学生交流后去掉联想的句子比较读一读,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方法:“写罗丹的句子称为见闻,其它句子称为联想。”接着让学生读其它句子,发现也是用了这种方法,于是就开始让学生练笔写话了。

从上述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教师抓住罗丹动作神态的句子品讀后教给学生“见闻加联想”的学习方法,并迁移运用。但是,语文的内涵真地深入感悟了吗?表达的效果真地深切体会了吗?优美的语言真地深层内化了吗?更谈何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提高。正如当下,关注“语用”的思想流行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一时间,语文的教学就向着纯技巧性的练笔指导、枯燥乏味的阅读训练的方向发展。长此以往,语文课程的内涵得不到深掘,语文的价值得不到很好地体现,学生也会觉得学得索然无味。因此,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提出从“依托朗读、搭建思维、设置矛盾”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增强学习体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与思考。

一、以情为翼,依托朗读,体味语言韵味

(一)情境朗读,知语言真面

通过充满感性色彩的情境朗读,丰富学生对表达方法的认知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表达方法的真正内化。 一位老师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引领学生梳理作者写“船夫的驾驶技术好”是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情况之后。让学生读一读这段话,发现因为有了(不管……总能……总能……而且……)这些关联词,才使这段文字非常有节奏;又通过拿掉关联词语进行对比,发现语言独特的韵味,接着是角色体验读,当当船夫读出在驾驶小艇那种顺溜、舒服、惬意的感觉。此时,学生对语言的特色有了深切的体味,老师又创设了情境,带领学生情境引读:

师:那是一个威尼斯市民大聚会的日子,河道上人山人海,但不管怎么拥挤……——他;

哎呀!不好了,前面两艘小艇一夹,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那是一个威尼斯市市长选举的日子,人们簇拥着前去投票,河道从清晨开始便拥堵起来,但不管……;

看,前面的河道被建筑物挡住了,遇到极窄的地方……学生越读越有兴味,马上让学生背诵下来。

显然,这一教学环节带给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比较强烈的。在感受语言韵味时,老师利用学习单、角色朗读、创设情境朗读等方式,巧妙地迁移了抓典型情况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句子本身的节奏感、角色扮演的新奇感都带给学生深刻的体验,课堂极其成功。

(二)对比朗读,辨语言真味

语言的感悟与思维的训练密不可分,有思维参与的感悟才为深入,有感悟的思维才真实。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因此从语用的角度看,我们更需要在朗读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思”的指导。

还以《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小艇有怎样的特点时,让学生快速默读第2段,圈一圈小艇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规范梳理小艇的特点是又窄又深、两头翘起、轻快灵活。然后对语句重组,进行两次对比:第一次对比,发现比喻表达。此时老师让男女同学对比读,提问:这样也写出了小艇的三个特点(另一种比喻表达的方式),这样改行不行,让学生再读,边读边联想小艇的样子,发现运用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更能让人联想到小艇的样子;第二次对比,体会整齐中带有一点变化和节奏感。此时教师采用对比范读,让学生感受同样是比喻,却有变化,富有节奏感。

(三)个性朗读,识语言真性

《小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个性化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的说话、写话提供宽松的文本空白点任由他们“驰骋”,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给了学生一个言语实践的机会。学生利用这个平台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想象,从而提升了自身的言语能力,还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理性的思维由于个性的朗读的参与有了外在的体现,而感性的感悟也因为思维的加入更有质的增量。

二、以理为基,搭建思维,提供体验支点

课堂学习中,提供学习载体给学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的学习;理性载体的充分利用,也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体验学习带来的冲击与快乐,增强语言的感悟与积淀。充分运用丰富多样的学习载体,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沉到文本中,静心阅读,感悟语言。

(一)内容梳理,快速抓住要点

概括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要素中层级较高的一种能力。快速概括提炼要点,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运用导学单进行内容梳理,给学生提供理性的学习基石。

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老师在进行“船夫驾驶技术高超”片段的教学中,利用了这样的学习单,让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

学生在阅读课文段落后,自主寻找与表格内空相关的信息,独立完成表格后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舍去一些修饰性的词,学生对表格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完成了三种情况下船夫做法的梳理,不需要作过多的分析。学生在概括提炼的过程中自觉对文中的语言进行重组,训练了思维,同时也感受了语言。

(二)品赏鉴别,直面语言表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需要在自主阅读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体验活动中,利用学习载体,依托于载体,用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眼光面对文本,重新构建知识。

例如,在《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导学环节:

片段一: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

我踩着椅子往大柜顶上瞧,那儿放着妈妈的一顶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片段二:秋天到了,松鼠开始储备冬粮。有一天,我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跳上了大柜顶,把面包皮藏在了帽子下。我拿起帽子,发现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1. 自由默读两个片段。

2. 这两个片段中,我发现片段一的写法有以下优点:

学生通过对比两个片段,思考填写后交流讨论,发现了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设置悬念,更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运用这样的导学单,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理解更加多元化,在思维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三)活动体验,细品文本细节

文本的一些微妙之处,有时似乎难以用任何一种形式直观呈现给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不妨就试试活动体验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去揣磨人物的心理,自己感知作者的意图。这样的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支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给学生挑战的刺激,达到体验高峰。

例如,在四年级《西门豹》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西门豹解救新娘,破除迷信,惩治官绅时的对话与做法,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西门豹不动声色、假戏真做的过人才智和对话里所藏着的招数,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份活动体验单:

任务一:六人小组,明确分工,确定演员、导演、制作。

任务二:细读西门豹与官绅巫婆的对话,边读边想象故事发生的场景,以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

任务三:小组合作,试着演一演这个故事。

学生按照阅读任务用心揣磨、深入思考,依靠小组的智慧努力,边读边想象的过程其实就是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处理,学生的表演虽然稚拙,虽然与文本有些差距,但是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和同伴相互合作、深入思考、品味语言、感悟主人公的品质。

三、情理互鸣,设置矛盾,构建思辨平台

(一)设置疑点,打开思维之门

质疑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大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以疑促读,以疑生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疑问中被唤醒,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维护,主动意识也得以激发。

课前质疑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正是因为疑点的布设,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明确的目的,阅读文本,解决提出的疑问。课中,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也要加以珍视,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探究,体会到思维实践过程,让课堂更加灵动起来。

(二)引发冲突,突破思维瓶颈

对于一个问题,只有让学生经历一个是与否的认知辨析过程,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是通过文本语言的积极探索,挖掘文本隐含的深层内涵,学生才能获取积极的语用。

在《钓鱼的启示》一文的教学中,对于“我钓到的大鱼放还是不放”的矛盾冲突进行思辨,学生和文本的主人公一样年纪,对于美丽的、来之不易的那条鱼也是舍不得放手,但是内心的认知又会让他们觉得父亲是对的,应该放回。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了激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再通过文中语言的查证,积极地思考,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发展了学生多元深刻的思维。再如《学会看病》一文的教学,也设置了一个以认知冲突为支点的学习单,让学生到文中去探究母亲让我独自一人去看病,是不是一个好母亲。《中彩那天》中,父亲中的汽车到底要留还是还给伯……,学生通过积极思辨,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进行了深刻的学习体验,也进行了认知上的重构。

(三)生成错点,激发思维火花

学生出错的地方,往往是思维所未达之处,也是需要老师着重引导之处。抓住学生的错处,积极引导,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体验中纠偏,挖掘语言学习的深度,使错点变为亮點。

在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重点教学“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这一句时,老师通过变式比较发现了语言富有节奏感,接着就引导学生背诵。在背诵中学生把“挡住”与“遮住”混淆在一起。老师就利用这个错误引发学生品味为什么两个词意思相近,作者却用两个不同的词语呢?让学生体味语言的准确与生动,学习小兴安岭四季景致中也让你觉得特别准确生动的字词进行品味。拓展欣赏图片之后,让学生仿照句子写写:花儿(        ),各式各样的小花(        ),(       )了人们的视线,(       )了小鹿的脚步。

由于学习的铺展是从学生的错误出发的,这让学生更有认同感,更易引发学生思考,适时地借助图片让学生练笔训练,迁移运用内化语言,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学习体验。

总而言之,理性思维是船,感性朗读是帆,有了感性朗读的参与,理性语言的表达之舟将驶得更远。语文课堂,既要从语言品味走向思维迸发,更要由理性思考再融回感性认知,最终谱写出一曲情理互鸣的回旋交融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小艇感性文本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池上
威尼斯小艇的“秘密”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感性理性不拔河
巧妙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