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疗法联合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疗法治疗黄褐斑的效果研究

2022-01-27越,李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期
关键词:微针氨甲环酸黄褐斑

李 越,李 昕

(1.重庆北部宽仁医院皮肤科,重庆 400000;2.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美容科,重庆 400000)

黄褐斑(chloasma)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由面部黄褐色色素沉着所导致的一种皮肤病。中年女性是此病的主要发病人群。目前,临床上尚未彻底阐明黄褐斑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此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因妊娠、长期服用避孕药、月经紊乱等因素导致血清雌激素的水平异常有关。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面部出现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斑片,斑片多对称分布于两侧颧颊部,且面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斑片的颜色会进一步加深。此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其复发率较高。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外用氢醌乳膏、内服维生素等方法治疗此病,其目的是促进患者面部黑色素的分解,从而使其面部斑片的颜色变浅或消退[1]。纳米微针是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一种微针。针刺疗法是中医治疗黄褐斑常用的一种外治法。本文将我院收治的7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用针刺疗法联合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疗法治疗黄褐斑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性别为女性;面部有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斑片,且斑片多对称分布于两侧颧颊部;有胸胁胀痛、易急躁发怒、舌质暗白等表现[2];意识清楚,认知功能正常,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近期接受过针对黄褐斑的治疗;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黄褐斑;对本研究中所用的治疗方案存在异议或不耐受;合并有其他严重的皮肤病;病历资料缺失或治疗中断;同期参与其他临床试验。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0~45岁,平均年龄为(35.67±5.52)岁;其病程为10~45个月,平均病程为(28.13±7.15)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46岁,平均年龄为(35.74±5.57)岁;其病程为10~46个月,平均病程为(28.18±7.16)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用针刺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选择其皮损部位、曲池穴(双侧)、手三里穴(双侧)、合谷穴(双侧)、血海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阴陵泉穴(双侧)、三阴交穴(双侧)、太冲穴(双侧)、关元穴作为治疗的穴位。肝郁者选择其肝腧穴、中脘穴作为治疗的配穴,肾虚者选择其肾腧穴、命门穴作为治疗的配穴。对上述穴位所在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用微针采用多点围刺法对皮损部位进行针刺(两针之间的距离为1 cm左右),以打通皮下的微通道。之后采用一次性针灸针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运针,得气后留针30 min,隔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3个月。用针刺疗法(治疗方法同上)联合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是:将0.5%的氨甲环酸导入电动纳晶促渗仪中,用电动纳晶促渗仪上的微针滚轮在患者的面部皮肤上来回滚动,滚轮上的纳米微针在刺破皮肤后可使氨甲环酸渗入皮下。隔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其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面部黄褐斑的面积减小≥90%,且黄褐斑的颜色明显变浅。有效:治疗后患者面部黄褐斑的面积减小40%~89%,且黄褐斑的颜色有所变浅。无效:治疗后患者面部黄褐斑的面积减小<40%,且黄褐斑的颜色未变浅。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皮损评分[3]。皮损评分的分值为0~2分,0分表示患者面部无皮损,1分表示其皮损仅分布在面部两侧,2分表示其皮损分布于整个面部。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无效、有效、显效的患者分别有4例、12例、19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无效、有效、显效的患者分别有14例、11例、1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00%(21/3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皮损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平均的皮损评分为(1.65±0.24)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皮损评分为(1.67±0.25)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的皮损评分为(0.21±0.10)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皮损评分为(1.26±0.29)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此病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可发生,但好发于女性群体。此病虽然不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但可影响其容貌,易使其出现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此病患者的皮损表面较为光滑,无鳞屑和痒痛感。以往西医常采用外用药物疗法(常用的药物有氢醌霜、曲酸霜等)、剥脱疗法、面膜疗法、激光或强脉冲光照射疗法等治疗黄褐斑。纳米微针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出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医疗器械。纳米微针的针体是空心的微米级结构,类似于临床上常用的注射器针头。纳米微针可穿透皮肤的角质层,到达表皮层,且不会触及痛觉神经,因此用纳米微针导入药物既可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又不会使患者出现疼痛感。氨甲环酸是一种抗纤溶类止血药物。研究指出,氨甲环酸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分泌,阻碍皮肤黑色素的合成,进而可起到治疗黄褐斑的作用。用纳米微针将氨甲环酸导入皮下,可促进药物的渗透,充分发挥药效,且不会引起疼痛感,也不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损伤。黄褐斑属于中医学中“肝斑”、“面尘”、“蝴蝶斑”的范畴。黄褐斑的病位在皮,病因在里,肝、脾、肾功能失调与此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肝具有调节情志、促进消化吸收和气血运行的作用,若情志不畅、肝气瘀滞,可导致瘀血内生,引起黄褐斑[4]。针刺疗法是中医治疗黄褐斑常用的手段之一。本研究中选择对两组患者的皮损部位、曲池穴(双侧)、手三里穴(双侧)、合谷穴(双侧)、血海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阴陵泉穴(双侧)、三阴交穴(双侧)、太冲穴(双侧)和关元穴进行针刺。用微针对皮损部位进行针刺,可促进面部皮肤的新陈代谢,淡化皱纹及色斑,改善皮肤的质感,调匀肤色,增加皮肤的弹性[5]。对手三里穴、合谷穴、血海穴进行针刺,可起到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能促进黄褐斑的消退;对曲池穴进行针刺,可起到清脏腑热、调畅气血的作用;对足三里穴进行针刺,可起到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对三阴交穴进行针刺,可起到调肝补肾、健脾益气的作用;对关元穴进行针刺,可起到调理任脉的作用[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许佩佩[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黄褐斑患者在治疗期间需避免受到紫外线照射,在外出时需在面部涂抹防晒用品,避免面部皮肤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此外在治疗期间需停用避孕药,以防导致其性激素的水平失衡,影响其疗效[8]。

综上所述,用针刺疗法联合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疗法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黄褐斑的消退。

猜你喜欢

微针氨甲环酸黄褐斑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面对黄褐斑,中西医治疗有方法
4D打印微针让打针不再疼痛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专栏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空气污染与面部黄褐斑形成有关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微针”注射,安全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