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合作背景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的探索

2022-03-11毛光黉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心理健康教育

毛光黉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供不应求。本文在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家校社合作背景下,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资源整合的方式。目的是发挥家校社各方资源的优势,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家校社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 资源整合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校社共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的学校成立了基于家长志愿服务构建农村学校家校社合作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组,该课题曾被列入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几年来,相应的制度得以逐步完善,也积累了不少家校社合作的实践经验。在此背景下,学校尝试进一步整合和开发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将各方资源进行共享互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必要性

(一)解决需求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近年来,校园心理危机事件频发。《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知识需求是多重的,心理健康服务便利性不足、满意度不高。在很多基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项临时性的任务游离于全校整体工作计划之外,没能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相融合。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但是许多学校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缺少指导和评估。所以学校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提供的空间和机会是极其有限的。从学校外部寻求力量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适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独特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涵盖了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以及学习潜能的开发三个层次的内容。符合社会发展和生态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更要重全体、重预防,以发展性教育为主。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内容宽泛,同时,这还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为学生的心理是不断发展的,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即便在同一时期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又是千差万别的。个体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课往往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所以,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都应该有开放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获得全方位、多触角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因素复杂

除了生理疾病、遗传、性格等内部因素以外,校园环境、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家庭结构、社会风气等外部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个体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多只强调某些方面而忽略其他的,或只看到现存的问题,而没有与家庭、社会进行信息交流,轻视了潜在的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及资源,拓展途径,为学生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综合环境。

二、校内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部分。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文化环境、课程资源等。校外资源包括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

(一)校园文化环境的整合

学校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大到校园景观、校规校训,小到教室的装饰和布置都影响着学生心理发展。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不是知识灌输,而是潜移默化的熏陶。学校应结合地方历史和风俗习惯,打造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具有活力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环境育人的功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至课堂以外。

其次,校园人际关系建设也是校园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师生关系作为校园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立足点,各科教师都要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认识学生的观念和意识,做生命的观察者,这樣学生才能在愉快的情绪中接受知识,并获得真正的心理成长。此外,同伴关系在学生社会化发展过程中也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学校要引导生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开展丰富的促进同伴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际场所。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

不断与各学科进行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主动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其中,文科类的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可直接结合教材进行渗透。如教学语文教材中《背影》一文,可直接从父子间真挚的情感入手,确立让学生学会感恩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理科类学科应该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如物理《天体运动》这一节中,当老师讲到布鲁诺出身贫困却具有超强的意志力,为了追求真理而献身科学的事迹时,学生会深受震撼。虽然与天体运动的知识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动力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对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而体艺类的课程可以通过游戏、情景体验等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心理体验。

除学科资源以外,网络课程资源在互联网时代也逐渐凸显其丰富性和便捷性。“停课不停学”期间,我校通过云班会、心理微课、线上心理咨询、心理公众号专栏等形式,整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因疫情影响带来的线上学习适应困难、容易感到孤独焦虑等问题。通过心理干预,学生掌握了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最终得到了家长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结合重大节日或地方习俗开发有价值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空间。

三、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校日常教学之中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整体性和丰富性,保持家庭、社会环境的积极和健康,使之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

(一)家庭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整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一个普通角色,而是榜样。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协助家长营造一种好的家庭氛围,传承或养成优秀的家庭文化。

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活动也能成为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资源。

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逐渐稳定,我校筹备复课工作的同时,还邀请了从事医护行业的家长来到学校,开展校园消毒、突发情况处理以及个人卫生防护和心理防护等内容的培训。通过这样的活动,缓解了大家的焦虑情绪,全体师生都能够以更加安稳、自信的心态迎接复课的到来。同时,在与家长、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将积极的情绪传递给他们,给予他们正能量。

(二)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整合

學校作为社会文化的中心,可以加大学校资源对社会的开放力度。例如图书馆、体育场地、教室,为家长或附近居民提供学习的便利。同样,社会是学生生活的环境,应该让学生深入社会场所进行职业体验。展览馆、少年宫、红色旅游景点等丰富的活动场所应向学校开放,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配合学校与家庭开展教育活动,在弥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不足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社会影响力。虽然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尚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但却是最有开发潜力的资源。

如武功山石溪营地举办的一期“向上吧,少年”暑期夏令营公益活动,包括我校14名学生在内的100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方的孩子参与其中。站军姿、住集体宿舍、攀岩、参观百鸟园和科普教室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助人和自助的能力。活动的最后,大家都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父母的信。当读到这封信时,许多孩子都落泪了。在闭营式上与教官分别时,孩子们表示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段时光。因为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而这样的体验带给他们的心理成长是最真实的。

综上所述,整合家校社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各方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协调好他们的关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田蜜,邓铸.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取向与资源整合[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2):51-55.

[2]田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指南[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普通类一般课题《农村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编号为21PTYB092)的课题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张佳坊学校 )

3658500338249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