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中心理元素融入途径

2022-02-18陈洋洋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正念心理

陈洋洋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青海西宁 810000)

一、问题的提出

实战化教学是公安院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立足基层,服务实战的要求,也是贯彻公安院校校训的有力载体,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如何将心理元素融入实战化教学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公安院校的实战化教学要求学生能力标准化、教学可控化、教学问题导向化、手段尽可能实景化、讲练尽量复合化、内容尽量开放化、组织需要团队化,我们可以根据实战化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融入心理元素,让心理元素自然而然地走进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一牵扯到实战教学,就要考虑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关注实践客体的引领作用,发挥实践主体的主导作用,这些都会将公安院校的实战化教学往更高层次推动。社会的发展对公安院校学生的培养要求逐年增高,公安院校教师的实战化能力水平与学生的实战化的培养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公安院校作为育人主体,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心理元素方面的浸润,本着从问题出发、从实战化教学目标,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实战化教学水平[1-2]。

二、心理元素融入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时代所需

在多元文化背景、互联网+之下,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心理元素的融入,每个人的自我觉察意识都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中,我们尤为关注学生的抗压能力、理想信念的培养,职业教育、警察意识与忠诚意识的融入,更关注学生在实战化教学改革中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很喜欢新鲜事物的求新心理状态,他们从行为上更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情境化、实战化、真实化的实战化教学形式更容易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会被更好地调动起来。

(二)实战化教学有效性所需

公安院校所有课程中都要贯穿课程思政和心理元素,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承担着为公安一线培养人格健全、心智成熟、品质高尚、身心健康的公安警务工作人员。心理元素因其内容的温暖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入的无声性在实战化教学中可以顺利抵达学生的内心,为了保证实战化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开展实战化教学。

(三)完善实战化教育内容所需

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实战化技能及素养,还要注重“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等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元素注重挖掘学生的思想观念及日常行为规范,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及警务体能的训练。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3]作为公安院校的实战化教学,我们要狠抓学生的思想、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心理素养真正融入实战化教学中。

三、心理元素融入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心理元素+心理咨询,挖掘学生内在需要

在实战化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察言观色,利用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甄别学生心理状况的能力,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让学生在实战化学习中主动地自觉自查,激发学生改变的动机,在实战化教学中帮助学生处理好期望和目标的关系,发现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各种心理状态。比如在交管专业实战化教学车辆查缉实战化教学中,我们发现检查车辆的同学在模拟演练的过程中,针对车主的不配合状态,课后还是不能很好地对待车主不配合这个问题,影响心情,严重的话这种不良情绪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4]。在学生有需求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逐步与该生建立咨询关系,让学生具有共情能力,或许车主有其他紧要的事情,如果换作你是车主,面对车辆被查,你的情绪状态怎样,让学生在共情氛围下,换位思考,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公安学院校的实战化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融入心理工作当中的工作原则。保持尊重、真诚、热情、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让学生愿意表达,愿意让咨询师陪伴。尊重意味着在实战化教学中要平等沟通交流,真诚需要把真实的我们呈现给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热情则需要有助人的愿望和耐心的态度,共情是需要在实战化教学中要时刻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和行为表现。积极关注,需要我们关注学生在实战化学习中的积极面,及时给予肯定与支持,哪怕是一个微笑和一个点赞的手势,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激发学生实战化学习中的内在力量。

(二)心理元素+团队建设,促进实战团队配合

公安院校的实战化教学中,大多以小组或者团队为单元进行组训,团队的综合竞争力来自激发所有团队成员的特长和潜力。良好的团队氛围可以很好地提升团队实效,实战化教学中也是如此,营造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适宜实战化教学氛围,不断鼓励实战化小组成员积极展现自我,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潜能,无差别对待团队所有成员,这样的实战化教学才会迸发出如原子裂变般的能量,保证实战化教学教师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学生得到最大收获,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元素中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训、有针对性地在实战化教学中融入团队成员潜能开发实训、团队凝聚力训练、创造积极的实战化团队,实现心理元素时刻融入实战化教学[5-7]。比如身处群体性事件的场景之下,更要注重心理建设、团队建设,不断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比如以后学生面临的接出警现场也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在接出警模拟训练的时候可以引入心理元素,提前模拟群众可能出现的极端情绪及抵抗行为,提前在实战化中演练这些场景,稳定学生情绪,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三)心理元素+智慧心理,信息技术服务实战

我们处在大数据的时代,网络是助力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有利因素。借助网络环境实现的智慧心理,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战化教学。现在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心理公众号,关注公众号里的实战化教学心理知识是融入途径之一。心理元素借助心理技术融入警务实战是融入途径之二[8]。典型的就是公安心理能力训练系统、心理危机干预训练、HRV生物反馈心理训练系统及脑波训练系统还有各种的减压舒缓的软件,这些都是将心理元素和网络心理融合,服务公安院校警务实战的有力途径。比如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里面有一个暴力抗法的视频,学生在观看体验第一遍的时候会紧张,无所适从,身心指标都飙高,但是多次看完之后,就会系统脱敏,对这类场景,心理上接受,情绪上也不会出现过激的反应。还有在公安心理能力训练的系统里有一个劫持人质的现场,训练我们的学生通过平复自己的情绪,达到身心协调,从而实现射击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而解救人质,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身心指标都不协调,多次的训练会让学生在网络上实现心理元素和实战化教学的完美融入,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9]。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都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形式开展,比如疫情防控期间可以实施一对一的网络心理咨询,借助于微信、QQ、腾讯会议等音视频的网络终端开展实战化教学与演练,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排爆实战演练。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时,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实施线上心理辅导,将实战化的元素及授课主题融入团辅活动中,真正地实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四)心理元素+正念训练,提升实战心理素质

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射击能力、耐力、抗压能力等进行强化和提高,开展正念刚好可以服务于心理适应力训练、正念射击训练、正念耐力训练等项目。这些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持适当压力水平,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正念训练能够让学生体会当下,以正念进食—吃葡萄干为例,做练习时,请把所有分心的事放在一边,关掉电话,专注于直接、清晰地觉察你所体验到的每个方面和每个时刻。用全新的视角投入练习,投入多少收获多少,我们在前期以正念训练为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正念理念、树立正念思维。比如学生在射击实战课程中出现的一些负性情绪和负性体验,可以利用正念的方式加以训练,用积极的视角看待学习生活中的实战化场景。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关注网络世界,正念想象和训练机会很少,可在实战背景之下,融入正念训练,从内在提升学生的实战心理素质[10]。

正念训练与实战化教学内容融合,在原有训练基础之上,聚焦于实战化教学,提升学生在困难任务、高压情境下的行动绩效水平,提升压力复原力,强化学生临战心理素质和实战技能,让学生良好的心理元素融入实战,服务实战。学生的心理懈怠、情绪问题、潜在的情感枯竭、心理创伤等都可以通过正念进行,在正念练习中也可以引入团队训练、团体辅导,增强团队意识、职业荣誉感和忠诚意识,雷锋精神教育,开展正念认知、静坐冥想、身体意识、慈心禅,还有可以通过认知觉察、身体扫描、三分钟呼吸空间练习、自我观察并记录等方式,提升实战化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可以结合身体扫描、呼吸觉察、正念伸展、正念行走、静默练习等,帮助学生在日常体能训练过程中,进行正念耐力训练、定力训练,模拟执行任务中的专注训练与开放觉察训练及整个训练过程的把握和控制。在学历班和职后民警的实战教学射击训练中,可以选择射击训练与正念训练相结合,设计开发正念射击训练项目,来减轻射击时不同期望值对射击水平的影响,提升射击过程的心理稳定性[11-13]。当前我国警察射击训练水平和心理反应与实战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射击训练中的心理元素对射击命中有很大影响。大部分射击训练中较多采用技术技巧训练而忽略射击中心理元素的关注。我们可以引入正念—接受—投入训练、正念运动表现提升训练、运动正念冥想训练和正念—接受—觉悟—投入训练等,根据学生的状况因才开展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引入心理元素服务实战化教学。

采用正念训练是从意识层面入手,常态化借助心理元素融入公安院校的实战化教学,将心理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应用于实战化教学是大势所趋,也是提升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效果的绝佳途径。

总的来说,作为公安院校的教师兼教官,在实战化教学中引入心理元素,注入心理力量,让学生及民警关注心理,关爱自己,实现心理与实战的无缝对接,需要各方的努力实践,还需要相关领导、科研工作者及实战教官、学生和民警的大力推动和配合,学生和民警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我们要深挖他们的资源,努力挖掘潜力,提升他们的悟性及对心理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吸引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续调动学生民警的心理资源、最大限度服务于基层警务实战。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正念心理
早餐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踏入正念之路,体验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