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机制研究*

2022-01-01云南民族大学李冰倩

区域治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联动机制公共卫生危机

云南民族大学 李冰倩

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共同应对公共卫生问题,改进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机制,成为当下社会各界普遍重视的问题。其中,基于我国城市治理机制建设现状出发,优化城市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治理体系,是目前很多城市社区居民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我国城市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联动机制不够完善

主体联动机制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质量,从而影响城市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机制。但是,目前部分社区治理主体及建设人员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普遍缺乏精准完整的考察分析,在应对存在的公共卫生危机时没有结合社区公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处理公共卫生危机过程中没有创新主体联动机制,无法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城市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创新建设价值。部分社区治理人员对社区的公共管理事务运行秩序不够重视,在危机爆发之初没能及时有效的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规章制度,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总是出现无序且无效的活动,从而无法在主体联动机制构建过程中优化处理公共卫生危机机制体系。在构建部分城市社区应对机制的过程中,相应管理部门没有切实分析主体联动机制在危机治理体系中的实际价值和作用,对社区共同体的利益诉求仍有待探讨和考虑,这就导致在社区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主体联动机制运行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不能做到集中城市社区参与治理过程的主体工作人员从而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提供合理有效的帮助。

(二)信息技术的作用不明显

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可以为城市社区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提供技术性支持。但是,当前很多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没有进行有效研究,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以及处理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治理手段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从而难以借鉴其他城市社区在信息技术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实际应用经验和方式,导致为城市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工作的优化改进缺乏很多的必要技术支持。部分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将转变应对模式和应对机制作为工作重心,缺乏对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没有注意到信息技术在处理工作以及较多复杂信息方面带来的重要价值。部分城市社区的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对新型信息技术的关注度,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紧要关头,如果不能够将官方信息及时有效的传播出去,导致一些半官方的信息被断章取义,信息严重滞后,从而引起社会舆论风暴,增加社区居民的焦虑,引起社会恐慌,大大增加了处理危机的复杂性。

(三)治理主体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健全

社区工作涉及到的主体有很多,包括基层政府、社区、物业公司、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多元治理主体由于利益和目标不同,在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也难以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就给社区工作带来的一定的困扰。城市社区应对公共危机问题的处理路径过于单一,始终处于一个“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然而在应对此种公共问题上,城市社区在处理过程中应当占据更为主导的位置,根据自身情况,将“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自下而上”的社区自治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发挥社区自身价值。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在处理危机过程中,不与其他社区组织相结合,独来独往,不能将自身优势与其他社区组织相融合,导致城市社区在应对公共危机时不能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案,延误最佳工作时间,这对社区居民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四)借鉴外部工作经验不足

及时有效的借鉴和学习其他社区的经验做法可以更好的改进优化社区的机制体系,可以为改进城市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经验支持。但是当前大部分的社区经验工作仍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独立运作状态,并没有公开,导致想要进行学习的部分社区求助无门,这些状况造成了外部经验与城市社区应对危机治理工作的实施的实际需求对接不全面不充分,使得优秀的经验教训不能在制定应对方案中产生其应有的实际价值。在推进应对卫生危机执行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及时有效把控社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从而导致开展的各类防控工作缺乏合理有效性,对于优秀社区的经验教训也不能够做到借鉴和吸收。

二、优化我国城市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机制的建议

(一)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头作用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以社区的党建活动服务中心为基础,其他各个社区组织为主体,努力建设致力于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求的社区党建组织,从而将城市社区中居民之间相互独立的关系打破,形成和谐共处的社区环境。充分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努力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工作的积极性,宣传社会主义优秀先进理念和文化,发挥社区宣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舆论效用;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密联系群众,认真听取社区居民的心声,解决居民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积极发挥中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预防矛盾,处理矛盾,使得社区内出现的大大小小的矛盾都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基层党组织更应当首当其冲,积极的统筹和规划,鼓励社区志愿者的参与应对危机,有效的组织社区内的现有的资源,让社区居民更加深入的感受党组织的领导能力。

(二)提高信息技术在机制中的应用水平

强化信息技术的支持。在社区管理社区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切实推进社区治理方式要素与现代智能化信息建设实现更紧密的融合,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对现有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技术支持。在信息收集与整理方面,要建立一个智能化的信息数据平台,这个平台集信息采集、信息数据整合、合理区分信息为一体,并且由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和掌控,这一平台的建立有利于统一各个收集信息的汇总,从而形成高效便捷的联动机制。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对居民的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最大程度保障社区居民的个人隐私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由政府直接监管的统一平台进行规范操作,与社区治理主体合法共享相关数据,使得社区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明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更好的分析社区存在的隐患和风险,从而制定能够满足对广大社区群众的需求的最优方案,使得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优化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方法,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三)优化治理主体件的协同合作

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者的“三社联动”,建立健全多向沟通机制,动员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部门参与社区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当前,城市社区呈现出较强的流动性,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社区主体间的联动合作,开展社区融入。通过完善社区居民建档立卡制度,利用原有的元素来建构社区内部共有价值,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实现社区各主体充分联动,充分参与,充分合作,从而满足社区居民各类需求,不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足感。创新开展合理有序的社区竞争制度,深度挖掘社区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内涵,因社区而异地创造具有社区特色的活动项目,丰富社区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社区工作者借助社会力量发挥“鲶鱼效应”,提高社区基层干部的治理活力,缩减社区治理成本,提高社区内部的服务能力,从而在根本上增强了国家的社会治理能力。当然,除了社区内部的互相联动之外,社区与社区之间也应当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之上建立联动机制,主动分享治理经验,互相交流,排除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社区治理一体化。

(四)提高外部治理经验的借鉴价值

在进行社区治理创新方案和制定具体方案的过程中,加强对城市社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深入分析外部经验,在借鉴外部经验推动社区内部具体工作的同时,结合社区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有效合理的设计城市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改进方案,从而确保外部经验能够与城市社区应对危机的具体工作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借鉴外部工作经验的价值。

当前,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增长,生产力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从客观上为我国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完善城市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体系创造了机会。但是,目前城市社区内部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而这些矛盾所造成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够忽视的。我们应当利用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教训,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总结经验,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优化社区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的主动性,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我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猜你喜欢

联动机制公共卫生危机
苏州吴江区“三举措”强化应急联防联动机制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基于人才培养的藏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京津冀产业联动机制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危机”中的自信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