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邮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2022-02-23梅肖乐王鑫洋张媛媛

淡水渔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邮群组群落

宋 洁,梅肖乐,王鑫洋,张媛媛,刘 东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动物系统分类与进化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2.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南京 210036;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4.北京动物园,北京 100044)

高邮湖地处江苏境内的淮河流域,为江苏省第三、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总面积约780 km,一般水位5.55 m,水深1.2~1.8 m;为典型的过水性湖泊,淮河水注入洪泽湖,出湖后经高邮湖,最终汇入长江,是河豚()、日本鳗鲡()、花鳗鲡()等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从长江洄游至洪泽湖的必经之地,也是许多虾蟹的产卵和索饵场所。高邮湖为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曾是江苏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近几十年来,随着高邮湖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围湖造地,工业、农业和城镇建设,过度捕捞,以及围网养殖等因素,高邮湖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导致其渔业资源小型化、低龄化和低质化,某些种类甚至消失,水生生物多样性急剧衰减。

湖泊鱼类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直接影响了水域生态结构的稳定性。为了恢复高邮湖的渔业资源和鱼类群落结构,先后设立高邮湖国家级大银鱼()、湖鲚()、青虾()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1991年始,每年封湖禁渔几个月,2021年全面实施渔业退捕政策;并且通过增殖放流活动,投放大量鲢()、鳙()、草鱼()、翘嘴鲌()等鱼苗。高邮湖鱼类资源经多途径和多手段恢复,生态系统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修复,但缺乏相应的鱼类群落结构的调查和分析。近几年高邮湖的研究主要为生态环境勘测,浮游动植物资源调查等。本研究通过全面开展高邮湖鱼类调查,摸清渔业资源现状,分析鱼类群落结构,为鱼类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区域和调查时间

高邮湖南部为敞水区域,北部因湖底淤泥较厚而成水生植物茂盛区。南部设置的采样点为港板尖(S1)和桥尖头(S2);北部设置的采样点为青虾保护区(S3)和大银鱼自然保护区(S4)。此外,高邮湖退闸北侧入湖口设置一个采样点(S5)(图1)。采样时间为2019年6月、11月和2020年6月、11月,进行2轮调查。

图1 高邮湖采样点示意图Fig.1 Sketch map of sampling site of Gaoyou Lake

1.2 调查方法

1.3 样品保存和鉴定

捕获的鱼类样本按位点和网具种类分别放入不同的塑料袋中,并用记号笔标记位点、日期和网具类型等,新鲜样本装入车载冰箱保存,带回实验室测量和鉴定。物种鉴定及形态学测量标准依据文献[7-12],体重精确至0.01 g,长度精确至1 mm。

1.4 生态类群划分

按照唐文乔等划分方法,将高邮湖鱼类划分为洄游性、河口性和淡水性;食性分为肉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栖息水层分为中上层、中下层和底层。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1.5.1 物种优势度

鱼类优势种组成采用Pinkas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

=(+)×

式中,为各种类数量百分数,为各种类重量百分数,为各种类在所有采样次数中的出现频率百分数。划分标准为:>1 000时为优势种,500<<1 000时为重要种,200<<500为常见种,100<<200为一般种,<100为少有种。

1.5.2 物种多样性

鱼类群落多样性采用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比如,在《摩擦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学生猜测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通过实验用控制变量法逐一探究。学生的猜想中有两个困扰因素:接触面积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快慢。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几个小组,探究同一个影响因素,大组之间互相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ln

=(-1)/ln

式中,为物种数,为所有种类的总个体数,为第种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

1.5.3 群落结构分析

运用PRIMER 5.0对点位渔获物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种类和数量为原始数据矩阵,以点位(作为样本) 和每种数量百分比(作为变量)构建 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为基础的矩阵,建立聚类(Cluster)图和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nMDS)平面图。根据胁强系数(stress)检验nMDS的优劣:Stress<0.05时拟合极好;0.05≤Stress<0.1时拟合较好;0.1≤Stress<0.2时拟合一般;0.2≤Stress<0.3时拟合较差。相似性分析(ANOSIM)检验类群之间差异显著性,<0.05为显著差异。

1.5.4 丰度生物量曲线

丰度生物量曲线(简称ABC曲线)用于检测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变化和受干扰程度。ABC曲线统计量为正值时对应生物量曲线在丰度曲线之上,表明群落处于未受外界干扰状态;当统计量为负值时对应生物量曲线在丰度曲线之下,表明群落受到严重的外界干扰。ABC曲线公式为:

式中,为ABC曲线中种类序号对应的生物量和丰度的累积百分比,为物种数。

1.5.5 统计分析

用PRIMER 5.0软件进行Cluster、nMDS、ANOSIM和ABC分析,并使用SPSS 22.0、Excel 2016、Vision 2010绘图。

2 结果

2.1 种类组成

高邮湖鱼类共 6 目 7 科 20属24 种(图2),其中鲤科 18 种,鳀科、鲿科、鮨科、月鳢科、鳗鲡科和银鱼科各1 种。调查共采集鱼类95 172尾,共11 915.32 kg。其中鲤科占总渔获量的88.1%,其他各科占总渔获量的0.1%~5.2%。

图2 高邮湖鱼类组成Fig.2 Composition of fish in Gaoyou Lake

2.2 生态类型

按食性划分,肉食性鱼类种数最多,为12 种,占总种数的50.0%;杂食性鱼类10种,占41.7%;植食性2种,占8.3%。按栖息水层划分,中上层 12 种,占50.0%;中下层 11 种,占 45.8%;底层1 种,占 4.2%。按洄游习性划分,淡水性鱼类21种,占比高达87.5%,洄游性2种(占8.3%),河口性1 种(占4.2%)(表1)。

表1 高邮湖鱼类分布及生态类型

2.3 物种优势度

表2 高邮湖各采样点物种相对重要指数(IRI)

2.4 物种多样性

高邮湖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中,5个采样点的鱼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6月为1.37~1.94,平均1.64;11月为0.84~1.66,平均1.26(图3a);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6月为0.45~1.51,平均为0.73;11月为0.11~0.84,平均0.49(图3b);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6月为1.85~2.22,平均为2.07;11月为1.25~2.13,平均1.75(图3c);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范围,6月为0.61~0.80,平均为0.71;11月为0.34~0.71,平均0.51(图3d)。6月捕获鱼类的'、和的平均值均大于11月份的平均值,总体上,11月鱼类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图3 高邮湖鱼类5个采样点多样性指数6月和11月的变化Fig.3 Changes of fish diversity index at five sampling points in Gaoyou Lake in June and Novembera.多样性指数月份变化;b.均匀度指数月份变化;c.丰富度指数月份变化;d.优势度指数月份变化

2.5 群落结构特征

高邮湖各采样点物种数为18~24种(表1),南部敞水区种类较多,达24种。北部种类较少,平均20种,最低为S4,有18种。Cluster聚类分析显示,采样点物种相似性超过63%(图4a),高邮湖鱼类群落聚为群组I,入湖口外侧河流生态型鱼类群落为群组II。群组I中S1和S3构成的亚群组,与S2和S4组成的亚群组,并非以南北方位聚为群组,而以采样点与岸边的距离聚为群组,代表了近岸和湖心两种生态类型。群组II仅由S5构成,反映应了鱼类群落河流型生态类型。胁强系数stress=0.04,说明各群组拟合极好。ANOSIM检验发现群组I、II之间存在显著差异(=0.756,=0.003)(图4b)。

图4 高邮湖鱼类群落聚类图(a)和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图(b)Fig.4 Cluster diagram (a) and nonpara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diagram of the fish community in Gaoyou Lake (b)

2.6 ABC曲线特征

高邮湖采样点物种的生物量和丰度构建鱼类群落ABC曲线(图5)显示,整个生物量曲线位于丰度曲线之下,W值为-0.083,表明高邮湖鱼类群落受到了严重干扰。

图5 高邮湖鱼类群落ABC曲线Fig.5 ABC curve of fish community in Gaoyou Lake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6月平均采集了鱼类24种,而11月平均采集21种。湖泊水温可能造成了鱼类物种数的差异性。有研究表明,水温影响大部分鱼类的活动,是不同季节鱼群种类和捕获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6月与11月鱼类物种数差异也与高邮湖禁捕时间极为相关,6月份为高邮湖开捕首月,随着频繁的捕捞活动,至11月接近尾声,渔业资源量处于极低水平,调查的鱼类物种不可避免受到了干扰。历史上高邮湖记载有鱼类109种,通联洪泽湖的三河自1953年建闸之后,鱼类物种数和产量逐渐降低,最少在2015年仅捕获鱼类14种。本次调查捕获鱼类24种,鱼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最近五年得到显著提高。表明高邮湖历经人工放流、生态修复、渔业禁捕和退捕等措施,鱼类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恢复。

本研究中,高邮湖鱼类群落优势种为鲫、大银鱼、鳙、黄颡鱼、刀鲚和鲢,这与高邮湖浅水低洼型湖泊特征有关,此类湖泊浮游生物较为丰富,而大银鱼、鲢、鳙、刀鲚均以浮游生物为食。但各采样点的鱼类优势种和重要种不尽相同,可能是水域环境差异造成的。南部敞水区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生物,鱼类物种较为丰富。湖心区因泥沙淤积,水生植物茂盛,浮游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物种数相对较少。大银鱼、刀鲚这类中小型鱼类在各采样点渔获物数量比例偏高,说明高邮湖鱼类群落结构小型化严重。研究表明,优势种通常由1个或几个种类组成的群落,是受到较多干扰因素引起的结果。调查发现,湖心偏北区域优势种数量最少,说明该点生态稳定性较差,鱼类群落结构更易受到干扰因素影响。高邮湖近几年已连续放流鲢、鳙、草鱼、翘嘴鲌、长吻鮠、细鳞斜颌鲴、鳜和鲂等经济种类,每年放流总量达1亿~2亿尾(江苏省高邮湖渔业管委会放流数据年度报表)。由于名贵鱼类如长吻鮠、细鳞斜颌鲴、鳜之类放流数量有限、放流鱼苗存活率较低,没有形成优势种;仅放流补充的鲢、鳙成为群落优势种。而在湖泊中经自然繁殖进行群体补充的鲫、大银鱼、刀鲚之类因具有高繁殖力的种类,也构成了高邮湖鱼类群落优势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种群和种群个体数两方面衡量群落结构,是反映群落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群落物种越丰富,'越高。当水域生态环境受到胁迫时,物种数和个体数均会减少,导致'降低。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表征高邮湖鱼类群落结构的'、和各值,6月份均高于11月份,表明季节变化产生的一些水文特征如水温和流量等的变化,影响了鱼类饵料的丰度,由此造成季节性的鱼类群落结构差异。但6月高邮湖的'变化范围为1.37~1.94,平均1.64,低于洞庭湖的2.07,表明高邮湖鱼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蔡立哲等认为′<2的主要原因为严重污染。实际上高邮湖生态环境现状监测资料表明,湖内水体受到有机污染并出现富营养化。因此,今后有必要加强高邮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高邮湖湖内鱼类表现为湖泊生态型类群,鱼类群落自然成为群组I。高邮湖北部入湖口外侧为河流型水域,其鱼类群落自然成为群组II,这2个群组之间的显著差异(=0.756,=0.003),表明高邮湖尽管通联北部入湖口的河流,但因生境的差异,造成2个群组的组成差异。群组I中的2个亚群组,是以近岸的距离进行聚类,主要原因可能近岸位置受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程度高,该水域鱼类聚为一亚群组;而高邮湖湖心有青虾保护区和大银鱼保护区,受保护力度大,人类活动干扰较少,湖心水域鱼类聚为另一亚群组。群组II生活的水域属河流,通联高邮湖与河流演变而成的宝应湖,地处高邮湖退闸北侧,水利工程建设、沿岸工业开发和水环境污染的影响较为明显,形成了差异于高邮湖湖内的生态环境,维持着不同生态类型的鱼类。ABC曲线分析表明,高邮湖鱼类群落结构总体上遭受了干扰,稳定性差,推测类似其他水域因环境破坏而干扰了鱼类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破坏高邮湖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有必要深入调查研究。

猜你喜欢

高邮群组群落
轻度人为干扰下贵州道地药用植物艾纳香群落特征研究
缺氮胁迫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夕照高邮湖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画说铁军:高邮受降
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考题分析
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