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幽门狭窄的疗效探析

2022-01-27杨晴晴韩佳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期
关键词:幽门新生儿腹腔镜

杨晴晴,韩佳丽

(无锡市儿童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新生儿幽门狭窄是新生儿科的常见病。此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幽门括约肌增生、幽门浆肌层肥厚、幽门管狭窄、胃出口梗阻等。此病的发病有着家族聚集性倾向[1-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幽门狭窄患儿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幽门狭窄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的家长均自愿让其参与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幽门狭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基础资料的对比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病情符合新生儿幽门狭窄的诊断标准;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合并有其他可危及生存安全的疾病;临床资料不全;未能正常地配合完成本研究。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开腹手术,方法是: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复合麻醉,协助其取仰卧位。在其脐上方做手术切口(长度为3~4 cm),逐层分离皮肤、肌肉组织,观察腹腔内的情况。用手指探查幽门肥厚情况,将幽门组织提出切口,于幽门前壁无血管部位纵向切开幽门浆膜层,借助分离钳撑开幽门肌层,使幽门管黏膜膨出。经胃管注入气体,观察术区状态,明确有无活动性出血、黏膜破损,确保无异常情况后将幽门组织回纳入腹腔,并逐层关闭手术切口[3-4]。对试验组患儿实施经脐腹腔镜手术,方法是: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复合麻醉,协助其取仰卧位。为其做右侧绕脐切口(长度为1~1.5 cm),分离皮下组织。建立CO2气腹,将气腹压力维持在8 mmHg左右。建立操作孔,使用无损伤钳固定十二指肠起始部,使用电钩切开幽门前壁无血管区的幽门浆肌层,使用分离钳分离切口,暴露黏膜层。待幽门管黏膜膨出后,经胃管注入气体,观察术区内有无活动性出血、黏膜破损,确保无异常情况后撤除手术器械。使用可吸收线对切口进行皮下缝合,并敷贴包扎切口[5-6]。

1.4.2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3)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负性情绪。采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9项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评估患儿家长的负性情绪。患儿家长的GAD-7评分、PHQ-9评分越高,表示其负性情绪越严重[7-8]。

1.4.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试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2 两组患儿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

对照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52±4.32)min、(80.35±7.98)mL、(6.15±0.68)h、(15.35±1.45)d,试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8.55±2.88)min、(50.11±5.44)mL、(4.25±0.45)h、(10.98±1.05)d。试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

表3 两组患儿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家长GAD-7评分、PHQ-9评分的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儿家长的GAD-7评分、PHQ-9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患儿家长的GAD-7评分、PHQ-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家长GAD-7评分、PHQ-9评分的对比(分,)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家长GAD-7评分、PHQ-9评分的对比(分,)

3 讨论

新生儿幽门狭窄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进行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主要手段。有研究指出,对新生儿幽门狭窄患儿进行常规的开腹手术存在手术切口大、对患儿身体机能的影响大、术后患儿恢复慢等缺点[9-10]。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脐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新生儿幽门狭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现出良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用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幽门狭窄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11-12]。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幽门狭窄的安全性较高。试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幽门狭窄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后,试验组患儿家长的GAD-7评分、PHQ-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幽门狭窄可有效地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缓解其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用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幽门狭窄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幽门新生儿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NM胃癌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