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公证行业现时代下未来发展之方向

2022-01-01山东省单县公证处张新华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公证员公证机构

山东省单县公证处 张新华

一、公证行业的现状

(一)公证行业的现状

公证处是通过国家设立和建设,其拥有“自主”的管理和发展。同时,其主要的职责和内容是办理相关公证服务及法律事务内容。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十七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公证法》,明确了公证制度的法律地位和公证执业活动的基本原则;2006年,《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公证程序规则》等法规内容作出了修订,这为公证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保障;2015年,《公证法》第四十六条修改为:“公证费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公证法》第四十二条中增加一款内容为:“被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不得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但系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通过上述各项政策预防方针来看,公证机构的建设不需要按照“层级”而行,而公证制度的发展则需要依靠于法律制度和地方相关的规定而行。

(二)公证行业当下问题所在

古人云:“千丈之堤,溃于蝼蚁之穴;百尺之室,焚于突隙之炽。”公证行业也是如此。要在公证业务中真正地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填补公证行业管理中的不足,真正筑牢服务意识,才能确保一切服务都严格遵照操作规章进行。就当下而言,公证行业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三)硬件能力有待完善

对于很多公证机构而言,创建在基层,服务在基层,发展在基层。因此,有很多公证机构大多数仍旧处于公证技术、服务的基础环节,面临着“实力弱,能力弱,业务弱”的难题,更不用说这些公证机构在宣传、业务交流和上下沟通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还有一些公证机构办公环境较差,租用站房办公地点不稳定,电脑等设备设施严重老化,视频监控系统缺失,不能满足标准化技术服务、公证管理、风险防控等现代化公证建设需要;

(四)公证存在“取证难”问题

在很多公证机构的管理中,虽然其机构设施健全、其公证流程完善,但是办理公证服务时还会出现“证明难”的情况。如公证机构需要某项资料,但是这项资料需要到有关部门办理,而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遇到公证员的一些“阻扰”,这时候当事人就会认为公证机构是故意为之,从而觉得公证机构在“刁难”人,导致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

(五)队伍建设的偏差化

在公证行业管理中,由于现实业务管理的需要,公证员的“质量不一”。同时,公证员是“需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在公证机构实习2年以上或者具有3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并在公证机构实习1年以上”的这样一个硬性要求。因此,为了满足公证机构的管理需求和需要,很多“公证员”没有进行统一的培训以及专业素质能力较差,就进一步造成了服务意识差、技能水平差的现象。

二、出现问题和阻碍的原因

(一)内部管理落实的不到位

在诸多的公证机构内部管理中,其尚未建立健全一些具有可持续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的工作责任制和绩效制度,这就导致了内部管理的松散,同时会出现在公证服务实施过程中的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当前公证队伍建设中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规范性,因此队伍服务中的风险问题变得岌岌可危,管理机制上存在风险隐患。

(二)公证员专业的配套学习不到位

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民群众的需求正不断增强,这就需要队伍在管理的建设发展中应该更加地注重优质化、效益化、专业化的为民服务手段。但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即是面对一些公证员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具体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学习手段以及政治思想工作上的真正融合指导,思想教育相对来说比较空泛,理论学习也仅仅只是走走过场,存在着只要完成一些任务与考核,只要不出现一些违法违纪的问题就满意、满足的效果。

(三)公证行业宣传不到位

就当下而言,很多人对于公证行业、公证的重要性认知不到位。这主要是因为公证行业宣传不到位,导致很多群众对于公证行业、有关公证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认知不健全。也正因为如此,由于当事人对公证行业的不了解,多走一步程序、多花一部分钱就会使当事人产生异议。当事人的异议出现,就会进一步致使各个部门在制定关于公证业务的部门文件时犹豫不定。另外由于各部门对相关文件进行清理,一旦清理,相关文件就会废止,相关的公证业务就会消失。实际上公证业务的消失,对于各部门来说,增加了工作困难和风险;对于当事人来说减少了法律的保障。

三、问题解决方式及方法

(一)建立先进公证管理文化体系

当前,公证行业所面临的公证管理风险能够控制的范围就在于在公证业务服务中所属的公证员管理及实际的公证业务管理情况,而且在公证业务服务中,公证员是直接参与进公证业务风险管理的必定因素,因此公证业务服务的风险管理是与公证员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所以在公证服务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在注重夯实公证效益的前提下,更应该建立制度、创造团队、提高效益,良好的制度管理和方针对策能够让公证员都积极地参与进优质的公证服务管理中,从而能够在有效行动的基础上落实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制定明确公证业务战略

公证行业的公证管理过程中,公证业务战略管理是贯穿于公证机构管理始终的。在具体的公证业务战略管理中,就要统筹公证机构关于国家政策、受众程度、业务种类的工作内容,准确定位公证机构的职能、职责,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办事,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公证服务管理标准化、业务能力精细化落到实处。从而让每个公证员都能立足岗位中,精益求精地追求工作质量,在工作开展情况注重实效性。如通过以“岗位分析、服务分析、风险分析、缺陷分析”为标准,统筹业务服务的工作内容,夯实优质业务服务的基准,积累丰富的业务经验,不断提高公证机构内公证业务战略管理精细水平、业务管控能力。

(三)完善公证队伍建设

一是创建“公证队伍管理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标准,对照基层服务工作评价认真开展监督检查,认真分析公证队伍管理风险点及处理办法,组织开展工作自查自纠,使公证管理整体全方位、多层次地接触到监督检查宣导工作,从多种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检查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二是对日常工作涉及法律风险的方面及时进行梳理,加强内部政治思想的学习力度,从各方面狠抓落实,实行统一的、定期的学习体系,打造出专业化、技能化的队伍。三是通过查漏补缺,通过公证机构部门与部门之间反映、群众与机构之间反映、个人与个人之间反映,将各类所见所闻的问题及时上报,并制定问题“清零”工作台账,确保做到人人参与,通过建立台账使人们认识到自身在日常工作中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立足岗位,确保立行立改。

四、公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公证行业及公证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会随着我国的法治强国及依法治国政策得到不断地深入、创新和发展。同时,公证行业也会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和需求,而做到对社会各层面提供各项公证服务。由此来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公证行业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规模主导,组织领导方式不断增强

当下,很多地区一直高度重视公证机构的发展与建设工作,并相继健全了法规法律制度,为保障公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正因为有如此的条件和政策支持,也促使许多地区的公证机构得到了迅捷的发展。同时,公证机构处在第一线,它既是整个基层社会与法律的基石和落脚点,又是保障权益的窗口,能够进一步的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因此,对于公证机构而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更加以建好公证机构为重要抓手,使公证机构工作成为省、市、县公证服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突出标准,强化规范指导发展

当前许多公证机构确定了标准建设的条件,即发展任务、垂直管理、积极性、建设资金等标准。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也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公证机构作为公证机构标准化建设单位。这些规范化公证机构的出现,代表了社会对于公证行业的需求力度正不断加强加深。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群众对公证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公证行业也会力求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服务手段,健全服务“网点”,规范服务制度,进一步提高公证机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在未来,还会进一步规范化指导公证机构的发展,加强对各地公证机构及公证服务工作的统筹领导和调研指导,如明确公证机构规范建设由专人负责,要求按时上报公证服务方案,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审核、实施方案、并持续督导方案实际推进情况。

(三)专款专用,资金管理逐步迈入精细化

随着法治强国的不断深入,公证机构作为具有法律公信力表现的存在,更需要注重其内在的作风管理,预防廉政风险。对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为有效防范公证机构建设资金使用中的廉政风险,各地的公证机构建设都会进一步出台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标准。同时,严格公证机构的项目资金管理,做到合理分配,不挪用、不截留、不串用项目资金,保证专款专用。此外,在推进公证机构的业务发展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会使用相关的财务软件系统、记账服务等内容,切实做到公证机构的资金专款专用,独立核算,统筹安排,不留缺口,并做到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管理办法,为公证机构的财务规范化管理提供基础和平台。

(四)效益为本,宣传建设推进经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公证”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公证服务也会通过更好、更多、更大的宣传而不断创新。此外,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中,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成熟,这也为公证机构的经营发展提供了“范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公证机构的宣传建设也会进一步的做到“贴合实际”。如,通过收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日常购买习惯,采用终端零售反馈,并将意见集中反馈下来,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收集、整理数据、发送的流程,为公证机构的宣传和品牌建设灌注源源不断地活力。

猜你喜欢

公证员公证机构
新时代我国公证员职业定位与职业伦理构建研究
如何加强公证员在公证工作中的判断能力
浅谈证据保全公证中如何保护利害关系人的个人隐私
公证员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研究
积极拓展公证服务渠道 深化公证服务全覆盖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哪些公证事项不能委托他人代办?