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建四级市场服务体系的设想

2022-04-02张凯王东

产权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产权集体经济

张凯 王东

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载着盘活集体资源资产、重塑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重任。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农交所”)计划建设集“育、整、易、融”为一体的四级市场服务体系,即“主体培育市场”“土地一级市场”“土地二级市场”和“金融配套市场”,更好地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当下农村土地流转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

一、建设背景

(一)对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资本运营平台的认识不足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股份经济合作社和经济合作社作为集体经济运行载体管理集体资源资产。但目前不管是集体成员还是社会资本,对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位尚不清晰,往往认为与村委会无异,因此集体所有制的制度潜力并没有被全部挖掘;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取消“三提五统”之后,集体经济组织职能虚化、弱化,长期依赖转移支付导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匮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管理干部对集体经济组织“管资产”和“管资本”的功能缺乏深度认知,未将集体经济组织改造为能够捕获各类资本的现代组织。

(二)对农村土地缺乏“标准化”的规划、组织和整理

从集体经济组织招商中看,农村土地在规划、审批和实施中仍存在较大的制约和瓶颈,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热情高、落地难”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农民集体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主体,农村土地所有权权益格局以及现行村集体制度天然的封闭性,导致社会资本与其谈判成本较高;二是相关基层组织前期只提供服务而没有组织行为,缺少对农户的组织、引导、协调,未形成组织化的一级土地流转市场;三是大部分农村土地属于没有整理的“毛地”,“标准化”程度不高,导致社会资本把大量精力放在了争取各种政策与协调关系上,未达到“拎包入住”的效果。

(三)对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缺乏配套保护

各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对农村土地流入主体未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不能很好评判流入主体的经营效果,比如是否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这种评价体系的缺乏容易导致出现流入主体“逆淘汰”现象,难以引入高价值的产业链,也容易引起“非农化”“非粮化”;社会资本目前主要以出租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但对于自身的权益保障和长期收益仍有些许疑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和投资规模不高、不大,难以提高“亩均效益”;当前农村产权的交易方式仍以网络竞价为主,以“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撮合成交,这种传统的交易方式也逐渐不再适应相关主体的交易需求。

(四)对资金资本进入农村的金融机制支撑不足

目前,农村信贷仍以抵质押模式为主,由于农村产权难以评估和处置,导致金融机构在信贷审核时对土地经营权、林权、农业设施等农村资源资产认可度不高;另外,即使金融机构给予了社会资本信贷支持,这些负债也会合并计算到社会资本的集团公司报表中,无形中提高集团公司资产负债率,从而对大型国企、央企的对外投资产生一定限制。

二、建设内容

(一)拓展主体培育市场

依托天津市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托管平台,建立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的“资本市场”,可称为“板外市场”。借鉴资本市场成熟的“托管、挂牌、信批、督导”服务模式,将原始的村集体组织改造为能够捕获各类资本的现代组织,重建新的现代化集体经济;积极扶持培育集体经济组织向“村投公司”转变,探索与社会资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集体经济组织从“管资产”到“管资本”转变;试点发行各类直接融资产品,改变央行通过商业银行发行基础货币的渠道,尝试将基础货币通过“板外市场”以认购基金份额形式或者发行债券形式直接注入乡村公共服务领域。

(二)建立土地一级市场

依托国有平台公司,建立“两山银行”,借鉴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由农户委托村集体,将土地经营權、集体资源经营权、集体资产使用权以再委托、出租或入股等形式交由“两山银行”的运营主体——国有平台公司进行组织运作,把碎片化的资源资产进行规模化的“预流转”(或意向收储),然后根据本地国土空间规划、农业产业规划进行专业化的整治规范,根据土地流转中的资格审查、准入门槛、土地用途管控等要求制定标准,形成组织化的一级土地流转市场,并以国有平台公司名义(变相“国有产权”)向外流转“标准地”,向社会资本招商,形成竞争性的二级土地流转市场。

(三)优化土地二级市场

“两山银行”运营主体——国有平台公司作为土地一、二级市场的枢纽,在土地二级市场——农交所进行挂牌,由农交所组织向社会进行招商,并建立流入主体资格审查、项目审核机制,形成一套以“亩产效益”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保障土地高效利用;在产权权属方面,加快与不动产登记系统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互联互通,同时引入区块链技术打造产权清晰、依法合规、公平高效的产权交易流程,切实保障交易双方合法权益,稳定交易双方合作预期,消除后顾之忧;在交易方式方面,着手增加投资人遴选方案和交易模式,创新性改造多轮次网络竞价、权重报价,综合运用竞争性谈判、综合评议等方式提供高效交易服务,增强资产流动性。

(四)丰富金融配套市场

构建“一体两翼”金融配套服务体系,以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搭建的“板外市场”为“一体”,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进行标准化,为其提供股权交易、战略融资、项目投资等服务,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能力,畅通与外部资本合作通道;以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为主的直接融资和以基于集体资产管理系统数据的农村信贷间接融资为“两翼”,配套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其中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建议以股权形式开展农村土地收储、涉农PPP、涉农不良资产收购、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农产品交易等投资,可配合国企、央企实施“表外融资”,同时以农村产权数据为切入点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推动银行结合集体资产管理系统开发基于未来现金流的信用贷款产品。

三、实施规划

(一)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板外市场”

为重塑新的现代化集体经济,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交所挂牌,按照现代企业标准改造农村集体组织,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信息披露、治理体系建设、财税咨询和招商合作等服务,为村集体搭建资本运作的平台,使传统农村资产获得合法的资本接口。

(二)确定“两山银行”运营主体

选择确定国有平台公司,践行“两山银行”业务构想,由国有平台公司联合镇街、村级组织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组织、引导、协调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流转或委托(或意向收储)给平台公司,实现土地整理和产权转移的目标。

(三)构建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配合“两山银行”招商工作,形成一套包含“亩均产值、亩均效益、设施装备、安全环保、带动效益、经营模式”等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让“好地”流向“好主体”,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难题,促进土地、农业生产资料优化配置。

(四)试行金融创新服务功能

推动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为国有平台公司(“两山银行”运营主体)开展土地规模流转(或意向收储)工作提供直接融资支持,以“基金+企业”联合体模式实现国企、央企“表外融资”,提高大型资本进入农村的积极性;基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系统,推动银行基于农村产权数据及未来租金收入提供贷款,实现业务闭环。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产权集体经济
农村土地如何突破“细碎化”?——“三农”干部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营创新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
产权
土地承包法修改的基本原则
土地承包经营又添新法护航
“小产权”为什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