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生态补偿视域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2022-01-01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代培

区域治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补偿环境保护

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代培

众所周知,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虽然让我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却是建立在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近几年的国家政策主要是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地区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为了更好地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各级政府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这不仅使治理生态环境的效率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让农村地区根据当地的特点得到了发展。但农村的生态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而需要长期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区域生态补偿的角度出发,去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

一、区域生态补偿的含义

区域生态补偿主要是指运用生态补偿的方式来调节人、地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利用土地,采取一定的保护机制使得土地的运用能够得到改善,让生态环境得到调节,从而达到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区域生态补偿主要是基于一定的区域、经济的发展、生态系统平衡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采取强制性手段,通过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如近年来推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建立湿地保护机制等,使生态环境能够得以改善,并且从整体上达到可持续化发展的目的。

区域生态补偿涉及的是多个方面内容,包括参与者、补偿标准、条件、方式等,参与者是由政府出面进行协调,督促生态环境的受众向保护建立者付费,并且该机制是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再次分配,以达到发达城市或地区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进行多方面的补偿、对口援助等,从而让每个地区的人民都能够得到应有的服务,拉动各地区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一)农村地区生活、生产废弃物逐年增多

近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废弃物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其中包括快递的塑料包装袋、更新较快的电子产品等,这部分废弃物目前在处理技术上无法达到满意的结果。生态环境对其的降解速度也较慢,并且在农村地区居民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存在着处理不当等情况,由此带来的污染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的农药、焚烧秸秆等,由于居民常年使用自身的经验进行生产活动,导致土壤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等出现,使得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有待提高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的便利与实惠,让居民在短时间内享受到了福利,却忽视了周边环境遭到破坏的事实,因此在生态环境与经济两者之间更注重于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只有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深入贯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鼓励农村地区的居民主动参与到治理工作之中。当然环境治理的牵头者是政府机构,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居民去执行,考虑到地区的限制因素,如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居民关注点不同、信息传输慢等,通过多途径的宣传,可以沿用之前的横幅,采用社区下乡、互联网媒体宣传等,让居民在生活中有所接触,让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三)政府部门的职责划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下最主要的任务之一,随着各类生态保护政策的出台,治理环境问题成了农村政府日常工作之一,在工作的推进中也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例如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可以依据的政府相关的文件,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让部门之间的岗位职责、权责划分存在着一些重叠,并且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员工工作中存在着力不从心、多头领导的现象,导致政府人员工作繁重,治理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居民不认可、不服从的现象。

(四)乡镇企业数量增多对生态造成了破坏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很多企业开始在农村地区布局和发展,短时间内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带来农村过度工业化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这部分企业大多采用落后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小微企业数量较多、耗能高、污染治理措施缺失或能力不足,不少企业人员环保意识薄弱,出现了污染物乱排乱放的情况。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管也不到位,导致农村的环境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变为了河水浑浊,垃圾随处堆放,不再适应人类的居住。在环境问题凸显、监管日趋严格后,污染企业通常会选择退出该地而转移至其他地区,逃避污染治理修复责任和对地方生态环境损害的补偿,转嫁治理修复成本至地方政府,这样将导致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三、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视域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思考

(一)加大环保技术的投入,对居民进行培训,进行科学高效的生产活动

治理生活废弃物、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政府、社会方面加大对环保技术的资金投入,让生活中的废弃物能够得到有效降解,并且采用智慧化、自动化监测手段快速检测农村地区的污水排放、河湖水质、大气质量等,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看得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当然还可以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对于土地使用情况、污水排放量、大气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公布,让居民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要从居民入手,通过对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生活垃圾分类等多方面意识的培养,让居民能够科学从事生产活动,能够将污水处理到正常达标状态再排放,改变原有的焚烧机制,转变为更加科学的处理方式,减少大气污染。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需要分类,将一些废旧电池、不易分解的垃圾放入指定地方,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从点滴做起,让生态环境变得更美好,早日恢复原来的蓝天白云。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让治理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

乡镇政府加大宣传力度,能够让居民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可以借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优势进行宣传,通过知识的科普、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等,将环保意识融入宣传中,让居民能够从思想中重视这件事,并且能够意识到生态保护与自身利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这样居民会有一定的代入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之中,也会口口相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促进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完善管理机制,明确权责划分,让工作有序进行

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因此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成立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将环境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整合,找出处理的办法,并整合已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让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同时面对居民提出的污染投诉、环境治理问题进行快速有效地解决,减少因政府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可以根据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源头进行解决,并对监管不力的主要人员、产生不良影响的人员进行追责,避免出现政府部门人员消极面对、不作为等现象出现。这样既能够很好地协调生态环境与农业之间的关系,也能够限制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实施做好保障工作。

(四)提升农村地区在区域补偿机制中的地位

生态补偿机制目前是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的,通过合理的统筹规划进行资源投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仅是受到当地文化、科学技术的限制,还受到政策的影响,一些污染较大、对环境破坏严重的项目,政府大多会选择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进行实验,长此以往,农村地区就变成了污染的重灾区。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改变传统的理念,提升农村地区在整体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使其能够与城市享受平等的对待,将生态补偿从根本上围绕着农村地区开展,为其长远发展进行规划,避免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也要避免追求短期效果而使农村地区陷入环境恶化循发生的局面。

四、结束语

生态环境的破坏除了来源于带动经济发展的乡村企业,如耗能高、污染大的一些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旅游业的无序发展等,还有当地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通过优化政府决策机制,合理统筹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履行政府监管责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供治理技术的帮扶,完善相应的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预防农村环境污染或减少污染源排放,通过环保技术让生态系统恢复自净能力和平衡,从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让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化发展的境界。

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还必须有当地群众的支持和共同参与,让广大群众接受该环保理念,主动参与,运用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并且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合理的使用生态补偿资金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从而吸引企业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用发展得到的资金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其达到良性的循环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补偿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疫情下的补偿式消费 引爆宠物氪金新时代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解读补偿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