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前超声发现胎儿透明隔腔异常的临床意义

2022-02-25梁中华朱承峰尹燕青尤淑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胼胝扫查侧脑室

翟 晶,韩 璐,梁中华,朱承峰,李 曼,尹燕青,尤淑艳*

[1.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超声科,2.放射科,辽宁 大连 116033]

透明隔腔(cavum septum pellucidum, CSP)是位于两侧侧脑室前角内侧透明隔小叶间的含液腔隙结构,为胎儿期重要中线结构之一,其异常与胼胝体等脑中线结构发育异常密切相关,故正确识别CSP异常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产前超声发现CSP异常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经产前超声发现CSP异常的53胎胎儿,52胎为单胎、1胎为双胎之一;孕妇年龄21~41岁、平均(28.3±3.4)岁,孕周18~36周、平均(25.3±2.1)周;均于产前超声检查后接受胎儿头部MR检查。检查前孕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1.2.1 胎儿超声 采用GE Voluson E10超声诊断仪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配备腹部二维探头C9-2,频率2~5 MHz,腹部容积探头,频率2~5 MHz。经胎儿丘脑水平和侧脑室水平横切面观察CSP,根据文献[1]标准评估其有无异常:以CSP宽度2~10 mm,呈长方形无回声区为正常;CSP异常包括未显示、窄小(宽度<2 mm)、增宽(宽度>10 mm)及其形态异常。发现CSP异常后,以二维横切面、矢状切面、冠状切面全面扫查中枢神经系统并进行三维成像,必要时经阴道超声扫查。由2名具有10年以上产前超声诊断经验的副主任医师进行扫查,意见不一致时经协商决定。

1.2.2 胎儿MRI 采用Simens Magnetom Aera 1.5T MR仪行胎儿头部扫描,采集常规T1WI及T2WI等。由2名具有5年以上胎儿MR诊断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分析图像,意见不一致时经协商决定。

对比分析胎儿产前超声及头部MRI结果,随访妊娠结局和出生后生长发育情况。

2 结果

产前超声发现26胎CSP未显示,18胎CSP狭小,6胎CSP增宽及3胎CSP形态异常。12胎产前超声及头部MRI均提示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表1)。43胎足月出生,9胎终止妊娠,1胎失访。

表1 12胎CSP异常合并神经系统畸形胎儿产前超声及头部MRI所见及妊娠结局

26胎产前超声CSP未显示胎儿中,8胎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包括3胎单纯性完全型胼胝体缺如、1胎完全型胼胝体缺如合并枕部脑膨出及四肢长骨短小(图1)均经MRI证实;2胎侧脑室前角部分融合MRI分别提示为完全型胼胝体缺如伴脑裂畸形(图2)和叶状前脑无裂畸形;1胎双侧侧脑室明显增宽致CSP继发性未显示,MRI提示脑积水、CSP受压变小、胼胝体正常;1胎伴侧脑室前角囊性占位压迫脑中线,MRI诊断为额叶多小脑回畸形,CSP及胼胝体均正常;上述8胎均终止妊娠。其余18胎MRI提示CSP狭小而胼胝体形态正常,均足月出生,出生后42~60天神经系统及体格检查均未见异常。

18胎产前超声显示CSP狭小,其中1胎超声诊断为单纯性部分型胼胝体缺如(图3),MRI证实为部分型胼胝体缺如;17胎超声及MRI均未见明显神经系统发育异常。6胎产前超声显示CSP增宽,超声及MRI均未发现明显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以上24胎后均足月出生,经随访未发现明显异常。

3胎产前超声发现CSP形态异常,包括2胎CSP前半部显示、后半部中断,MRI均提示透明隔部分发育不良而胼胝体发育正常(图4),后其中1胎引产、1胎失访;另1胎超声显示CSP宽度大于长度,胼胝体长度变短,压部缺失,MRI证实为部分型胼胝体缺如,后胎儿足月出生,经随访半年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CSP是胎儿颅脑横切面超声检查的重要内容,其大小和形态正常是胎儿颅脑发育正常的重要表现[2],大多数18~37周胎儿的CSP可于胎儿颅脑横切面超声显示,妊娠晚期至出生后该腔隙闭合为透明隔,部分未闭合者至成人期仍可显示[3]。

产前超声常规采用横切面检查胎儿颅脑,正常胎儿CSP呈长方形位于脑中线前部,其两侧透明隔小叶紧贴侧脑室前角内侧壁;正中矢状面可见CSP前方为胼胝体膝部,上方为胼胝体体部,由于CSP与胼胝体有共同的胚胎起源,可由此推断,发现CSP存在即代表胼胝体膝部和部分体部存在,可排除胼胝体完全缺如[4]。本组产前超声显示18胎CSP存在、但宽度小于2 mm,后经MRI证实其中17胎胼胝体正常且未合并其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仅正中矢状面显示胼胝体压部缺失的1胎经MRI证实为部分型胼胝体缺如;18胎超声未见CSP,经MRI证实CSP狭小而胼胝体形态正常,支持发现CSP存在即可排除胼胝体完全缺如的推断。以上结果提示,单纯CSP狭小并不意味着胼胝体完全缺如或其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风险增加[5],如经多切面扫查排除其他畸形,则可视为正常,以免增加假阳性率而造成过度诊断,并给孕妇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与CSP未显示相关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包括胼胝体缺如、孤立性透明隔发育不良、前脑无裂畸形、脑裂畸形、脑皮质发育异常、视-隔发育不良及脑积水等[6]。本组超声所见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包括完全型胼胝体缺如、脑裂畸形、叶状前脑无裂畸形及因双侧侧脑室明显增宽、额叶多小脑回畸形致CSP继发性未显示;另2胎超声显示部分CSP,经MRI证实为孤立性部分透明隔发育不良。超声发现CSP未显示且侧脑室前角相通时需考虑孤立性透明隔发育不良、叶状前脑无裂畸形及视-隔发育不良,应行矢状面扫查胼胝体以资鉴别:孤立性透明隔发育不良和视-隔发育不良时胼胝体发育正常,而叶状前脑无裂畸形可伴不同程度胼胝体前部缺失,需进一步行MR检查以明确诊断。视-隔发育不良罕见,产前诊断在超声发现CSP未显示和侧脑室前角融合的基础上,还应包括视交叉或视神经发育不良的证据,导致产前诊断非常困难;且MRI显示视交叉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本病[7]。产前超声发现CSP未显示且侧脑室前角未相通时,应注意鉴别侧脑室前角形态,勿与其他囊性结构混淆[4]:前角相距较远呈“水牛角”征时,应考虑完全型胼胝体缺如,行横切面扫查观察脑中线处有无扩张上抬的第三脑室、“泪滴状”侧脑室及三线征等间接征象,以矢状面扫查观察胼胝体且大脑前动脉走行有无异常[8]。继发性CSP未显示常见于脑中线受压或破坏时,脑积水、蛛网膜囊肿压迫和脑裂畸形、脑皮质发育异常、脑穿通畸形等脑中线破坏后呈不规则裂隙状或片状,影响CSP及周围组织发育;MRI对诊断脑皮质发育异常具有明显优势[9]。

超声所见CSP增宽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后方的韦氏腔合并存在。本组6胎超声发现CSP增宽胎儿孕周28~36周,最大宽度11.3 mm,后均经MRI证实为孤立性CSP增宽,未见明显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且出生后随访显示发育正常。孤立性CSP增宽多数预后良好,但也有研究[10]表明其与染色体异常和神经精神症状相关。CSP增宽呈囊性扩张称为透明隔囊肿,其压迫周围结构可致婴幼儿神经发育迟缓[11]。

超声显示CSP形态异常是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重要线索,CSP宽度大于长度可能是部分型胼胝体缺如的间接征象[12],需行矢状面扫查进一步评估。本组超声显示1胎CSP宽度大于长度,矢状面扫查发现胼胝体压部缺失,目前随访发育正常。CSP形态异常或未显示可能是部分型胼胝体缺如的间接征象[9];但33%的部分型胼胝体缺如胎儿超声未见间接征象[13]。另外,CSP形态异常需与脑中线其他囊性回声相鉴别,如第三脑室扩张、蛛网膜囊肿、Galen静脉瘤及半球间裂囊肿等[14]。

总之,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CSP异常是诊断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重要线索;正确识别CSP异常并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漏诊和避免过度诊断。

猜你喜欢

胼胝扫查侧脑室
16排螺旋CT不同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影响
产前超声在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临床价值
磁共振检查在胎儿侧脑室陈旧性出血诊断中的意义
超声检查结果有差异,如何看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危险因素及对新生儿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
TOFD 技术在海底管道环焊缝检测中的应用
海洋工程结构焊缝手动超声波检验扫查面的选择分析
脚底长疙瘩,需要治疗吗?
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联合磁共振在胎儿胼胝体缺如中的 诊断价值
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