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思考

2022-03-17张新月刘彦虹

教育现代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检验科医师科室

张新月,刘彦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一 引言

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临床检验诊断学已由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1]。检验医学给疾病诊断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医学依据,为预防疾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2021年8月9日,教育部官网公示《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有5所知名高校申请设置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制为5年,归属到临床医学类,授予医学学位,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检验医师人才培养的重视。医学专业中,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规培)是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途径[2]。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检验专硕)培养教育的开展,为临床培养输送人才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检验专硕目前的培养模式,对其培养现状做出思考,并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二 检验专硕的主要培养内容

检验专硕的学制是三年,在就读期间除了要完成基本的理论和技能学习,还需要完成不少于33个月的轮转学习,其中22个月在检验科轮转学习,11个月在临床内科轮转学习[3]。在临床内科轮转期间,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病例讨论,主动培养临床的思维能力;面对检验结果时,尝试从临床医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有异议的结果提出质疑,进而优化、改进检验操作和流程,通过临床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快速了解并熟悉临床医疗环境,奠定检验医师与临床沟通的基础[4-5]。在检验科轮转期间,除了学习各学组检验操作的基本原理、检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为临床解读报告结果打下牢固的基础,还要通过检验科轮转为以后独立夜班做好准备。此外,与规培学员相比,除了完成规培的学习内容外,还要完成课题的立项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撰写毕业论文及答辩等事项。简而言之,检验专硕在学习期间既要掌握检验人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可以独立承担各学组的岗位工作,还需要培养临床的思维方式,能够参与病例讨论并解读检验报告,学会与临床高效的沟通。

三 检验专硕目前培养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规培与科研时间相冲突

目前医疗行业里,检验医师和检验技师差别不大,专业学位硕士(专硕)和学术学位硕士(学硕)毕业后工作内容大致相同,但学硕科研能力远远超过专硕。专硕白天在各个科室轮转学习,真正学习的课程和时间很少,比如医学统计学、医学人文、医学英语等,基本都是下班后在网上学习,晦涩难懂的学科加上机械化的教学,缺少师生互动,只能自己默默消化,解决效率不高。因为轮转和课程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使得专硕学生没有太多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只能熬夜查看文献,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还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和效率。

(二) 科研能力弱、不能与导师及时沟通

一方面,导师了解专硕学生在临床轮转以及规培考试中压力大、时间紧、精力不足,因而不会安排耗力费时的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导师一般担任检验科主任或骨干人才,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和指导的同时拥有繁重的临床及行政任务,因而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不高效,无法给予及时的指导。这些因素使得专硕学生科研能力弱、降低了自己对科研水平的要求。专硕学生在3年学习期间,面临多方面压力,需要导师对其课题的费心指导。

(三) 临床轮转任务不明确、知识体系不完善

在临床科室轮转时,检验专硕与临床专硕一样,都需要学习临床查房、写病程,还有办理出、入院等流程。由于临床科室工作忙且缺乏临床基础,学生很少有时间去学习临床知识并思考如何将将其与检验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如此一来,不仅无法达到临床科室轮转的目的,反而本末倒置,疲于应付临床的忙碌工作,很少去应用检验学的相关知识去思考,甚至会遗忘。

(四) 学科特色不明显、缺乏个体化教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虽然归属于临床但又区别于临床的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主要场所,其对专硕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不同于其他临床专业,其学生都来自于临床专业;而检验专硕的生源主要包括医学检验专业和临床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其专业知识储备及根底显然是不一样的。一年的临床学习对于检验学生或者是两年的检验学习对于临床学生,似乎都是“蜻蜓点水”,不足以完善自己的理论基础。

(五) 检验专硕优质生源相对不足,对学科发展不利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逐渐成为检验专硕的主要生源,使检验专硕生源包括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及一部分跨专业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然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很少会考虑从事检验相关工作,更多的是由于临床专业未被录取而选择调剂分配过来的,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相比,这部分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但是检验相关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无法真正地解读检验报告。检验专硕优质生源匮乏这一现象,对检验医学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四 检验专硕目前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 合理分配时间,规划研究生生涯

研一做出计划,留出时间锻炼阅读文献、了解实验室能力,减少后期临床工作与科研并行的压力;同时在研一轮转相应科室时,学习相应基础理论知识,为第二年临床科室学习打好基础;根据计划,轮转同时进行科研理论知识学习及文献查阅。科研探索,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查文献、做实验,检验人要从检验工作中、从多指标分析及联系中,结合临床知识及文献阅读,寻找疾病可能潜在的发病机制。第二年轮转期间,学习临床知识的同时,考取执业医师证及检验师证,完成综述撰写,进行实验研究。第三年回到检验科,结合临床所学,融会贯通,为以后进入工作成为临床与检验真正的桥梁做铺垫;同时完成实验课题收尾工作,完成毕业论文,为毕业答辩做好准备。

(二) 设立分级导师制,定时汇报科研进展

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导师的指导则尤为重要,其水平决定了研究生培养质量[6]。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实行导师分级制,即一位导师加博士或者年轻有干劲的“第二导师”,既减轻导师负担,又能对学生科研进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也可以是一位高年级学生一对一指导一位低年级学生,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可以以身作则,从科研思维、实验室使用到实验方法等对低年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低年级学生可以帮助高年级学生做实验前准备,从头逐步熟悉试验流程,节约时间;而同学之间有问题更方便共同探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医学科研在医疗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推进作用,作为专业型硕士,应发挥在临床工作的优势,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作擅长的临床应用型研究,学会在大数据中发现规律,在完成自己的学业科研任务同时,为医学科研做出贡献。

(三) 检验和临床相结合,进行有侧重点轮转

对于大多数检验专业学生来讲,这可能是他们职业生涯唯一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临床工作的阶段,然而“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使检验专业的学生把时间都花费在办入院、出院这些机械化流程中,应该抓紧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更多思考检验结果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意义[7]。出科考试也应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个性化考核,而不是与临床专业同学同步。单纯检验科轮转及临床轮转都会容易遗忘另一方知识,不能很好的结合,建议临床和检验科穿插轮转。同时,每日在老师的指导下,锻炼独立审核化验单的能力,每日审核5~10项检验项目,积少成多,一定会有质的飞跃。设置小讲堂,结合检验专业需求设置课程,将检验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每周向带教老师汇报学习成果。检验科可以经培训后安排学生不定时在临床科室讲解检验知识、化验单的解读,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进行临床诊疗工作。教育界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和杜威均主张要充分发挥兴趣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5],所谓术业有专攻,完成要求的轮转任务后,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检验科室和临床内科完成进一步学习,加强其理解。

(四) 因材施教,培养特色人才

不同于其他临床专业专硕研究生本科都来自临床医学专业,检验专硕本科来自检验或临床专业,因此对于学生的培养有必要采取个体化教学:本科检验的同学对于临床比较陌生,而相对于检验知识较熟悉,可安排先轮转临床科室,同时时间合理延长;本科临床的同学对于临床比较熟悉,而相对于检验知识较陌生,与本科检验同学相反,可安排先轮转检验科室。教育国际化正逐渐成为新趋势,部分医学院校已经意识到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重要性[6]。 临床检验诊断学作为医学专业中的重要专业之一,也应该紧紧跟随时代潮流,牢牢抓住全球化机遇,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及学习能力,给想出国学习的学生提供机会,学习国际前沿检验医学技术,提高个人、专业甚至学校的竞争力[8]。

(五) 跟紧时代步伐,争做全能后备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为全国人民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检验人员带来了挑战。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未来可能要与人类长期共存。所以,对核酸检测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增大。

2021年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春节前后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上表示:尽快补齐防控工作中的短板,扩大应检尽检的范围;要求检测机构要在收到样本后的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检验医师除了检验科内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加大工作量,参与核酸检测的工作。因此,应增加核酸检测学习内容。

(六) 明确专业定位,培养合格检验医师

检验专硕作为检验人才培养的强大后备军,应在其培养过程中明确未来在检验科及临床工作中的定位及意义。研一时期经过在检验科的学习培训,对检验科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都有了初步的学习和理解,在以后的临床轮转学习中,可以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介绍检验科各个检验科室新开设的检验项目、诊断技术,并选择适当的的组合项目,耐心解释样本收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全面分析疾病检查、诊断和治疗相关项目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将检验知识应用于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以正确诊断疾病。回顾问题,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尝试对问题进行分析,从实验诊断角度进行评价,从实验诊断学的角度去评价,分析检验结果和临床表现的内在关系,同时给予临床医生进一步相关检查的建议;了解临床科室诊疗过程中所需要而检验科室没有开展的检验项目,尽量满足临床科室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临床[9]。在检验专硕毕业即规培结束后,通常需要对每个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客观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严格的综合评价。通过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医患处理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的综合评价,完善标准化的培养和评价体系,培养合格检验医师人才[9-10]。

五 结语

检验专硕培养的发展道路还在探索当中。合格的检验专硕,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严谨的临床思维、规范的操作技术、相对丰富的检验经验,科学研究上要有想要探究的学术问题、真正热爱的科研方向、不折不挠的科研精神,职业操守上要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为临床工作提供需求[10],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医师打下坚固基础。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医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临床培养模式应逐步解决硕士学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11]。

目前,我国正趋向于通过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来培养新型临床检验医生,培训模式有待不断探索。克服诸多困难,充分发挥检验医师的作用,可以促进我国检验医学的蓬勃发展。通过医疗教学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完善培训基地体系,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培训质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调整制度和人才培养,使检验医学良好发展。检验医师才能有名有实,可以发挥出他们的真正作用[12]。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临床检验医师,真正架起检验与临床之间的桥梁,更好地服务于医学和人民群众[13]。

猜你喜欢

检验科医师科室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