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学生获得感路径探索

2022-02-19赵绪莹李琳颖杨棐絮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政课理论课内蒙古

赵绪莹 李琳颖 杨棐絮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始终把高校思政课摆在重要位置。2018年4月12日,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202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又指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3]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高校思政课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4]这也是国家和教育部规定各高校给大学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和初衷。

新时代如何提升内蒙古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归根结底就是在新时代如何讲好高校思政课,使思政课真正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一、研究和开展高质量教学,探索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高校思政课作为教育部规定的在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5]的灵魂课程,其重要性无可替代。新时代如何提升内蒙古高校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最重要的是持续聚焦和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重点放在研究如何开展高质量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深入研究教材体系,逐步将其转化为教学体系

高校教师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这五门思政课时,必须组织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攻关,认真梳理并深入挖掘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根据每门课程特点和规律,整合教材章节内容,集体讨论决定是否设置专题讲授。如,进行专题教学,要精心设计专题名称,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素质等情况以及教师擅长的专业领域,认真钻研并设计专题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目前,内蒙古已有部分高校思政课开展走班制教学,实施专题授课,就是探索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体现。

(二)开展高质量课堂互动,探索教师和学生双向共建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课题组调研得出,学生喜欢的思政课授课方式多种多样,但其中最喜欢的是“案例分析,影像资料加深理论理解”,占一半以上,其次是“组织户外实践,加深理论理解”,然后是“分析时政,提高理论理解”,而“组织课堂辩论,进行思想碰撞”这种授课方式占比最低。多数学生还是倾向于课堂案例分析或参加实践活动的授课模式。思政课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筛选和提炼出更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同时,不断探索学生关注度高、话题热度较高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切入教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组织高质量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达到“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在启发性教育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6]。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能够将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于教学,更要具有广博的视野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探索建构教师和学生双向课堂教学模式。

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手段,推进思政课智慧教育

2018年4月,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指出,“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7]新时代,内蒙古各高校思政课基本采用了手机端学习通慕课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密不可分,并不断与时俱进。目前内蒙古各高校使用的慕课资源包括超星平台慕课、中国大学慕课等。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好本校思政课慕课资源,还要借鉴其他高校优质慕课资源。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超星”平台“慕课”后台的操作,鼓励教师利用手机学习通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堂互动。课下可利用学习通进行作业布置、发布通知和讨论等,推动信息化手段服务思政课教学,真正做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断推进思政课智慧教育进课堂、进头脑。

高校思政课授课对象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每一学期开设2-3门课程,学生人数多,所以一直以来采取合班大班授课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开展高质量课堂互动,实现高质量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内蒙古各高校依据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与超星集团合作制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微小课”“微思政课”等新的思政课慕课资源不断呈现在各媒体平台和超星平台。比如,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微课”制作、内蒙古财经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赤峰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呼伦贝尔学院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改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等,都已上线“超星”平台并投入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微思政课”,比如2019年5月至10月,呼伦贝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五名思政课骨干教师响应学院党委宣传部的号召,针对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微格教室与大学生展开对话和讨论,探索打造“微思政课”。2020年10月开始陆续上线呼伦贝尔学院公众号平台,反响很好,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拓展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空间。呼伦贝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在2021年秋季学期,学院组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教师,对于呼伦贝尔市的红色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还原真实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录制了呼伦贝尔市红色资源“场景课”——“纪念馆里的思政课”,主要讲述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呼伦贝尔地区发生的重要革命事迹,将本地的红色遗址、遗迹、遗存融入思政课堂,深入挖掘其教育意义和育人价值,同时也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该“场景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重要教学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和教育厅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学习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全区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学四史、践初心、跟党走、担使命”的活动中,自治区高校思政课教师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围绕党史名篇、重大事件、英雄人物、红色校史等制作了“北疆云思政”系列精品微课,反响很好。

今后,内蒙古高校会继续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探索“微思政课”形式,多角度、多层次推出“微讲座”“微小课”等微思政课形式,争取能够上线中国大学MOOC、学习强国、新华网、人民网以及有影响力的等多媒体平台和公众号,同时也要鼓励教师结合自己讲授的思政课和当地实际继续探索和创新教学,鼓励教师在拓展知识宽度,链接社会热点、焦点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内蒙古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的作用。

三、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深化和创新实践教学改革

(一)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探索多样化实践教学形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高校思政课教师结合各地区各学校实际情况和思政课课程特点,深入探索多样化实践形式。如,呼伦贝尔学院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以2021年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组织学生课堂“微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教学鼓励大学生结合当下实际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志愿服务、道德与法治、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等热点和焦点为主题,拍摄立意鲜明、内容完整和反映新时代新风尚的高质量微电影和“大学生讲思政课”的微视频,并从中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和“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并着力加强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拍摄微电影和“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和比赛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重视起思政课,逐步探索建立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实施的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让他们从心灵上感受到思政课的鲜活性,从而提升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

(二)结合内蒙古各盟市各地区实际和当地民族文化历史,有针对性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

在课题组调查中,“组织户外实践,加深理论理解”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授课方式,充分说明学生希望加强户外实践教学,以充实和课堂授课的不足。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就可以充分挖掘内蒙古各盟市各地区当地历史资源,开展独具特色实践教学,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的八组辩证关系中的“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8]如,呼伦贝尔学院思政课程可以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呼伦贝尔地区红色资源,如“满洲里市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日军入侵海拉尔的罪证——“断桥遗址”及和平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巴尔虎左旗境内的“诺门罕战役遗址陈列馆”等。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些红色资源的教育意义,合理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历史遗迹,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深刻了解这些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英勇反抗侵略者,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珍贵历史见证,同时对塑造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西部地区也富含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像乌兰夫纪念馆、乌兰夫故居、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师部遗址、大青山抗日游击革命根据地、位于包头市的北方兵器工业城等。内蒙古各高校要深入发掘内蒙古各地区红色资源的教育意义,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仅可以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和方法,还提升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对提高内蒙古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厚度,对扩大内蒙古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时代性极强的课程,是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之中去。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探索在新时代如何提升内蒙古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检验思政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政课理论课内蒙古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疫情之下线上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