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研究

2022-02-14马胜凯冯宝君高云龙

关键词:内驱力心理学党组织

马胜凯,冯宝君,高云龙

(沈阳工程学院a.党委组织部;b.图书馆;c.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辽宁 沈阳 110136)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1]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如何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问题,本文拟引入内驱力的相关理论,用以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以期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关于内驱力的理论

关于内驱力理论的提出,较早可追溯到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舍勒(1874——1928)。尽管十八世纪的德国学者卡尔·威廉·冯·洪堡,曾经在舍勒之前使用过内驱力这个概念,但是在洪堡那里这一概念并不具有理论上的核心和关键的地位。[1]

舍勒所谓的内驱力,有点类似于叔本华所说的生命冲动。这种生命冲动总是表现为生命所具有的由内向外的驱动力。当这种驱动力受到外在现象世界的抵制时,两者之间便形成了一定的张力。作为人类的两大情感体验的爱恨及痛苦,便是从这种张力当中产生出来的。

而在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一书中,内驱力不再仅仅作为人个体生理和心理动机而存在,而是在整个社会和人类群体活动中起导向性作用的精神倾向。[2]舍勒认为,像生理意义的内驱力一样,社会学意义上的内驱力根本上决定了社会集体的行动起到最初定向作用;而内驱力在现实化过程中受到抵制,会迫使内驱力改变自身而进行调和;在冲突与调和之后,内驱力必然会选择正确的方向实现自身,从而构成了现实世界中的群体的行动轨迹。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认为,内驱力其实就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驱动效应的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生物信号。其实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源于最原始的、积累了整个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他将其与集体无意识联系起来,始终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集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并以“生命驱力”为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R.S.伍德沃斯(1869—1962)1918 年出版了《动力心理学》一书,并于1925 和1930 年写了两篇论文,对动力心理学作了清晰的阐述,力求理解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因果机制及决定驱动力的动力刺激或情境。他提出机制和驱力两个概念,认为机制是使驱力得以满足的外部行为方式,驱力则是机制的内部条件。机制涉及一件东西如何活动,驱力涉及这东西为什么会活动。当这些概念用于心理学时,一个有机体便可以按某些方式行动。对行为而言,机制是回答“怎样”的问题;驱力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二者可以互相转化。

根据伍德沃斯的理论,人是被需求支配的。个体积极主动地去做某件事情,无论是出于性或情感的选择,总在内心深处有一个驱使他行动的信念或者力量,这就是个体自发的渴望获得满足的需要,即人的内驱力(有学者把伍德沃斯所言的“驱力”直接译作“内驱力”)。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认为,内驱力是指一种基于生理需要和欲求而推动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力。在马斯洛看来,内驱力就是人多元化的需要和欲求,且有程度高低之分,它们整体可以被看作人的动机的一种不完全描述。在诸多不同的内驱力之中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和分离,是相互重叠在一起的。[3]

有关内驱力的理论,还有一个较为典型的,那就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逻辑行为主义创始人克拉克·赫尔(1884—1952)提出的关于操作成绩与内驱力关系的理论。赫尔认为,操作成绩(P)等于内驱力状态(D)与习惯强度(H)的乘积,即P=DH。

内驱力理论(drive theory)是2014 年公布的心理学名词(《心理学名词》第二版)。在心理学领域,

除了上述理论,关于内驱力还有以下观点值得关注:

(1)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2)内驱力与需要密切相关,但两者不是同一状态。需要是主体的感受,而内驱力是作用于行为的一种动力。需要是内驱力的基础,是内驱力的源动力;而内驱力是需要寻求满足的可感知的表达方式,是对机体(行为)有推动作用的力量。

(3)内驱力是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诱因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行为的全部过程称作动机作用,内驱力是个体内部推动行为的力量;诱因是行为目标对行为者的刺激。内驱力是给动机中“推”的力量;诱因是动机中“拉”的力量,人的动机行为正是在这一推一拉中实现的。

(4)内驱力是个体内部产生的驱动力,内驱力的方向、强度等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内驱力不仅局限于个体,也存在于群体之中。

所谓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5]随着工业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对于组织(特别是经济组织,也不断派生到其他组织)的研究,在近现代十分深入与广泛,其中产生了以韦伯、法约尔等为代表的古典组织理论;以梅约、麦格雷戈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组织理论;以巴纳德、利克特、凯恩等为代表的现代组织理论等。[6]总的来说,诸多组织理论的提出,基本目的都是认识组织形态、解析组织机理、优化组织建构、內驱力被定义为“有机体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4]

二、组织内驱力探讨

强化组织效能。所以,基于此目的的探究,自然就涉及了组织心理、组织行为、组织管理、组织效率等内容,为探讨组织内驱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管理心理学在西方又称为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而且其研究范围是组织管理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即管理心理学不是探索一般情境下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而是把研究范围严格限定在组织管理活动这一特定情景中。这里的“组织”包括企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社会组织。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的全面发展。[7]

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组织环境中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表现及其规律,并加以应用以提高组织绩效的学科。组织行为学关注的是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绩效,强调的是与工作、岗位、缺勤、离职、生产率、工作绩效和管理有关的行为。[8]

实际上,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存在较多重叠、交叉或互鉴。如在内容上都包括个体问题、群体问题、激励问题、领导问题、组织文化和变革问题等;在理论上都多以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经典理论为支撑。但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管理,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研究组织中的行为规律,两者对问题的阐述角度不同。也因为如此,两者对组织内驱力的探讨,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1.组织内驱力的概念

组织内驱力这一名词,目前还鲜见于学术文献中,直接表述组织内驱力的概念并得到一定认同的,仍属空白。我们基于对内驱力相关理论的认识,综合经典组织理论和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的基本阐释,对组织内驱力的概念试作如下界定:

针对这一概念,有几点需要补充说明:首先,我们认为,组织内驱力是组织内部的客观存在,有其组织,必有其内驱力。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为了强调组织内驱力的客观性。这也可以厘清组织内驱力和通常所说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关系。积极性、主动性可包含组织内驱力的作用,但更有其主观性成份。而组织内驱力,可受主观性影响,但其客观性是主要的、决定性的。其次,我们认为,组织内驱力集中表现于组织成员,但不依附于任何一个组织成员的存在而存在,包括组织领导者。也就是说,组织成员的更替,对组织内驱力的存在不具备决定性的影响。以组织领导者为例,特定的组织领导者其领导方式、管理办法等特质,只有转化为组织规范(或其他客观要素),才构成对组织内驱力的塑造;而领导者的人格、气质、行事风格等特质,即使对组织有深刻影响,也不构成组织内驱力,这也可以厘清组织内驱力和所谓的“士气”的关系。再次,我们认为,组织成员的情绪,无论个体的还是群体的,也不影响组织内驱力的存在。换句话说,凡是受成员情绪影响的,亦不属于组织内驱力的范畴。

当然,我们不否认“积极性”“主动性”“士气”“情绪”等因素在组织中的影响和价值,但我们力图厘清组织内驱力的边界,使得我们界定的概念更为清晰。我们可以这样进一步来解释:组织内驱力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组织内驱力即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包括积极性、主动性、士气、情绪等因素的组织内在推动力;狭义的组织内驱力即是我们所界定的概念,是广义的组织内驱力的客观性部分。

组织内驱力,是组织内在的维持组织存在、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动力机制及其产生的推动作用。我们之所以这样认知和界定,也是为了把对组织内驱力的探讨,限定在科学的范式之下。

2.组织内驱力的构成

我们认为,组织内驱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满足组织存在的需要产生的推动力;二是实现组织目标激发的推动力;三是组织机制(结构设计、职能分工、制度规范、运行机制等)确定出来的推动力;四是组织内群体心理机制形成的推动力;五是组织外部环境对组织行为的阻力的反作用力。对于组织内驱力来说,这些是“成份”,而非“部件”,正如马斯洛所说的“相互重叠在一起”。

组织的存在价值,必然源于一定的社会需要;一定的社会需要,也必然推动组织实现其存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而促使组织内部产生的推动力,是组织内驱力的基础部分。组织目标是组织效能实现的状态,也是组织自身发展达到新高度的状态。对组织目标的向往而激发组织内部产生的推动力,是组织内驱力的核心部分。而组织内驱力的基础部分与核心部分依托于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分工、制度规范、运行机制等来体现,并被其固化和充实。同时,组织成员共同基于对组织存在价值、组织目标、组织自身、个人成员身份的认同而形成的稳固的群体心理机制,既对组织内驱力产生催化和增强的作用,也是其重要补充。此外,来自于组织外部的阻力,自然会引发组织内部的抵制,从而产生的抗力,也构成组织内驱力。

3.组织内驱力的价值

在理论价值方面,组织内驱力是对组织理论、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诸多关于优化组织建构、强化组织效能的思想及研究成果的整合。在应用价值方面,组织内驱力是将相关理论减化、集中化、具象化,使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庞杂的观点、方法更为实践层面所接受,更具有操作意义。在创新价值方面,组织内驱力的提出,试图构建一个组织设计、组织管理甚至是组织理论研究的新的维度,为现实应用甚至是理论研究展开一个新的视阈。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研究

高校基层党组织,具备一般组织的特点,当然存在其组织内驱力。但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又是一种特定的组织,其组织内驱力必然也有其特殊性。

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是政治组织,政治性是其存在的首要的价值。具体地说,设立高校党组织,是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政治安排,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构成基础的特殊性。其次,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是设立在高校的基层组织,其组织目标既从属于党组织的总目标,又与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即组织目标具有双重性。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构成核心的特殊性,再次,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分工、制度规范、运行机制等往往较为规范整齐,具有同一性,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固化方面的特殊性。此外,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成员(即党员)的群体心理机制和其组织外部阻力也分别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组织,这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也存在重要影响。

1.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的具体解析

依据我们对组织内驱力的探讨,结合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我们对其组织内驱力构成的主要因素做如下解析: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主要因素的解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构成还包含诸多其他因素,但我们认为,这种把握主要因素的解析,基本上可以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

2.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的主要因素

基于我们对高校基层组织内驱力的解析与认知,我们可以得到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的主要因素:一是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成员的认同感。我国高校设立党组织是必然的,其必要性不容质疑,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有其坚实的基础。二是组织目标的可行性和吸引力。显而易见,组织目标并非越高越能激发组织内驱力,切实可行的组织目标才更具激发作用。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目标既要从属于党的总目标、上级党组织目标,又要与高校发展目标结合,因而现实中存在一定的自身目标弱化(不清晰)的问题,组织目标的吸引力不强,这是影响其组织内驱力的不利因素。三是组织机制的科学性和执行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机制规范性、同一性明显,对其组织内驱力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四是组织内群体心理机制的理性和积极性。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成员在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有其显著优势,对提升组织内驱力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其部分成员自我意识较强、思想多元化等问题,也对群体心理机制有所参杂,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组织行为阻力的大小对组织内驱力存在影响,其影响呈现倒抛物线形态,即阻力增加,内驱力增强;但在一定的峰值后,阻力过大,内驱力下降。由于组织行为阻力因时因事而异,不确定性很大,所以不列为影响组织内驱力的主要因素。

3.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研究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研究是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益探索。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明确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我们在坚持过去党的建设成功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包括探索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及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尤其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把党的建设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转化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具体举措。[9]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引入管理心理学、行为组织学相关的有益成果,探索构建基层党组织内驱力,对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研究是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现实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指基层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实现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而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形势的发展、组织、凝聚、动员、影响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能力。一般来说,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由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组成。我们认为这种组织力构成,是从组织功能维度上划分的。而从组织形态维度上看,组织内驱力无疑是组织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构建强大的组织内驱力,无疑会对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等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现实路径。

再次,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研究是在高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创新方案。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基层党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强调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红线。如何带领党员群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基层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研究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驱力,着力形成内生动力,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完成这一首要政治任务的创新思路。以构建组织内驱力为中心的系列举措和办法,可以构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创新方案。

猜你喜欢

内驱力心理学党组织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