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责人视域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

2022-03-16

关键词:负责人资本主体

肖 焰 雷 雨 蔡 晨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 言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由此可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村,充分发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能力,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三农”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农业投资烂尾跑路、农民利益受到侵害、农村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等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一般被看作是农村的精英人才,其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阅读文献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拥有的资源禀赋及个人特质对其辐射带动能力有重要影响。如石敏、李大胜等[1]57-63指出,拥有社会资本的投资者会降低农民在买卖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刘成玉、熊红军[2]1-9指出,来自农村的投资者对于农民的利益侵害和对土地的破坏弱于来自城市的投资者。但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尚缺乏系统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因此,本文尝试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角度系统地研究负责人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辐射带动能力的影响,为政府部门更好地发现、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党和国家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除促进其自身发展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其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带动周边农民和农村发展。目前,学者们主要从政府、组织以及个体三方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进行研究。首先,政府层面主要是指国家现行农业政策。陈晓华[3]4-7指出,政策扶持不精准是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李耀锋、张余慧[4]38-47研究发现,政策支持会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的强度、结构以及稳定性。其次,组织层面主要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实力、经营规模以及经营方式。鲁钊阳[5]41-58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主要受其偿债、营运及盈利能力的影响。刘宗飞,刘晓伟等[6]31-38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验证了社会资本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可以有效缓解农村贫困。最后,个体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特征以及个体资源禀赋。许家彬、王洋等[7]200-214研究发现,生产管理者特征是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管理者年龄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带动效应越明显。汪发元、吴学兵等[8]33-39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年龄和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带动农民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从组织和政府层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的研究较为丰富,虽然已有学者从个体层面对辐射带动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多集中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框架。因此,本文从负责人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三方面出发,试图系统探究负责人个体特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的影响。

2 研究假设和概念界定

2.1 负责人人力资本对辐射带动能力的影响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帮助劳动者在现在或未来获取收益的的资本,包括知识、经验、技术、能力等多种要素。负责人人力资本不仅包含学识、技术、经验等方面的存量,还包括后期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比如负责人在“干中学”过程中积累的领导创新和风险承受等异质性人力资本。阮荣平、曹冰雪等[9]17-32证实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关键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越能发挥其辐射带动能力,主要表现为向农民提供专业技术、市场或政策信息、就业岗位以及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肖焰、蔡晨[10]54-56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提高了自身技术水平、增强了其经营管理能力,为之后带动效应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在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技术等对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负责人人力资本资本对辐射带动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2.2 负责人社会资本对辐射带动能力的影响

社会资本指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主要包括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以及信任关系。我国农村社会是一种高度稳定、整合的社会结构,因负责人长期生活在这种结构之下,所以其社会资本必然会对其辐射带动能力产生重要影响。钟真、谭玥琳等[11]38-48研究发现,负责人是否为本地居民以及是否与当地农民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将直接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农民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刘志勇、贾先文[12]141-146指出,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增强彼此信任,聚合农村社区成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车四方、谢家智等[13]61-73+196提出,农民外出务工积累的资金和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助于其返乡创业,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综上所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基于血缘、地缘以及亲缘关系建立的社交关系网络有助于负责人获取各类资源,以此来降低农业经营风险,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帮助农民获得产业发展红利。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2:负责人社会资本对辐射带动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2.3 负责人心理资本对辐射带动能力的影响

心理资本指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现的积极心理力量。在管理学中,人们将心理资本视为除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外的第三种影响人力资源的资本。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Luthans F、Youssef C M 等[14]315-332学者的划分方法,将心理资本分为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4个方面。现有研究关于负责人心理资本对辐射带动能力影响的文献还较少,而本文在调研中发现,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势必会碰到农民不配合、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或新管理方式、收购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些越是具备直面困难的勇气、乐观向上的心态、坚韧不拔的品格的负责人,越能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3:负责人心理资本对辐射带动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课题组2020年2月至9月的调研结果。本次调研覆盖陕北、关中、陕南三地,以各地区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的登记数量作为参考依据,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最终发放问卷270份,回收问卷235份,其中有效问卷218份,问卷有效率为92.8%。

3.2 指标选取

3.2.1 辐射带动能力指标

辐射带动能力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生活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增益、增强农村公共福祉的能力。本文以王鑫、郭庆海[15]152-166和阮荣平、曹冰雪等[9]17-32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带动农民、农业及农村三方面来考察辐射带动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的评测题项见表1。

表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的评测题项

3.2.2 三维资本指标

(1)人力资本指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及实际调研情况,参考吴小立[16]81-84,王洁琼、孙泽厚[17]81-94的测量量表,从知识、技术、经验和能力四个维度进行测量。(2)社会资本指标。参考李淑芬、张玲[18]190-193,汪红梅、惠涛[19]13-20的测量量表,从亲缘、地缘、跨越三个维度进行测量。(3)心理资本指标。现阶段,尚未形成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心理资本的成熟量表,本文采用Luthans[14]315-332的PCQ-24心理资本量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三维资本的评测题项见表2。

3.2.3 控制变量指标

本文参照其他学者的研究方法以及考虑本文研究需要,对负责人的性别、年龄和政治面貌进行控制。性别赋值:男性=1,女性=0。年龄赋值:18~24岁=1、25~34岁=2、35~44岁=3、45~54岁=4、55~60岁=5。政治面貌赋值:党员=1,非党员=0。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信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法来检验KMO值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值是否达到显著水平,信效度检验见表3。

由表3可知4个变量的信度检验值分别为0.848、0.780、0.936和0.734,均大于0.7,表明所有变量都通过巴特利特球形检验(P=0.000),可以进行下一步问卷分析。

表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三维资本的评测题项

4.2 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其辐射带动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性别和政治面貌两个因素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

4.2.1 性别差异

性别因素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辐射带动能力方面的差异见表4。

表4 性别因素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辐射带动能力上的差异

比较不同性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可发现,男性负责人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高于女性。在调查中,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而照顾家庭、承担家务及一些琐碎的人情事务,则由妇女承担。女性即使在当地找到工作,通常也是一些时间不固定、技术门槛较低的工作。在这种大背景下女性负责人比例仅占20%。另外,女性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于男性。问卷结果显示,男性负责人被评为职业农民的占到59%,女性仅有36%;男性负责人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占到60%,女性仅有10%。因此,农村女性在经济社会分工中的传统地位及其人力资本都与男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造成男性负责人和女性负责人在辐射带动能力上产生差异。

4.2.2 政治面貌差异

政治面貌因素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辐射带动能力上的差异见表5。

表5 政治面貌因素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辐射带动能力上的差异

比较不同政治面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可发现,党员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高于非党员。在调研中发现,身为党员的负责人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当地村干部、政府的联系较为紧密,有的负责人就是村干部,这使得他们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反过来说,辐射带动能力更强的负责人由于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往往能够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表彰和认可,成为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的重点培养对象。因此,负责人政治面貌的不同对其辐射带动能力会产生差异。

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三维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选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三维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

4.3.1 负责人人力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在P<0.01显著性水平上,负责人人力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之间的Pearson系数为0.668,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负责人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其辐射带动能力越强。负责人人力资

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见表6。

作为组织的最高决策者和管理者,越拥有渊博知识、熟练技能、丰富经验、先进理念的,就越能把握市场先机和抓住政策机遇,在现有市场环境和政策框架中创新经营方式,带动局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假设H1得到验证。

表6 负责人人力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负责人人力资本的子维度对辐射带动能力影响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经验、技术、知识、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615、0.634、0.396和0.460。这表明,经验和技术水平对负责人辐射带动能力的影响程度高于学历的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足农村,扎根农业,联系农民,其发展有着与一般经济实体不同的轨迹和规律。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往往不是高学历的知识型人才,而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或者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问卷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负责人仅占19.3%, 而从业年限在3年及以上的负责人占到

83.9%。这些负责人或凭借一技之长在本乡本土发展壮大,或是在城市打拼多年后回乡创业,他们凭借积累多年的管理经验、市场机会和人脉关系而取得成功。可见,经验相比学历对负责人来说更为重要。

4.3.2 负责人社会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在P<0.01显著性水平上,负责人社会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之间的Pearson系数为0.295,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负责人的社会资本水平越高,其辐射带动能力越强。负责人社会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见表7。

表7 负责人社会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否及时准确地获知相关扶持政策和市场机会,能否获得当地农民的支持与信任,对其辐射带动能力来说至关重要。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 往往与当地农民存在着一定的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在当地具有较高威信,受到当地人的尊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经营过程中势必遇到融资难、用地难以及用人难的困境,倘若没有必要的社会资本支持,这些困境会阻挠其前进和发展,更不用说辐射带动“三农”的发展。因此,假设H2得到验证。

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地缘型社会资本、亲缘型社会资本、跨越型社会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351,0.186,0.08。地缘型与亲缘型社会资本均通过了相关性检验,跨越型社会资本无显著影响,且地缘型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最高。这表明“本地人”特征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而言更为重要,原因在于是不是本地人将直接影响负责人在经营环境中的被信任程度。可见,实现乡村振兴,既需要来自城市工商资本的帮助,更需要本地杰出人力资源的贡献和带动。

4.3.3 负责人心理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在P<0.01显著性水平上,负责人心理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之间的Pearson系数为0.163,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负责人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辐射带动能力越强。负责人心理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见表8。

表8 负责人心理资本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往往会遇到农民不理解、不配合,农业市场以及自然风险高等各种问题,此时负责人若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假设H3得到验证。

在自信、希望、韧性和乐观四个维度中,只有自信通过了相关性检验。这说明负责人越自信,越容易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辐射带动效应,因为自信对于负责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品质。这不仅与其他学者对于企业家的研究结论相符,也与本研究的实际观察一致。相比自信,乐观、韧性、希望与辐射带动能力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这个结论的原因尚不明确,也留待以后研究的补充。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和政治面貌差异,男性负责人、具有党员身份的负责人的辐射带动能力更强。

(2)负责人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能力产生正向影响。

(3)负责人三维资本的各项子维度对辐射带动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人力资本中经验和技术水平影响最为显著;社会资本中地缘型社会资本影响最为显著,跨越型社会资本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心理资本中仅有自信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且会对辐射带动能力产生正向影响。

5.2 对策建议

(1)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筛选机制。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三方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个体资源禀赋的筛选机制,优先引进和扶持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与当地具有亲缘及地缘联系同时心理强大的负责人,以提升其后期带动行为的可持续性。

(2)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考评机制。各地区要联系实际,从带动农民、农村及农业三方面对辐射带动能力进行考评,及时跟踪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情况。应依据考评结果,优先扶持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对其负责人予以奖励,包括推荐入党、评优、授予荣誉等。

(3)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机制,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在人力资本方面,政府要加强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推动新技术和新经验尽快落地;在社会资本方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要立足于本地人特征,发掘本地优秀人才,加大对“田”秀才、“土”专家的培养力度;在心理资本方面,政府可以引入意愿高校、医院等心理咨询机构,听从他们的专业建议,在日常培训中注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自信心的培养。

猜你喜欢

负责人资本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社区银行管理思维探索与思考
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院项目管理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