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主体保驾护航:数字化赋能的智慧养老模式

2022-02-14刘文军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智慧

刘文军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近十年来,我国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2010 年的1.19 亿增加到2020 年的1.91 亿,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18.70%,比2010 年上升了4.63个百分点,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部分城市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且拥有世界上较大规模的老年群体。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同步,由于人口流动迁移,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地区,我国目前有149座城市深度老龄化(即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地域老龄化分布不均的问题凸显。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要求丰富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供给;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健康及养老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提升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老年人口数量及比例的激增给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养老模式以儿女照顾、赡养为主,政府兜底保障特殊人群服务为辅。随着全社会进入少子老龄化时代,传统的依赖子女的养老模式被颠覆,依靠政府兜底养老既做不到全覆盖,又无法满足个性化的养老需求。伴随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等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养老产业的融合,智能养老平台、智能产品、智能服务等突破了传统养老服务模式,以数字技术支撑智慧养老的产品供给、系统平台的构建与养老服务能力的提升。然而,发展智慧养老与多元服务主体是息息相关的,亟须各服务主体协同推进智慧化建设的系统搭建,逐步优化智慧智能服务结构。服务主体多元化,有助于智能化和老龄化的融合,驱动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模式。综上,随着智慧养老在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凸显,既有研究多聚焦于智能养老体系的建立、相关管理规定及智能养老平台构建、智慧养老产品供给等,忽视了对老人群体的细分及多元服务供给主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当前对老年群体的划分过于宽泛,导致养老概念、范围、内涵的相关研究过于笼统,对智能化产品细化的研究十分匮乏;二是大多研究基于居家、社区、养老机构等空间概念进行养老模式的划分,忽视了数字化对传统养老模式颠覆的相关研究;三是缺少数字化赋能的智慧养老模式的探讨,暂未涉及多元服务主体下的养老模式细分对后续智慧养老产业影响的解析。针对以上问题,在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下,本文采用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基于对老年群体及其智能产品应用的细分,旨在构建数字化赋能的多元化的智慧养老模式,提供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方案。

一、智慧养老的研究现状

智慧养老的概念源自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智慧养老模式即全智能化老年系统,让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1]。蒋国清(2021)指出智慧养老是通过机器模拟、拓展和延伸人类智慧,促使养老领域复杂的体力任务自动化,为老人提供精准的、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满足其基本的健康、生活甚至精神需求,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和尊严感[2]。当前,学术界对智慧养老的概念、内涵及其应用模式展开大量的研究,方永恒(2021)剖析了“养老+智能”目前陷入困局的原因,提出扩大有效供需、增加产品多元性、规范行业标准、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措施[3];詹佳昌(2021)根据实际需求调研结果、回归模型结果验证了老年人参与智慧养老服务的适应性[4];徐智华、苏炜杰(2021)整理和归纳美国、英国等五国人工智能养老战略和政策文件中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提出我国应从促进养老战略和老龄化政策衔接、形成协同治理、制定伦理道德规范、提升老人利用智能设备能力等方面优化我国人工智能养老战略[5];邢珍珍(2021)对人工智能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相关技术和路线[6]。

二、智慧养老模式构建的基础

1.数字化对养老服务的影响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在社会日益“数字化”大环境下,“数字化”养老逐渐深入到居家老人生活当中,呈现全场景应用及快速迭代特征,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驱动多元主体协同的智慧养老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颠覆了老年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养老观念是老年人要习惯于“六十耳顺”,心安理得地享受子女的赡养。但在家庭子女少、老年人经济上相对独立、信息沟通便捷情况下,对于能自理或接受智能设备辅助能自理的老年人,将不再固定于原有的养老模式,而寻求多元化、自立的养老模式。②延伸老年人的行为方式。随着数字技术对养老产业的嵌入,智能平台和智能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上的各类问题,如涉及体力的购物、行走、清扫等,涉及心理上与儿女亲朋的视频互动交流、直播等,涉及安全方面的智能防盗、煤气水电监管、防滑防撞等,涉及护理的机器人、智能呼叫监控等,老人会对智能产品的依赖性会日益增长。③丰富了老年人的人生体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可以随时存储、调取、查找个人数据,老年人借此实现经历再现,如将过去的经历“即时化”“虚拟化”,取代传统的纸质、口传的回忆录,缩小与各类朋友圈的距离,扩大了视野,丰富了体验。④拓展了养老的空间范畴。传统养老模式主要依托住家、社区、机构等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了虚拟养老空间,有助于激发老年人的养老主动性,引发新的养老概念,如“候鸟式养老”“网上虚拟养老”“网红打卡旅行”“吸粉团队”等。

2.数字化下的老年人群体的细分

鉴于当前我国智慧养老服务普遍存在重供给、轻需求,重技术、轻体验等问题,数字化赋能的养老服务应强调以老年人为中心,使其能够根据切身的养老需求,主动参与养老、医疗等服务。因此,对老年人群体进行细致划分是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养老服务的基础,对于智慧养老模式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人们习惯上将年龄超过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这是基于全社会的普遍认知长期形成的划分方式,也是按照退休年限标准划定的。事实上依据年龄划分的老年人的群体,并非都已经进入了“养老”阶段,真正需要养老的是“高龄失能”的老年人。因此,数字化下可以从以下角度对老年人群体进行细分:①按照身体状况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完全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三类,从养老服务角度对应为不用护理、一般护理和完全护理。全社会比较关注的是处于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状态如何实现养老、如何高质量地度过“余生”。②从接受和操作智能化产品的角度划分,依次为熟练掌握全部智能产品、掌握一般智能产品和完全不能使用三类,从智能辅助服务对应的是独立操作、辅助操作、他人操作。如何操作也受到体力、智力及态度的影响程度。③按照生活体验划分,在工作、学习等人生经历过程中形成了“同学圈”“专业圈”“爱好圈”“工作圈”“阶层圈”“地域圈”“失独家庭圈”“事件圈”“游戏圈”等。

从主观和客观角度对老年人细分为不同的养老圈,见图1。

3.智慧养老的设备及平台

为智慧养老提供的产品多种多样,集中在平台和产品两类。其中,智能平台为老年人搭建与外界联系沟通的纽带,可以实现购物、医疗、生活水电煤气支付、物业管理服务等,平台服务的对象可以是老年人,也可以是养老机构,需要借助终端显示器、APP 与各类平台相连,详见图2 所示。个人智慧养老产品包括智慧安防设备、智慧健康设备、智慧陪伴设备及穿戴设备等,如表1所示。

表1 个人智慧养老产品

三、数字化赋能的多元主体智慧养老模式及构建路径

数字化智慧养老新模式使老年人的思维、能力拓展、人生体验呈现多元化的趋向。数字化下,从老年人使用的智能设备与身体条件状况相匹配的角度,将智慧养老模式分为基于护理服务的智慧养老多元模式和基于能力自立的智慧养老多元模式两大类,具体从智慧养老的技术模型和智慧养老的多元模式构建策略展开。

1.基于护理服务的智慧养老多元模式的构建

此模式主要针对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状态的老人,需要提供护理服务的老年群体是养老服务的重点对象。当前,劳动力供应不足深刻影响着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导致巨大的养老护理人员缺口问题,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替代部分工作岗位及提升老年社会工作的效能[7],智慧养老体现了养老服务由人工化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变的趋势[8]。

(1)基于护理服务智慧养老技术模型的构建。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其身体机能将逐渐退化,老人对个性化、精准化医疗服务和智能护理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智能家居可为老人提供自动化辅助设备和个性化健康信息服务,也能为医疗诊断提供决策支持[5]。智能技术在人力短缺情况下对于养老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学习老年人医疗护理知识,对老年人身体和情绪状况及其行为信息进行收集计算,并推断老人所需服务[6]。对于护理服务阶段而言,无论在养老院或居家,亟须实现老年人、智能手段、监护人或机构等三者的互动融和。护理服务智慧养老技术模型的构建应基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智能手段,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疗养机构、政府、儿女亲朋提供监护,这是智能设备与护理服务紧密结合的基于护理服务的智慧养老技术体系,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护理服务智慧养老技术模型

(2)基于护理服务智慧养老多元模式的构建路径。根据委托方式、经济状况及养老空间的不同,智慧养老护理服务模式构建策略主要从老年人的特征、养老地点、智能化手段、护理服务人员,以及政府责任等几个方面着手,具体包括子女或委托他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机构提供护理服务的养老模式、政府兜底提供护理服务的养老模式三条实现路径,如表2所示。

表2 护理服务智慧养老的多元模式

2.基于能力自立的智慧养老多元模式的构建

能力自立是所有老年人愿望,数字技术赋能并助力老年人享受人生。他们怀着和年轻人一样的梦想,往往不再固定于某处养老。能力自立的老人的养老模式在数字时代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灵活性的特点。

(1)能力自立智慧养老技术模型构建。能力自立的老年人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智能设备与外界沟通,并实现日常生活的丰富体验。经济条件好、知识素养高、闲暇时间多的老人偏好养老多元化的方式,因此,智能养老产品、平台需要满足老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从居住地角度可以将老人活动分为居“家”状态智慧养老和非居“家”状态智慧养老两类,居家状态依托原有住所借助智能手段实现智能化的“静态”养老,非居家状态依托宾馆、交通工具、景区、疗养机构、签约式住所等,并借助智能手段实现智能化的“动态”养老。智慧养老设施需在“居家状态”和“非居住状态”的交替过程中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详见图4所示。

图4 能力自立智慧养老技术模型

(2)能力自立智慧养老多元模式构建路径。智慧养老主要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娱乐休闲和学习分享等领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对涉老信息自动监测、预警甚至主动处置,实现技术与老年人需要的智能交互,深度挖掘健康养老需求,高效对接养老资源,创新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养老服务模式[1]。能力自立的老人在居家状态智慧养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拓展非居家状态的智慧养老功能,在二者的交替变化过程中,实现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具体实现路径如下:①线下养老与线上养老互融模式。线下养老依托于住宅、社区配套设施等物理空间提供传统的服务,线上养老则依托于互联网空间实现购物、服务、交流、娱乐或旅游出行的养老服务。老人日常养老生活依托“居家”线下空间,娱乐、旅游、游戏等生活依托线上空间,老人在“等”的过程中实现了“乐”,丰富了人生体验,实现老年人“个性化”的体验,借助互联网实现了“非居家状态”的体验。②传统服务养老与智能服务养老双轨模式。现阶段智慧养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护理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的行为,智慧养老技术的提升会进一步拓展智能产品服务和护理的范围。同时还有大部分老人由于受到学识、智力、性格及身体限制等原因不能、不愿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养老服务。因此养老服务产业坚持智能服务与传统服务双轨并行,强调智能化的同时,要考虑部分群体使用智慧产品的局限性。③个性化养老和传统养老互补模式。数字化时代老人借助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突破了地域、空间的束缚,在养老地点、养老方式、养老圈子等方面实现了“个性化”的养老形式,实现了跨时空的养老体验,包括候鸟式养老、组团养老、抱团养老、医疗康养养老、结伴旅行养老等。个性化养老改变了传统物理空间的养老方式,突破了地域、经历、时间的概念,让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共同养老。个性化养老模式将与居家状态智慧养老互为补充。④“时间银行”养老与即时养老结合模式。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使“历史片断”得以留痕,年轻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自愿服务,提供服务的公益时间可以存入“银行”,等自己老了以后可以支取,享受相应时间免费的服务,这种模式作为一种互助式的、未来的养老模式,可以缓解养老资源紧缺的态势。另外现有养老资金主要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年金和各类金融产品等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不完善,特别是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范围还不够广,通过购买保险为未来养老提供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养老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共用,需要构建政府和社会诚信体系,也需要制度层面加以保障。特别是金融产品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才能将未来养老的当下支付成为可能,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⑤城市养老与乡村养老互动模式。城市养老与乡村养老有不同的体验。城市喧嚣、忙碌、拥挤,老年人宅在家中、小区内居多,活动以跳舞、走路、聊天为主;而农村宁静、缓慢、疏朗,老年人在院内、村里活动,有庭院可以侍弄,可以种植蔬菜水果,有田园般的诗意。城市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往往是互相羡慕,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城里和农村互动模式,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空间的置换,丰富养老模式。⑥休闲型养老与工作型养老模式相结合。老人退休后身体状况普遍较好,退休后一般有两种生活:一部分老人养老金相对充裕,离开岗位后普遍以休闲的心态开始新的生活,属于休闲型养老;一部分人由于养老金偏低,会找一些工作兼职或者给子女带孩子(子女普遍会给一部分资金),属于工作型养老。采用休闲型养老的群体普遍知识层次高、社会地位和收入也高,由忙到闲普遍不适应,未来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等,让这部分群体参与到社区各类活动、管理中,使之从事志愿者活动并获取一定劳动报酬,有利于实现园区共建共享、全民参与,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四、结语

当前,伴随我国老年人口激增,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数字化赋予养老新的内涵,在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日益精细化、多元化、动态性的基础上,数字化赋能物理空间与智能手段相结合的多元养老模式,促成新型的多元化、复合化的智慧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本研究立足智能化养老模式构建的基础,从老人身心能力的角度提出了基于护理服务和能力自立的智能养老多元模式构建,其中,护理服务智慧养老多元模式构建路径分别是子女或委托他人提供护理服务、社会养老机构提供护理服务及政府兜底提供护理服务。能力自立智慧养老多元模式构建路径分别是线下养老与线上养老互融模式、传统服务养老与智能服务养老双轨模式、个性化养老和传统养老互补模式、“时间银行”养老与即时养老结合模式、城市养老与乡村养老互动模式及休闲型养老与工作型养老结合模式,旨在促进传统养老模式向智慧养老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智慧养老方案,从健康、生活、文化、安全等方面解决我国居家养老问题。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智慧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