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新拍打灸治疗日光性皮炎1例

2022-04-07孙佳祺刘小楠孙英霞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日晒日光性皮炎

孙佳祺,刘小楠,孙英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日光性皮炎又名日晒伤,属于中医学“日晒疮”范畴,是强烈日光照射后,暴晒处皮肤发生的急性光毒性反应。本病好发于春夏季,妇女、儿童及浅肤色人群易发病[1]。临床表现为皮肤暴露部位红肿、灼热、瘙痒,甚者出现水疱、疼痛、脱屑,严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笔者导师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新拍打灸治疗日光性皮炎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张×,哺乳期女性,30岁,教师,于2021年7月31日初次就诊。主诉:颈后皮肤红斑灼热伴瘙痒7 d。现病史:患者2 a前参与学校组织的学生夏令营活动时,由于户外活动时间过长,接受日晒时间过久,面部、双臂皮肤红肿,继而自觉皮肤灼热伴瘙痒,冰敷后症状略有缓解,夜间突然出现呕吐、腹泻,无头晕、头痛,送往急诊,诊断为“日光性皮炎”,给予输液治疗后双臂红肿、瘙痒减轻,10 d后身体逐渐恢复。之后患者注意防晒和休息,偶有复发,症状较轻。患者7 d前匆忙外出时,未注意防晒,回到家后自觉颈部后侧皮肤灼热、瘙痒明显,触之有粟粒样大小水疱,因瘙痒经常挠抓,挠抓时不慎将水疱抓破,有渗出,身热汗出时皮肤破溃处有灼痛感,自行到药店购买并外用皮炎平软膏,症状略有缓解,但仍有烧灼感,后症状反复,于皮肤病专科门诊就诊。因患者处于哺乳期,不愿接受内服西药或输液治疗,欲尝试中医外治疗法,故于我科门诊就诊。刻下症见:颈部后侧皮肤红斑、有抓痕,水疱溃破处有渗出、糜烂,部分已结痂,皮肤略有增厚、变硬,身热汗出时皮肤有刺痛感,瘙痒明显,夜间难以入眠,白天精神疲惫。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口干,食欲差,纳一般,小便色黄,大便1日1行,排便有不尽感,大便黏腻,舌红、舌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日光性皮炎;中医诊断:日晒疮,辨证为内蕴湿热、外受光毒。治疗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祛风止痒为原则,选择针刺联合新拍打灸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针 刺

2.1.1 常规针刺

针刺取穴:曲池(双侧)、合谷(双侧)、气海、血海(双侧)、足三里(双侧)、阴陵泉(双侧)、丰隆(双侧)、三阴交(双侧)、内庭(双侧)。操作:患者取仰卧位,于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1.5寸(0.30 mm×40 mm)针灸针,直刺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留针25 min后出针。

2.1.2 毛 刺

针刺取穴:患处皮肤。操作:患者取坐位,于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医者右手持3根~4根1寸(0.30 mm×25 mm)针灸针,针尖并齐,沿患处皮肤表面轻轻点刺,不破皮,手法轻快,如拔毛之状,频率为150次~200次/min,至皮肤表面微微发红。

2.2 新拍打灸法

施术部位:皮损局部。操作:患者取坐位,医者和助手均戴一次性医用手套。操作时,医者左手持75 %酒精棉球在患处皮肤表面擦拭酒精并快速离开;助手用持物钳夹持75 %酒精棉球点燃皮肤上的酒精;医者用右手将皮肤表面燃烧的灸火迅速拍灭;如此反复,以患者自觉皮肤温热感且皮肤表面潮红为度。

2.3 疗 程

隔日治疗1次,1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4 注意事项

叮嘱患者避免阳光曝晒,注意防晒,户外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渐渐提高皮肤对日光的耐受性;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出汗;可适当加强锻炼,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剧烈运动;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忌食海鲜及牛羊肉,忌食野木耳、苣荬菜、菠菜、灰菜[2~5]等光敏性植物,避免接触其他致敏物质。

3 治疗结果

治疗1次后,瘙痒减轻,红斑、水疱无明显变化,舌脉及一般症状变化不明显;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皮肤瘙痒、刺痛明显减轻,红斑面积减小,水疱数量减少、变瘪,抓痕消退,破溃处皮肤渗出、糜烂好转,部分已收口结痂,口干减轻、纳可,睡眠改善,精神状况好转,小便调,舌脉同前;治疗2个疗程后,偶有皮肤瘙痒、刺痛,红斑、水疱基本消退,零星水疱未收口,有少量渗出,部分结痂已脱落,皮肤粗糙,质稍硬,稍有乏力,无口干,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浮数;治疗3个疗程后,无瘙痒、刺痛,红斑、水疱完全消退,皮肤无渗出、糜烂,触之光滑,但留有色素沉着,纳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苔薄,脉浮数。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色素沉着已消退,皮肤恢复正常。

4 讨 论

西医学认为,日光性皮炎主要是由于皮肤受到过量阳光照射而发病,一方面日光过于强烈、皮肤暴露时间过长;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差异,患者皮肤存在白、嫩、薄等易晒伤因素。过量的紫外线照射皮肤,造成一系列光生物化学反应,引起表皮细胞坏死,多种活性介质被释放后,真皮血管随之扩张,继而造成水肿[1]。治疗上以局部治疗为主,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炉甘石洗剂、3 %硼酸等药物以消炎止痛。症状严重或伴随全身反应者可配合口服抗组胺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中医学对日光性皮炎的病因认识可以追溯到明代,《外科启玄》中“日晒疮……受酷日晒曝,先疼后破,而成疮者,非血气所生也”,指出日晒疮是由于日光暴晒而引发。现代医家对日晒疮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外邪侵袭,内外合邪而致病,即禀赋不足或内蕴湿热之人外感“光毒”,阳光热毒郁于肌肤,内外之邪搏结于腠理而发病[6]。

本则病案中,患者发病时间对应大暑节气,属于长夏季节,暑热当令,湿邪共存。《太平圣惠方》记载:“脾胃者,水谷之精化为气血,气血充盛,营卫流通,滋养身形,荣以肌肉也。”湿乃长夏主气,脾喜燥恶湿,主运化,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导致气血不足,营卫失和,不能荣润肌肤,腠理不固,阳光热毒入侵,阳热亢盛,血热成瘀,引起皮肤红斑伴有灼热、刺痛感。询问病史时得知患者产后乳汁不足,曾进食鸡鱼猪蹄等肥甘厚味,由于脾胃运化失常,肥甘厚味化湿化热,湿热内生,蕴结肌肤致水疱丛生、渗出、糜烂;热极生风,致皮肤瘙痒。

治疗上选用针刺联合新拍打灸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祛风止痒。常规针刺选穴以足太阴及手足阳明经经穴为主。曲池、合谷、内庭善于开泄,清泻阳明之热,以凉血解毒;气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调补气血,血行风灭,瘙痒自除;阴陵泉、丰隆可健脾祛湿,调和脾胃。毛刺法是特殊的皮部刺法,“毛刺者,刺浮痹皮肤”,毛刺法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给湿热邪气以出路。杨上善强调毛刺法操作时“刺于皮肤,浅无伤,比之拔毛也”,因此毛刺法刺激温和,几乎没有痛感,既可以疏通患处局部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又能使肌肤得以润泽,荣而不痛。新拍打灸是笔者导师借鉴棉花灸改良而来的新方法,通过灸火直接作用于患处皮肤,并配合拍打手法,安全便捷,具有极佳的止痒作用。根据灸治方法和灸量的不同,灸法发挥补虚、泻实、散寒、泻热等不同的作用。《医学入门》曰:“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新拍打灸通过灸火和拍打手法的配合,疏通患处经络气血,湿邪随温热而消,瘀血随拍打而散,以热引热,引热外出。诸穴合用,诸法共施,扶正祛邪,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补益气血、息风止痒。

猜你喜欢

日晒日光性皮炎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随日光衰老的石像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塔树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晒书日光香
水洗及日晒对皮鞋的影响以及保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