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及利用研究

2022-03-17宋远凤无锡市新吴区教育局

体育风尚 2022年7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器材

宋远凤 无锡市新吴区教育局

目前,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令人担忧,国家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在新课改中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把体育纳入中考范围,提升学校、学生和家长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然而由于受到体育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中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略显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导致学生常常被动性地参加体育运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拓展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来源,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和利用,丰富体育教育的内容,使体育教育的形式多样化,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开发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很多课程开始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以丰富教学内容,体现地域特色,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对乡土地理资源的收集,在历史教学中对当地历史故事的收集等,都是在“同基础显特色”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中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可以利用当地已有的一些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展开多样化的体育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

(一)与国家对体育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相符

目前,新闻媒体中报道的年轻人身体素质差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而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了。国家对此现象高度警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期望引起大众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同时,对于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国家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文件,文件中指出了体育教学的现状必须得到扭转,要重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养成持续性体育锻炼的习惯,要求整合各方资源完善体育教学,要将体育教学贯穿于每日生活中。这些要求和观点在同年国务院下发的另一个文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文件提出中小学要重视体育教学,开展地域特色或学校特色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学要实现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融合的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做到每周参与中等强度训练项目3 次以上。由此可见,开发和利用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是符合国家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是一件百利而无害的事情。

(二)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体育需求

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必须得到保障。但是在很多学校由于经费的限制体育器材缺乏,导致一些体育活动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开展。开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就是要综合利用好地区资源,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教学也可以校外实践的方式开展。对区域内的所有体育场地器材进行统筹规划,提高体育场地器材的利用率,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使原本以跑步和做操为主的体育活动,变成百花齐放的状态,可以跑步,可以进行篮球运动,或足球,或羽毛球,或乒乓球,或游泳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也可以使体育运动的时间个人化,早、晚均可,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育运动与学习有一个统筹规划,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

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要将纯粹的知识输送,转变为能力的培养,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为主的教学氛围。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形式,使体育运动的时间灵活化,体育教师更多的则是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这种将更多的体育运动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能展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开发的现状

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利用以其开发为基础,很多学者对我国不同地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情况做了调查。综合对平顶山市鲁山县中学、遵义中学等中小学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部分地区存在城乡体育器材配置不合理、体育器材短缺的情况,也有些学校选择的体育器材设备不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还有些学校存在体育器材老旧,经费投入不足和人均占有率低的情况。而在发达国家却是另一番景象,在美国的中小学都有体育馆和体育场,社区里配备的篮球场、橄榄球场免费对学生开放,在英国,学校的体育场规模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体育器材齐全、应有尽有,使用效率高,日本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比例更高,并且对外的开放率也很高,在德国情况也是如此。所有这一切说明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必须要重视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完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提高对外开放率和使用效率。

三、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体育场地是指适用于开展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比如学校的田径场、学校或社区的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馆、社区健身广场和游泳馆、校外的绿道等,体育器材是指可以应用于体育活动开展的一些器具。可见,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是比较普及化了,但如何将其利用好还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已经有比较完善的体育场地器材配套设施的中小学,没有必要再购入大量的器材,可以直接就地取材,直接将其开发为耐用性的体育器材,遵守“经济、耐用性原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小学心中的培养,深挖和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器材,遵循“民俗性原则”;体育运动是有可能造成一定运动损伤的,体育教师在设计运动项目时,除了要考虑体育器材的实用性外,还要考虑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要尊重客观事实,不可盲目求大、求新的设计教学内容,忽视安全因素,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学生对体育运动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体育运动项目的单一化,在开发体育场地器材时体育教师要集思广益,开发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丰富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拓展体育运动知识,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遵循“拓展性”原则。

四、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

(一)师生共同开发体育器材

体育器材可以来自于现有的器材,也可以自己开发,尤其是对于一些经费不足的学校或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体育教师要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大胆创新,自己动手设计开发体育器材。在设计开发体育器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不仅增加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机会,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收集废旧轮胎,在废旧轮胎中装上沙子,在其表面画上一些中小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等,让中小学生充满新奇感,改造后的废旧轮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小学生面前,可用于拉跑训练,用于模拟钻洞游戏,还可用于推滚直线训练;体育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同收集硬币和动物羽毛,一起动手制造毽子,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体育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同缝制沙包,开展一系列的沙包游戏;还可以收集大量的水果保鲜袋,将其制成圆形,用于充当羽毛球,开展趣味的羽毛球训练。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小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很多资源都可以转化成简易的体育器材,不仅节约了体育运动的成本,而且自己动手制作,乐趣无穷,激发了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和体育器材设计的积极性。

(二)转换视角,挖掘体育器材的多种用途

体育活动要在现有的体育器材中丰富起来,就必须要实现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开发体育器材的多种用途,做到物尽其用。比如把用于做仰卧起坐训练的体操垫堆积在一起后,还可以用于做弹跳训练;用于跳绳的绳子也可用于做两人三足和斗智拉绳的练习;原本用于跨栏的栏架也可以用作足球门或钻洞训练;用于呼啦训练的呼啦圈也可用于真人版的套圈运动;等等。所以,体育教师要合理规划,深挖体育器材的多种用途,不仅丰富了体育运动的类型,而且也可以开拓中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三)依托周围社区资源,开展体育教学

校外丰富的体育场地器材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被局限在学校这么一个小小的范围内,学校的运动场上能够开展的活动项目有限,并且有时在上课时很多班级同时在运动场开展体育活动,使得每个班级的运动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所以,体育教师要依托周围社区资源,以运动锻炼为核心开发多元化的体育教学,重新燃起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比如体育教师可以依托周边的体育公园或山地展开越野赛训练或者开展寻宝活动,让中小学生体会体育运动中的乐趣;体育教师还利用社区中的足球场、篮球场或羽毛球场开展趣味的球类训练,缓解校内专业球类运动场地紧张的局面。

(四)合理利用学校现有体育场地

中小学一般都有配有专业的体育运动场地,比如篮球场、足球场和运动场。体育教学的过程也是对现有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体育教师将现有的教学资源综合起来,形成物质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不断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比如,目前已有一些学校将足球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体育教学项目,在此背景下多样化的足球运动就是必不可少的。在足球场上不仅可以开展传统的足球训练和足球比赛,还可以在足球场上分散放置一些矿泉水瓶开展足球绕桩活动,也可以将矿泉水瓶集中放置开展足球保龄球活动,也可以在足球场上立一个九宫格的背景,开展足球九宫格游戏,还可以开展足球接力活动,丰富多彩的足球运动项目在同一个场地上开展,提升了足球场地的利用价值。在篮球场,传统的篮球训练项目如三步上篮、定点投篮、全场篮球战术训练等都可以开展,同样的趣味游戏也可以实施,比如篮球蹦蹦跳游戏,体育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4 人组合的小组,每个小组中有两名男生和两名女生,一名男生双腿夹篮球由球场底线出发,蹦蹦跳跳把球传给在中线处等待的女生,由女生运球到篮筐下投球,球投进后,由另一名男生接球,同样是双腿夹篮球跳至中线,由另一名女生运球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如果篮球不慎掉下,可用手捡起球再夹至膝盖处,继续比赛,最终用时少的队伍获胜。在这样另类的球类比赛游戏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篮球训练中,体育教师还可以增添一些花式篮球动作,诸如手指转球、手臂转球、自由式连接和背后运球等,让篮球成为中小学学生的伙伴,让中小学生随处随地都可以展开篮球练习。其他的体育运动方式也可以照此设计,将体育运动融入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形成习惯性运动。

(五)充分发挥体育资源的灵活运用功能

体育场地是学校进行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场所,更是学生和老师日常锻炼身体的场地所在,可是,目前很多学校都存在体育场地偏小的情况,此外,体育设施的配备也不够齐全,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再有,在体育场地的应用方面,也存在有各种不合理的情况,比如有时操作场人满为患,对学生的体育活动产生影响,有时又是空无一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灵活、高效的运用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设备就变得特别重要。

首先,根据班级的具体状况,对学生的课程安排和课时进行落实,将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整理,通过学校统一的管理平台,对操场以及相关设施进行多方位、多维度的安排,使其能够得到充分运用。例如对各班级的体育课时间进行科学规划,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实施错时排课,以此来弥补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场地出现空置的情况。

其次,对体育设施实施区划设置。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设施的特征,在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后实施区划设置,分成素质练习区域、球类区域以及田径区域等,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实现平行练习,同时,也可以使具有同一兴趣的学生实现多元化选择,使原本受限的时间与空间以及设施,能够发挥出其最大限度的功效。

最后,对教育设施的功能进行多样化扩展。比如,对于篮球来说,其不但可以作为球类运用,还可以当作障碍物来使用;而跳绳用的绳子则可以使用在跳高、障碍物等方面。通过有效地拓展,使器材的运用更加高效化。

五、结语

中小学体育教学对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束缚了体育教学效果的发挥。所以中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形式的丰富,拓展体育教学的范围,开发体育场地器材,合理利用体育场地器材,将传统的体育活动和花式体育结合,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中小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器材
室外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研究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与保管研究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种轮滑鞋提送辅助体育器材的改进研究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