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启功的书法教育成就

2022-03-03秦永龙

中国美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养书法教育

秦永龙

[摘要] 在宏大的学问烘托、浸润下,启功的书法呈现出独一无二、超尘绝俗的面貌。至于他创立的书法教育理论体系,则可以用“破旧立新”来概括。他擅于根据个人书法实践之所得提炼学书法则,立足于对执笔法、结字法、“刀笔之辨”、如何临帖等问题的深入挖掘,纠正了长久以来人们关于书法诸多问题的错误认识,为当代书法教育有着非凡贡献。

[关键词] 启功 书法教育 古帖 结字 学养

启功不是专门教授书法的教师,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任古典文学专业教授,主业是研究古典文学、文献学和诗词格律等。启功所学甚富,被公认为“国学大师”。正是在宏大的学问烘托、浸润下,他的书法才呈现出独一无二、超尘绝俗的面貌。虽然从事书法教育只能算是启功的业余之好,但是他也足足花了几十年时间用心于此,其书学理念之影响极为深远。

书法教育既包含学校书法教育,也包含社会书法教育。启功年轻时就开始在学校从事书法教学工作,早在辅仁大学时期,他就曾给年轻教师和大学生开办书法讲座。彼时,启功在课堂上强调练好一笔字是教师的颜面,而这也正是陈垣对他的教导。从1977年起,北师大中文系每一学年都有一个学期会开设每周两节的书法课,也就是启功所说的“大字课”。1982年以后,由笔者接替启功继续讲授这门课。

20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今教育部)委托北师大编写供大、中学生使用的书法教材——《书法概论》,由启功组织编写队伍并主持编写工作。这本教材于1986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的“结字”“执笔和运笔”两个章节是启功亲笔撰写的。根据当时拟定的教学大纲,计划出版四种教材,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出版其余三种。笔者在此后建议启功继续将之前的计划完成,于是他再次组织编写,成就了后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汉字书法通解》系列丛书。至此,原本设定的楷、行、草、篆、隶五种字体的教材补充齐备了。

另一件影响高等书法教育发展的重要事件是1987年教育部委托启功开办的“全国书法教师第一期讲习班”,现在很多在书法界比较有代表性、有威望的人士都曾在这个讲习班受教于启功。由于“全国书法教师第一期讲习班”是专门培养书法教师的,它对当时及后来的书法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高校书法教育方面,启功对北师大书法专业的设立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书法专业开设以后,启功多次亲自指导书法专业的学生。不过在此之前,他一度对在高校设书法专业一事持不同意见。笔者最初对启功表达在北师大设立书法专业的意愿时,他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直到笔者提出我们的教学不仅要传授书法技法,而且由于书法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也要教授与书法相关的学问。通过对启功公开发表的著述进行统计发现,其中70%的内容均与书法相关。因此笔者对启功说:“像您这一类的研究成果,目前大学里尚没有任何专业有相应的课程。那么,包括您在内的这一代人将来百年以后,这方面的学问由谁来继承呢?”如果设立书法专业,学生除去临习真、草、隶、篆诸体并学习相关知识之外,还应引入中文系的课程,包括“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古代文论”“文字学”等。这样的课程安排有利于解决传承书法学问的诸多问题。启功听后对书法专业的设立不再反对,反而拍手赞成。在2001年北师大书法系本科生的习作展上,启功不仅亲临现场,而且认真讲评同学们的作品。看到书法专业的学生继承了传统古法,不盲目追随当时社会上的风气时,启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由衷地感到欣慰。2002年,北师大书法系举办“第三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研讨会”,启功亲自参加并发言。

启功在社会上的书法教学实践主要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尤其集中在他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之后。由于“书法热”的缘故,当时社会上的书法教学活动非常频繁,启功参与了其中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一批醉心于书法并在日后取得一定成绩的人都曾受教于启功,甚至有许多人慕启功之名而直接上门求教。对这些上门求教的学子,他从来不会回绝。由于前来请教的人数庞大,问题又比较集中,于是启功决定整理出较为系统的教学资料,已值耄耋之年的他用录音的方式完成了《破除迷信——和学习书法的青年朋友谈心》一書。该书的成书过程是先由启功列好提纲,然后精心录制成12盘磁带,最后由笔者整理出文字稿,打印放大之后再由启功过目并修改。

2003年,在即将举办第一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之际,笔者的研究生李洪智将启功关于书法研究的文章汇总、整理成《启功书法丛论》交付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约40万字,较为全面地汇集了启功书法理论方面的著述。其中《破除迷信——和学习书法的青年朋友谈心》一册,后来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单行本,名为《启功给你讲书法》,其余内容则收录到《启功丛稿·艺论卷》中。

启功创立的书法教育理论体系可以用“破旧立新”来概括。他在《破除迷信——和学习书法的青年朋友谈心》中谈到的很多内容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书法的错误认识。启功的书法教育理论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基于他自身书法实践的心得体悟以及新发现、新发明。他将这些理念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年轻人,便于大家理解和实践。

(一)执笔法与结字法

关于执笔的一大误区是“握笔要紧”。这一说法较早见于《晋书》,大意是讲王羲之在王献之写字时突然抽动其手中之笔,因王献之握笔很紧,未能抽走。据此,后世演绎出执笔时要用力至几欲“捏碎此管”的言论。启功则认为,执笔是要用一定力气的,但用力大小要适度,既要拿稳,又要放松,时松时紧,要随写字大小的不同和笔画用力轻重的不同而自然变化,不可一味地为紧而紧。

除“破旧”外,启功还通过自己多年的潜心研究,发前人之所未发,锐意“立新”。过去的人们习字多借助九宫格、米字格等,很容易误以为格子中间位置即是字的重心所在。而启功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以及研究,开创性地总结出了“黄金结字律”。启功认为,字的精神汇聚点并不在正中间,就比例而言,应当是在一个字的五比八的位置。由此,整个字的结构应体现出“三紧三松”的原则,即“内紧外松”“上紧下松”以及“左紧右松”。按照这一规律来布局点画,字形就会较为和谐美观。历朝历代围绕字形结构展开的研究众多,然而均未能精要地概括出结字的真谛。明代李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著有《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其中“四面八方俱拱中心”这句话较为接近启功的“黄金结字律”,不过他并未明确指出中心点的具体位置,显然,启功的观点更加科学,且便于落到实处。

(二)“刀笔之辨”

“刀笔之辨”也是启功指导后学时十分注重的一个问题。启功经典的用笔理论——“透过刀锋看笔锋”出自其《论书绝句》第三十二首。他指出,学习书法时,古帖有墨迹本的尽量取法墨迹本,如若将墨迹与碑刻两相对比,便会清楚地发现孰优孰劣,启功第一次指导笔者学书时就强调了这个问题。1998年,启功第二次去日本小川氏家中观看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笔者陪同前往,有幸观瞻真迹,真切地感受到其精彩远非刻本所能企及。启功不仅在理论上重视墨迹本,而且通过自己大量的临习去践行自己的观点。在临习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时,脱去了刻工刀切斧凿的痕迹,将笔墨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书法基础教育中,人们学习唐楷时,刻板的起笔、收笔动作几乎成为常态。针对这一情况,启功提出了“透过刀锋看笔锋”,强调用传统笔法自然书写,扭转了已经严重走向误区的刻板书写之风,矫正了基础教育中的用笔问题。在他的引导下,目前的书法教育已经基本回归到自然书写的状态。

(三)临帖与创作

启功书法教学的另一个核心理念是强调临习古帖。在他看来,临习古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有人曾向笔者询问启功都传授给了学生哪些学书秘诀,笔者说,如果真有秘诀的话,那么启功所传授的“秘诀”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认真临古帖”。学书者要认真地欣赏、分析、研究古帖,时时拷问自己是否真正体察到了古帖究竟“美”在哪里。启功认为,只要认真临古帖,把握住古人用笔、结字等的精髓,自己的字自然而然也就能写好看了。对于现在所谓的书法“创作”,启功用两句话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第一句是“你永远学不像”;第二句是“你不创,它也新”。这两句话可以理解为,由于临摹古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所以只要方法科学,认真向古帖学习,天长日久必然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古人谈论书法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擅书者从不刻意强调创新,笔下的新意是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唐人学书何等推崇晋人,然而唐人书法并没有复制晋人。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都有各自的书风,他们的书写面貌皆非刻意为之。所以,启功的这两句话不仅指明了练习书法的最佳途径,而且含蓄地批评了当代书法的流弊。

在临帖时,学书者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选帖。笔者将启功的选帖标准总结为三点,即古代的、最好的和自己喜欢的。首先,他强调要学古帖,因为古帖是历史筛选好的,是精华。其次,要临习最好的古帖。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古帖浩如烟海,并非任意选择都可成为最佳临摹范本。在选帖時,要选取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最后,要在最优的古帖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帖来临习。启功认为,只有自己喜欢,才会更加亲近这本帖,才能乐于跟它对话。这三个标准看似平凡无奇,实则具有科学性并自成体系,且与上文所说“不创也新”的理念相互呼应。因为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范本,加之“你永远学不像”,那么自然就形成了各人独特的书法风貌,也就实现了“你不创,它也新”的目标。我们不妨将书法传统的延续看作是血统的传承,一代代学书者虽然在效仿前人后自成面目,但是他们的书风仍然蕴藏着传统的基因。只要以古人为师,向经典致敬,就不会脱离中国书法的基因序列,而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最终所呈现的面貌都是艺术家学识、性情、修养的综合体现。启功是大学问家,他的书法独树一帜,彰显出个人的学养和品格。笔者早年受教于启功,当年他的生活环境极其简朴,居住在仅十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屋中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个书柜,这就是启功从事研究和书写活动的全部空间。不过,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他豁达的心胸、广博的学识以及孜孜不倦的治学品格从未因此而改变。正如我们所见,启功的性情、品格全都蕴含在他的笔墨之中。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启功自身即已确立了书法教育的一个典范,也就是书法并不等于单纯把字写好,必须有字外学养、性情等的浸润方能成就一位真正的书法大家。书法教育要培养的不是内涵贫乏的习字匠人,而是深谙书法艺术之道并具有深厚学养的复合型人才。毫无疑问,启功已经为后辈树立了楷模。

猜你喜欢

学养书法教育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学书贵先立品
王熙凤的用人之道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书法教学作用探析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墨香满园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