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观察,准确表达

2022-03-11宋玲瑶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单元整体教学观察能力

宋玲瑶

【摘要】从三年级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各单元首页都写明了“单元语文要素”,这直接阐明了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通观全册教材,观察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学习的重点,教师需要以单元整体为基础,进行有目标、有层次、有重点的教学。本文主要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通过教学实践,从学习观察知识、提高观察品质以及渗透观察意识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观察能力 语文要素 单元整体教学

新课标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和不同年段的具体习作要求中多次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用口头、图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观察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础能力,是学生提高习作表达能力的前提。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观察”为训练核心,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而学生的写作任务是“通过进行连续观察,学会写观察日记”。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笔者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尝试将作者观察、遣词以及推敲的思维过程还原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本中生动语言的品读能力。

一、关注单元要素落实的整体性

从二年级开始,语文教材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低年段教材更是侧重于让学生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从中年段开始,教材强调学生在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借助图像化的手段,体会优美、生动的表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到了四年级,语文教材在“生动”的基础上增加了“准确”这一要求。从“生动”到“准确、生动”,其实是一个质的飞越。而“观察”的相关话题,从三年级开始就有所涉及。其实,任何一个语文要素都不能孤立地来看,要关注到册与册之间、同一册之间、同一单元中同一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

1.明确不同册次的学习目标。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留心观察”是其人文主题,编排了课文《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这两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均侧重于细致观察。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其人文主题是“可爱的生灵”,学生在完成本单元习作时可借助记录卡来写一写“我的植物朋友”,做到把观察的事物写清楚。而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其人文主题是“观察与发现”,学生需要通过观察事物的不同變化,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因为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体验中已经有了基础,到了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在表达上增加了“准确”,在观察上增加了“连续”,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在延续三年级“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持续地学习和观察。

2.互联整册书的单元主题。为了以更形象的方式呈现观察知识,在四年级(上册)教材中,观察的这种延续性就呈现了层层进阶的发展趋势。如同册的第一单元,其人文主题是“自然之美”,该单元的课文向大家展现了自然中的美丽景象,而自然之美离不开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尤其是本单元的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更需要学生调动感官,拥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把这个地方介绍清楚。到了第三单元,不难发现《古诗三首》所描绘的景象、揭示的道理等,都来自于诗人的“细致观察”,而《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则可以看作是观察笔记,文章内容也都是作者细心观察所得。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学生在练写过程中要想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把过程说清楚,往往和生活中的细致、连续观察密不可分。由此可见,在整个四年级学习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呈现了递进的趋势,学生的现有观察知识储备也在不断丰富。

3.整合同一单元内的相关要素。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观察能力的培养,这需要以单元整体为基础。在同一单元中,《古诗三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自然景象,在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之后,可采取对比整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课文《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是名家经典之作,其共同点均为观察身边的普通事物,书后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写观察日记的不同形式。而写好观察日记的关键在于日积月累,故在精讲课文时可进行纵向整合,教导学生有计划地观察,培养观察的意识。在同单元“语文园地”版块的“交流平台”中,展示了三段和观察相关联的片段,匹配的“助学气泡”提醒学生观察的主要原则,即细致地观察、连续地观察和多角度地观察,这些内容包括了对观察的最终效果和观察方式的指导。因此,同单元间的教学内容从学习观察知识开始,到提高观察能力,再到渗透观察意识,这三个方面的策略层层深入。

二、关注学生与文本交融的多维性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都紧紧围绕“观察”这一要素展开,在研读文本时,需要明晰每篇课文对于观察品质的具体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为落实语文要素服务。

1.培养多角度的观察。在教学时,可将《古诗三首》定位于培养多角度的观察。《暮江吟》用短短四句诗,为我们呈现了“夕阳斜照江面”“江边赏月”两幅画面。如果诗人不是流连江边,就无法观察到江边不同时段的景色。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观察之连续、细致,描述之准确、生动。在《题西林壁》中,如果苏轼不是身处庐山之中,细致、连续地观察着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也就得不出为人处世的哲理,即:要想了解事物的全貌,就必须开阔眼界,摆脱自身的主观成见;《雪梅》中,卢梅坡如果不是调动视觉和嗅觉两种感官细致观察,就写不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样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因此,在这一课中,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每一个事物的不同特质,可以帮助他们有新的发现,获得不一样的感受。

2.培养有精度的观察。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可着重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例如,在教学描写“叶”的特点的相关段落时,可以设置两个层次:其一,自主阅读,圈画出描写叶片的词语,让学生通过聚焦“嫩红”“嫩绿”“新鲜”等词语,感受到随着爬山虎的生长,叶子的颜色也在发生变化。其二,当学生把自己的身心和意识完全沉浸在具体的语言细节之中时,引导他们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才能用词这么准确,才能发现其颜色的变化,从而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从原本纯粹理性的视角,到现在以“还原观察之态”的视角,这样的转变,使得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与品析有了全新的认知视角。

3.培养有温度的观察。在语文课堂中,观察不仅仅要靠视觉效果上的“拍摄”和逻辑思维上的“考量”,还要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产生独特的感悟,尤其是包含了各种思想情感的特殊情绪表达。如在《蟋蟀的住宅》一课中,侧重于连续观察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组“排水优良”“温和的阳光”,让学生体会到蟋蟀住宅的特点;抓住“随遇而安”和“慎重”等词语,发现作者是通过对比观察,才能将住宅的特点写得这样准确、生动。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位置以及内部布置时,可引导学生继续利用找关键词的方法,发现蟋蟀住宅的特点,再抓住这些词思考这样准确、细致的描写与作者的观察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者观察的细致、有序。

三、关注观察策略运用的过程性

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其表达的训练要素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处世哲学,因此,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自然有相应的落实途径。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观察日记”,要求学生进行细致、连续的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下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并附上图片和照片。由此,本单元的习作要素和阅读训练要素要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进行有广度的观察。在这一单元教学前,可以带领学生開启“观察之旅”,通过“课文放大镜”“联想小能手”这样的观察任务,鼓励学生积极行动,从观察开始到做好记录,引导学生在掌握连续观察方法的同时,在亲身实践中努力感受作家写作的过程,体会作家语言文字准确、生动的表达。通过“我的观察日志”分享会,让学生从书里到书外、从读者到作者,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学习的多向交互性。

此外,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还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会观察”这一语文要素在课堂上实现真正落地。如将“图文编辑”“影音拍摄”“趣味配音”等活动引入课堂,在这样形式丰富、内容有趣、指向明确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感知内容、学习字词、趣味阅读,提升了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语文,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还有助于他们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高。因此,把作品的语言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之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以观察、体验为纽带,帮助学生拉近人与物的联系,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程的细胞里慢慢生长、茁壮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3279500338244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单元整体教学观察能力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