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2022-02-19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科专业课协同

刘 丹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10008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就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为做好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工科高校在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培养国家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为创新的天地、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摇篮,工科高校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办学定位的要求,也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保障的现实需要。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的需要

课程思政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中,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理念、育人目标、价值追求方面的协同效应,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新格局的综合教育理念。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明确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对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工科高校培育科技领域时代新人提供价值引领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在一些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中,仍有部分青年学生认为“上好专业课”才是最有用、最重要的,仍然存在对思政课“无用论”“无关论”“无为论”的偏见,影响了思政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也使思政课的育人成效大打折扣。“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工科类学生而言,学好专业课是必备的技能,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则是自身成长成才,真正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前提条件。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坚持系统观念,在开足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加强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蕴含于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既要注重道之教化、本之塑造,也要从器、用、末上用力,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新时代科技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价值引领。

(二)为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创新思路

高校“三全育人”的核心是“人”, 是通过“五育”并举的途径, 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能够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随着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 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 知识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抢占有利位置乃至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未来发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归根到底靠人才, 而成就时代新人的根本的途径就在于“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 而育人是本。 人无德不立,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工科院校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强调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为工科高校推进教育现代化转型提供理念先导

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人的素质就不可能得到代际之间的提高;没有人的素质代际之间的提高,也就无法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贡献源源不断的“动力”。工科高校的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不同学科和课程之中,展现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有助于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孤岛化”困境,同时为各个学科、各门课程注入育人价值理念。随着工科类高校不同学科中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入,不同课程展现的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利于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灌输”的路径依赖,不断增进专业课内容的政治性、学理性、知识性,推进工科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

二、工科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旨在把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贯通于大学生知识体系培育中,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协同育人”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功能,而以往的专业课程只有“专业”,缺少了“思政育人”元素,直到2014年以后,“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才逐步深入人心。由于理念提出时间有限,加之实践探索的不足,工科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协同育人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协同育人的管理体制机制缺乏顶层设计

目前,一些工科高校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尚未建立起统筹指导和管理具体工作的领导小组,而是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负责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其他二级学院负责人组织在一起,要求按照文件精神落实,层层下达任务,涉及的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充分的协调机制。在运行机制上,运作流程不清,职责划分不明,单纯强化“思政”元素,在“协同”问题上进展缓慢。一些学校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重“形式”轻“实效”,通过突击搞“一阵风”“运动式”的做法,以制定文件、明确要求的形式完成“协同”任务,只是简单化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材选用上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而对专业课教师的实际授课环节中的思政育人成效缺乏有效督导,同时一些工科专业本身就缺乏“马工程”教材,这就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师莫衷一是,产生畏难抱怨甚至抵触课程思政的情绪,大大影响了育人实效。

(二)协同育人的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衔接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关键,就在于要找到二者契合的知识关联点,把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课教学,最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目前,国内尚无权威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课程思政教学参考书目,现有出版的大都是个别院校结合法学、经济管理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的教学案例探索,而缺少指导思政元素与工科专业教学有机衔接的教学参考,一些工科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虽然,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政直接关联性有限,但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可以融入家国情怀、青年担当、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起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作用,在认知和理念上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 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难成合力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的推动者、践行者,这就要求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了解专业课,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专业课程背后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也要专业课教师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专业课内容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科类高校普遍存在着思政课教师不懂专业课、专业课教师队伍“不懂思政”“不会思政”的现象。一些教师潜意识仍存在着“术业有专攻,专心做好自己专业的相关内容就足够了”的思想认识,课程思政“走过场”“走形式”,不仅没能达不到预期的育人效果,还使专业课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队伍难成合力。

三、工科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提升路径

工科高校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加强统筹设计、全面规划,通过强化专业特色分类指导,提高协同育人实效;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育人合力;通过完善课程内容设计,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把协同育人工作落细落实;通过改革教学组织评价管理,形成多维度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高效的协同育人管理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工科高校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需要构建“党委领导、教务牵头、院系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制度设计和管理体制,加强引导和考核监管,把教师参与协同育人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绩效考核、评聘晋升、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从学校整体层面统筹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教务管理部门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责任和任务清单,明确每一门课程的目标要求,搭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研究课程、共同备课的平台,积极协调各方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各专业院系要积极开展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积极合作,通过“手拉手集体备课”“教学经验分享”等形式,结合工科院校专业特色,形成分工明确、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全方位覆盖的协同育人体系。

(二)抓好关键角色,提升教师协同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师是关键。要打破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各管一摊”“各自为政”的局面,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树立共同育人理念,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加强经验交流,确保协同育人工作落地落实、见功见效。专业课教师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能力培养与品德塑造相统一,培养具有爱党和爱国、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大国工匠后备人才。思政课教师也要充分挖掘工科院校校史、工业发展史、科技进步史等蕴含的思政育人资源,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感染力和亲和力。辅导员队伍既有专业背景,又一直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具有独特的工作优势,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育人工作“协同”有“实效”。[4]

(三)优化课程管理,构建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遵循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规划。课程思政方面,工科高校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围绕培育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形成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来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把这一目标具体落实到课程的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教案课件的制作方面,贯穿于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工程实践、毕业设计各环节。思政课程方面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工科院校专业特长和学生特点,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平衡课程建设中的思政与专业、通识与学术的关系,有效处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与科学性、价值性与学理性的衔接,善用“大思政课”,通过挖掘学校自身的思政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对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四)完善考核监督,建立健全多维度育人成效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成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育人成效,必须创新高校课程考评方式,从以往的单一评价方式向多维育人成效评价体系转变,深化学校教学考评和学习效果检测,将教育教学考核、学生获得感评价和社会反馈有机结合,并以此作为衡量协同育人成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一方面,要对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加强全过程监督考核,强化纪律约束,使任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自觉、规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学效果好的课程提炼经验,为建构大思政的同心圆形成思政育人合力;另一方面,要改变以往侧重工具理性的评价模式,树立教育教学的发展性评价观,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实效性评估的多维指标,从单项的专业知识维度向价值引领、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培育等多维度延伸,通过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综合诊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综合测度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工科专业课协同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