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探究

2022-03-17卢坤煌晋江市磁灶中学

体育风尚 2022年7期
关键词:太极拳校本中学

卢坤煌 晋江市磁灶中学

对于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来说,积极开展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促进中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学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于太极拳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身坚韧的性格与意志品质。因此本文将对中学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举措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我国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体育课程要重视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中学课程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暴露出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结构过于单一。第二,课程设计过于统一化和标准化。第三,课程内容不够丰富,脱离实际。因此现阶段的课程目标难以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体育课程又是一门集合了娱乐性和强身健体性的课程,是我国中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切入点。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围绕体育课程而进行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学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也有利于提升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太极拳课程的优势

太极拳既属于一项体育运动,又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因此广受人们的欢迎。太极拳是将众多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比如中医知识,儒家、佛家与道家理论等。长期练习太极拳不仅有助于强身健体,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因此我国中学围绕太极拳而进行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既满足体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又有利于促进整个教学体系的完善。另外太极拳中所蕴含的独特思想也有助于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举措

(一)课程编排

1.教材选择

因为我国的太极拳流派众多,所以在进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前要精心选择教材。而从实际教学结果显示,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比较适合初学者,简单易懂而且便于学习。除此之外,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也深受广大社会群众的喜爱,所以可供学习的资料比较多,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均比较低。

2.教学目标设定

设定教学目标是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一步,具体如下:

第一,通过开发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习太极拳理论知识,了解太极拳发展历史,明确太极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第二,通过开发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后能够完成整套动作的表演。

第三,通过开发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教学内容安排

中学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内容分别是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和其他部分。理论部分是让学生学习太极拳的起源、发展以及主要意义等理论知识。实践部分是让教师安排各学期体育课时,分别讲解和让学生练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最后是推动考核、讨论等其他方面的工作。

(二)具体教学举措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让中学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得以顺利推动,就要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对于太极拳的兴趣。

第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向学生详细阐述太极拳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重要价值,向他们介绍目前国内以及国外有关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情况,调动学生研究太极拳和投入太极拳运动中的兴趣。

第二,学生对于太极拳所产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质量,保持良好的教学状态,不断创新讲解的方法,完成高质量的备课活动。并在正式授课时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掌握学习要领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学习要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练习方法遵循先快速后慢速。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先快速后慢速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授一组动作时,可以按照较快的打拳速度整体教学之后再逐一分解动作,慢慢地进行讲解。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当要让学生明确练习太极拳动作讲究“易柔不易刚、速度宜慢不宜快”,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通过教师的反复讲解,学生对于太极拳运动的理解也会越来越透彻,最终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第二,练习太极拳重心要低。太极拳运动要求练习者要保持较低的重心,但重心较低时就会对学生的下肢力量产生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开展正式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逐步降低重心,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去进行接受,逐步达到实际动作的要求。

3.组织实践练习

第一,有效结合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每一个太极拳动作都是由手型、步型、腿法、步法和身法的变化组合而成,所以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先开展完整教学,之后再一一分解,帮助学生去有效联系整套动作。第二,开展想象训练,帮助学生牢记动作。教师在教完一组动作后,让学生重新地想象,回顾自己所学的整套动作的主要流程。反复的强加记忆,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快速地学习完太极拳套路动作。第三,结合攻防,讲解动作。与其他的体育项目相比,太极拳运动依赖教师详细的讲解和示范,从而逐步让学生理解每一套动作。

总之,中学在开展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在推动太极拳教学时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来调整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

(三)开展教学评价

在整个中学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中,教学评价属于重要的一环。通常情况下科学的教学评价结果有利于改善教学工作。教学评价可以从课堂评价、课下评价以及期末评价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初步学习评价。主要评价中学生对于太极拳运动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评价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例如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太极拳运动的参与意识进行评价。其次,技术掌握评价。该阶段的评价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激发中学生参与太极拳运动的兴趣,让他们对于太极拳运动产生好奇心。主要围绕学生对各太极拳套路动作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而进行评价,衡量学生太极拳运动基础的扎实程度。最后,熟练掌握评价。该阶段的评价是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拳运动学习后,对相关套路的熟练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找出不足尽快弥补。

第二,课下评价。课下评价是与课堂评价相对应,课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所以也要将课下学习阶段纳入评价体系中。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布置课下练习任务,而课下评价就是衡量学生每周、每月以及每学期课下练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完成的效果,判断学生在课后是否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以及评价完成质量的高低。

第三,期末评价。期末评价是对每一学期中学生参与太极拳运动而进行的最终考核,主要由出勤率、理论知识考察和动作技能考察三个部分。首先,每一名学生的出勤率可以通过签到表获得。其次,理论知识的考核是以试题为主,也可以让学生完成以太极拳为主题的作文,进而判断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最后是动作技能考核,动作技能考核在整个期末评价中占据的比例最高,考核的内容是让每一名学生完成整套太极拳套路动作,通过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的掌握熟练度以及完成动作的标准程度、规范程度、美感度、节奏性等。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打分,最后取平均分。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分析

为了能够为我国中学在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中具备一定的经验,本文将详细阐述国内某中学的太极拳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把太极拳运动融入体育教学工作中。通过积极开展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激发学生参与太极拳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一种运动习惯,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二)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太极拳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开展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工作,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三)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以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为切入口,推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从而为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作出贡献。

2.具体目标

第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对于太极拳运动的兴趣。

第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于我国传统运动的爱好,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三,通过太极拳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组织与管理手段

第一,成立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第二,明确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中各成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五)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实施

1.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坚持整体性原则。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要先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建设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太极拳运动兴趣。第三,坚持发展性原则。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要以促进学生成才,实现教师成长,推动学校发展为目标。第四,坚持科学性原则。要具备科学的精神,科学解决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具体要求

第一,将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排入总课程表中,如每周定期组织太极拳课程。第二,体育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具体的安排,开展太极拳特色课程。体育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第三,科学开展考核工作。每一个学习阶段结束以及整个学期结束后都要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来准确衡量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引导学生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六)评价工作

关于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开展。一方面,对教师评价。首先成立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检查工作。其次完善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申报制度。最后成立太极拳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课堂评价、课下评价、期末评价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出勤率,分数占比30%。其次是学校组织的太极拳校本教材理论知识测试和动作技能测试。这一部分占比50%。最后是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任务以及课后太极拳活动参与情况(以图片和影像资料作为评价依据),这一部分占比20%。

(七)具体成效

1.舒展学生身心,强健学生体魄

通过在该中学实施太极拳校本课程,学生在练太极拳后,自己的心理情绪得到了大幅度的舒缓,由学习而带来的心理紧张感和焦虑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学生睡眠质量也得到的提升,他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学习的积极性更为突出。从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说,他们的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基础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在柔韧性上改善幅度更加明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精力更加充沛,身体素质也更好。

2.改善学生精神,提升学生素质

太极拳既是一项运动,也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很多道理也值得学生去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去体会生命的力量,启发学生自己的深入思考。通过练习太极拳,学生受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而更加守礼,自己在学习以及在生活中更加自信,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也更强烈。

3.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所以通过围绕太极拳来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也对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们逐步摸索开发路径,不断修正方案和计划,有效锻炼了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体育课程设计能力。而且通过本次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开发校本课程是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围绕太极拳运动而开展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既有利于丰富中学体育教育内容,又有利于增强中学生对于我国传统体育的兴趣。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实际路径,主要从编排课程、开展教学和组织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展开。我们从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不断对整个太极拳特色校本课程方案进行修正和完善。与此同时本文也列举了实际操作案例,详细介绍了国内某中学所实施的太极拳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教学结果显示该方案具有强烈的有效性,具备推广价值。将太极拳引入中学特色校本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激发自身对我国传统体育的兴趣,有效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让中学生在学习太极拳课程的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猜你喜欢

太极拳校本中学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在多解中学创新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