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旁联合检测cTnI、NT-proBNP在早期诊断非心源性急性胸痛中的应用价值

2022-01-27黄运忠刘林泉陈远城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期
关键词:检组心源性敏感度

黄运忠,刘林泉,陈远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急诊医学科,广东 梅州 514021)

急性胸痛(acute chest pain,AND)是由多种原因(如神经肌肉病变、呼吸系统病变、心血管系统病变等)引起的一种急症。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各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中,AND患者占5%~20%[1]。根据AND病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非心源性AND和心源性AND。非心源性AND是指不是由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AND。不同非心源性AND的性质和临床特征差异较大。现阶段,临床上常通过检测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水平来鉴别诊断非心源性AND和心源性AND[2]。本文主要是探讨床旁外周血cTnI、NT-proBN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非心源性AND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诊的257例非心源性AN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非心源性AND的诊断标准,且经综合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查、血常规检查、MRI检查、CT检查、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等)得到确诊;其本人(或其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患有心源性AND;发生休克;合并有恶性肿瘤;发病至入院的时间超过24 h;病历资料缺失。按照外周血cTnI、NT-proBNP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快检组(n=131)和常规组(n=126)。在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63例(占50.00%),女性63例(占50.00%);其年龄为46~67岁,平均年龄为(56.20±10.32)岁。在快检组患者中,有男性68例(占51.91%),女性63例(占48.09%);其年龄为36~75岁,平均年龄为(55.30±19.8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为快检组患者床旁快速检测外周血cTnI、NT-proBNP的水平,方法是:在患者床旁采集其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床旁心脏标志物检测仪(型号:cobash 232;生产企业:瑞莱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测定其外周血中NT-proBNP、cTnI的水平。为常规组患者常规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将血液标本送至检验科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是,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转速为2500 r/min),分离出血清,采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及相应的试剂盒(生产企业: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血清中cTnI、NT-proBNP的水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cTnI的水平。比较为两组患者检测外周血NT-proBNP、cTnI水平的用时。观察对快检组患者进行外周血cTnI、NT-proBNP检测的阳性结果。统计用床旁外周血cTnI、NT-proBNP单独检测或联合检测诊断快检组患者病情的效能(包括特异度和敏感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cTnI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cTnI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cTnI水平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cTnI水平的比较()

2.2 为两组患者检测外周血NT-proBNP、cTnI水平用时的比较

为快检组患者检测外周血NT-proBNP、cTnI水平的平均用时为(25.77±4.06)min,为常规组患者检测外周血NT-proBNP、cTnI水平的平均用时为(121.41±16.69)min,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为两组患者检测外周血NT-proBNP、cTnI水平用时的比较(min,)

表2 为两组患者检测外周血NT-proBNP、cTnI水平用时的比较(min,)

2.3 对快检组患者进行外周血cTnⅠ、NT-proBNP检测的阳性结果

对快检组患者进行外周血cTnⅠ、NTproBNP检测的阳性结果见表3。

表3 对快检组患者进行外周血cTnI、NT-proBNP检测的阳性结果(例)

2.4 用床旁外周血cTnI、NT-proBNP单独检测或联合检测诊断快检组患者病情的效能

用床旁外周血cTnI单独检测诊断快检组患者非心源性AND的敏感度为72.00%(72/100),特异度为80.65%(25/31);用床旁外周血NTproBNP单独检测诊断其非心源性AND的敏感度为72.83%(67/92),特异度为64.10%(25/39);用床旁外周血cTnI、NT-proBNP联合检测诊断其非心源性AND的敏感度为88.71%(110/124),特异度为85.71(6/7)。与用床旁外周血cTnI或NT-proBNP单独检测相比,用这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快检组患者非心源性AN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ND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病症。AND主要是由于理化因素、肿瘤因素、外伤因素、炎症因素等对主动脉、心脏、支气管、肺、胸膜、脊神经、膈神经、肋间神经等造成损伤所致[3]。此病可分为非心源性AND和心源性AND。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AND患者中,非心源性AND患者占55%~73%[4]。老年人是非心源性AND的主要发病人群,且此病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成正比[5]。与心源性AND患者相比, 非心源性AND患者的预后较好。NT-proBNP属于多肽类激素,主要由心室肌细胞产生,对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其易于检测且稳定性高。外周血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可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心功能。但该指标在烧伤、心力衰竭等疾病患者中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仅通过检测该指标来诊断非心源性AND的特异度一般。CTnI是心肌蛋白的一种,其分子量较小,在血液中的含量较低。当心肌细胞受损时,CTnI会快速进入血液,导致外周血中CTnI的水平升高,易被检出[6]。进行常规的血清或血浆cTnI、NT-proBNP检测操作较为繁琐,用时较长,不利于早期诊断患者的病情。近年来随着临床检测技术的发展,床旁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床旁外周血cTnI、NT-proBNP联合检测早期诊断非心源性AN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且检测用时较短。

猜你喜欢

检组心源性敏感度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糖尿病是猝死“黑手”
怎样远离心源性猝死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
100例中老年心源性脑栓塞超声心动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