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做“加减乘除” 妙用红色资源

2022-02-25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长征分园汪小红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1期
关键词:加减乘除周总理童心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长征分园 汪小红

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促进社区、家、园共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指示精神,我园开展了“童心向党”系列活动,通过“加减乘除”,巧妙地对红色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将红色种子厚植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加强整合,促进红色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融合

1.红色教育资源在环境中的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运用环境熏陶法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如在园内创设红色主题教育环境,促使幼儿身临其境、直接感知红色文化。如在“童心向党”系列活动中,大班幼儿在区域内创设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环境,在一面面由幼儿自制的五星红旗的环绕之中,呈现出巨幅中国地图,幼儿将去过的地方、认识的地方、想要了解的地方都用图片、标志标出来,在师幼共同整理、观看、比较、交谈等活动中,充分领略着祖国的地大物博与锦绣山河。

2.红色教育资源与各领域的融合

教师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与幼儿相关的各项活动之中。如语言活动,教师请幼儿讲述小英雄的故事,同时请家长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既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又使幼儿潜移默化中感知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开展“鸡毛信”游戏,通过创设“钻铁网”“过险桥”“穿火线”等游戏情境,发展幼儿的钻爬、平衡、跳跃等能力,同时向幼儿渗透“不畏险阻、坚持到底”等良好品质。

3.红色教育资源与主题活动的结合

在开展“童心向党,致敬百年”的主题活动中,我园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张纯如纪念馆,寻访红色印记,熏陶爱国情怀;开展“童心向党、长征娃放歌”红色经典歌曲演唱活动,用歌声向建党百年献礼,通过各项主题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减少说教,强化对红色教育资源的动态体验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多采用讲解、示范、评价、榜样等以“说”为主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强而有力,但幼儿的主体性却体现得非常薄弱。幼儿没有充分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共鸣,只是形成了简单的认知,这让爱国教育最终成为一种反复识记之后的知识与技能的练习。

《纲要》强调:“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要重视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为此,教师要注重运用情境化、游戏化的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在贴近生活、真实感人的场景中获得直接的情绪体验和感情升华。

1.提供真实的场景与情境,帮助幼儿获得身临其境的动态体验

在开展“童心向党”活动期间,幼儿来到了周恩来总理童年读书处,分别参观了周恩来雕塑广场、周恩来幼年时期求学的私塾馆、周恩来当年亲手浇培的腊梅树,近距离地了解了关于周恩来的种种英雄事迹。当听到讲解员阿姨讲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时,幼儿深深地被周总理的爱国精神所感染;当听到讲解员阿姨深情地讲解当年周恩来在日本留学所作的《念娘文》时,幼儿被周总理的拳拳念母心所感动。

一幕幕动人的复原场景、一件件简朴泛黄的遗物、一段段珍贵的视频资料、一幅幅感人的工作旧照,这些真实的展品讲述着周总理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一生,幼儿无形中走进了周总理的生活、感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看到了周总理的伟大形象。幼儿怀着崇敬的心情逐一来到周总理雕像前敬献鲜花,表达对周总理的缅怀之情。真实的活动场景,引发了幼儿心底的情感共鸣和强烈的情绪体验。

2.采取游戏化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情绪体验的动态表达

教师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在与红色教育资源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幼儿在听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在充分理解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突围剿的故事情节后,教师开展了幼儿喜爱的游戏“红军小战士”——幼儿扮演“红军小战士”体验“两军对垒”“翻山越岭”“极速前进”,他们模拟体验着当时的战争生活,锻炼了体力与毅力,游戏化教育方式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运动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珍惜幸福生活的感念。

乘势而上,放大红色教育资源的倍增效应

在“童心向党”系列活动期间,我园还开展了“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我园邀请95岁战斗老英雄丁启顺爷爷来给幼儿和家长们讲述他所经历的峥嵘岁月。

什么是抗战?如何让幼儿理解他们从未经历过的战争岁月?幼儿对此会有共鸣吗?活动前,教师对此还心存疑虑,但随着丁爷爷缓慢、悠远的讲解,幼儿仿佛被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进了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战场……丁爷爷残疾的身体、英勇的抗战事迹让幼儿眼泛泪花,他们脸上凝重、严肃的表情,证明他们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战斗英雄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活动中,当95岁的丁爷爷迈入礼堂时,早已获悉丁爷爷英雄事迹的军人、民警家长,居然齐刷刷地、自发地立正向丁爷爷敬礼。坚定的眼神、挺拔的身姿、严肃的神情,让现场的幼儿、老师都非常动容!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将红色教育资源引入幼儿园和家庭,无论是对幼儿,还是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成人,都具有摄人心魄的教育力量!

为了开放日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与家长、区老干部局等相关机构人员,围绕如何有效开展红色教育进行了多次沟通与交流,极大地加强了幼儿园同家庭、社区的联系,最终形成教育合力,充分体现了红色教育资源的倍增效应。

除去空洞,赋予红色教育资源以活泼样态

在传统的爱国主义启蒙教育中,有些教师因为自身的态度及认识不足,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常常沿袭传统、按部就班地开展模式化的品德教育,教育内容脱离生活、手段运用机械僵化,使得德育效果差强人意。鉴于此,在“童心向党”系列活动中,我园赋予红色教育资源以生动活泼的样态,促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熏陶、在直接感知中获得感化。

1.恰当甄别筛选内容,兼顾传统继承与当下时事

在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对红色资源的内容进行了理性的思考、甄别与筛选。对于一些幼儿能理解的、能消化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吸收与运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传统的教育内容也颇显历史的阶段性和局限性,其遥远的时代背景对新一代的幼儿来说难以理解与体验,实施起来效果也不尽人意。

引导幼儿学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关注祖国大事,建立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意识,这种意识正是幼儿爱国意识的萌芽。新时代的许多内容可供教师去选择与实施,且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离世等,都是近期发生在幼儿身边的重大事件,更是幼儿容易接受的红色教育资源。在开展“童心向党”的活动中,我园将这些时事新闻科学合理地使用,极大地引起了幼儿的心理共鸣,在幼儿的心田播撒下一颗颗热爱祖国、为国骄傲的种子。

2.有效选择运用手段,兼顾实际操作与情感体验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以及亲身体验来获取的。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开展爱国主义启蒙教育时,要努力创设环境、材料与机会,让幼儿通过视、听、讲、动作等多感官参与,努力帮助幼儿获得全方位、立体化的丰富体验,才能取得理想化的教育效果。在开展“童心向党”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参观瞻仰“红色之旅实践活动”、聆听战争英雄事迹“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演唱红色经典歌曲“长征娃放歌”活动、“童心童画”集体绘画创作活动等,培养幼儿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热爱之情。

运用红色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帮助其产生热爱祖国的情绪体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通过长期的熏陶、反复的激发而逐渐积淀。我园在“童心向党”系列活动中,通过“加减乘除”法,努力对红色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恰当的运用,让幼儿在举目可见、伸手可触的环境中萌发热爱祖国的意识与情感,努力为幼儿的成长打好“底色”,让红色记忆、红色精神、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加减乘除周总理童心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
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加减乘除”
周总理的标准餐
走进淮安周总理故乡 追寻一代伟人足迹
周总理运筹援越扫雷——访海军原副参谋长来光祖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