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影响

2022-02-25石刘婷贺禹丰杨羽倩祁亚劲鲁佳欣詹语郭敏王慧玲赵建新张灏王刚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达英灌胃卵巢

石刘婷,贺禹丰,杨羽倩,祁亚劲,鲁佳欣,詹语,郭敏,王慧玲,赵建新,张灏,王刚*,陈卫

1(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214122)2(苏州市立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江苏 苏州,21500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高达5%~10%[1]。PCO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孕、月经不调、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等[2-3]。此外,PCOS患者的代谢功能异常,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异常等[4]。研究表明,PCOS患者患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5]。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缓解PCOS症状的首选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促排卵药物、胰岛素增敏剂等。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调节月经周期、降低胰岛素抵抗来调节激素水平,促发排卵。但是使用以上药物也存在着明显的副作用,如口服避孕药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胰岛素增敏剂可能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等[6-7]。因此,寻找一种更加安全且有效的PCOS缓解手段很有必要。

相关研究表明,PCOS患者往往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失调,其特征表现为菌群α多样性降低以及特定种属丰度的显著变化[8-10]。此外,研究表明,将正常大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PCOS大鼠中,PCOS大鼠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而将PCOS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正常小鼠体内,正常小鼠也会表现出一定的PCOS症状[1, 11]。因此,肠道菌群与PCOS二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膳食干预方法具有缓解PCOS症状的潜在价值。益生菌是一类能够对宿主健康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可以调节宿主的肠道菌群。研究表明,长期服用益生菌可以调节PCOS患者血清中异常的睾酮水平[12]。此外,SHAMASBI等[13]发现长期摄入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PCOS 患者体内激素和炎症指标的水平。而本研究团队也已证明特定植物乳杆菌可以缓解PCOS大鼠的相关病症[14]。

为了进一步探究具有缓解PCOS潜力的菌株在食品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3株植物乳杆菌(CCFM1019、LP4、LP5)进行豆乳发酵,进一步评价了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摄入对PCOS大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菌株与动物

植物乳杆菌CCFM1019、LP4、LP5均来源于江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菌种保藏库,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菌株的具体信息Table 1 The information of strains used in study

实验选用购自浙江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的36只SPF级7周龄的雌性SD大鼠,饲养于江南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动物实验方案经江南大学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JN.No20201030S0421230[283],所有动物实验操作符合江南大学动物管理与使用委员会的规定(SYXK 2012—0002)和欧盟指导手册(编号:2010 /63 /EU)。

1.2 药品与试剂

大豆、蔗糖购于当地超市;来曲唑片(批号:200903KB,来曲唑单片的有效药物含量为2.5 mg),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达英-35(批号:KT04L5J2,达英-35单片的有效药物含量为醋酸环丙孕酮2 mg和炔雌醇0.035 mg),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大鼠性激素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孕酮(progesterone,P)、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ELISA试剂盒,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仪器与设备

PB300-N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BS-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GRP-9160型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Eppendorf 高速冷冻离心机5804R,德国艾本德股份公司;994型Thermo超低温冰箱、酶标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血糖仪,Roche Diabetes Care GmbH罗氏血糖健康医护公司。

1.4 发酵豆乳的制备

挑选表面光泽无霉烂变质的大豆,按大豆∶纯净水=1∶10(g∶mL)加水过夜浸泡。将浸泡过的大豆用破壁机磨浆,磨浆过滤之后沸水煮浆,添加7%蔗糖调浆,在115 ℃下灭菌20 min,冷却至室温。按照4%的接种量将3株植物乳杆菌分别接种至已经冷却好的豆乳中,发酵温度为37 ℃,发酵时间为8 h,最终发酵终点发酵豆乳活菌数均在1×108CFU/mL,-80 ℃贮存,待用。

1.5 动物实验方案

大鼠适应喂养1周后,将36只SD雌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达英-35组、CCFM1019组、LP4组、LP5组,每组6只。造模期间,模型组、达英-35组和发酵豆乳干预组大鼠分别每天灌胃来曲唑悬浊液(20片来曲唑悬浮于250 mL 1% CMC溶液),最终灌胃体积达到0.5 mL/100g BW,连续灌胃21 d诱导建立PCOS模型[15],同时空白组大鼠每天灌胃1%CMC溶液,最终灌胃体积达到0.5 mL/100g BW。干预期、空白组、模型组分别灌胃2 mL未发酵豆乳,达英-35组每天灌胃达英-35悬浊液(1片达英-35悬浮于50 mL 1% CMC溶液),最终灌胃体积达到0.45 mL/100g BW,乳酸菌发酵豆乳组分别灌胃2 mL发酵豆乳,具体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记录体重变化。

图1 动物实验流程图Fig.1 The process of animal experiment

1.6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灌胃3周后,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利用血糖仪测空腹血糖值,按0.5 mL/100g体重灌胃50%葡萄糖注射液,鼠尾采血测量灌胃后30、60、90、120 min血糖值。

1.7 血清及组织收集

实验第29天采用异氟烷麻醉法,使大鼠麻醉,心脏采血,室温静置2 h后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血清并保存于-80 ℃冰箱。摘取双侧卵巢,用镊子仔细分离并去除其表面脂肪组织,用天平称重。一部分卵巢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另一部分于液氮中迅速冷冻后转移至-80 ℃冰箱保存备用。

1.8 大鼠卵巢病理学检测

将固定在4%多聚甲醛中的卵巢,各级酒精依次脱水后,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卵巢切片(每张切片厚5 μmol/L),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后镜检,盲法统计每张样本切片的囊性卵泡数、黄体数。

1.9 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

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FSH、LH、E2、T水平、P、GnRH,具体操作严格按照相应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10 大鼠生化分析指标测定

生化分析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11 数据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 GraphPad Prism 5(GraphPad software,California,USA,5.0 版)将实验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s LSD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为与空白组相比,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体重以及卵巢重量的影响

由表2和图2可知,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达英-35组及发酵豆乳组的大鼠最终体重增加并且体重增量也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达英-35组和LP5组大鼠体重增量显著下降(P<0.05)。以上数据表明植物乳杆菌LP5发酵豆乳具有降低PCOS大鼠体重增加的潜在作用。

如表2所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达英-35组以及发酵豆乳组大鼠卵巢质量均有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在减轻PCOS大鼠卵巢质量上几乎没有效果。

表2 各组大鼠体重以及卵巢质量变化Table 2 Changes of body weight and ovarian weight of rats in each group

2.2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由图3-a可知,在给大鼠灌胃60 min后,空白组、模型组、达英-35组及发酵豆乳组血糖均迅速升高。图3-b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干预后,LP4组大鼠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有减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在调控PCOS大鼠糖耐量上无明显效果。

a-PCOS大鼠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b-OGTT曲线下面积图3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糖耐量的影响Fig.3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ermented soymilk on glucose tolerance of PCOS rats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5(下同)

2.3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卵巢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由图4-a可知,空白组大鼠卵巢表面色泽红润,可见黄体,无囊性卵泡,而模型组大鼠卵巢表面色泽变浅,黄体数减少,囊性卵泡数增加(图4-b)。由表3可知,CCFM1019组黄体数目有所增加,囊性卵泡数也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P4、LP5组卵巢中的黄体数并未有所增加,但囊性卵泡数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CCFM1019发酵豆乳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来曲唑引起的大鼠卵巢病变。

a-空白组;b-模型组;c-达英-35组;d-CCFM1019组; e-LP4组;f-LP5组图4 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卵巢病理形态的影响(×40)Fig.4 Effects of L.plantarum fermented soymilk on histopathology of the ovary in PCOS rats 注:标尺为600 μm

2.4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由图5-a、图5-b及图5-d、图5-e可知,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LH及FSH的水平显著升高、P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LP4组大鼠血清中LH水平显著降低(P<0.05),CCFM1019组大鼠血清中E2水平显著提高(P<0.05)。此外,达英-35以及3组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均可以显著降低PCOS大鼠血清中T的水平(P<0.05),其中,LP4效果最好,达英-35以及LP5次之,CCFM1019效果略差。而由图5-f可知,各组大鼠血清中GnR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表明CCFM1019发酵豆乳在调节PCOS大鼠血清中E2水平上优势,而LP4发酵豆乳更倾向于在调节T、LH水平上发挥作用。

表3 各组大鼠的黄体数及囊性卵泡数 单位:个

a-血清T水平;b-血清LH水平;c-血清E2水平;d-血清FSH水平;e-血清P水平;f-血清GnRH水平图5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Fig.5 Effects of L.plantarum fermented soymilk on serum sex hormone levels in PCOS rats

2.5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生化分析指标的影响

对PCOS大鼠生化分析指标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与空白组相比,PCOS大鼠血清中AST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CCFM1019组大鼠血清中的AST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植物乳杆菌LP4、LP5发酵豆乳干预后,显著降低了大鼠血清中ALT及AST含量(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L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HDL-C含量显著下降(P<0.05)。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干预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鼠血清中TG、TC及LDL-C含量,其中,LP5显著降低TC及LDL-C含量(P<0.05)。此外,除了CCFM1019组,其余组别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进一步降低。因此,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提高PCOS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无明显效果。这些结果表明CCFM1019发酵豆乳在调节PCOS大鼠血清中的AST水平上有优势,而LP4发酵豆乳在调节ALT、AST、TC水平上有优势,此外,LP5发酵豆乳更倾向于在调节ALT、AST、TC、LDL-C水平上发挥作用。

表4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L.plantarum fermented soymilk on biochemical indexes of PCOS rats

3 结论与讨论

临床上,血清T、LH常作为PCOS患者的一项敏感性指标。研究表明[16],乳酸双歧杆菌V9通过在宿主肠道的有效定植调节了PCOS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并恢复了他们体内的性激素水平。此外,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HL2对PCOS大鼠体内卵巢病变有保护作用,并能恢复T、LH和FSH水平[14]。在本研究中,3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和达英-35均显著降低了PCOS大鼠血清中T的水平,而植物乳杆菌LP4显著降低了大鼠血清中LH的水平。此外,植物乳杆菌CCFM1019发酵豆乳干预后大鼠血清E2水平显著提高,在临床实践中,PCOS患者由于卵泡发育更加活跃,可能会出现E2水平升高[17]。发酵豆乳干预后使E2升高,这一现象对于PCOS本身而言是否有利仍不清楚。同时,该影响是由益生菌本身造成,还是由豆乳中的雌激素类似物大豆异黄酮造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糖代谢紊乱是PCOS患者代谢异常的显著表现症状之一。研究表明[18],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体内摄取与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使得葡萄糖耐量发生异常。此外,血脂异常也是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以血清中TC、TG、LDL-C升高和HDL-C降低为特征[19]。本研究中,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干预后,在调节PCOS大鼠OGGT、TG等指标上无明显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相反的是,RASHAD等[20]证明,PCOS患者长期服用益生菌可以调节体内TG含量。原因可能是本研究周期仅为4周,远远少于RASHAD等12周的研究周期;同时本研究发酵豆乳活菌数为1×108CFU/mL,远远小于RASHAD等研究中的活菌数(1×1010CFU/mL);此外,本研究选用的是单菌株干预,而RASHAD等选用的是复配菌株干预(德氏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也可能是造成本研究中发酵豆乳在调节PCOS大鼠OGGT、TG等指标上无明显效果的原因。

在本团队之前的研究中,植物乳杆菌CCFM1019在降低PCOS大鼠血清中E2水平上无显著效果[14]。而在本研究中,经过豆乳发酵后,植物乳杆菌CCFM1019可以显著升高PCOS大鼠血清中E2水平。此外,植物乳杆菌LP5在缓解PCOS大鼠的典型病理学表现上无显著效果,而在本研究中,经过豆乳发酵后,植物乳杆菌LP5可以显著降低PCOS大鼠体重增加量和血清中T、AST、ALT、TC以及LDL-C含量。这可能是因为发酵豆乳里面含有大豆异黄酮。研究表明[21],大豆异黄酮可以降低PCOS大鼠体重。此外,本研究采用的是灌胃来曲唑进行PCOS大鼠造模,模型激素呈现高雄激素和低雌激素特点,发酵豆乳干预后,其中的大豆异黄酮可能发挥雌激素样作用,补充PCOS大鼠体内的雌激素,使得血清中的T水平下降。因此,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比单独使用植物乳杆菌(等量CFU)干预更能有效缓解PCOS大鼠症状。

在本研究中,3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COS大鼠的典型病理学表现。其中,3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均能显著下调PCOS大鼠血清中T、AST 水平。而CCFM1019发酵豆乳能够显著升高PCOS大鼠血清中E2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PCOS大鼠卵巢病变。相比之下,LP4发酵豆乳可以降低PCOS大鼠血清中LH、ALT以及TC含量,此外,LP5发酵豆乳显著降低PCOS大鼠体重增加量以及血清中T、ALT、TC以及LDL-C含量。

综上所述,不仅特定植物乳杆菌菌株具有改善PCOS症状的能力,其发酵豆乳同样具有缓解PCOS的潜力。然而,发酵豆乳的功能性是否依赖于菌株活性并没有在本研究中得以验证。灭菌发酵豆乳是否依然具有缓解PCOS的潜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达英灌胃卵巢
保养卵巢吃这些
同源盒基因2在大鼠慢性肾衰竭致血管钙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灌胃中链甘油三酯不同时程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生大黄及轻质液状石蜡灌胃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的疗效观察
松冈达英:72岁“昆虫少年”的科学绘本之旅
小鼠最大灌胃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