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创立时期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效率差异分析

2022-01-06赵晓萌周俊杰陈钰莹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学术研究人才队伍

赵晓萌,周俊杰,陈钰莹,林 珠,李 莎,薛 露

(1.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广东广州 510040;2.广东省高性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40;3.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促进会,广东广州 510040)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是广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30 多年发展后,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开展基础研究和人才引进的重要载体,为避免重复建设,要求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间研究内容不重叠。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变化和科技发展阶段的跃进,在各阶段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条件和布局方向也有差异。2012 年4 月,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印发了关于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管理办法,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要有两大任务,包括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行业进步;通过引进、培养、交流、合作、共享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2021 年3 月,为进一步规范和支持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与管理,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办法》,相比于旧管理办法,着重强调了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技术衔接、开展研究合作,以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体系经过多年发展,逐步由规范化建设运行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1 研究回顾

科学技术是以一种实践,同样也是自在向自发、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现代科学技术实践活动已进入到人对科技主动认知、前瞻规划的科技自觉时期[1]。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发展模式不同,创新驱动需求也不同。从二战结束到新世纪,美国政府大规模介入科技活动,设立的科技创新资助机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二战后期以自主基础研究为主,冷战时期以军用高科技为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推动产学研合作、激励企业创新为主,到新世纪以推动美国制造业创新竞争力为主。Rainey 等[2]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国家实验室政府管理模式和国家实验室管理权的私有化问题,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不断变化中,国家实验室的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制定科学活动管理政策迎来挑战。Williamm[3]以美国爱达荷实验室为例,研究如何平衡实验室的教育功能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徐峰[4]对比了美国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创新机构资助情况,发现尽管美国政府的科技创新资助机构的设立经历了不同时期,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机构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明晰的功能定位、系统科学的制度安排不可或缺。周建中等[5]通过问卷调查从科研人员角度探讨了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影响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发现相较于职业生涯中后期的科研人员,科研以外的因素对年轻科研人员产生了重要影响。苏培添等[6]任务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是科技自觉下科技发展的基本要求。“布什范式”提出将研究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开发遵循线性关系[7]。

“十二五”规划以来,广东省坚持自主创新性战略,从创新方式上看,知识创新、原始创新的特征逐渐显现,加强前沿技术与基础研究的决心也愈发凸显。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作为重要的基础研究创新载体,建设规模逐步增大。图1 展示了1983 年至2019 年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十一五”末期开始,建设投入爆发增长,截至2019 年已建成近400 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王娟等[8]以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省重点管理的时间和空间架构,指出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动态管理能推动重点实验室的可持续性发展。张海燕等[9]以医院承担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行与管理机制探析,指出医院类重点实验室学科面窄、人才流动不畅通影响了不同学科的交叉联合和可持续发展。张玮等[10]从定性分析的视角,从管理的不同粗粒度提出省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原始创新服务于产业的政策建议。王婉娟等[11]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完善提供建议。2021 年中国正进入新发展阶段,回眸历史,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基础研究创新载体,经历了不同发展时期,面临的发展难题和政策导向各不相同,那么从投入倾向、产出效率角度看,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成效是否达到了预期需要进行初步探讨。

图1 1983—2019 年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存量和增量

开展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属于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如何评估科技创新,是学术界、企业家、政府等一直关心的问题。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估方法[12]。传统的DEA 将决策单元(DMU)视为一个黑盒,忽略决策单元中的信息(即只考虑输入和输出)。至今已有大量的文献开展了DEA 理论研究和应用,评估了大量科技、生产等活动的效率和生产力[13]。DEA 已成为能源、工业、教育、企业、医疗等各个领域效率评估的主要方 法[14-16]。Bi 等[17]采 用DEA-Tobit 方法,整合价值链和创新的线性过程,分析了中国经济创新效率,探讨了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杨超等[18]通过TOPSIS 和DEA 分析法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宏观效率进行评价,发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不断发展中,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也在增加,但是投入产出效率仍需提高。路文杰等[19]通过超效率DEA 方法对河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进行分析,将研发投入、科技成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对外开放交流、管理制度等作为评估指标。根据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主要分析重点实验室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产出两方面内容。投入主要包括人力投入、物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产出主要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论文发表、专利产出和成果转化。

表1 中,从“十五”到“十四五”,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赋予了科技创新不同的涵义,从迎接全球化面向经济主战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驱动发展到聚焦前沿基础与关键科学技术攻关。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给予了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不同的历史使命。“十二五”以前,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多依托生命科学、医学、地球科学、化学等优势基础学科高校、医院和研究院所建立,企业地位不突出,学科范围窄,备选依托建设单位有限。“十二五”以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的案例不断涌现,围绕产业需求、社会经济主战场、国家战略的创新需求不断增多,政策引导力不断增强。本文将采用DEASOLVER 软件,选择DEA-BCC、CCR 模型分析不同时期创立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四个评价维度下的宏观综合效率和规模报酬可变下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比较分析不同时期创立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效率特征和差异。

表1 2000 年来历次五年规划期科技创新政策方向

2 实证研究

2.1 指标选择

选取2013—2018 年间年度统计报告数据完整的197 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作为原始研究对象,符合DEA 指标及决策单元数目要求。从指标数据时间范围上看,选取2013—2015 年的年报累计数据作为相关投入指标,选取2016—2018 年的年报累计数据作为产出数据。一方面是考虑到研究生培养、学术项目研究、论文发表、专利产出等指标的生产周期和统计时滞性;另一方面将累计数据作为相关投入产出指标,可减少单年数据波动对结果的影响;第三,以3 年为周期累计与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的考核周期相符,数据源统计表如统计数据经梳理整合后得到5 类13 项指标见表2,考虑到高层次人才数量的频繁流动,高层次人才投入用年均拥有高层次人才数量表示。

表2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数据源统计表

表3 中序号1 为人才队伍建设效率评估指标体系。投入指标为2013—2015 年期间依托单位及地方财政经费投入、高级职称人员数量、仪器总值;产出指标为2016—2018 年期间反映人才培养的硕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以及反映人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年平均引进量。

表3 中序号2 为学术研究产出效率评估指标体系。投入指标包括2013—2015 年期间,依托单位及地方财政经费投入、高级职称人员数量、仪器总值、硕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高层次人才数量。产出指标则是2016—2018 年期间纵向科技项目经费、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

表3 中序号3 为创新成果产出效率评估指标体系,投入指标包括2013—2015 年期间依托单位及地方财政经费投入、高级职称人员数量、仪器总值,产出指标为2016—2018 年期间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三新成果数量。

表3 中序号4 为成果转化效率评估体系。投入指标包括2013—2015 年期间依托单位及地方财政经费投入、高级职称人员数量、仪器总值,产出指标为2016—2018 年期间技术服务、技术转化、技术合作收入。

表3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运行指标

表4 重点实验室运行效率评估指标体系

2.2 不同创立时期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效率分析

通过求解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对不同时期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效率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投入产出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为0.05。

a.高校组

不同创立时期依托高校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趋势如图2 所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运行周期较短的实验室规模效率更高,这说明成立较晚的实验室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配置较好,总体而言不同时期依托高校成立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规模效率上差异也不大,均值为0.946,变异系数为0.085,其技术效率差异与纯技术效率差异有关。“十五”规划前成立的实验室人才队伍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十二五”规划时期成立的实验室的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十一五”规划时期成立的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创新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最低。

图2 不同创立时期依托高校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趋势

人才队伍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高校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人才队伍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显著相关;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高层次人才引进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表明不同创立时期的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动力、效率差异较大。

学术研究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高校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学术研究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显著相关,其中规模效率相关性更高;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高层次人才投入产出效益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表明不同创立时期的高校在学术研究产出上的技术水平相当,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是关键。

创新研发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高校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创新研发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显著性相关,运行经费投入和发明专利授权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表明依托高校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发明专利授权上差异较大,发明申请、三新成果产出不是显著因素,同时运行经费在创新研发活动中的使用效率差异较大。

成果转化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高校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成果转化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显著相关。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技术合作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表明依托高校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要通过技术合作产生成果转化效益。

b.企业组

如表5,在人才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中的纯技术效率大于规模效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学术研究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间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不同创立时期依托企业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趋势如图3 所示,创立时间较短的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纯技术效率更高,不同创立时间的实验室的人才队伍、成果转化技术效率差异主要与纯技术效率有关。“十一五”期间成立的实验室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投入产出效率最低,“十二五”期间成立的实验室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十三五”期间成立的实验室人才队伍、创新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最高。

表5 不同创立时期依托高校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效率差异分析

图3 不同创立时期依托企业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趋势

人才队伍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企业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人才队伍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显著相关;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高级职称人员对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贡献是影响人才队伍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

学术研究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企业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学术研究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显著相关,其中与纯技术效率的相关性更高;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学术研究产出效率差异主要体现在科技项目和论文专著产出上。

创新研发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企业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创新研发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显著相关,其中与纯技术效率相关性更高;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创新研发产出效率差异主要体现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产出上。

成果转化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企业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成果转化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显著相关。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技术转让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表明依托企业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要通过技术转让产生成果转化效益。

c.医院组

如表6,在人才队伍建设、学术研究中的纯技术效率大于规模效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中的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人才队伍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技术效率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创新研发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技术效率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创立时期依托医院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趋势如图4 所示,不同时期创立的实验室的人才队伍技术效率差异主要与纯技术效率有关,创立时间短的实验室人才队伍、学术研究的规模效率低。“十一五”时期依托医院创立的广东省重点实验的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最低,成果转化投入产出效率最高。

表6 不同创立时期依托企业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效率差异分析

图4 不同创立时期依托医院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趋势

人才队伍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医院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人才队伍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显著相关;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广东省医院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产出效率差异主要体现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

学术研究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医院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学术研究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显著相关,其中与纯技术效率的相关性更高;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广东省医院重点实验室学术研究产出效率与运行经费使用效率相关,产出差异主要体现在科技项目产出上。

创新研发方面,不同创立时期依托医院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创新研发中的产出均处于较低水平,投入产出效率与各影响因素无显著相关性。

成果转化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医院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成果转化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显著相关。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技术合作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表明依托医院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要通过技术合作产生成果转化效益(见表7)。

表7 不同创立时期依托医院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效率差异分析

d.研究院所组

在人才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中的纯技术效率大于规模效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创立时期依托研究院所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趋势如图5 所示,不同时期创立的实验室的人才队伍技术效率差异主要与纯技术效率有关。“十五”规划前创立的实验室创新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十五”规划期内创立的实验室学术研究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十一五”规划期内创立的实验室成果转化效率投入产出最高,“十二五”规划期内创立的实验室人才队伍投入产出效率最高。

图5 不同发展时期依托研究院所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趋势

人才队伍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研究院所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人才队伍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显著相关,“十一五”时期效率最低,与规模效率下降有关;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广东省研究院所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产出效率差异主要体现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十一五”时期效率最低,与运行经费规模配置情况不佳有关。

学术研究方面,根据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依托研究院所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学术研究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显著相关,其中与规模效率的相关性更高;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创立时期广东省研究院所重点实验室学术研究产出效率与运行经费使用效率相关,产出差异主要体现在科技项目和论文专著产出上。

创新研发方面,十五规划与十五规划前、“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相比,依托研究院所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创新研发中的投入产出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显著相关,效率差异主要与运行经费、仪器投入和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有关。“十一五”规划与“十五”规划相比,依托研究院所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仪器投入增加,规模效率下降,专利产出增加,纯技术效率上升,技术效率无明显差异。

成果转化方面,“十五”规划与“十五”规划前、“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相比,依托研究院所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创新研发中的投入产出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显著相关,效率差异主要与运行经费和技术服务收入有关。“十一五”规划与十五规划相比,依托研究院所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增加,规模效率下降,技术服务收入增加,纯技术效率上升,技术效率无明显差异(见表8)。

表8 不同创立时期依托研究院所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效率差异分析

3 结论

本文根据依托单位类型将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分为高校、企业、医院、研究院所4 组,进一步按照五年规划将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创立时间分为“十五”规划前、“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五个时期,并建立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四项投入产出评估体系。通过技术效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

(1)“十二五”以前,晚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人才队伍和创新研发上的技术效率较低,而“十二五”期间依托高校、医院、研究院所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创新研发上均有所提升。根据不同创立时期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效率比较分析结果,高层次人才引进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但是对于高校组而言,高层次人才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提升学术研究产出效率,相反高层次人才投入减少,高校组学术研究产出效率在上升。

(2)影响高校、企业、医院、研究院所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效率的因素各不相同,在不同创立时期依托同类型单位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效率影响因素也不完全相同,同时医院的创新研发受单位类型和统计数据不全的影响,计算得到的创新研发效率极低。因此在后续开展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时,也需注意根据依托单位类型和创立时期进行分类评估以及定向优化反馈服务。

(3)随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不断优化,近年来新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人才队伍和学术研究中的投入产出效率均有较大进步,但是在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上情况仍待改善。根据新发展时期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主要依托高校、医院、研究院所建设的学科类重点实验室要创造并获取新原理、新知识、新方法,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撑产业技术创新。这就要求早期建设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需求,调整研究内容,转变发展思路,进一步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在新发展时期,要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适时开展柔性评价和帮扶,对于人才、设备基础雄厚但突破困难、发展遇到瓶颈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要积极引导,推动技术交流合作,避免资源浪费。

(4)在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创新研发中,近年建设的企业类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较早期建设的有所提高,但在人才队伍和学术研究中仍滞后于其他类型的重点实验室,根据新发展时期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与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的协同与衔接,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目前的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在技术协同与衔接、成果转化等方面十分薄弱,单打独斗的局面仍旧普遍,今后在重点实验室相关科研活动调研与统计中应有所加强,逐步建立科学规划的周期汇报、绩效评估与反馈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学术研究人才队伍
论研究生的学术批判素养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辽宁兴城觉华岛历史学术研究综述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9所高校为例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