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遗存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延续与再生研究

2022-03-29吴庆红

美与时代·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再生

摘  要:我国早期对集体记忆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记忆、群体认同等方面,近年来,逐渐关注到空间及城市方面。集体记忆蕴含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对集体记忆的唤醒和重建能够使城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凸显城市的本土性,突出城市的特色,给予市民归属感,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旧城更新、改造是城市发展重要的一环,本选题基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力求留住集体记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探索集体记忆在城市遗存空间改造更新过程中的传承与运用,对延续城市记忆、维护地域特色、保护地方文脉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城市遗存空间;集体记忆;延续;再生

一、集体记忆研究

“集体记忆”的概念最早是由霍夫曼斯塔尔于1902年提出,由阿尔多·罗西引入建筑学领域,认为城市本身就是市民集体记忆的场所。集体记忆要素总的来说分为三种:物质层面的映像记忆,社会层面的事件记忆,对景象和事件感知后的记忆再现形成认知记忆。人对空间的记忆,是多种感知共同作用的结果,多种记忆要素相互补充,构成集体记忆的整体。空间是物质基础,记忆是空间的灵魂,多种记忆要素与城市遗存空间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

映像记忆是对空间的物质形态识别过程,是对视觉感知事物的形象记忆。映像记忆的容量很大,能包含很多的信息,但不能维持很久,如果没有重复,或被记录下来,很快就会被遗忘。空间建筑环境是映像记忆的物质基础,映像记忆对人的空间环境记忆有辅助的作用,城市遗存空间的建筑单体、景观、遗址等都是映像记忆的组成要素。

事件记忆,即日常出现的重复记忆或偶发事件的难忘经历所形成的强烈记忆。一个故事或事件通常很容易引起对某个地方的好奇。城市中常用雕塑和文化墙等方式来人们对该城市进行纪念、强化,但这种方式很难具备情感体验的功能,而真正能产生事件记忆往往源于场所中不断发生的难忘经历。人们正是通过各种日常事件和偶发事件的集合记忆、空间独特性以及场地的特殊文化符号来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

认知记忆,记忆与感知有关。简单来说,认知记忆是指在某个时间、空间以及环境相关背景信息下所经历事件的记忆,这个事件会在人们脑海中形成或深或浅的印象,平时或许想不起来,但一旦接触到这个事件相关的背景信息,就会形成记忆再现。认知记忆除了可以帮助记忆,还可以帮助回忆。在记忆中,想象的视角可以把真实变成想象的东西,与此同时,它自己也变得真实,从视觉、听觉、触觉或幻想等方面赋予其真实感,对心智中环境的构思和创造都有影响。因此,在空间环境创造中需要将过去的体验记忆加入当下的场所和氛围中,才能真实具体地把握空间环境的本质,营造场所精神。

二、集体记忆与城市遗存空间的关联性

城市遺存空间往往是保留和延续记忆的地方,人们的意愿经过时间的洗礼而变成一个集体记忆的场所。早在1997年,哈布瓦赫提出记忆是立足于现在对过去的重构,如果人们所记忆的事件没有发生的地点,记忆将会变成空想。记忆虽然是以大脑作为物质载体,但记忆的本质上仍然属于社会范畴,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人们在社会中获得、回忆、认可地域性的记忆。1982年,建筑设计师罗西提出,城市记忆是集体记忆的一种,城市是集体记忆的场所,城市的发展促进集体记忆的发展。城市遗存空间作为城市中重要的集体记忆场所,对集体记忆的产生与保存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遗存空间属于从城市设计中旧城改造更新遗存的部分,这些空间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象征性的,例如火车站、码头、汽车站、举行仪式的活动场所,有特殊意义的地点等。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城市遗存空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见证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充满集体记忆的公共空间,更新后可以成为重新“联系”人与城市的重要场所。尽管城市遗存空间并没有进入法律保护范围,亦没有进入城市档案馆和博物馆,但恰恰是它们构成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认同性。然而国内对遗存空间的关注大多在国家与民族的层面,例如红色文化场所及历史遗迹等,极少涉及普通群众参与的遗存空间,这些留有集体记忆的地方性特色空间在商业拓展、城市规划中逐渐消失。而今再通过大量复制集体记忆符号堆积而成的地方特色商业街、主题公园等,既忽略了当地特有的历史资源,也不能让人们产生地域认同感。

城市遗存空间具有特殊性,既脆弱又顽强。一方面,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承载着丰厚的城市记忆,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集体记忆支撑它们具有发掘潜力的顽强生命;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造就了城市遗存空间,也导致了它的消亡,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官方标准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角度来说,城市遗存空间并不具备保护和复建的可能性,因此随时面临着被其他新功能建筑和场所替代的命运。越来越多的城市遗存空间被拆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城市遗存空间的关注和保护问题,但从“意识保护”到“法律保护”,还有进步空间。城市复兴更应该发扬人文关怀的价值观,更全面地研究设计策略,更合理地开发运作机制,才能使城市在更新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受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

三、城市遗存空间保护与

更新中构建集体记忆的原则与策略

(一)集体记忆构建原则

延续性原则——从空间与时间的角度探索集体记忆的渐进式“再生”。这里的“再生”,是把城市遗存空间与集体记忆看作一个有机生命体,基于原有的“基因”重新生长。在这个生命体中,人和空间的关系是构建集体记忆的决定性因素,设计师所做的是衡量人和空间在时间中不断变化的关系,而非创造一个全新的场所。然而很多城市遗存空间在城市商业扩张或更新过程中被荒废、闲置甚至摧毁,需要通过物质环境的修复来唤起空间中的映像记忆,提升空间活力。另外,空间里的物质形态、空间体验以及对空间的认知三个方面都是构建集体记忆的重要因素,集体记忆的延续性越强,需要的集体记忆因素就越多,而集体记忆因素越多,集体记忆也就更完善。

原真性原则——城市遗存空间集体记忆的再现。在集体记忆的表达中,集体记忆的原真性原则是记忆延续的基础,具有原真性的集体记忆内容才能更有效地激发群体的集体认同与地域认同,从而对城市遗存空间的文脉传承起到推动作用。集体记忆的原真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体记忆的再现需要以客观实体为载体,要对城市遗存空间中的真实信息进行提炼和运用,客观真实地展示城市遗存空间的物质记忆;二是精神文化方面,要基于当地真实的历史文脉进行故事线索的挖掘,设计合理的路径,从而将这些信息还原给大众。

可读性原则——一种更易于被人感知的存在形式。人们对于场所记忆的感知来自于对空间氛围的营造及地域文脉的延续,通过功能、空间、建构形式的组合,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基础上,使场所具有可读性,引发人们情感的共鸣,从而重塑场所记忆。城市遗存空间的可读性是指遗存空间独特的地域感,在与环境融合的基础上,又不失变化。通过对功能组成、空间秩序、历史背景、地域文脉的回应,建立对一个场所的完整印象,从而建立场所记忆。人对场所识别性的感知来源于对整体氛围的营造,也来源于对功能空间的认同。

(二)集体记忆功能的实现途径

要想实现城市遗存空间中集体记忆的构建,首先要再现集体记忆产生的场地。集体记忆场地的再现与一般公共场地的更新设计有所不同,集体记忆场地的再现更注重对集体记忆资源的挖掘与处理。集体记忆依赖于具体的物质载体来实现,如遗存空间的形态、建筑、道路等物质实体形态,还有一些软性载体,如报纸、影像、文献、民俗以及传统活动等。这都需要大量的前期调研,包括文献研究与现场调查。前文提到城市遗存空间中集体记忆的构建有利于实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认同性。因此在相关设计实践中应该对相关群体进行调查,并分析各个群体在项目各个集体记忆内容的关注要點。

此外,还需要集体记忆发挥其叙事的作用,使城市遗存空间在物质层面的构建中呈现出精神层面的意义,实现情感与信息的传递。在影视作品中常看到回忆与现实之间的来回切换,以此来展开剧情,这些回忆的片段不仅是在呈现过去,还体现记忆生成过程中所具有的创造性。在城市遗存空间中,这些“回忆镜头”仍然适用,好的空间改造设计通常留有原场地部分要素,物质载体或是符号等,通过对城市遗存空间集体记忆要素的重新组合而创造出一个具有新的含义和新场所关系的场所。叙事性的城市遗存空间设计不应该拘泥于形式,城市遗存空间作为载体,首要任务是更好地承载生活事件与人的真实情感。只有诉说故事、引发起共鸣才能得到群体认同。

四、结语

总的来说,城市遗存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延续与再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关注的不仅是集体记忆场所的物质载体部分和形成后在城市中的形态,也包括城市遗存空间中曾发生的事件以及它们留下的痕迹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佳宇.场所记忆视角下扬州湾头古镇避风塘片区活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0.

[2]杨兰.集体记忆视阈下城市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应用研究——以青岛啤酒博物馆公共艺术设计为例[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9.

[3]李晓鹏.集体记忆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宣汉鱼禅寺片区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7.

[4]李沁茹.城市公共空间记忆生成的叙事性建构[D].无锡:江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吴庆红,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

编辑:雷雪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再生
追寻“红色”足迹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古装电视剧与大学生的集体记忆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
大学化学实验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再生处理研究
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的政治文化
苏云金芽孢杆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