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2022-02-04王惠英

南方论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谱系中国共产党思政

王惠英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0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要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宣讲,更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体验感悟,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这就需要探索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路径,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高效。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最为鲜活的时代内容

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源[2],在72周年国庆之际,正式发布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3]。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以建党精神为源头,它的形成贯穿党百年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新道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奋战中打下了苏区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鲜明的精神底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巩固新生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树立起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等一座座精神丰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在带领人民脱贫致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锐意进取中积累了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振奋起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企业家精神等新时代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涵丰富、载体多样[4], 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宝贵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基本品质,揭示了共产党人依靠人民、人民至上的价值根基,彰显了共产党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最为鲜活的时代内容,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一是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崇高理想信念。井冈山精神中的“坚定信念”、长征精神中的“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等革命必胜的信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精神标识,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强大精神力量。二是有助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抗战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抗美援朝精神中“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厚的滋养。三是有助于提振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大庆精神的代表铁人王进喜自力更生创业奉献在大庆打出了第一口油田,林县人民艰苦创业苦战十年在太行山中修建了“人工天河”,构筑了红旗渠精神,这些感人事迹为新时代大学生赓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树立了光辉榜样。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远不止这些,它是激励大学生成长进步的无穷动力。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党百年来伟大精神的高度凝结,具有一定抽象性,单纯在高校思政课堂上进行理论讲授,很难让大学生对于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有充分的理解和认同,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之中,让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真正信服,以精神谱系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这是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立德树人的迫切需要。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日益强大的中国成长起来的,他们没有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无法亲身感受到中国从近代贫困落后到现在强大富裕之间的巨大反差,对他们进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宣传教育要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目前高校已普遍认识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深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各高校对如何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有些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考核、学生参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着精神谱系融入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组织考核不规范,弱化了精神谱系融入实践教学的引导力

根据教育部的明确规定,各高校都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计划,开设的各门思政课程不仅要有理论教学的学时学分,同时也一定要安排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部分高校虽然教学计划中制定了实践教学的学时要求,但在具体落实中常常流于形式,原因有各种各样:有的高校是因为实践教学经费不足,思政课教师设计了一些非常新颖的实践教学活动来传承红色基因,却无法付诸实施;有的高校是实践教学组织协调困难,老师想组织大学生开展一些红色之旅实践活动,具体安排时发现很难协调,因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的学生经常是在不同班级又分属不同学院,各学院对学生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只靠思政课教师,很难有效地组织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考察;有的高校是缺乏对实践教学效果的监督考核,使本来很有意义的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教学变成走过场,这种状况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实践教学中的融入难以落到实处,不能充分发挥它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力。

(二)学生参与不广泛,降低了精神谱系融入实践教学的覆盖面

有些高校因为思政课教师不足,在思政课教学时不得不以合班大课为主,上课学生多,开展实践教学时很难保证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深度参与。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如果想开展讲好红色故事的主题演讲或展示活动,因为课程课时有限,不可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能参与演讲展示的只是少数学生代表,大部分同学只能做观众;在校外开展红色革命文化遗址实地考察时,受经费等因素制约,经常只是少数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能参加,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加校外社会实践,实践教学并没有覆盖到所有的学生,如此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实践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三)实践方式不新颖,淡化了精神谱系融入实践教学的感召力

一些高校实践教学方式相对陈旧,仍然以传统的方式为主,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仍采用观看红色影视作品、读红色革命书籍写观后感等方式;在校园实践教学中多采用演讲比赛、听讲座报告等形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常常只是组织学生去参观红色文化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利用网络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只是要求大学生在网上做一些红色文化资源调查,交一个调查报告就算完成任务,有些学生甚至直接在网上下载别人的论文,稍加编辑就上交应付。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贯穿党百年历史,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多元,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对精神谱系的学习兴趣,很难让他们能全面领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丰富的内涵,充分发挥精神谱系的感召力。

三、积极探索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路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受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应该多方共进,运用在课堂实践教学中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培育骨干学生宣讲、在网络实践教学中开发应用先进技术等多种方式,探索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路径。

(一)在课堂实践教学中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创新精神谱系融入实践教学的结合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课堂实践教学之中,既能使大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更深刻地了解我党在百年奋斗中建立的伟大历史功绩,接受其优秀的精神教化和价值塑成,也能让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课堂实践教学方式外,可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创新课堂实践教学方法,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可鼓励他们以百年精神谱系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或雕塑革命先烈的雕像,或绘制党百年历史中著名场景的油画,或开发反映精神谱系的文创作品等,通过作品展现革命先烈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为国家富强开拓进取的豪情壮志,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建筑专业的大学生可引导他们调查红旗渠修建工程量和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在调查中感受到当年林县人民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表现出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可布置他们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特殊场景作管理策划,如根据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的情形设计红军渡过金沙江的方案,大学生们必定要去查找当时的相关资料,通过资料具体了解当年红军只靠七艘小船使数万红军有序渡江的奇迹,感受红军的纪律严明、团结友爱,培育大学生真诚友善的助人品格。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打造实践教学的特色,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凝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传递给大学生,激起同学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必将丰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也能增强教师的授课活力,让大学生在学习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培育骨干学生宣讲,提升精神谱系融入实践教学的覆盖度

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由课堂上对精神谱系的理论接受到社会实践中的参与感受,党在百年创造辉煌历程中留下的红色革命遗址、革命先烈用过的遗物等,活生生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能够加深大学生对精神谱系精髓的了解和认同。因为有些高校思政课是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多、组织协调难、学校实践教学经费少等各种问题确实使社会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是解决困难的可行方案。可挑选一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擅长宣传演讲又对实践教学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骨干,经过事先培训,让大学生带着任务去红色革命老区等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在现场组织学生骨干对党百年历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由专家老师现场点评,加深学生骨干的感悟,同时这些骨干学生还要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感人场景、历史事件、英雄人物进行拍摄和记录。回到学校后由这些骨干学生将感动自己的革命英雄人物和事迹讲给同学们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成视频资料给同学们分享,从学生的视角、说学生的语言、用学生喜爱的形式,由学生骨干宣讲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忠诚于党、无私奉献等精神谱系的内涵,通过一个个感动他们的红色故事引起大学生们的情感共鸣,给他们以心灵的冲击,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对骨干学生来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深化他们在实践教学中的行为体验,对普通大学生来说能加深他们的认同感,充分发挥共产党伟大精神的育人功能,对加强党的精神谱系在高校的融入教育,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在网络实践教学中开发应用先进技术,拓宽精神谱系融入实践教学的新空间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学生更是主体网民,几乎人人都覆盖在移动手机、电脑程序之中,运用网络媒体等先进手段向大学生传达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涵精髓,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效启动。可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来建立精神谱系宣传网站,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丰富内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打出特色网络标题凸显精神谱系的特征,吸引大学生主动阅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可利用微信和微博等大学生广泛采用的社交工具,建立各种微信公众号,利用消息推送或公众号学习来传播党的精神谱系,及时更新平台信息,以丰富真实感人的故事在润物无声中让大学生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明确方向、砥砺品格;可收集大学生在网络上对各种红色文化的浏览数据,建立数据库,用机器学习K近邻算法分析大学生对不同革命精神的喜爱偏好,建立预测模型,帮助推荐大学生喜爱的红色文化资源;可应用VR技术,让大学生通过虚拟现实场景参与历史事件,体验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极限挑战,深刻地理解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体验铁人王进喜在寒冷的东北跃进池中用身体搅拌水泥的感受,更明白创业奉献的大庆精神,在 VR 情境沉浸中让大学生获得心灵的震撼,让党的精神谱系跨越时空滋养大学生成长进步。用大数据、机器学习、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探索党的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路径,讲好精神谱系中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猜你喜欢

谱系中国共产党思政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神族谱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