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体,多元联系,习得阅读策略

2022-03-11汪竹芳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鹿角寓言寓意

汪竹芳

【课文简析】

《鹿角和鹿腿》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一只鹿在遇狮前和遇狮后对自己的角和腿截然不同的态度,说明道理: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还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各有存在的价值。

【教学目标】

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学习的第三篇课文,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寓言,以及学习寓言的一般要求:了解内容、明白寓意。本课教学着重引导学生: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会书写9个生字,借助关键信息提示,说清寓言故事。

2.联系鹿的心情变化,读好课文。

3.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懂得寓意。

【重点和难点】

理解鹿对角和腿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借助关键词语讲述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设计理念】

一、聚焦阅读策略,提升阅读力

在《鹿角和鹿腿》一课的教学中,应聚焦寓言故事这一文体,通过阅读发现、自主尝试、拓展运用等环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经验、文本内容等,学习寓言故事的阅读策略,从而实现由“教课文”向“教阅读”的转变。

二、引领语文学习,促进终身发展

学习的过程离不开举一反三。在《鹿角和鹿腿》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创设多种机会,让学生明白“联系”这一阅读策略,并鼓励学生在阅读理解、体会感悟、迁移运用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领悟阅读策略的本质特点及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了解“联系”策略,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聊寓言,知学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

生(接读):美丽的鹿角。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寓言故事——

(预设:寓言是生活中的镜子;读寓言故事可以明白不少道理;小故事大道理。)

师:你们真能干,不仅知道了寓言是什么,还能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学习了(板贴阅读策略: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

师:那么,遇到寓言故事,我们可以怎么学习呢?

(预设:用上平时教师教的学习方法;先了解故事的内容,再想想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师:不错,学寓言主要做两件事:认真读课文,简要说清故事内容;联系实际,说说读故事明白的道理。

教学意图:先鼓励学生回顾教师怎么教大家学前面的寓言故事的,感知“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寓言故事。

2.读课文,互评价

师:有趣的故事正等着我们读呢,我们可以怎么读课文——

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喜欢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师:(点击PPT,分组呈现课文中需认识的生字、新词。)刚才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读了课文,相信这些生字、词语一定难不倒你们,“开火车”读吧,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读错了我们一起帮他纠正:

匀称 不禁 撒开长腿 挣脱(注意多音字,引导学生根据意思确定读音。)

皱起眉头 抱怨 配得上 逼近(注意动词,引导学生边读边结合动作表演、体会。)

师:生字、词语都读正确了,课文一定也能够读正确。下面,请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

教学意图:同桌互听、互读、互评,真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借助关键词语,说清故事内容

1.找關键词,体会鹿的心情变化

师:读了课文,我们发现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态度不一样,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圈出能够表现鹿心情变化的词语。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随机请学生将找到的词语先写在词卡上,再贴到黑板上。预设词语:痛痛快快、不着急、抱怨、无精打采、不敢犹豫)

师:谁来读这些词语?读出不同的心情。

(生练习朗读。)

师:这些词语放在不同的句子里所表达的心情也不同,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其中的一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意图:学生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鹿的心情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动作演示等多种方法理解“抱怨”“无精打采”“犹豫”等词语。

2.借助关键词,概述故事内容

师:读着读着,我们知道课文写了鹿的角是……鹿的腿是……

(点击PPT,随即出示课后习题二)

[角 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 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

师:请大家根据这些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注意要求。

(出示PPT)讲清故事内容,语句通顺连贯,态度大方,口齿清楚。

(预设:鹿喜欢欣赏自己美丽的角,却抱怨难看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难看的腿帮它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却差点儿让它送命。)

(生互说互评。)

师:故事内容都能说清楚,再请大家比较一下,下面哪一项才是这篇故事的内容?

A.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却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

B.鹿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狮口逃生;而两只美丽的角被树枝挂住,险些让它送命。

C.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却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扑来的时候,四条有力的长腿帮鹿狮口逃生;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让它送命。

(预设理由:A是课文的前半部分;B只有课文的后半部分;C才将全部内容都概括出来,比较完整清晰。)

教学意图:通过辨析比较,再次明确故事内容要说完整、说清楚。

三、联系生活实际,明白故事寓意

1.填写表格,揭示寓意

师:读了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也知道了鹿的角与腿的优点与缺点,请各自在书上习题二表格中写上优点、缺点。

师:这个表格大家都填对了,看到这些,你明白了什么?现在请大家仿照课文中的这句话,说一说。

(出示PPT)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让鹿明白了。

(预设: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有用,难看的东西也许很有用处;任何东西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

师:这就是《鹿角和鹿腿》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请大家看课后第三道习题,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请打上“√”,并说说理由。

(出示PPT)

A.华而不实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B.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C.像鹿角这样美丽的事物,价值更大。

2.联系生活,深化寓意

师: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读了这个故事,大家有没有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

3.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学习课文的过程,说说我们是怎样了解寓意的?

(预设:联系课文内容;借助课后习题;联系自己的生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4.小结。

教学意图:通过回忆学习课文的过程,说说自己是怎样概括寓意的,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需“联系课文内容”。

四、联系群文阅读,延伸拓展运用

师:现在我们可以运用刚才的阅读策略,自己学习寓言——了解内容,体会寓意,大家有没有信心?

师:请四人小组内每人自选一篇,读后和同学简单讲故事,交流寓意。

(提供《农夫和蛇》《蚊子和狮子》《公鸡和宝石》《农夫和他的孩子们》,学生自主阅读。)

师:请一组同学交流一下刚才阅读的收获,读相同内容的同学可以补充或者纠正。

师:读了这些故事,我们发现这些故事相同的地方——

(预设:故事中都藏着一个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

(思辨:补充资料,简介《鹿角和鹿腿》选自《伊索寓言》。)

师:如果把课题换成《美丽的鹿角》可不可以?說说理由。

(教师不要下定论,可以给一个开放的小结:寓言,是小故事,大道理。鹿角美丽,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选择《美丽的鹿角》这个题目,本身就有一种强调的意图。但,关键时候救自己的也许不是它。本故事的道理是在对鹿角和鹿腿的态度变化中传递的,用题目《鹿角和鹿腿》也很恰当。)

师:课后,请大家再找几篇《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意图:学习的过程需要举一反三,迁移巩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自主感悟、自主尝试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加强迁移,促进掌握。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文昌校区)

3016500338255

猜你喜欢

鹿角寓言寓意
酷虫学校·鹿角虫同学的对手(第二章)
时装寓言
哪里来的鹿角
Deer’s Antlers 鹿角& Woodchuck土拨鼠
模仿老鹰的乌鸦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Friends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