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有效路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2022-03-12赖允燮

文理导航 2022年9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人文素养小学语文

赖允燮

【摘  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应注意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趋势,更是学生成长中同样极为关键的因素。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有效的建议,旨在构建更具人文色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育策略

文字是人们交流情感、抒发情感的工具,这不仅说明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同时奠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基础。对此,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通过教学,达到各维度的目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角度和途径。与此同时,新课改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作出了肯定意见,因而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便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而小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也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会随着身心的发展趋势而产生变化,而其思维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发展也会与教师的引导产生重要羁绊。因此,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这一关键期的重要性,并把握学生在这一关键期的发展特点,予以学生循序渐进的影响力,将语文学科特点充分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扎实的语文基础,才能帮学生更好地适应初、高中的语文学习道路。

一、利用自然教育,发展人文情怀

大自然孕育了无数生命,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只有经受过大自然的洗礼,人类才能真正认识自我,同时形成深刻的精神内省。但是在现实中,不论教师还是家长都更注重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而自然教育正是应对“精神需求”的最佳养料。只有带孩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才能让孩子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解放。

例如,《读不完的大书》一课,在文末作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看法:大自然是一本大画册,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直接呼应了本文的标题。在通常情况下,针对此类文本,教师往往以阅读和脉络分析为主,但是这样的教学并不能凸显本文的主题,也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对实施自然教育同样没有显著的意义。基于此,教师不妨将课堂迁移到户外,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学习。具体而言,教师可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学生到户外踏青或是郊游,让学生在自然的风光中印证课文内容,欣赏大自然中的事物。在学生欣赏大自然风景的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情感。

实施自然教育,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应积极实施自然教育,让语文教学回归自然。

二、借助傳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经过了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国逐渐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不仅包罗万象,同时蕴藏着深刻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事的原则。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着眼于文本教学,还需要从文章中发掘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传统文化精华。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学生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基础,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在教学《纸的发明》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发掘传统文化元素,教师不妨采取如下的教学步骤:首先,针对课前导入环节,教师用趣味化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请摸摸你们的课本,或者翻翻你们的笔记本,体会一下纸张的触感,你知道纸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吗?又经历了怎样的创造过程呢?”尽管大多数学生都知道纸是由树木制成的,但学生不知道树木是如何变成纸张的,这就为整堂课埋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文字材料,试着梳理纸张的演变过程。但是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文字描述相对抽象,学生对纸张的演变历史还是存在很多疑惑之处。对此,教师向学生播放了纪录片《纸的故事》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在真实的影像中感受纸的发明与创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一方面向学生详细介绍了蔡伦的造纸术,同时介绍了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另一方面又为学生补充了很多和纸张相关的成语故事,如韦编三绝、学富五车等,这些知识无疑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视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在教学这些文本时,可以将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发掘出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拓展语文课堂。

三、加强课外阅读,夯实人文基础

“多读书、读好书”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更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通过大量的阅读,既可以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又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尤其在小学阶段,想要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加强课外阅读就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广泛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让学生明对错、知善恶,懂进退、善分辨,从而使其人文素养的形成更为自主和稳固。

为了更好地展开课外阅读活动,教师需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情,为他们推荐更加适宜的课外阅读素材。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教师需要给学生推荐一些情节生动有趣、思想积极向上的绘本故事,如《十二生肖》《我永远爱你》《第五个》《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以此迎合学生的直观思维模式,使其在人文素养的初步接触中,获得兴趣的支撑;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启智型阅读素材,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夏洛特的网》《吃书的孩子》等,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养成意识的进一步发展;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师可为他们推荐一些更具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如《窗边的小豆豆》《城南旧事》《苏菲的世界》《青铜葵花》等,促成学生人文素养基础的稳固。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人文素养的培育目标设计一些相关的阅读主题,同时以主题为基点搜选相应的阅读素材,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形成较好的文学素养。

人文素养的提升不只是语文课堂的专利,它更是一种需要长期努力的课题。而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建立起精神的故乡,让学生在书香里找寻令精神安谧的良方,在润物细无声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感悟生命可贵,树立生命观念

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需要实施生命教育,重塑学生的生命观,让学生将“生命”视作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既尊重他人的生命,更尊重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万事万物的生命。对此,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与树立生命观紧密联系的课文教学,铸造学生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实现其对生命价值的重视,最终使其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重点研读人鸟相处的那些语句,同时让学生思考:作者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珍珠鸟的?他又是以怎样的行动落实的?通过反复研读,学生发现作者对珍珠鸟从头到尾都是小心翼翼的,即便作者对珍珠鸟充满了好奇心,但是作者很少主动扒开叶蔓去观察珍珠鸟的一举一动。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如此小心翼翼?珍珠鸟不是朋友送给他的礼物吗?既然是礼物,他又何必如此谨小慎微?面对这个问题,学生说不出答案,此时教师就可向学生展开生命教育:尽管珍珠鸟只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但它同样是一个小生命,虽然人类是万物之灵,也不能随意掠夺珍珠鸟的生命。而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珍惜珍珠鸟,尊重珍珠鸟的习性,也愿意和珍珠鸟亲近。这种亲近是小心翼翼的,不是大肆掠夺的,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动物的那份爱惜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生命是可贵的,即便微小如珍珠鸟,同样有着生命的价值,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

生命是每个人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只有敬畏生命,才能认识到人生的可贵。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培育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

五、品味生活百态,增强人文共情

小学学生的学习灵感常来源于生活,其兴趣源泉也与其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对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引导其对自身生活经验进行适当的运用,以此加强其对語文学科中人文素养的体悟,为其从精神建设方面容纳人文素养,夯实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挖掘、对教学资源的适当拓展,以及对学生素养培养目标的长期更新,都能从学生生活的角度进行,以此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品味生活百态。基于此,学生的共情能力也得以提升,从而实现对人文素养共情心理的增强。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明确课文主题,具有“北京” “春节”这两个关键词,而其中所关联的人文素养也较为明显,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时,要从地域、节气等方面入手,加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为学生展开阅读、发挥联想能力、积累人文素养做好准备工作。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在进行导入时,首先应当抓住“春节”这一关键词展开课堂话题,这于学生而言,更为熟悉,也更具吸引力。而“北京”这一词在老舍先生笔下的意味,是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慢慢品味的。对此,教师首先在导入时,创设相关学习情境,比如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首充满春节气息的《新年到》,与学生进行热烈的师生互动,以此点燃学习氛围。而后,教师便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去老舍先生度过的‘北京春节’里一探究竟,体验一番独特的节日民俗!”在初读环节,教师提出问题:“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阅读,能够初步触及老北京春节中的“人文”因素。接下来,教师在对老舍先生作品特点进行总结之时,提出“京味儿十足”这一词,为学生接下来的人文感知做好铺垫。在为学生厘清北京的过年习俗时,教师可以表格形式向学生展示,并要求学生将其与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以此产生共情心理,“品”出北京春节的独特味道,实现学生对老舍先生印象中的北京春节,作出更为深入的解读和体验。

生活中的百态呈现在名家或细腻、或饱满、或个性化的文字之下,也为学生开启了对实际生活的关注之道,因而实现其在阅读中人文共情之力的增长,为其人文素养的积累与发展,创造更为优质的条件。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极富人文色彩的学科,而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多加了解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策略的整改,从而能够从多元化的角度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端正价值观树立的态度,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孟令华.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教师博览,2021(24):47-48.

[2]李传聪.浅析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9):65-66.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人文素养小学语文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